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江西省地名志提要

王谢杨 江西地名研究 2022-03-18

注:

1、本文所使用的基本行政区划为1990年底江西省行政区划,并附注县级政区演变情况。政区演变资料来自百度百科及相关地区县、市志,日期不一定很准确,之后会参考志书统一修正。

2、本文收录的书籍信息截止2020年11月30日。如果希望通过现行政区找到对应的一普地名志,可以直接通过政区名搜索,如“星子”、“九江”

3、所有地名志的责任方关系均作“编”,不用“著”。封面、扉页或版权页所录编者信息不一致的,按上述顺序优先采录;出版时间不一致的,按版权页、封面、扉页的顺序采录。

4、除地名志外,我们发现还存在《江西省武宁县地名志略》、《南昌市西湖区地名志略》、《江西省新建县地名志略(初稿)》、《景德镇市地名简录》、《九江市浔阳区地名普查资料》、《江西省乡镇地名册》(有85、86两版)及各县地名图集等。因为这些资料比较特殊,所以将会收入后续专门目录中,而不在本文中列出。

5、本文以《中国地名志简目·江西省》为基础,适当删减、增加内容而编成。其它省份的地名志提要将会由我陆续发布。


01

南昌市


《江西省南昌市地名志》,南昌市地名委员会办公室编,1992年8月,红色封皮,精装16开,内部发行【赣出内洪字(1991)第23号】。含南昌市东湖区、西湖区、青云谱区、郊区(现南昌市青山湖区)、湾里区(现已撤销,境属今南昌市新建区)地名,含南昌市南昌县、新建县(现南昌市新建区)、进贤县、安义县概况。

本志以1981年第一次地名普查成果为基础,增采截至1988年的最新资料,共收录市区城郊(含市辖四县,不含县以下)各类地名3269条,其中:行政区划与居民点1760条,街道506条,行政与企事业单位587条,人工建筑201条,自然地理实体172条,纪念地、名胜古迹、游览地43条;收载市、区、县以及街道办事处、乡、镇概况57篇,市和街道办事处、乡、镇地名图49幅,纪念地、名胜古迹和南昌市容彩色照片48帧。(选自本书《前言》)

《江西省南昌县地名志》,南昌县地名办公室编,1984年4月,红色封皮,精装16开,未公开出版。含南昌市南昌县地名。

收录了各类地名3773条和县、社、镇、场概况33篇。(选自本书《前言》)

《江西省新建县地名志》,新建县地名办公室编,1983年7月,红色封皮,精装16开,未公开出版。含南昌市新建县(现南昌市新建区)地名。

共收录各类地名3307条。(选自本书《前言》)

《江西省安义县地名志》,安义县地名办公室编,1983年12月,红色封皮,精装16开,未公开出版。含南昌市安义县地名。

共收录标准地名1417条(含附注地名),其中行政区划144条,自然村993条(含片村7条、农牧点7条),街巷路19条,专业部门86条,人工建筑43条,自然地理实体119条,名胜古迹纪念地13条;编入县、社、场、镇等各类文字材料34篇,绘制县、社、场、镇等地名图16幅;图片53帧;各类情况表10张。(选自本书《前言》)

《江西省进贤县地名志》,进贤县人民政府地名办公室编,1987年9月,红色封皮,精装16开,未公开出版。含南昌市进贤县地名。

书中共收录各类地名3303条,编写县,镇、公社(场)文字概况材料31篇,绘制地名图30幅,复制古图2幅,摄制彩色、黑白照片共92幅。(选自本书《前言》)

·南昌市红谷滩区概况:红谷滩原为滩涂地,一普地名志疑似未收。1998年至2000年在红谷滩抽沙造地,后逐渐发展扩大成为县级红谷滩区。2019年11月,设立红谷滩区,以东湖区沙井街道、卫东街道和新建区生米镇的行政区域为红谷滩区的行政区域。


02

景德镇市


《景德镇市地名丛书》(《江西省景德镇市地名志》),景德镇市地名委员会编,1988年12月,有蓝色护封,其上书名为《景德镇市地名丛书》,书封面为红色,精装16开,未公开出版。含景德镇市珠山区、昌江区、蛟潭区(现已撤销,境属现景德镇市浮梁县)、鹅湖区(现已撤销,境属现景德镇市浮梁县)地名,含乐平县(现景德镇市乐平市)概况。

全书共收入了各类地(名)4403条计100多万字,分为综述、政区与居民地、行政企事业单位、重要人工建筑、自然地理实体、纪念地与名胜古迹、附录等七大部份。并配有各类地名图48幅,彩色和单色照片120余帧。(选自本书《前言》)

《江西省乐平县地名志》,乐平县人民政府地名办公室编,1984年5月,红色封皮,精装16开,未公开出版。含乐平县(现景德镇市乐平市)地名。

本书收集我县现有各类地名2834条。采用词目释文、与图片、专题撰文相结合的形式编写,约57万字。主要内容有:政区与居民地、专业部门、名胜古迹、重要建筑物、自然实体等五大类地名的语源、沿革与概况;重要地名专题文章62篇;各类地名图30幅;反映我县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城乡新貌、名胜古迹、锦绣河山的彩色与单色图片50幅;另有附录9篇。(选自本书《前言》)


03

萍乡市


《江西省萍乡市地名志》,萍乡市地名办公室编,1986年10月,红色封皮,精装16开,未公开出版。含萍乡市城关区(现萍乡市安源区)、上栗区(现萍乡市上栗县)、湘东区、芦溪区(现萍乡市芦溪县)地名。

全书收集各类地名6932条,有行政区划等各类概况52篇,有行政区划图和地名图54幅,彩色和黑白照片70幅,还有市历史沿革表,市行政区划变更情况表和附录。(选自本书《前言》)

·1992年8月,莲花县由吉安地区划归萍乡市,一普后编写地名志时莲花县仍属吉安地区。


04

九江市


《江西省九江市地名志》,可能未付梓,情况不详。应包含九江市庐山区(现已撤销,境属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等地)、浔阳区、郊区(现九江市濂溪区)地名。

