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民国时期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与南海岛礁维权考

王琦 陈平殿 江西地名研究 2022-03-18


[摘要]自1930年起,针对以往地图绘制出版存在的各种问题,国民政府开始进行水陆地图审查工作,1933年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正式成立。水陆地图委员会在南海岛礁地名与地图的审订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形成了《中国南海各岛屿华英名对照表》与《中国南海各岛屿图》两个重要成果,尽管具有许多时代局限性,但仍为后来的南海维权打下了基础。成立水陆地图委员会的直接目的,在于应对1933年法国殖民者侵占我国南沙九小岛所带来的挑战,同时亦兼有向国民普及海洋意识与海疆观念的作用。在法国殖民者侵犯南沙期间,住岛海南渔民自发进行抵制,为维护我国领土主权完整争取了主动。

[关键词]南海诸岛;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申报》;地图学;国家主权。


自1930年起,针对以往旧式地图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在海军部发起、参谋本部的支持下,国民政府于1月27日颁布实施了《水陆地图审查条例》,由此拉开了水陆地图审查工作的序幕。从1933年6月7日正式成立起,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在地图体例规范、审查已出版地图及审批未出版地图方面进行了大量工作,其中许多内容涉及我国南海诸岛。为了进一步了解民国年间水陆地图审査工作的具体内容及其社会反响,总结相关工作的成绩与局限性,有必要结合《水陆地图审査委员会会刊》及相关报刊材料进行分析。





一、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成立之历史背景


关于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的成立经过,见于《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会刊》第一期“会务纪要”记载:


我国因向缺乏全国实测详图,故坊间出版图籍,年来虽如雨后春笋,类多抄袭陈编,以讹传讹,甚至翻译外国出版之中国图,不加审查,致国疆界线,任意出入,影响所及,关系非浅,先是参谋本部与海军部有鉴及此,曾于民国十九年(1930年)一月会同呈准公布《水陆地图审查条例》,然以种种原因,迄未组织审查机关。迨至民国二十年(1931年)六月,迭由内政部召集参谋本部,暨外交、海军、教育各部,蒙藏委员会,开会讨论此事,佥以舆图之审查,极关重要,纠正方法,尤贵统一。乃将十九年一月呈准公布之条例,扩充修正,由参谋本部主稿,会同上述各部会于二十年九月呈准国民政府公布施行,是为《修正水陆地图审查条例》。同时内政部以依照该条例第一条第二项规定,关于审查事务,亟应组织机关,以利进行。经召集关系各部会讨论,并拟订《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规则草案》,于是年十一月呈奉国府明令公布施行。嗣因国难播迁,未便即时筹设,延至二十一年(1932年)八月,始经内政部会同关系各部会编造本会经费概算,呈奉中央政治会议核定。中间复因国库支细,几陷停顿。至二十二年(1933年)五月,各机关再度会商,决议依照《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规则》第二条之规定,由关系各部会分别派定代表,成立本委员会,于二十二年六月七日正式成立开始办公。


在水陆地图审査工作展开之初,结合当时的社会状况,筹备工作大致分几个步骤:国民政府于1930年1月18日公布《水陆地图审査委员会规则》,又于1月27日颁布实施《水陆地图审査条例》;次年9月21日公布经修订扩充的《修正水陆地图审查条例》及《修正水陆地图审查条例实施细则》;同年11月公布施行《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规则草案》。然而由于1931年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进而侵占中国东北,又在华北、上海等地挑起战端,抗日战争开始。国难当头,水陆地图审査工作一度陷入停顿,延至1933年5月,在各部门多方协作筹备下,最终决定成立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附设于内政部,并于6月7日开始办公。关于水陆地图审査委员会的任务与工作范围,亦见于《水陆地图审査委员会会刊》第一期“会务纪要”记载:


关于审查任务之分配,经本会第一次会议决议:内政部代表及专门委员,担任行政区划,名称,雨量等。外交部代表及专门委员,担任国界,及条约关系地等。教育部代表及专门委员,担任学术名词、沿革、气象、及图籍用途等。海军部代表及专门委员,担任国防、航道、海岸等。参谋本部代表,及专门委员,担任国防、面积、方位、距离、及技术方面各事项。蒙藏委员会代表及专门委员,担任蒙藏行政区划、名称、及国界等。


在前期成果的基础上《水陆地图审査委员会会刊》亦得以出版发行,前后凡三期,记录了委员会工作的基本情况,保留了一批重要史料。


截至1934年6月,委员会共审査地图108种;截至1935年4月,委员会又新审査地图80种;截至1935年8月,委员会再新审查地图30种,审查地图合计218种。然而就在1935年,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突然遭到临时裁撤,其经过与缘由,见于《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会刊》第三期“会务纪要”记载:


本会前因中央核减二十四年度(1935年)概算,奉令裁撤,即于六月十五日起结束,暂行停止办公。所有未经审查完竣之图表,仍由各部会负责人继续签注,送由内政部暂行汇存。同时经内政部召集关系各部会会商,佥以本会审查任务,对于国疆军事外交内政教育诸端,关系极其重要,似不容任令停顿;且过去审查舆图,胥由各关系机关兼任专门委员各就主管范围签注意见,故审查之责,亦未便交由某一机关单独办理。根据上述二种原因,乃决定会呈行政院,请就本会二十三年度(1934年)节存经费,搏节开支,继续工作,以免停顿。嗣经行政院第二一八次会议决议通过。于是本会复奉令于七月十九日起照常办公。


由于经费紧张、预算缩减,委员会先于当年6月15日遭到裁撤。其后又因其所负责之地图审査事项责任重大,且涉及部门众多,于是以上年度结存经费维持运行,于7月19日恢复工作。张晓虹、王均总结分析指出,“从其工作内容来看,该委员会的工作以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为界,可分为前后二期:以前是以审査已出版的地图为主,此后侧重于未出版地图的审批上……”。在此次风波的直接影响下《水陆地图审査委员会会刊》仅出版三期即停刊,但对规范地图出版行业、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具有重要意义,在当时社会中引起了广泛反响。


由以上讨论亦可知,在水陆地图审査工作展开之前,民间机构自行印刷出版的许多地图存在符号注释不规范、国界线绘制错误等问题。各图互相因袭,以讹传讹,甚至直接翻印国外出版的地图而不加审订,由此造成了许多严重错误。部分由民间机构出版的、包含错误的地图,并不能反映南海诸岛的历史与现实,亦不能代表国民政府的官方主张。温小平认为:“从国民政府开展水陆地图审查工作来看,每次都将‘疆界之位置正确’放在审查的首位,且在《指示编制地图应注意事项》中特别强调东北边疆和南海海疆绘制问题,在地图绘制过程当中要求注明中国所属,且最终形成标准的中华民国国图和《南海诸岛位置略图》。”因此,在使用民国出版的地图研究和论证我国对南海诸岛主权的过程中,有必要在明确此背景的前提下,对相关材料进行具体筛选和讨论。





二、法占“九小岛”事件对水陆地图审查工作的影响


法国殖民者自20世纪20年代前后即不断侵犯我国南海岛礁主权,这一系列活动更在1929至1934年间达到高峰。1933年4月7日至12日间,法巡洋舰“阿斯托罗拉布("Astrolabe)号、“阿勒特”(Alerte)号及科考船“拉内桑”(Lanesson)号又侵占安波沙洲等几个岛礁,史称“法占九小岛事件”。当年7月份左右事件逐步发酵,以《申报》《大公报》为代表,国内各报刊杂志开始跟进相关消息。《大公报》天津版于7月17日报道了当时法国外交部否认占领九小岛的消息:“法外称:部中对于法国占领南洋珊瑚岛一事,并无所知,现正在调査中。”而7月25日,法国政府正式宣称占领,声称对九岛拥有主权。其后日本又意图染指九小岛,向南太平洋扩张势力,日、法双方撇开中国进行交涉,严重侵犯了中国在南海地区的主权。


