查看原文
其他

江南与上海互动关系研究

葛剑雄 江西地名研究 2022-03-18


江西地名研究

关注


江南与上海互动关系研究

文/葛剑雄


[摘要]江南与上海始终保持着良性的互动关系。上海一直是江南的一部分,上海人口主要是江南移民,江南与上海的文化基本特征相同。从公元10世纪的聚落到国际大都市,上海经历了一个不断开发、不断发展的过程。开埠后,上海弘扬江南文化的优势与西方现代科学技术、管理模式、先进文化相结合,形成更有特色的海派文化。江南文化是海派文化的基础和母体,而海派文化为江南文化的发展提供广阔空间的同时,又得到了新的提升。

[关键词]江南;上海;移民;海派文化;江南文化;互动关系


      地方志重要任务之一,是厘清历史上行政区划和地名的来历以及演变过程。从中可知,无论从行政区划、风土人情,还是人口、文化,上海与江南的关系相当密切,其实上海本身就是江南的一部分。


一、江南涵义的历史地理学阐释

      早在先秦时期就有“江南”的名称。但此时江南并不是指长江下游,而是指长江中游,现在江西、湖南一带的长江南面。从地图上看,安徽到南京这一段长江的走向是从西南到东北,所以不是江南而是江东。上海这一带的长江就叫“江东”。比如“项羽无颜见江东父老”“江东子弟”等说法,项羽起兵时在苏州,兵败时到了安徽长江边上。此时渡江过来是向东的,所以称为“无颜见江东父老”。

      此后“江南”范围慢慢扩大。从行政区划来讲,唐朝贞观元年(627年)设立江南道,辖今天的上海以及湖北、四川长江以南的一部分,还包括贵州的东南一角。江南道太大,不便于管理。开元二十一年(733年),江南分出江南东道,乾元元年(758年)废。治所在苏州,辖苏南、沪、浙、闽及皖、赣数县。

      北宋至道三年(997年),设立江南路,治所在昇州(今南京),辖江西、江苏镇江,大茅山、长荡湖一线西及长江南,皖江南部分与鄂数县。北宋天禧二年(1018年),江南路东面设为江南东路,治所在江宁府(今南京),管辖江苏的镇江、大茅山、长荡湖一线以西和长江以南,还有安徽的江南部分、江西信江流域的北面以及九江等数县。

      元朝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在自己占据的地方建了江南行中书省,治所在应天府(今南京),管辖江苏、安徽(包括婺源)、上海。历史上的安徽包括江西的婺源,婺源在民国时划出安徽。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置中书省(京师)。朱元璋定都南京,为了建一个大的首都直辖区,将江苏以及安徽凤阳划了进去,最大时浙江嘉兴这一带也都包括在内。上海就在当时的京师范围内。

      朱棣在永乐十九年(1421年)迁都北京,北京称为京师,南面的京师称为南京,又称南直隶。上海在明朝属于南直隶。清朝入关定都北京,不可能再有两京,将原来南京改称为江南省。江南正式称之为省,治所在江宁府(今南京)。后来因江南太大,安徽、江苏、上海都包括在内,所以在康熙六年(1667年)将其分开。如果南北分,必然会出现北方穷、南方富的局面。所以决定东西分,即从中间分开。靠西叫安徽,得名于省会安庆府和南面的徽州府。东面叫江苏,得名于省内最主要的两个府江宁府、苏州府。上海归江苏松江府上海县管辖。

      总之,江南的涵义有两种。一种是狭义的“江南”,指江苏、浙江八个府和一个州,即江苏的苏州府、松江府、常州府、镇江府、江宁府、太仓州,还有浙江的杭州府、嘉兴府、湖州府。广义的“江南”则是指江苏、安徽长江以南和浙江钱塘江流域,甚至包括江苏的扬州、江西在长江南面的几个县。但无论从广义还是狭义的地理概念来看,上海都属于江南的一部分。


二、上海的行政区域变迁

      对于上海如何从江苏省分出来,最终形成国际大都会的问题,历来有一种说法———其实主要是外国人的观点,认为租界的出现使上海从一个小渔村骤变为国际大都市。一方面是因为他们不了解历史,另一方面是突出上海有了租界才成为“大上海”的。实际上,上海经历了一个不断开发、不断发展的过程。