·1985年,《九江市地名志(庐山区部分)》征求意见稿编纂完成。此处“庐山区”应为原九江市郊区,下同。

·1992年《九江市地名志》庐山区部分的编纂工作完成。

《江西省瑞昌县地名志》,瑞昌县地名办公室编,1986年3月,红色封皮,精装16开,未公开出版。含九江市瑞昌县(现九江市瑞昌市)地名。

本书共收各类地名2856条,其中县、镇及社、场28条;街路13条;大队(分场、居委会)222条;自然村(片村)2222条;专业部门30条;人工建筑27条;自然实体105条;跨界地名65条;名胜古迹8条;纪念地8条;轶事传闻及地名考证8条;废村120条。(选自本书《前言》)

《江西省九江县地名志》,九江县人民政府地名办公室编,1988年4月,红色封皮,精装16开,未公开出版。含九江市九江县(现九江市柴桑区)地名。

全书共收录县、乡、村委会、自然村(镇)、重要自然地理实体、主要人工建筑、革命纪念地等地名2251条,县、乡、名胜古迹、游览地等文字概况材料27篇,九江县在江西省的位置示意图一幅,县行政区划图一幅,乡(场、镇)地名图十六幅,县城现状图一幅,古地图二幅,照片四十四张。(选自本书《前言》)

《江西省星子县地名志》(送审稿),星子县地名办公室编,1983年12月(扉页时间),平装16开,未付梓。含九江市星子县(现九江市庐山市)地名。

全书以类分编,收入地名共1614条,行政区划111条,县社大队概况并为一类;自然村镇1111条……自然实体264条……人工建筑95条;名胜古迹33条。(选自本书《前言》)

《江西省都昌县地名志》,都昌县地名办公室编,1986年9月,红色封皮,精装16开,未公开出版。含九江市都昌县地名。

全书共收录地名3922条,其中行政区划363条,自然村镇及街巷3003条,自然实体、人工建筑、名胜古迹、革命纪念地和企事业单位等556条。编纂力求突出地方特色,做到图文并茂。书中有古县全境图、古县城图、现政区图、县城平面图和31幅公社、镇(场)地名图,各类照片14张,附有都昌县历史沿革、废地名、新旧地名对照表等,以及方言用字读音、含义集注。(选自本书《前言》)

《江西省彭泽县地名志》,彭泽县地名办公室编,1986年10月,红色封皮,精装16开,未公开出版。含九江市彭泽县地名。

本志编入各类地名2703条(含概况材料26篇),包括全部行政区划、居民点和部分规模较大、具有方位及历史意义的其他地名。(选自本书《前言》)

《江西省武宁县地名志》,武宁县地名办公室编,1985年1月,绿色封皮,精装16开,未公开出版。含九江市武宁县地名。

本志收录地名5737条,其中行政区划306条,自然村3595条,街巷13条,专业单位182条,人工建筑201条,名胜古迹7条,自然地理实体671条,片村67条,废村695条。(选自本书《前言》)

《江西省修水县地名志》,修水县地名委员会办公室编,1988年3月,有黑色护封,书封为红色,精装16开,未公开出版。含九江市修水县地名。

全书共收录地名9662条,其中行政区划666条,居民点(包括自然镇、片村)7820条,街巷27条,农点4条,废村337条,行政企事业单位123条,自然地理实体455条,人工建筑215条,纪念地、名胜古迹15条。县、镇、社(场,所)概况材料59篇,各类地名图56幅,复制古地图3幅,照片106帧,表22种,专文14篇。(选自本书《前言》)

《江西省湖口县地名志》,湖口县地名办公室编,1986年2月,红色封皮,精装16开,未公开出版。含九江市湖口县地名。

本志共收录了地名2094条,占全县地名总数90%以上,其中公社(镇、场)大队、自然村地名全部照录。10户以下原未上图的村庄取录的形式,重点地名取志的形式。对自然实体、企事业单位、人工建筑、革命纪念胜地、名胜古迹的地名只编辑了较大的或有方位意义的。文字材料是本志中重要组成部分,按县、社(镇、场)写了概况25篇和地名简介与小考12篇。为了对部分地形和内容更加了解(,)配有地图21幅,照片66帧。(选自本书《前言》)

《江西省德安县地名志》,德安县地名办公室编,1984年9月,红色封皮,精装16开,未公开出版。含九江市德安县地名。

本书采取“志”、“录”兼收,以“志”为主(词条形式),辅之以“录”的体例。通过文字、图片较为详细地介绍了每条地名的历史和现状。对一些重点地名的考证,与有关名人轶事,也作了简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县经济、历史、地理、风貌的梗概。共收录地名2169条,占普查数95.4%。(选自本书《例言》)

·2010年9月建立共青城市。编写一普地名志时,其前身共青垦殖场属德安县。1984年12月12日,“共青垦殖场”改名为"共青城"。

《江西省永修县地名志》,永修县地名办公室编,1985年4月,红色封皮,精装16开,未公开出版。含九江市永修县地名。

共收录各类地名3480条(选自本书《使用说明》)。有地名分类统计表。


05

新余市


《江西省新余县地名志》,新余县地名办公室编,1985年6月,红色封皮,精装16开,未公开出版。含新余市新余县(现新余市渝水区)地名。

本志收集的各类地名2722条,约50万字。主要内容有行政区划和居民地、企事业单位、人工建筑、自然实体、名胜古迹、历史人物传略等六大类。新余市行政区划图1幅,新余县行政区划图1幅,县地名图23幅,县城地名图1幅,解放初期县行政区划变更图1幅,古县图、古城图各1幅,地名文字材料27篇。反映经济建设、文教卫生、名胜古迹、城乡新貌的照片60幅。(选自本书《前言》)


《江西省分宜县地名志》,分宜县地名办公室编,1986年12月,红色封皮,精装16开,未公开出版。含新余市分宜县地名。

全书选收有地名方位意义的地名词条2094条,概况18篇,地名文汇1组,地图23幅,照片51帧,以及表格附件等,共约45万字。地名条目按政区与居民点、行政与企事业单位、人工建筑物、自然地理实体、纪念地与名胜古迹五类依次编排。各类条目亦按其地理位置从北到南,自西向东的顺序排列。(选自本书《前言》)