法占“九小岛”是我国南海诸岛的一部分,事件发生之初,由于消息不畅通等多方面原因,法国与民国政府对“九小岛”的具体位置及范围存在理解偏差,如张继木据法国方面文献认为:


据法使给国民政府外交部的照复,九岛实七岛,即斯巴拉脱来(北纬8°39'、东经111°55'),开唐巴亚(北纬7°52'、东经112°55'),伊脱巴亚(北纬10°22'、东经114°21',),双岛(系两岛)(北纬11°29'、东经114°21'),洛爱太(北纬10°42'、东经114°25'),西德欧(北纬11°7'、东经114°10')。七岛总体区间位于北纬7°52'-11°29'、东经111°55'-114°25'之间,……依此经纬度可知,七岛在今南沙群岛一带,今依次称为:南威岛、安波沙洲、太平岛、双子岛(南子岛与北子岛合称)、南钥岛、中业岛。


又如郭渊据越南及法国方面文献指出:


据1975年5月南越《关于黄沙(帕拉塞尔)群岛和长沙(斯普拉特利)群岛的白皮书》说,法占岛礁一个月后,法人卢切库塞在《印度支那的经济觉醒》(1933年5月28日)上对这一过程进行了描述,内中说法人占据了斯普拉特利岛(南威岛——笔者注,下同)、安波那沙岛(安波沙洲)、火红十字架环礁(永暑礁)、伦敦礁(尹庆群礁)、伊都阿巴岛(太平岛)、洛爱达滩(南钥岛)、帝都礁(中业岛)、北险环礁(双子岛,即南子岛和北子岛)。此为该学者强凑九岛之说,白皮书下文又说,法国公告中的岛礁之数为6个,两者互相矛盾。后越南1979年、1982年白皮书,再未引述此说。


在“九小岛”事件发生后,国内民间对此十分关注。一方面,各大报刊杂志对事件进行了大量的报道和跟进,对外抗议法、日两国对南海岛礁主权的侵占,对内则希望当局以实际行动维护本国权益。另一方面,正如当时一位名叫钱彤的作者发表在《江苏省立南通中学校刊》上的文章所述,各社会团体与民间组织纷纷发起请愿和讨论,鲜明表达了国内民众对维护国家主权的坚定态度:


九小岛事件,于我们的关系最为密切,如其地方确为我国之地,就不能不去争自己的主权如其地经过证明之后而认为乃是我国之地,那么我们也不能默然不响。

第一:我们就应该别把这事看得太小了。其事件意义之重大已如上述,即就其地方的本身而言,在国防的关系,实在也是桩非同小可的事……

次之:我们知道随便占领并不是一桩合法的事,……日调查诸岛,固已发见了有我国人在岛;法四月六日有军舰至斯巴得来,亦见有华人居住在岛,即其他各岛亦然,可见不问九小岛之位置如何,名称如何,国人皆应迅速收集证据,调查事实,准备抗争,谋所以防止列强瓜分中国之事实之扩大了。


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与国内舆论,为争取外交有利条件,并向大众普及南海岛礁情况,国民政府即于事件发生当年8月20日发表声明,将整理和公布南海岛礁地名、绘制标准地图的工作提上日程:


法占九小岛事,外部以法外部答复之岛名及经纬度分,只有七小岛,并非九小岛。并照其经纬度计算,距西沙群岛有三百余海里,合华里约一千七百余里。究竟真相如何《,李准巡海记》中所记,过于含糊,未足据为参考。除调阅以前案卷外,已咨粤省府,详查见复,再作研究。又外部为使国人明了我国南海各岛名称方位起见,已准备将西沙群岛及其他附近岛屿之名称纬度,整理公布。