      这个过程可以追溯到公元10世纪形成的聚落。对于“上海”名称的由来,有种说法认为其得名与海有关,因为它在海的上洋或者海的上面。这种说法是对于“上海”两个字的望文生义。根据地名学的基本原理,一般情况下,聚落最早名称往往是用其附近主要的地理要素。其实,之所以称之为“上海”,是因为聚落出现在吴淞江的一条支流边上,这条支流就是“上海浦”。它的附近,还有一条河是“下海浦”。直到近代还把有些河称为“浦”,如黄浦江原称之为“黄浦”。这也非常符合聚落形成的规律,一个聚落或居民点要形成并得以延续,首先要就近解决居民生活、生产用水以及与外界的联系。在还没有机械交通工具的情况下,最便捷的一种运输手段就是水运。所以江南这一带的聚落、居民点,包括那些市、镇、县,毫无例外都在河边、水边。

      聚落发展到11世纪后期,经济繁荣,人口增多。北宋时在上海浦设立专门征收酒税的衙门——务。如果政府设立税收的衙门,考虑到行政成本,必定是设在收税额度比较高的地方。因此,上海务的设立,说明上海这一带存在两种可能:一种是本地产粮食已经比较多,所以有相当多的商品粮可以用来酿酒。因为粮食首先要保证生存食用,食用多余下来才会去酿酒;另一种,这里是一个酒的集散中心、交易中心,而能成为集散、交易中心,必然有其他方面的条件,比如商业发达、交通便利。无论哪种可能,都说明此时上海的规模绝不可能是一个小渔村或者小村庄,而是一个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居民点。

      约13世纪后期(南宋末)设上海镇,属江南东路嘉兴府华亭县。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升为上海县,属江浙行省松江府。此时江苏、浙江是一个政区,叫江浙行省。华亭县已经变成松江府,上海归松江府管辖。如果从政区角度来看上海源,上海县隶属松江府是历史事实。

      此后上海地位日益重要,重要标志之一就是清朝把管理从乍浦到连云港的江海关搬到了上海,可见上海在沿海交通中的地位。很多人以为上海海关只有租界有,租界的是租界海关,清朝设立四关,其中江海关就设在上海。之所以英国提出“五口通商”,上海的地位就明显超越其他四个口岸,就是因为最晚到清朝时就已经形成的基础。1843年因为中国参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跟英国、美国结成反法西斯同盟,所以重新改订中美中英条约,收回了租界。但当时租界已被日本占领,日本人为掩盖罪行,先宣布废除租界,将租界交给汪伪。直到抗战胜利,中国政府才正式接管租界。

      上海本来没有市的称呼,开埠以后,清朝看到了上海和长江口的重要性,1898年清朝决定把位于长江口的吴淞辟为商埠,上海也一度被称为淞沪。1927年北伐战争胜利,南京政府在上海首先建立上海特别市,3年后改称上海市。在没有上海市以前,一直都是作为上海县的。1927年以后有了大上海计划。1929年7月,正式划定江湾以东这一带,作为新市区的中心。后因发生抗战而终止,实际上并没有建成。一直到解放前上海市主要是市区加上郊区的一部分。1958年并入原属江苏省辖松江专区10县,上海这才有了今天的几个区。


三、江南移民与上海城市发展之关系

      上海和江南的关系不仅在于地理上,更重要的是上海人口主要也是来自江南。上海刚开埠时,人口并不多,整个上海县,包括老城厢和其他各镇,大概有50余万人。划定为租界的区域,估计有一二十万人。开埠之后,人口增加非常快。到1900年,上海人口已经突破100万,1915年已达200万,1942年增加到近400万。1949年上海解放前统计人口,数据是546万。在不到100年的时间里面,上海人口净增约490万。这一增长主要是依靠外来移民,包括上海籍和非上海籍人口,而不是本地人口的自然增长。(见图1)