06

鹰潭市


《江西省鹰潭市地名志》,鹰潭市地名办公室编,1987年10月,红色封皮,精装16开,未公开出版。含上饶地区鹰潭市(现鹰潭市月湖区)地名。

本《地名志》共收录标准地名444条(不属于县、市普查范围内的地名,未予收录)。其中行政区划单位和居民点名称285条;独立存在的重要的行政、企事业单位名称及各专业部门使用的,具有地名意义的台、站、港、场等名称95条;游览地和其它人工建筑物名称44条;各类自然地理实体名称20条。公社以上行政区划和企事业单位等地名的概况文字材料16篇。各类地名图11幅(供查找地名用,不作划界依据),并附以有关照片36幅。所引各类数据(除另有说明者外),均以1980年底为准。(选自本书《前言》)

《江西省贵溪县地名志》,贵溪县地名办公室编,1987年8月,红色封皮,精装16开,未公开出版。含上饶地区贵溪县(现鹰潭市贵溪市)地名。

本志共收录全县各类地名3990条。其中大队(分场、居委会)237条,自然村(镇、片村、农点)2736条,行政企事业单位223条,自然实体581条,名胜古迹29条,人工建筑184条。(选自本书《前言》)

《江西省余江县地名志》,余江县人民政府地名办公室编,1987年6月,红色封皮,精装16开,未公开出版。含上饶地区余江县(现鹰潭市余江区)地名。

本书收录地名共1581条。(选自本书《前言》)


07

赣州地区(现赣州市)

《江西省赣州市地名志》,赣州市地名委员会办公室编,1988年8月,红色封皮,精装16开,未公开出版。含赣州地区赣州市(今赣州市章贡区)地名。

全书共收录地名1961条,其中行政区划219条,市区街、巷、居民区206条,郊区自然村镇,片村1070条,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253条,人工建筑97条,自然地理实体57条,名胜古迹、游览地、纪念地23条,废地名36条;编绘古今地名图38幅;收录彩色照片61幅。(选自本书《前言》)

《江西省赣县地名志》,赣县地名委员会办公室编,1985年6月,红色封皮,精装16开,未公开出版。含赣州地区赣县(今赣州市赣县区)地名。

全书55万字左右。共收录各类地名5322条,其中行政区划、居民点的地名全部收录,其他地名酌情选录。(选自本书《前言》)

《江西省南康县地名志》,南康县地名办公室编,1984年8月,红色封皮,精装16开,未公开出版。含赣州地区南康县(今赣州市南康区)地名。

本志共收各类地名4663条,其中行政区划396条,居民点(包括,自然村、自然镇、片村、农点、街、巷、区片等)3948条,自然地理实体(包括山、山口、河流、地片等)205条,人工建筑(包括水库、人工河渠、公路、铁路、码头、渡口、桥梁等)37条,专业部门(包括行政、企事业单位、台、站)68条,名胜古迹、纪念地9条。对县、社(镇)和重要地名撰写了文字概况29篇,其他地名编写条目释文。附有县行政区划图1幅,县古地图5幅,社、镇地名图26幅,反映本县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成就、人文、地理特征和土特产品等方面的照片43幅,以及南康县历史沿革表,别名、曾用名与现名对照表,地名方言用字读音、含义集注,地名汉语拼音音序索引表,地名汉字检索表,废地名一览表,地名文汇,历代名人简介,南康县圩集简介,南康姓氏录等。全书约五十万字。(选自本书《前言》)

《江西省兴国县地名志》,兴国县地名办公室编,1985年12月,红色封皮,精装16开,未公开出版。含赣州地区兴国县(今赣州市兴国县)地名。

志中收录了1971和1972年版1:5万地形图上标注的、经地名普查已建卡的地名7926条,占全县地名总数的94%。其中,大队级行政区划和居民点、自然地理实体全收,其它地名选收。附有公社(镇、场)地名图25幅……古地图2幅,兴国县行政区划图、兴国县乡镇区划图、兴国县苏维埃时期行政区划图、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历次来兴国示意图、第三次反“围剿”示意图各1幅;各类照片60余幅,其中彩照16幅。(选自本书《前言》)

《江西省瑞金县地名志》,瑞金县人民政府地名办公室编,1985年6月,红色封皮,精装16开,未公开出版。含赣州地区瑞金县(今赣州市瑞金市)地名。

全书约65万字。主要收集了:各类地名4044条、其中行政区划268条、圩镇19条、自然村3281条、片村94条、居民区3条、行政企事业单位99条、纪念地及名胜古迹28条、人工建筑26条、自然实体132条、地片61条、河2条、湖1个、道1条、路3条、巷24条(、)贸易市场2条。各种文字概况26篇,地图(包括地名图)24张,彩色照片10张,黑白照片49张,及各类地名的历史沿革、区划演变、地名考证、名称更改(情况)等。(选自本书《前言》)

《江西省宁都县地名志》,宁都县人民政府地名办公室编,1985年8月,红色封皮,精装16开,未公开出版。含赣州地区宁都县(今赣州市宁都县)地名。

本书共收录了5173条地名(其中行政区划376条,自然村3948条,街巷47条,行政、企事业单位116条,人工建筑99条,自然地理实体210条,纪念地、名胜古迹35条,废地名342条);编绘、复制了县、乡、镇和苏区、古代等地名图33幅,摄制各种照片24帧,编制各类表格10份。全书共70万字。(选自本书《前言》)

《江西省于都县地名志》,于都县地名办公室编,1985年12月,红色封皮,精装16开,未公开出版。含赣州地区于都县(今赣州市于都县)地名。

全书共收录了各类地名6222条。其中:属行政区划(含县、公社【镇】、大队、居委会)427条,自然村(含自然镇、居民点、片村、农、林、牧)5585条,街、巷、路15条,专业部门(含行政企事业单位)34条,人工建筑(含水库,渠道、堤坝、公路、桥梁、电站、亭塔)45条,名胜古迹、古遗址、纪念地12条,自然地理实体(含山、河、地片)104条。另有文字概况32篇,县行政区划图1幅,古地图7幅,社(镇)地名图26幅。(选自本书《前言》)

《江西省安远县地名志》,安远县地名办公室编,1985年12月,红色封皮,精装16开,未公开出版。含赣州地区安远县(今赣州市安远县)地名。

本志书共收录全县各类地名2582条。其中大队(居委会)244条,自然村(镇、片村、农点)1762条,行政企业事业单位98条,自然地理实体399条,名胜古迹、纪念地9条,人工建筑物70条。(选自本书《前言》)