而具体相关工作,即由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负责接手。从时代背景来看,委员会筹建之初主要目的在于审订纠正民间出版的各类地图之讹误,而在其成立后重心却很快转移到对南海岛礁地名与地图的审订。摸清南海岛礁基本状况,公布中英文名并绘制标准地图的一系列举动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为应对1933年法占“九小岛”事件对我国南海主权的侵犯。大约在一年之后,委员会终于完成了此项任务,其成果在当时亦得到了社会广泛关注与高度重视。


“法占九小岛”





三、水陆地图审查与民国时期海疆观念的变化


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的工作所形成的一系列成果,不论在当时或今日,都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亦是维护我国南海诸岛主权的重要依据。相关材料及其形成过程,集中发表于《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会刊》,现将基本情况叙述并比较研究如下。


(一)《中国南海各岛屿华英名对照表》的公布


《中国南海各岛屿华英名对照表》刊登于会刊第一期,包含南海诸岛地名136个(东沙1个、西沙31个、南沙8个、团沙96个),是继清代李准巡海之后,中国政府第二次为南海岛礁命名。此次对南海岛礁的命名有几个鲜明特点:首先,此次命名岛礁数量(136个)较李准巡海时(16个)大大增加,且将南海岛礁分为东沙岛(后改称东沙群岛)、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后改称中沙群岛)、团沙群岛(后改称南沙群岛)四大部分,较为系统。其次,此次命名首次以官方文件形式,进一步宣示了我国对南沙、团沙群岛的主权。1936年,北平建设图书馆发行由白眉初著《中华建设新图》一书,其中注释提到:“廿二年七月,法占我南海六岛,继由海军部海道测量局实测得南沙、团沙两群岛,概系我渔民生息之地,其主权当然归我。”由此亦可见,海南渔民在证明和维护我国对南海诸岛主权的过程中,始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与此同时《中国南海各岛屿华英名对照表》的局限性亦十分明显:首先,各岛礁之中文名大多采用外文名之音译或意译,而忽视了海南渔民对南海岛礁习用的俗名,这样的命名方式并不利于主权维护。其次,表中公布的岛礁数量仍较少,且并未标注具体经纬度。东沙部分仅记录东沙岛一个岛礁。在团沙群岛所命名的96个岛礁中,甚至有48个被划入“危险区域”,而这48个岛屿中有许多早已是海南渔民生产活动经常涉足的区域。这都说明,当时国民政府对南海岛礁的考察与测量工作仍未尽完善。为了弥补旧表的局限性,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收复南海诸岛,并由内政部编制《南海诸岛新旧名称对照表》及《南海诸岛位置略图》,附录于郑资约所编《南海诸岛地理志略》中,于1947年11月出版。新表记录地名由136个增至172个,并正式将旧表之东沙岛改称“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之库勒生特列岛改称“永乐群岛”、莺非土莱特列岛改称“宣德群岛”;将南沙群岛改称“中沙群岛”;将团沙群岛改称“南沙群岛”。此后在1980至1982年间进行的南海诸岛地名普查的基础上,1983年1月,中国地名委员会印发《南海诸岛标准地名表》,收录南海岛礁标准地名287个,并标注经纬度、渔民习称及英文名,在岛礁命名上更多地参考了中国渔民的俗名。


(二)《中国南海各岛屿图》的公布


《中国南海各岛屿图》刊登于会刊第二期,作为南海诸岛地名与地图审订的重要成果之一,与《中国南海各岛屿华英名对照表》相辅相成,作为分析水陆地图审査委员会相关工作情况、判断国民政府对南海诸岛主权所持立场的重要材料。具体而言,地图内容主要有两个特征:


首先,地图左侧边框外有“民国二十四年四月”“水陆地图审査委员会制”字样,采用1:500万的比例尺,明确详尽地标出了东沙、西沙、南沙、团沙四个区域,标出了东沙岛;全部标出了西沙群岛的31个地名、南沙群岛的8个地名以及团沙群岛的96个地名。

其次,着重宣示我国对南海岛礁的主权,尚未通过划定南海断续线的形式以表明对南海水域的权利主张。由图例看,地图标出了南海区域各岛、珊瑚礁、明礁、暗礁、低潮适淹之礁、岩岸、险地、灯塔、危险线、航线及水深线,但并未使用符号形式划定我国南海之领海范围。