      上海公共租界移民来源中,第一位、第二位是江苏、浙江,第三位广东人,排位第四的是安徽。(见图2)但是上海的人口特点是多元的,湖北、河北、山东等南方、北方都有,而且有的省还比较集中。但是不管怎么样,它的基本人口主要移民是来自苏南浙北,也就是说上海的主要居民也是来自江南。照理安徽离上海比较近,徽商的影响比较广,但是上海,特别是租界里面广东人排在第三位。为什么?上海新兴产业,如涉外行业、服务业,一开始往往都是广东人来经营的。徽商开茶叶店、中药铺、当铺,没有办法跟新产业竞争。因为广东开放早,广东十三行早就是指定的交易所,上海最早打交道的广东人居多。广东有很多新的行业都到上海来,如上海南京路以前四大百货公司都是广东人开办,并且是广东中山人,但是后来很快地被苏州人、宁波人、本地人所取代。


      在华界,第一位是江苏,第二位浙江,第三位安徽,第四是广东,也有来自其他各地的(见图3)。移民对上海产生很大影响。因为文化是靠人传播,靠人携带,江南移民本身传承着江南文化。以往一千年里,江南是中国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方,移民总体素质比较高,特别是江南到了明朝、清朝以后经济商业发达,人口密度大,农业精耕细作,而且一部分人已经转为从事手工业、商业、服务业,基本具备商品意识、市场经济意识,所以比较容易适应租界里的现代化管理水平以及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水平,自身优势也能够得到比较好的发挥。


      以天津为例来作比较(见图4),天津也是移民城市,但是跟上海相比,移民比例没那么高:上海是70%以上,天津大概是60%。更主要的是,天津的移民来源主要是河北、山东。到了近代,河北、山东的经济、文化水平没有办法跟江苏、浙江相比。所以天津的移民文化程度一般比较低,经济能力比较差,另外因为接触到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机会本来就比较少,所以就不可能像上海那批来自江浙的移民一样,比较容易适应资本主义的工商业、管理制度、生活方式。


四、海派文化的产生及特征

      有了上海人,就形成了上海人的文化。海派文化具有鲜明的特征。

      (一)海纳百川、开放包容。其实海纳百川的特点早就植根于江南,因为江南曾吸收历代从黄河流域南迁移民,所以江南世家大族,几乎每家都注明来自中原河南或山东等地。在中国几次大的移民过程中,东汉末年到三国期间一大批移民南下,西晋末年永嘉之乱爆发,移民南迁又持续了一百多年。安史之乱后,南迁持续到元朝才停止。此后,由南迁转为向北向西迁移。可以说江南移民本身吸收了各地人口的精华,因为每次动乱,贵族包括皇室上层往往南迁,还有知识分子、商人、和尚、道士一起跟随南迁。比如明朝人发现杭州在江南,但杭州城里人讲话都像北方人,因为南宋皇帝赵构及大臣都是开封河南迁过来的,杭州城会讲河南话就表示地位高,直到今天杭州城方言仍是带北方味的。

      经过一次次移民,中国版图发生变化,特别是上层高素质人群迁移南方,加上有利地理条件,使得南方生产发展、文化提高。宋朝后,南方经济文化超过北方。太平天国战后,江南吸收大量的河南、安徽、苏北、浙南移民。太平天国战争反复拉锯,双方残酷杀戮,加上传染病的流行,江南大多数地方人口逃亡,战争一结束,便大批移民过来。如大批河南人迁到了南京,主要分布南京城外。民国年间有学者调查河南方言,他在南京城外收集了很多河南民谣。譬如我们曾调查过浙江省长兴县,真正长兴本地人现在都在山里面。因为一有战乱,他们就躲到山里面。战争结束后再想回去,家园已被占领。长兴城里面主要是浙江南部迁来的,长兴城外面主要是河南人。苏州附近,杭嘉湖地区,其中不少是安徽、苏北迁来的,所以海纳百川不是人为,是客观形成的。

      因此,有文化的高素质移民将各自的本土文化带到上海,加上租界较先进的治理方式和管理理念,在上海形成了一个不同文化相互竞争、交流、融合的相对平等机制。海派文化就是在这种机制下形成的一种复合的、兼有中西方优势的文化形态。