《江西省石城县地名志》,石城县人民政府地名办公室编,1985年12月,红色封皮,精装16开,未公开出版。含赣州地区石城县(今赣州市石城县)地名。

《石城县地名志》共收录全县各类地名2316条,配有古今地图19幅,文物古迹、风景城廓、地方特产等彩色照片17幅,撰写概况、简介、地名传闻等各类资料23篇。全志约四十万字。(选自本书《前言》)

《江西省大余县地名志》,大余县地名办公室编,1985年12月,红色封皮,精装16开,未公开出版。含赣州地区大余县(今赣州市大余县)地名。

本志共收录地名1915条,其中:行政区划168条,居民点(包括自然村、自然镇、片村、农点、街巷、居民区等)1471条,自然地理实体(包括山、山峰、山口、河流、地片等)188条,人工建筑(包括水库、公路、桥梁等)18条,专业部门(包括行政、企事业单位和台站等)66条,名胜古迹、纪念地等4条。有县历史沿革表和县、区、乡(镇)文字概况16篇,县古地图2幅,县和乡、镇地名图19幅。有反映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人文地理特征,纪念地与古迹、名特产等方面的彩照84幅,黑白照5幅。(选自本书《前言》)

《江西省崇义县地名志》,崇义县地名委员会办公室编,1984年8月,红色封皮,精装16开,未公开出版。含赣州地区崇义县(现赣州市崇义县)地名。

本志共收录各类地名2778条,占全县普查建卡地名总数的88%。其中行政区划152条;居民点(包括自然村、自然镇、片村、街道、农点等)2215条;行政、企事业单位(包括专业部门使用的台、站、场等)73条;自然地理实体(包括山,河,地片)309条;人工建筑(包括水库,河渠,公路,桥梁等)20条;纪念地、古迹9条。对县、公社(镇)和重要地名撰写了文字概况21篇,其它地名则编写条目释文。(选自本书《前言》)

《江西省会昌县地名志》,会昌县人民政府地名办公室编,1985年4月(后记时间),红色封皮,精装16开,未公开出版。含赣州地区会昌县(现赣州市会昌县)地名。

本志约50万字,共收录各类地名3553条,其中行政区划284条;居民点2991条(包括自然镇、自然村、街、巷、片村等);自然地理实体285条(包括山、河、峡、洞等);人工建筑26条(包括公路、桥梁、水库、电站等);专业部门30条;纪念地、名胜古迹19条;地方名产6条。附有各类地名图24幅,彩色照片8幅,黑白照片14幅。(选自本书《前言》)

《会昌县地名志(1981年-2013年)》,会昌县民政局、会昌县地名志编辑部编,2015年8月,红色封皮,平装16开,未公开出版。含赣州地区/赣州市会昌县地名。

1985年版《会昌县地名志》(简称“前志”)所记地名至今存在者,本志予以继承。因前志下限时间为1980年,故本志以1981年后产生的地名为重点记述对象,下限时间为2013年12月31日。个别地名延伸至2014年底。(选自本书《凡例》)

《江西省全南县地名志》,全南县人民政府地名办公室编,1984年7月,红色封皮,精装16开,未公开出版。含赣州地区全南县(今赣州市全南县)地名。

《全南县地名志》分五大类编排,共收录地名1631条,其中行政区划139条,居民点(包括自然村、自然镇、片村、农点、街、巷等)1122条,专业部门(包括行政、企事业单位、台、站)159条,人工建筑(包括水库、陂坝、渠道、电站,公路、桥梁等)96条,自然实体(包括山、山垇、河流、地片等)111条,纪念地、名胜古迹4条。(选自本书《前言》)

《江西省定南县地名志》,定南县地名办公室编,1985年12月,红色封皮,精装16开,未公开出版。含赣州地区定南县(今赣州市定南县)地名。

本志收录地名共1814条(其中废地名107条),除已经普查的地名全部收录外,还适当增录了具有方位意义的其他企事业单位。(选自本书《前言》)

《江西省龙南县地名志》,龙南县地名办公室编,1986年2月,红色封皮,精装16开,未公开出版。含赣州地区龙南县(赣州市龙南市)地名。

共收录了各类地名1786条,其中行政区划、居民点(包括自然村、自然镇、片村、农点、街巷)1397条;水库、人工河渠、公路、码头、渡口、桥梁等人工建筑共42条。行政、企事业单位等专业部门共122条;山、山口、河流、地片等自然地理实体共219条;纪念地、名胜古迹6条。撰写了文字概况19篇;绘制了地名图22幅;摄制了图片34张。(选自本书《前言》)

《江西省上犹县地名志》,上犹县地名办公室编,1985年7月,红色封皮,精装16开,未公开出版。含赣州地区上犹县(今赣州市上犹县)地名。

全书收录2795条地名。(选自本书《前言》)

《江西省寻乌县地名志》,寻乌县地名办公室编,1985年11月,红色封皮,精装16开,未公开出版。含赣州地区寻乌县(今赣州市寻乌县)地名。

全书共收录了全县各类地名2170条,其中:大队(居委会)218条,自然村(圩镇、片村)1752条,行政企事业单位24条,自然地理实体134条,名19作了简要说明。撰写了县、社(镇,场)地名文字概况17篇,寻乌县历史沿革表和附录中的地名文汇,寻乌历史名人、革命烈士简介,别名、曾用名与现名对照表,地名方言用字读音、含义集注,地名汉字笔划顺序检索,汉语拚(拼)音音序检索,废地名一览表等。全书约40万字。配有古今县治地名图和各社(镇,场)行政区划图19幅。文物古迹,地方特产,县、社单位彩照,单色照片48幀(帧)。(选自本书《前言》)


08

宜春地区(现宜春市)


《江西省宜春市地名志》,宜春市地名委员会办公室编,1985年4月,红色封皮,精装16开,未公开出版。含宜春地区宜春市(今宜春市袁州区)地名。

本志收录范围为市辖区内经过标准化处理的地名。分六大部份,其中行政区划、自然村432条;街道路巷49条;行政企事业单位145条;人工建筑21条,自然地理实体49条;革命纪念地、名胜古迹20条。“志”“录”兼备。同时刊载了市、街道办事处、公社各级行政区划图;宜春市有关古地名图;宜春市历史沿革以及纪念地、名胜古迹、现代建设等各类照片插图20多幅。……本志终讫时间为1982年底。所载数字除注明者外,均为1981年年报,不属年报范围的均为1982年地名普查数据。(选自本书《前言》)