作为南海争端的核心问题之一,学界关于南海断续线性质之研究由来已久,有历史性水域说、历史性权利说、海上疆域线说及岛屿归属线说。在《中国南海各岛屿图》公布后,部分官方及民间机构出版的地图中,即有以各种形式划定我国南海领土之表示。如上文所提及《中华建设新图》之《海疆南展后之中国全图》,便以“水陆全部国界”线表示我国南海之主权,其形状大致接近后来的南海断续线。又如1946年12月,中国政府收复南沙群岛主权,国民政府内政部方域司编制之《中华民国南海图》,又以六段断续线表明国家对南海海域归属的主张。至1947年国民政府内政部方域司编制之《南海诸岛位置图》,则以十一段线构成“U”形断续线。这些改动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原先所公布《中国南海各岛屿图》的不足。


(三)南海诸岛地名与地图审订经过


《中国南海各岛屿华英名对照表》与《中国南海各岛屿图》作为水陆地图审査委员会审订南海诸岛地名与地图审订形成的最终成果,是我国在南海维权问题上取得的重要成果和进展。由上文所讨论之水陆地图审査委员会的任务与工作范围可知,此项工作主要由海军部负责,并会同相关部门完成。在会刊中还有其他一部分材料,反映了这项工作完成前后的一些细节,于此一并综述如下:


据会刊第一期“会务纪要”之“本会历次会议之重要决议案”记录,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二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一日1.审定《中国南海各岛屿华英岛名》。……”又据会务纪要之“本会其他重要工作”说明,“本会自成立以来,除审査图表外,尤注重于(1)征集各种参考材料,(2)编制工作。……兹査业已征集到会之材料,……他如《中国南海各岛屿图》,以及此项岛名华英对照表……等,不胜枚举。”由此可知,与南海诸岛相关的两份重要图表是在1934年由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编制完成,并于12月21日的会议审议通过的。


又据会刊第一期之“全国海岸线起讫地点暨重要港湾岛屿深度面积及灯塔航程一览表”的第四部分“重要岛屿及半岛之面积”中公布了东沙岛及西沙群岛中树岛的面积(平方公里)(见表1):



正如编者翁筹在表格开头引言所说,“我国向无海岸港湾岛屿以及灯塔航程缜密之统计,各书局所刊舆图,类皆挂一漏万,绘焉不详”,可知当时国民政府相关部门对于南海岛礁的测绘工作,尚处于几乎空白的起步阶段。


据会刊第三期“会务纪要”之“本会自二十四年一月起之重要决议案”记录,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三月二十二日一、……4.东沙岛西沙南沙团沙各群岛,除政区疆域各图必须添绘外,其余析类图中,如各岛位置轶出图幅范围,可不必添绘”。由此可知,在完成南海岛礁地名与地图审订工作之后,为宣示我国对该区域之主权利益,各机构出版之政区、疆域地图必须添绘南海各岛屿图。


(四)南海岛礁水陆地图审订工作的社会影响


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编制的《中国南海各岛屿华英名对照表》是第一份较为全面公布我国南海岛礁地名的官方文献,与其相辅相成的《中国南海各岛屿图》则是第一份完整标绘出东、西、中、南四沙群岛的地图,其背后反映的是民国时期官方与民间海洋意识、海疆观念的变化与维护领土主权意识的不断增强。在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审订南海地名之前,相关地图的编绘情况较为混乱,韩振华搜集分析一百多份民国时期地图关于南海诸岛的表现形式并按时期分为四种类型,从中可以看出官方与民间机构关于南海地图的编绘存在一个不断规范化的发展过程,而《中国南海各岛屿图》作为标志性分水岭具有重要的社会影响。


《中国南海各岛屿华英名对照表》与《中国南海各岛屿图》不仅具有向世界各国表明我国政府态度、宣示主权之作用,也有面向国内大众进行宣传以强化国民海权意识之用途。如当时《申报》上刊登的一则广告“介绍《中华民国南海各岛屿图》”便明确地表达了这层含义:


《中华民国南海各岛屿图》,由武进谭廉编制。系将我国南海各岛屿全部绘入,除一部分陆地外(绘入广东、广西全省,福建、江西、湖南、贵州大部,新乐的铁路公路均巳加入),计有东沙岛、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团沙群岛等岛。其中团沙群岛关系我国国界允巨,因该群岛中有九小岛,民国二十二年已为法国占据,各教科书多未详加考查,……损失主权,莫此为甚。本图将团沙群岛九十六小岛一一绘入,法占之九小岛并将双红线标明,以与他岛区别,用五色精影一目了然。面后并附《我国亟应纠正的南部国界》一文,并各岛中西文对照表,研究地理及注相国界者,当从速购竞阅,以期真意。是固定价两角五分,现售特价两角,由马浪路新民邨三八号中华舆地学社发行。


这则广告中提到的《中华民国南海各岛屿图》由中华舆地学社发行,是一种在1935年公布的《南海各岛屿图》的基础上彩色印刷,并针对法占团沙群岛九小岛,用双红线将岛名特别标注的版本,地图背面更附有《我国亟应纠正的南部国界》一文,对大众进行宣传教育,强化主权意识。套装除地图之外,另有各岛中西文对照表,亦即1935年所公布的《中国南海各岛屿华英名对照表》。


由此可见,虽然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公布经过审订的地名与地图,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正本清源的作用,但在地图之外,当时一些教科书对南海岛礁主权的表述亦存在不少谬误,致使社会大众的海洋意识略有偏差,对于南海岛礁主权属我之历史及现状缺少精确的认识。总体而言,民国时期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关于南海岛礁地名与地图的审订工作首次以官方文献形式完整宣示了我国对南海岛礁的主权,为后来进一步开展相关测绘考察活动、厘清南海岛礁地名、维护我国南海领土主权完整打下了基础。虽然这项工作的局限性亦十分明显,但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当时历史条件限制、受到这项工作紧迫性和仓促性影响的结果。





四、余论:海南渔民南海岛礁维权经过


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审订并公布南海岛礁地名及地图的直接动因,是出于应对1933年法国殖民者侵占我国西、南沙岛礁的政治外交需要。而在当时的南海维权行动中,海南渔民不仅是见证者,更发挥了重要作用。1977年5月至7月间,韩振华带队在海南文昌、铺前等地进行考察,采访当年曾亲历此事的老渔民,获得了许多宝贵的一手口述材料。据渔民蒙全洲口述:


法国人也有来过南沙,文昌县文教公社后田村黄学校(船主)还炮打过法国船。此事是我四十多岁的时候(20世纪30年代初期),法国人来到南沙,在鸟子峙(南威岛)树立旗杆,叫我们住岛渔民替他升旗,说“:我们船来时,你们就升旗,船不来,不用升旗。”当时住在岛上的是黄学校儿子黄德宗以及为船主干活的一些渔民,当法国船走后,他们就把旗杆砍掉,以后法国船再来时发现旗杆不见,引起纠纷,黄家这只船就用土炮打中了法国船。


据渔民彭正楷口述:


记得我年轻时(1930—1933年)去南沙群岛捕渔。有一次,法国人曾登上岛来,他们看不起我们,我们也不理他们,当时,我手里拿着一把胡琴在等着瞧,被他们偷拍照了过去。


渔民王安庆证明材料写道:


我1933年同王安荣等五人住在铁峙,同年旧历三月份,法国人开来三艘战舰,停泊在铁峙西南方约半公里的海面上,后改乘三只小艇登上铁峙来,同时上岛的法国人有30人左右。当他们上岛时,先在岛上取土壤样本,然后,把一个玻璃瓶装有法国文字埋在铁峙,并用水泥筑成小堆做为标记,埋好后,他们叫一位士兵爬上附近一株大树挂上法国国旗,他们没有叫我们替他升旗,当挂上国旗后,他们就叫我们五位渔民列队照像,照相完毕后,他们没有住过铁峙,当时就开船离开南沙群岛。他们离开后的当天晩上,我们认为这是中国的领土,我们就将他们埋下的标记挖掉(由王安荣挖),取出玻璃,后来把他抛掉了。相隔有10天左右,郑兰锭搭盛兴号(船主黄学校)船来铁峙,因为他会爬树,由郑兰锭上树把法国旗解下来。在我住西沙群岛的六年中,法国人只1933年来过一次。


又据渔民柯家裕口述:


我二十六七岁时(1933年前后),在南沙群岛上看到法国军舰侵犯我群岛,法国人上岛后拿了两面法国国旗,一面挂在大奈罗的树上,另一面法国国旗,要我在节日时也挂在小奈罗的树上。法国人用纸写字放在酒瓶里,不给我们看,以后藏在什么地方也不清楚。法国人一走后,我们四人就扯下法国旗,砍断法国人升旗的旗杆,把它拿来当床架用。


又据黄德平口述:


黄德宗三四十岁在南沙捕捞公螺时,法舰入侵南沙,在黄山马等岛竖立旗杆,并要住在岛上的中国渔民替他升旗。我哥哥的渔船正好在那里捕捞海产,看见法国旗杆是杉木做的,就趁天黑时叫渔民把法国旗拉下,砍倒旗杆,拉到船上做船桅之用,以后法舰复来,用望远镜瞭望,看见旗子不在,旗杆不见。当知道是我们渔民搞掉之后,法舰就开过来冲我渔船,我们在危急情况下被迫打炮自卫,炮是生铁造的土炮,打中了法国船,法国船被打坏了。


又据渔民符国和口述:


我三十岁不到的时候(1930—1934年前后),符宏光亲自告诉我,他住在南沙鸟子峙的时候,有一次,法国船侵犯我南沙群岛,登岸后,在鸟子峙上竖立旗杆,拿了一面法国旗叫符宏光替他们升旗,符不予理睬,在法国人离开后就把旗子撕破作裤子用。宏光去年死了,不然,还可以亲自讲给你们听。


从渔民自述可知,1930至1933年间,法国殖民者入侵南沙群岛(时称团沙群岛),在鸟子(仔)峙(南威岛,时称斯巴拉脱岛或暴风雨岛)、铁峙(中业岛,时称帝都岛与群礁)、黄山马(太平岛,时称伊都阿巴岛)及大、小奈罗(双子礁,时称北险礁或双子岛)等岛礁上都见到了海南渔民。法国殖民者登陆后,先调查岛上情况、悬挂法国旗,并用玻璃瓶装法文材料埋在岛上作为标记,这些活动均遭到了海南渔民的抵制。具体而言,海南渔民群体的贡献包括两方面:第一,在国民政府对外交涉相对弱势与被动的情况下,海南渔民在法国殖民者侵占我国西、南沙岛礁的过程中,自发进行了抵抗,为维权争取了主动。第二,南海西沙、南沙等岛礁是海南渔民自古以来世世代代进行渔业生产活动的场所,为我国争取对南海岛礁及水域的历史性权利提供了有力支持。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绘制《中国南海各岛屿图》,首次完整标绘东、西、中沙和南沙群岛,强化了对南海岛礁主权的宣示,海南渔民的活动证实了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


往期精彩推送:

● 武夷山名义考
● 昭通军事武备地名探析
● 从地名的变迁看藏东茶马古道“东大路”的族群互动
● 广州湾地名考辨——明清方志舆图中的广州湾
● “湖广填四川”社会经济与生态效应的地名学研究
新发现19世纪西文地图与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主权归属

来源:《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年3月第2期

作者:王琦 陈平殿

编辑:杨肖翠

校对:郑雨晴

责任编辑:郝志坚




微信扫码加入

 中国地名研究交流群 

QQ扫码加入

 江西地名研究交流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