(二)契约精神、职业道德。它是江南文化本身具备的中国传统文化“重信然诺”观念以及商业文化中的优秀素质,与西方商业诚信以及现代化管理在上海的耦合。上海的商业、服务业、手工业都有行会行规。此外,各行各业包括知识界、学术界、行政系统也普遍强调职业道德。如解放上海时,上海创造了一个奇迹。那时解放军控制了苏州河南面,北面是国民党军队机枪扫射。在这样的情况下,上海市没有断过一秒钟的电,没有逃掉一个犯人,没有丢掉一份档案,没有出现抢劫盗窃等恶性事件,甚至广播没有停过一分钟。当然最主要原因是解放军前期做了很周密的接管措施,曾在丹阳专门办了训练班。解放军一到,相应接管人也到了,接管了交通、电力、电话等公共设施。但是上海普遍的职业道德发挥了巨大作用。所谓职业道德,就是不管发生什么事情,情况如何变化,工作都要保证做好,各行各业基本上都有自己的职业规范,所以上海后来恢复生产的速度很快。大家都忠于职守,这就是长期形成的尊重职业道德的文化风气,是上海非常重要的人文资源,也是海派文化非常重要的特点。现在所谓的工匠精神,其实反映的就是基本的职业道德。而上海的各行各业在这一方面都走在全国前列。

      解放以后,改革开放初期全国各地对上海货比较放心,都是货真价实,价廉物美,上海服务都是一流的,有的上海工厂设备在全国并不是领先水平,但它的品牌照样是一流的,主要是依靠了技术领域的职业道德。谭其骧先生在编《中国历史地图集》时要找一家印刷质量最好的厂家,最后找了设备有些老化,但公认印制质量最好的上海中华印刷厂。改革开放以后有些印刷厂已经进口了电子分色机,但引进英国《泰晤士地图》时,外国出版商仍选了中华印刷厂,最后出来的产品质量很高。

      总之,优秀的移民传承了传统文化优势,然后到上海跟西方的契约精神、职业道德结合,加上规范的制度化管理以及文化提升的精神引导,最终形成了海派文化。


五、海派文化为江南文化提供新的发展空间

      海派文化在上海产生,但比江南文化有新的特点,在整体上影响了江南文化,同时海派文化在江南文化中找到新的提升机会。

(一)上海为江南文化提供了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出口。开埠后,上海成为中国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最大的人流、移民进出集散地。大量的江南移民将江南文化带到上海,上海又为江南文化吸收、融汇外来文化提供了舞台。清朝废科举以后,新式教育还没有办起来,江浙一带大批知识分子就在上海买船票然后到日本、法国等国留学。学成回来,大部分人留在上海,或者从上海再到全国各地。当年邓小平、聂荣臻、陈毅也是从上海出发留学的。

(二)上海是现代化的实验室。上海有国际上先进的技术、产品、城市管理模式,比如现代化社会公共服务、市政公用设施,这些都是在上海首先引进的,实验成功后再推广到各地的。因为离上海近,江南捷足先登,到上海后很快传到江南,有的则是经过上海实验成功后再到江南的,这方面例子很多,如民用电、电灯、电话、电报、煤气、自来水、公共交通,还有银行、证券、期货、法律的诉讼律师等等及各种制度。

(三)上海汇聚东西方文化、传统与现代文化,引领时尚。上海是西方文化传播进来的主要口岸。上海新办大学、研究所、医院、出版社、报馆,从西方引进技术、制度、人才,与西方的文化交流一直非常全面、活跃。上海登记的常驻外国移民曾有15万,包括世界一流的艺术家、犹太人以及欧美传教士等都集中在上海。上海移民中不仅有来自西方国家,还有一批全国各地最优秀的人才,譬如说作家里面,解放前全国主要作家基本上都在上海,即使不在上海,书也要在上海出版影响才大。又如文物,上海本身没有出过青铜器,但上海博物馆收藏的青铜器在全国仅次于北京故宫,因为各地人都知道上海卖文物比较值钱,再加上很多名人收藏家把文物带到了上海。同时,由于上海是中国最大的港口,西方的新电影、新时装、新艺术一个月以后就出现在上海了,这对江南来说具有很大吸引力。