《江西省宜春县地名志》,宜春县地名委员会办公室编,1985年4月,红色封皮,精装16开,未公开出版。含宜春地区宜春县(今已撤销,境属宜春市袁州区)地名。

全志约40万字,共收录各类地名4346条,其中:行政区划332条,居民点(包括自然村、自然镇、片村)3808条,自然地理实体(包括山、泉、河、地片)80条,人工建筑物(包括水库、铁路、公路、桥梁、渡槽、隧洞、电站、亭)79条,行政、企事业单位35条,纪念地3条,名胜古迹9条。对县、公社、公社级并辖有生产大队的农林水单位撰写了文字概况29篇。其他地名编写条目释文,着重介绍标准名称、标准读音、地理位置、来历、含义和演变。配有县行政区划图、水利交通图,疆域变迁图、古地图和公社地名图计30幅,地方风景、文物古迹、地方特产等照片30帧。附有地名简介、故事、传闻7篇,以及县历史沿革表、别名、曾用名与现名对照表、地名汉语拼音索引、地名汉字笔画索引、废地名一览表。(选自本书《前言》)

《江西省清江县地名志》,清江县地名领导小组办公室编,1984年7月,红色封皮,精装16开,未公开出版。含宜春地区清江县(今宜春市樟树市)地名。

共收集地名条目计五大类,2602条。其中,属行政区划、居民点的2266条,行政、企事业单位的188条,人工建筑物的82条,自然地理实体的45条,纪念地、名胜古迹的21条。“文字概况”是本《志》的重要组成部分,按县、社(镇、场)两级行政单位共撰写概况21篇。同时,编入了重要地名的来历传闻、考证和小故事,以及与地名有关的人物、事件等资料12篇。标准“地名图”是本《志》的直观表现形式,计绘制各类地图24幅。另配有照片29张(均有文字说明)。全书约54万字。(选自本书《前言》)

《江西省丰城县地名志》,丰城县地名委员会办公室编,1985年9月,红色封皮,精装16开,未公开出版。含宜春地区丰城县(今宜春市丰城市)地名。

共收录各类地名5131条,重要地名概况34篇,各类地名图36幅,反映本县风貌的彩色和素色照片49幅,另有附录8篇,总计约75万字。(选自本书《前言》)

《江西省高安县地名志》,高安县地名办公室编,1985年7月,红色封皮,精装16开,未公开出版。含宜春地区高安县(今宜春市高安市)地名。

全书收集各类地名4000余条,采用词典条目释文编辑而成,约有60万字。主要内容有:行政区划和居民点,行政、企、事业单位,人工建筑物,自然地理实体,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地共五大类。地名的来历,含义及其沿革,概况;介绍各类重要地名的单项文字材料46篇;各类地名图30幅;反映经济建设、文教卫生、城乡新貌、名胜古迹、锦绣河山的彩色和黑白照片34幅。(选自本书《前言》)

《江西省上高县地名志》,上高县地名委员会办公室编,1984年8月,红色封皮,精装16开,未公开出版。含宜春地区上高县(今宜春市上高县)地名。

《上高县地名志》主要内容有文字概况(述)20篇,地名条目2394条,地名图28幅,照片55帧以及附录9种。全书40万字。(选自本书《前言》)

《江西省万载县地名志》,万载县地名委员会办公室编,1984年10月,红色封皮,精装16开,未公开出版。含宜春地区万载县(今宜春市万载县)地名。

共收录各类地名5820条;编写文字慨况材料21篇,绘制地图25幅;摄制图片55幅。(选自本书《前言》)

《江西省奉新县地名志》,奉新县地名办公室编,1983年11月,红色封皮,精装16开,未公开出版。含宜春地区奉新县(今宜春市奉新县)地名。

《奉新县地名志》分五大类编排,共收录地名2860条,占全县普查建卡地名总数的92%。属行政区划,自然村的地名全部照录;行政企事业单位、人工建筑、自然地理实体、革命纪念地及名胜古迹适当收录;所有废地名附一览表说明。(选自本书《前言》)

《江西省靖安县地名志》,靖安县地名志办公室编,1986年6月,红色封皮,精装16开,未公开出版。含宜春地区靖安县(今宜春市靖安县)地名。

共收录各类地名2355条(概况20篇,词条2335条),占普查建卡地名2572条的91%,其中行政区划及自然村1878条,行政企事业单位50条,人工建筑23条,自然地理实体399条,纪念地及名胜古迹5条,并配有古今地名图21幅,照片53帧。(选自本书《前言》)

《江西省铜鼓县地名志》,铜鼓县人民政府地名办公室编,1986年10月,红色封皮,精装16开,未公开出版。含宜春地区铜鼓县(今宜春市铜鼓县)地名。

全志共收录我县各类地名二千六百九十八条,其中:行政区划一百四十三条,居民点二千一百四十四条,自然地理实体二百九十三条,街、路七条,人工建筑三十条,行政、企、事业单位五十一条,纪念地、名胜古迹、游览地三十条。纂写了县、社(场)、镇文字概况二十篇。绘制了县行政区划图、地势图、森林资源分布图、水利交通图、苏区示意图、社(场),镇地名图共二十四幅。复制古地图(乡都、城垣)二幅。拍摄反映我县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人文地理特征,土特产品等方面的照片六十张……书约四十万字。(选自本书《前言》)

《江西省宜丰县地名志》,宜丰县地名委员会办公室编,1984年9月,红色封皮,精装16开,未公开出版。含宜春地区宜丰县(今宜春市宜丰县)地名。

本志共收集地名3262条。其中行政区划和居民点2547条,行政企事业单位78条,人工建筑物78条,自然地理实体285条,名胜古迹12条,废地名262条……志中使用的各种数字,均为1980年底的统计数字(个别注明年代者除外)。(选自本书《前言》)


09

吉安地区(现吉安市)


