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江西填湖广”填出的地名故事

董玉梅 江西地名研究 2022-03-18



    在中国历史上,从明初便开始了一场规模浩大的人口大迁移,到明末清初更达到高潮。这场人口大迁移是由两句话概括而成,即:湖广填四川、江西填湖广。四川诸多县都曾做过关于“湖广填四川”的数据统计,湖北却没有“江西填湖广”的记录。江西填湖广,都填到哪儿去了呢?

    

    武汉历史文化的渊源常可以在作为地方历史大事记的地名里探寻得到。那些被正史遗忘且尘封多年的民族迁移史竟然也从地名中一个接一个地冒了出来。


筷子街


筷子街,位于武昌城西北大提口,汉阳门下行沿江一带。


     翻开光绪九年(1883年)由湖北善后总局刊印的《湖北省城内外街道总图》,我们可以在武昌城西北面看到一顺溜由筷子组成的地名,分别称为筷子湖、筷子堤和筷子街。


明代末年,因为战乱和灾荒,江西吉水县一批制筷子的工匠来到武昌城外。他们选择了依靠大江和湖泊的地方定居下来,重操旧业,制作筷子。当时的筷子皆以竹子为原料,制作工艺中有两道非常重要的工序:浸泡筷子、晾晒筷子。为了制作的需要,工匠们便在一小湖堤旁搭棚居住。这个无名小湖便因浸泡大量筷子被称为筷子湖,晾晒筷子的堤防被称为筷子堤,而工匠们居住的棚屋也因筷子生意的日益红火而逐渐形成固定的、远近闻名的专门生产和销售筷子的街巷,称为筷子街。由于这里生产的筷子质量好,经久耐用,所以特别受消费者欢迎。筷子生意最红火时,这条街上的筷子作坊达到上百家。每年从阴历八月十五日起,筷子就开始俏销,订单似雪片,工匠们须忙过了小年,才有空走亲串友。而且,筷子街的工匠们中流行着不成文的规矩:手艺传媳妇,不传女儿。


    民国以后,筷子街逐渐萧条冷落,但地名一直保留至解放后,后随着临江大道的扩建而消失。



南望山


南望山,位于武昌东湖南岸,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附近,海拔139米。山上乱石断坡,丛林稀疏,唯有茅草生,因而又称茅王山。


    根据《武汉地名志》的记载,江西瓦西坝的张有来、张有旺兄弟两人最先迁居在此,这兄弟俩依湖山之利谋生,依靠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并不断繁衍,逐渐形成了两个村落——大张村和小张村。村民为了纪念两位先祖,便把茅王山改名来旺山。由于此山的方位在东湖南边,因谐音被称为南旺山。地名普查时又改名南望山。这本来也是一个极好的能够证明江西填湖广的地名。可是,当我来到南望山南麓,站在东汉时期江夏蛮的蛮王冢前时,突然有所感悟,这茅王山与蛮王、来旺,用武汉话发音非常相似,这茅王山是不是从蛮王山谐音而来呢?


蛮王冢原来并列有3座,现仅存1座。这仅存的一座墓堆高大,是武汉市较大型的古代墓葬之一,也是武汉市文物保护单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黄河流域称长江流域以南为南蛮,这个南蛮很大的可能也包括江夏蛮。江夏蛮是被流放到这儿的蛮人组成的统称,他们应该算武汉一带真正的原土著民,他们在蛮荒之时来到这里,成为这一带真正的主人。在武汉历史文化中,此墓应该占有相当的份量。如果要追寻武汉土著人的根,应该到这里来。因此,很有可能,最早具有地名指向的名称应该是蛮王山,而后,在这个基础之上,不断地进行着谐音的变化,以至于成为了今天的南望山。


虽然来旺山和江西填湖广有关,但忽略了地名的流变过程,便违背了地名文化的根本。因此,蛮王和茅王、茅王和来旺之间的转换关系应该联系起来,只有如此,这个地名的文化内涵才更加浓厚和久远。