(四)上海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影响全国,甚至影响世界。从表面上看上海没有做过首都,但上海起的作用不亚于首都。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中共前期总部也在上海。迁到苏区以后,一些重大活动还是在上海。因为上海在当时的中国是传播范围最广、影响最大的地方。在上海出版的书籍,可以迅速传到全国。在上海广受讨论的新思想、新学说,在上海产生的新观念,在上海发生的新闻事件,都可以很快传播开来。上海的出版业、报业影响力也非常大,比如“孤岛”时期,上海的《申报》在全国舆论界都有着非同一般的影响力。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就有意识地把宣传共产主义、宣传革命、宣传共产党的刊物都集中到上海来。中共早年的机关刊物,很多都在上海出版——有的是直接出版,有的贴上其他封面——充分利用上海的传播网络和影响力。如当年毛主席想邀请外国记者来报道中国革命根据地的情况,就把美国记者斯诺请到延安去采访。采访完成以后在上海发表。在上海可以利用租界的特殊情况,出版相对自由。斯诺作品的英文初版书名是《红星照耀中国》,在敌占区和国统区发行不能用这个书名,于是改用中性名字,最后定为《西行漫记》,并在上海开始扩大影响。


六、江南文化与海派文化的良性互动

      江南文化是海派文化的基础和母体,海派文化为江南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无锡是诠释江南文化和海派良性互动关系的一个典型例子。无锡一度被称为“小上海”。现在谈及“苏锡常”,次序是苏州、无锡、常州。无锡历史上不过是常州府的一个县,之所以后来排在常州前面,重要原因之一是无锡紧靠上海,无锡人把无锡的江南文化与上海的海派文化结合起来,推动了当地的经济、文化发展。

      无锡影响最大的荣氏企业,看中了上海巨大市场,最早投资开面粉厂。因为要拿白布做口袋装面粉,荣家想到“要买人家白布,不如我们自己生产白布”,于是办了布厂。白布要拿纱来织,荣家又开始办纱厂。荣家的申新纱厂,从一厂一直办到九厂。为了资金周转,荣家又投资金融和其他产业,在上海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荣氏家族在上海发展后,又反哺无锡,把一部分产业搬回了无锡。

      在文化方面,无锡有一所著名的国学专科学校——无锡国专,培育了多位国学大师。无锡国专校长为唐文治,此前唐文治是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在上海办学十几年。唐文治在无锡国专的办学理念是基于他在上海的办学经历。无锡国专聘请的老师、招收的学生,很多都是从上海过去的。因此,无锡在产业、文化等方面始终与上海密切联系。再加上交通因素,无论是水路、陆路,特别是有了交通大动脉沪宁铁路之后,无锡比常州离上海更近,物流成本、人力成本比较低。因而依靠邻近上海的地理优势,无锡迅速发展,从原来附属地位排到了常州之前。这说明江南文化跟海派文化之间的互动是良性的。

      总之,上海本来就是江南的一部分,上海的发展一直与江南同步,文化的基本特征相同。开埠后,上海形成海派文化,成为国际大都市,为江南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同时,上海又弘扬江南文化的优势,与西方现代科学技术、管理模式、先进文化相结合,形成更有特色的海派文化。展望未来,当前推进的长三角一体化、江浙沪协同发展,既完全符合历史发展潮流,又为上海与长三角的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开辟了新的广阔领域。

(本文根据作者2019年5月17日在上海地方志论坛上的主旨演讲整理而成文字整理:杨杨)



往期推荐


汉语地理语言学研究七十年

“汉字”诸多名称的出现与发展演变

2019年9月地名资讯汇编(下)

民国时期广西边疆史研究述评


文章来源:《上海地方志》2019年第2期

作者:葛剑雄

选稿:常宏宇

转化/编辑:黄卿

终校:何涵

审订:陈汶灵


微信扫码加入

中国地名研究交流群


QQ扫码加入

江西地名研究交流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