《江西省吉安市地名志》,吉安市地名委员会办公室编,1985年10月,红色封皮,精装16开,未公开出版。含吉安地区吉安市(现吉安市吉州区、青原区)地名。

《吉安市地名志》共收录全市6个街道办事处和4个乡的地名910条。(选自本书《前言》)

《江西省吉安县地名志》,江西省吉安县地名办公室编,1987年9月,红色封皮,精装16开,未公开出版。含吉安地区吉安县(现吉安市吉安县)地名。

在编纂期间,我县体制改革工作业已完成,将1镇25社调整为8镇23乡,改476个大队为481个村委会。为反映地名现状,征得省地名办的同意,在书中收录了乡(镇)、村委会词目,而将原公社、大队词目资料存入地名档案。书中收录现行标准地名4376条。政区及自然村地名全部收录,并选收了部份有地名意义的自然地理实体、人工建筑、名胜古迹和行政、企事业单位……绘制县、乡(镇)地名图32幅,转绘古县地图1幅。(选自本书《前言》)

《江西省吉水县地名志》,江西省吉水县地名办公室编,1987年6月,红色封皮,精装16开,未公开出版。含吉安地区吉水县(现吉安市吉水县)地名。

本书收录地名3033条。其中行政区划、居民点全部编入;企事业单位、人工建筑、自然实体只编较大的,独立存在,有方位意义的地名。(选自本书《前言》)

《江西省井冈山市地名志》,井冈山市地名办公室编,1986年7月,红色封皮,精装16开,未公开出版。含吉安地区井冈山市(现吉安市井冈山市)地名。

收录了全市各类地名684条。(选自本书《前言》)

《江西省宁冈县地名志》,宁冈县人民政府地名办公室编,1987年1月,红色封皮,精装16开,未公开出版。含吉安地区宁冈县(现已撤销,境属吉安市井冈山市)地名。

本志共收录全县各类地名1079条。其中:行政区划85条,自然村796条,街巷14条,片村31条,废村49条,农点3条,行政、企事业单位52条,革命纪念地40条,名胜古迹17条,人工建筑35条,自然地理实体57条。对县,社(镇)、场和重要地名,共撰写文字概况15篇,专题短文简介2篇,对其他地名,则分别写出条目释文;同时,还配有各类地名图29幅,反映我县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城乡新貌、革命纪念地、名胜古迹的彩色与单色照片72帧;另有附录9篇。全志大约共26万字。(选自本书《前言》)

《江西省峡江县地名志》,峡江县人民政府地名办公室编,1986年9月,红色封皮,精装16开,未公开出版。含吉安地区峡江县(现吉安市峡江县)地名。

本志所收的各类地名有1506条,其中:行政区划和居民点1019条,企事业单位69条,人工建筑221条,自然实体260条,名胜古迹6条,文字概况14篇,另有地图20幅,照片26幅。(选自本书《前言》)

《江西省泰和县地名志》,泰和县人民政府地名办公室编,1987年10月,红色封皮,精装16开,未公开出版。含吉安地区泰和县(现吉安市泰和县)地名。

本书收录范围为地名普查中已经建卡的各类地名,分行政区划居民点、行政企事业单位、人工建筑、自然地理实体、纪念地名胜古迹五类,共约5120条。(选自本书《前言》)

《江西省安福县地名志》,江西省安福县地名办公室编,1986年10月,红色封皮,精装16开,未公开出版。含吉安地区安福县(现吉安市安福县)地名。

全志约60万字。共收集各类地名3383条,文字材料50多篇,县、镇、公社地名图24幅,县古图2幅,县水系图、交通图、武功山古图、苏区示意图各1幅,并附彩色、单色照片近百张。(选自本书《前言》)

《江西省莲花县地名志》,莲花县人民政府地名办公室编,1985年9月,蓝色封皮,精装16开,未公开出版。含吉安地区莲花县(现萍乡市莲花县)地名。

本书共分政区与居民地、行政与企事业单位、重要建筑物、山脉河流、名胜古迹、附录六个部分。编入我县各类地名1536条,采取词目释文,地图与图片,专题撰文相结合的形式编写,约45万字成书。其中重要地名专题文章59篇,转载有关我县地名的古文20篇,各类地名图61幅(其中复制清乾隆年间都鄙、水道图40幅),反映我县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城乡新貌、名胜古迹、锦绣河山的彩色与单色图片106幅。另有附录8篇,地名传说故事3篇。(选自本书《前言》)

《江西省遂川县地名志》,遂川县地名委员会办公室编,1987年1月,红色封皮,精装16开,未公开出版。含吉安地区遂川县(现吉安市遂川县)地名。

本书共收录标准化地名5710条,编写文字材料43篇,绘制各种地图36幅,摄取照片62帧,编制各类表册10份,列入有关文件5份,约计65万字。行政区划是以1981年公社、大队建制为基础,采用1984年5月政社分开建立乡、村时的名称。除自然村、居民点的户数、人口是按地名普查时所收集的数据外,均是根据1984年末县统计数字。(选自本书《前言》)

《江西省永新县地名志》,永新县地名委员会办公室编,1984年1月,红色封皮,精装16开,未公开出版。含吉安地区永新县(现吉安市永新县)地名。

本书共收录地名2780条,均为现行标准名称……行政区划以一九八〇年的建置为准,使用的各种数字,是一九八〇年底的统计数字(个别注明年代者除外),自然村人口数用地名普查时的概数表示。(选自本书《前言》)

《江西省永丰县地名志》,永丰县人民政府地名办公室编,1986年2月,红色封皮,精装16开,未公开出版。含吉安地区永丰县(现吉安市永丰县)地名。

本书收录了各类地名3379条(除列表在外)。其中,行政区划、居民点名称3067条,行政、企事业单位名称57条,自然地理实体名称158条,人工建筑物名称58条,革命纪念地、古迹名称39条,编写各类文字和概况35篇。(选自本书《前言》)

《江西省万安县地名志》,万安县人民政府地名办公室编,1987年6月,红色封皮,精装16开,未公开出版。含吉安地区万安县(现吉安市万安县)地名。

共收录各类地名3454条;编写文字概况材料21篇;绘制地图26幅;摄制照片32张。全书约50余万字。书中引用的数字除人口数按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数外,均截止在1980年各有关部门年报统计数,如引用了其他年代数字亦有注明。(选自本书《前言》)