韩家墩


    在武汉的地名中,以姓氏为名最普通的莫过于墩、湾、村了。这中间有多少是江西填湖广的结果呢?汉口古田地区,这个曾经荒湖和沼泽遍布的地方,竟然是数批不同姓氏的江西人共同演绎的结果,古田地区的辛家地(最初称为辛家墩)、江家墩、陈家墩、罗家墩、祝家墩、崔家墩、韩家墩、肖家墩、贺家墩等都是明末清初出现的江西老表的聚落,而且毫无例外地都是以他们的姓氏命名。古田一带简直就是“江西填湖广”的大聚会。这里成了江西人的第二个家园。正是因为他们的辛勤劳动,才使这里成为了人口密集的聚落。古田这片武汉曾经的工业基地,其地基原来是江西老表们打下的。


这其中,居住在韩家墩的韩氏家族是清代初叶迁居至此的。清代初叶,江西省因荒年歉收,韩氏家族被迫西迁,落脚此地开荒垦殖,繁衍生息。清代末年,张之洞修筑张公堤,涸出大片湖地,这些土墩变成了陆地上的高地。自然条件变化后,社会环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首先是由教会办的博学书院(今武汉市第四中学)占用了墩上的部分土地,而后,英、美商人又在附近的崔家墩合资建立颐中香烟厂。


     随着生存环境的变化,韩氏家族单一的务农方式自然解体,家族中的成员开始进入工厂务工,以赚取钞票;有些则花大价钱从烟厂购买扁担,通过出卖自己的苦力,成为武汉早期的码头工人。随着社会结构的进一步变化,韩氏家族也进一步分化,他们中有鱼贩、屠夫、皮匠、木匠。有些家境较殷实者,还在大路边开起小茶馆、小磨坊、小杂货铺等。


辛亥革命时期,武汉很多居民为避战乱,都“跑兵荒”。位于罗家墩的官办恒丰面粉厂,厂主也弃厂而逃。闻此消息,舵落口、江家墩、崔家墩、韩家墩、辛家地等四乡八镇的乡民蜂拥冲入工厂,抢夺面粉。唯有韩家墩一户人家不搬面粉,而是闯进工厂账房,将装有银两和银币的钱箱拎走。抢面粉的农民只在短时间内避免了饥饿,而抢钱箱者却开始购置田产,兴建房舍、牛栏,送子女就读博学书院,成为墩上大户。不仅如此,这户人家还在附近开设较大规模的杂货铺,经销大米、油盐酱醋及香纸蜡烛。一场战争让一个官办工厂几近倒闭,却让韩氏一户人家成为了暴发户。


     随着工厂的不断增加和人口的不断增多,农田也在不断减少。1931年武汉大水之后,古田这片城郊之地,已是农业凋敝,农民贫困程度日益加剧了,从事农业者大大减少。而且,由于人口不断增加,沼泽荒湖不断被填埋,那些原来位于沼泽之中的高地似乎渐渐低平。这里已和繁华的市区连成了一片。


除了古田地区以外,洪山区九峰乡的李秀村和李宏村,是江西籍人李秀、李宏在此首居而得名的;洪山区青菱乡的许家老湾同样是江西许氏家族首先在此定居的;汉口西北东西湖区新沟农场内的大、小蔡家湾也是江西蔡姓人的聚居地,最初这里只称蔡家湾,后湾中有四位兄弟从湾中迁出,在附近建屋筑村,这个新的村落被人们称为小蔡家湾,原来的蔡家湾便被称为了大蔡家湾;东西湖三店村附近的四屋湾,也是江西籍人的湾落,之所以称为四屋湾,是因为这里最初只有四间房屋,而现在已经是一个中等的村落了。


一场持续百年的人口大迁移,通过地名竟然给我们述说了这么多的故事。地名填补了武汉地方历史的一项空白,地名中透岀的久远记忆和逸闻趣事,无不在诉说历史的变迁和发展过程。



往期回顾



01

中国的“酒”地名戳


02

宁夏地名特征与地名文化


03

读«匡庐之得名与慧远《庐山记》辯»一文后 也談庐山得名


04

重庆市南岸区地名景观分



来源:《武汉文史资料》2006年第4期

作者:董玉梅

选稿:佘本金

编辑:黄馨烨

校对:陈汶灵

责任编辑:林丽婕

(封面来源于网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