《江西省新干县地名志》,新干县人民政府地名办公室编,1985年10月,红色封皮,精装16开,未公开出版。含吉安地区新干县(现吉安市新干县)地名。

全书共收集我县现有各类地名1711条,约45万字。采用专题撰文、词目释文、地图、表格与图片相结合的形式编写。主要内容包括政区与居民点、行政企事业单位、人工建筑、自然地理实体、纪念地古迹等五大类地名的概况、语源和沿革,另有重要地名文汇23篇,地名故事辑录6篇,地名图19幅(包括县行政区划图1幅、苏维埃行政区划简图1幅、古地图2幅),彩色与单色图片84幅。释文所列户数、人口数为1981年地名普查中所收集的1980年的数字。其他各种数字除注明年号的,均为1980年的统计数字。(选自本书《前言》及《凡例》)


10

上饶地区(现上饶市)


《江西省上饶市地名志》,江西省上饶市地名办公室编,1986年3月,红色封皮,精装16开,未公开出版。含上饶地区上饶市(现上饶市信州区)地名。

1981年2月至1983年2月,在地名普查中已建卡的各类地名有551条,《上饶市地名志》收录了其中的474条,约14万字……志中有关数据大多使用1983年底年报数(未注年代者均系1980年底年报数);自然村、居民委员会所含户数、人口均系1981年至1982年地名普查时的概数;全市户数和人口是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统计数;也有个别地名反映其它年份的。(选自本书《前言》)

《江西省上饶县地名志》,上饶县地名办公室编,1986年8月,红色封皮,精装16开,未公开出版。含上饶地区上饶县(现上饶市广信区)地名。

全书共收录地名4590条。书中引用的数据,除注明年度者外,原则上是地名普查时基层提供的数字;县、公社(场)人口数,采用1982年人口普查数,自然村的人口数是1980年底数。(选自本书《前言》)

《江西省德兴县地名志》,德兴县地名办公室编,1985年4月,红色封皮,精装16开,未公开出版。含上饶地区德兴县(现上饶市德兴市)地名。

共收录法定地名2170条,全书约45万字。(选自本书《前言》)

《江西省波阳县地名志》,波阳县地名办公室编,1985年3月,红色封皮,精装16开,未公开出版。含上饶地区波阳县(现上饶市鄱阳县)地名。

全志共收集了全县现有的各类地名5280条,地名图44幅,专题撰文45篇,照片50张,附录7件。全书约70万字。主要内容有政区与居民地、行政、企事业单位、人工建筑、自然地理实体、纪念地和名胜古迹等五个方面……志中所用数据,除另有说明者外,均为县统计局或有关部门提供的1980年度统计数。(选自本书《前言》)

《江西省弋阳县地名志》,江西省弋阳县地名志编辑部编,1984年8月,红色封皮,精装16开,未公开出版。含上饶地区弋阳县(现上饶市弋阳县)地名。

共收录全县各类地名2383条,地名图27幅。(选自本书《前言》)

《江西省铅山县地名志》,铅山县地名办公室编,1985年2月,红色封皮,精装16开,未公开出版。含上饶地区铅山县(现上饶市铅山县)地名。

本志共收录全县各类标准地名共2934条。其中行政区划单位和自然村名称2239条;行政企事业单位143条;人工建筑6条;自然实体444条;纪念地、名胜古迹、游览胜地37条。编入县、镇、公社(场)概况等各类文字材料35份,绘制县、镇、公社(场)等地名图28幅,有关照片50幅。(选自本书《前言》)

《江西省余干县地名志》,余干县地名办公室编,1985年12月,红色封皮,精装16开,未公开出版。含上饶地区余干县(现上饶市余干县)地名。

《余干县地名志》共收录全县古今地名3837条,约60余万字。分政区民点、专业部门、人工建筑、地理实体、名胜古迹、历史地名、地名文汇、附表索引等八部分。(选自本书《编辑说明》)

《江西省婺源县地名志》,婺源县地名委员会办公室编,1985年8月,红色封皮,精装16开,未公开出版。含上饶地区婺源县(现上饶市婺源县)地名。

全书约54万字。共收录标准地名2409条,其中行政区划和居民点名称1839条,专业部门名称56条,人工建筑名称170条,自然地理实体名称314条,纪念地、名胜古迹、游览胜地名称30条,文字材料48篇,县、公社(场),镇地名图33幅,有关照片58帧。(选自本书《前言》)

《江西省横峰县地名志》,横峰县地名办公室编,1985年11月,红色封皮,精装16开,未公开出版。含上饶地区横峰县(现上饶市横峰县)地名。

本志共收录地名1344条,以1981年8月至1983年4月的地名普查资料为基础。(选自本书《前言》)

《江西省万年县地名志》,万年县人民政府地名办公室编,1984年11月,红色封皮,精装16开,未公开出版。含上饶地区万年县(现上饶市万年县)地名。

共收录县内各类地名2009条。(选自本书《前言》)

《江西省玉山县地名志》,玉山县地名办公室编,1984年4月,红色封皮,精装16开,未公开出版。含上饶地区玉山县(现上饶市玉山县)地名。

本志共收录全县各类地名3771条。其中:大队(分场、居委会)301条,自然村(镇、片村)2650条,行政企事业单位140条,自然实体255条,名胜古迹16条,人工建筑物409条(用列表式)。(选自本书《前言》)

《江西省广丰县地名志》,广丰县地名办公室编,1986年12月,红色封皮,精装16开,未公开出版。含上饶地区广丰县(现上饶市广丰区)地名。

全书共收录各类地名3514条。(选自本书《前言》)


11

抚州地区(现抚州市)


《江西省抚州市地名志》,抚州市地名办公室编,1987年10月,红色封皮,精装16开,未公开出版。含抚州地区抚州市(现已撤销,境属抚州市临川区)地名。

《抚州市地名志》共收录各类标准地名699条,其中行政区划、居民点495条;行政企事业单位(包括专业部门的局,站,港,场)134条;人工建筑44条;自然地理实体14条;名胜古迹12条。全书约计20万字,并插有抚州市行政区划图,市区地名图,市城古地图,五个公社和五个街道办事处的地名图,附有彩色、黑白照片66张。(选自本书《前言》)

《江西省临川县地名志》,临川县人民政府地名办公室编,1986年5月,红色封皮,精装16开,未公开出版。含抚州地区临川县(现抚州市临川区)地名。

本志共收入标准地名3568条,其中行政区划和自然村名2810条,行政、企业事业单位332条,人工建筑146条,自然地理实体206条,纪念地、名胜古迹72条;县、乡、镇、场概况材料35份,地图38幅,照片65帧。(选自本书《前言》)

《江西省金溪县地名志》,金溪县人民政府地名办公室编,1986年11月,红色封皮,精装16开,未公开出版。含抚州地区金溪县(现抚州市金溪县)地名。

全书共收集各类地名1620条,采用词典条目释文形式编书。约40万字。主要内容有:行政区划和居民地,行政、企事业单位,人工建筑物,自然地理实体,纪念地和名胜古迹等五大类地名的来历、含义及其沿革、概况;介绍各类重点地名的单项文字材料40篇;各类地名图23幅;彩色照片20幅,单色照片34幅。(选自本书《前言》)

《江西省资溪县地名志》,资溪县地名委员会办公室编,1987年,红色封皮,精装16开,未公开出版。含抚州地区资溪县(现抚州市资溪县)地名。

本书收录地名935条,为普查建卡地名的85.32%。现有行政区划、居民点全部编入;企事业单位、人工建筑、自然实体只编入较大的,单独存在而有方位意义的。(选自本书《前言》)

《江西省南城县地名志》,南城县地名委员会办公室编,1986年10月,红色封皮,精装16开,未公开出版。含抚州地区南城县(现抚州市南城县)地名。

共收录地名1810条,属行政区划自然村的地名全部收入,有地名意义的行政企事业单位、人工建筑、自然实体、革命纪念地及名胜古迹适当收录……约49万字,有县、镇、公社地名图18幅(行政区划范围不作划界依据,1984年5月成立包坊乡,增补包坊乡地名图1幅),古地图3幅,彩色照片19幅,黑白照片45幅。(选自本书《前言》)

《江西省宜黄县地名志》,宜黄县地名办公室编,1985年12月,红色封皮,精装16开,未公开出版。含抚州地区宜黄县(现抚州市宜黄县)地名。

本志收录县内各类地名共1859条,占地名普查建卡总数83%。收录地名的范围:凡是行政区划、居民点和普查过的自然地理实体,均全部收入。对于行政、企、事业单位、人工建筑、名胜古迹等,只收录其重要的或具有地名意义的部分。(选自本书《前言》)

《江西省黎川县地名志》,黎川县地名办公室编,1987年12月,红色封皮,精装16开,未公开出版。含抚州地区黎川县(现抚州市黎川县)地名。

本志收录各类地名1616条,其中:村(分场,居委会)129条,自然村(片村)1376条,行政企事业单位42条,人工建筑25条,自然实体78条,革命纪念地、名胜古迹8条,对每条地名均加了拼音,并作了简要的说明。(选自本书《前言》)

《江西省东乡县地名志》,东乡县地名办公室编,1984年12月,红色封皮,精装16开,未公开出版。含抚州地区东乡县(现抚州市东乡区)地名。

全书分“行政区划·居民点”、“行政·企事业单位”、“人工建筑”、”自然地理实体”、“名胜古迹·纪念地”等类别,共收录地名二千零九条,编写文字材料二十多篇,复制古地图二幅,编印县、社(镇、场)地名图二十幅,刊载照片五十余幅,并附有《地名汉字索引》、《地名汉语拼音音序索引》,计三十五万余字……行政区划、自然村,以一九八一年年底实有名称为准。(选自本书《前言》及《凡例》)

《江西省乐安县地名志》,乐安县人民政府地名办公室编,1985年11月,红色封皮,精装16开,未公开出版。含抚州地区乐安县(现抚州市乐安县)地名。

共收录各类地名2121条,编写各种文字概况材料23篇,绘制地名图(包括古地图、红色区域图)26幅,集中编排有彩色图片17张,并插有黑白图片。(选自本书《前言》)

《江西省南丰县地名志》,南丰县地名办公室编,1987年12月,红色封皮,精装16开,未公开出版。含抚州地区南丰县(现抚州市南丰县)地名。

全书约30万字,照片60余幅,共收录地名1742条。其中行政区划187条,自然村1215条,街巷82条,专业部门44条,自然实体144条,人工建筑42条,名胜古迹及纪念地10条。(选自本书《前言》)

《江西省广昌县地名志》,广昌县地名办公室编,1985年5月,红色封皮,精装16开,未公开出版。含抚州地区广昌县(现抚州市广昌县)地名。

全书约35万字,收纂了行政区划、自然村、片村、农点、行政、企事业单位、人工建筑、自然地理实体、纪念地、古迹等二千余条地名的规范书写形式、标准读音和来历、含义、沿革,以及有关的概况;绘制了广昌县行政区划图,清同治广昌县境图,清同治广昌县城图,苏区时广昌县政区图,苏区时广昌、赤水分县政区图,各公社场镇地名图,旴江镇街区图等22幅;插入照片(县首脑机关、各公社场镇驻地和专业部门、人工建筑物、自然地理实体、纪念地、古迹等)39帧;收辑了广昌县重大政治历史事件的发生地和主要历史人物的祖居介绍。(选自本书《前言》)

《江西省崇仁县地名志》,崇仁县地名办公室编,1985年7月,红色封皮,精装16开,未公开出版。含抚州地区崇仁县(现抚州市崇仁县)地名。

《崇仁县地名志》共收录行政区划和居民点,行政、企事业单位,人工建筑,自然地理实体,纪念地,名胜古迹等五大类地名1680条,绘制地名图23幅,彩色照片19幅。(选自本书《前言》)

致谢

特别感谢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王涛老师及其课题组的支持。

选稿:王涛

作者:王谢杨

编辑:华丽

校对:何涵

责任编辑:黄海红

往期精彩

文成公主入蕃的地名传说及其现实意义

黄河与以“黄”命名的县级地名

姑苏地名文化原本考

山水视角下的古城赣州地名文化

晋南与鄂东豫西地区两周时期的地名重名现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