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东官到东莞:东莞得名由来 ——兼与黎诚先生商榷

梁燕红 江西地名研究 2022-03-18

东莞作为岭南古邑,经历了5000多年的文明史,1600多年的建置沿革史。历史上的东莞行政建置经过多次变迁,区域位置变化较大,造成了对东莞历史分期研究的困境。然而不管区域范围扩大还是缩小,东莞是独立的行政建置还是隶属于广州或者惠州等地,而其地名的演变是有史可考、明辨清晰的。通过对东莞地名沿革、演变的梳理,分清新旧地名出现的顺序,可以从中了解东莞地名得名的缘由,对于了解东莞本地自然与社会的变迁有重要意义。


一、东莞建置沿革


秦以前,东莞属于百越地。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发兵岭南后平定岭南,置桂林郡、象郡、南海郡三郡,时东莞属于南海郡管辖;汉承秦制,在南海郡的基础上增设六县,东莞属于番禺县。在此之前,在今东莞的土地上均未出现“东莞”的地名。三国吴黄武(222—229)中,分增城另立东郡。吴孙皓甘露元年(265),在莞地置司盐都尉于东官场(东方盐官之意)。入晋,废东官郡,其地分属番禺、增城。现在普遍接受东晋时期设置东官郡,建立宝安县的说法,即《读史方舆纪要》之说。东晋咸和六年(331),分南海郡地 立东官郡,置宝安县,此为东莞立县之始。当时东官郡辖宝安、安怀、兴宁、海丰、海安、欣乐六县,郡治在芜城(今深圳南头)。南朝梁天监六年(507),改东官郡为东莞郡。南朝陈祯明二年 (588),复改东莞郡为东官郡。 

隋统一中国后,废东官郡,其地隶属南海郡。隋开皇十年(590),废郡置州,宝安县隶广州。唐至德二年(757)九月,将宝安改名为东莞,县治移至到涌(今莞城),以东莞作县名由此始。唐乾元元年(758),南海郡复归广州,东莞属之。唐咸通三年(862),分岭南为东、西道,赐岭南东道为清海军节度。唐末,东莞县隶清海军节度。五代南汉刘龑乾亨元年(917),以广州为兴王府,东莞属之。 

宋代在岭南设广南路,宋太宗(976—997年在 位)末年,分广南路为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此为广东、广西名称之由来。广南东路治所在广州,下属14州,东莞属之。宋开宝五年(972),改兴王府为广州中都督府,废东莞县入增城县,隶广州中都督府。六年(973),复置东莞县。

 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分东莞的香山镇立香山县(今中山市、珠海、澳门以及广州市番禺区、佛山市顺德区的部分地区)。《宋史·地理志》记载,绍兴二十二年,以东筦香山镇为县。

元代岭南整个地区行政建置与以往有较大改变,没有设置独立的行政区划,而是将原来广南东路的辖区归江西行省管辖,广南西路归湖广行省管辖。在设广州路总管府,领县七,东筦以中县属之。 

明代将岭南两广地区与湖广、江西分开。洪武元年(1368),置广州府,后为广东布政使司, 东莞隶之。

清代东莞沿袭明制,为广州十四县之一。 

民国至1985年,一直为东莞县,只是不同时期隶属于不同区管辖。

1985年9月,国务院批准撤销东莞县,设立东莞市(县级),仍属惠阳地区管辖,并列入珠江三角洲沿海经济开放区。1986年3月,东莞市委与市政府正式挂牌。直至2004年办公所在地都在莞城。 

1988年1月7日,国务院批复,东莞升格为地级市,直隶广东省辖。东莞市陆地面积2465平方千 米,海域面积150平方千米。 

2004年东莞的行政中心搬迁到南城。2005年,东莞市行政区划分为4个街道办、28个镇、596个村 (居)委会。 


二、东莞地名演变


地名是一种文化现象,它的出现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东莞地名的演变是随着其建置沿革而改变的。现在学者普遍认同,东晋咸和六年于此设置宝安县属东官郡,此为东莞立县之始。但是,对于东莞这一地名最早出现却一直没有明确。根据《广东省东莞市地名志》所载,三国吴黄武三年(224)置东莞郡,郡治在芜城(今深圳南头),被认为是东莞在行政区域上立名之始。三国吴时,东莞属增城。陈伯陶民国《东莞县志》 云:增城县,汉番禺地,吴黄武中于此置东莞郡而立增城县,因增江为名。清阮元《广东通志》记载,吴立东郡,此处之“东郡”在王象之看来即为东莞郡。陈伯陶《考乐史〈太平寰宇记〉》一文,实出于《通典》,认为东郡应该是东莞郡, “钞写者误脱莞字也”,因此有人认为此为东莞立县之始。晋时废东莞郡,直至东晋成帝咸和六年(331)置东官郡,其后历朝历代东莞基本延续着郡治。至唐至德二年(757)九月改为东莞县,县治到涌(今莞城),“取旧郡名也”,“按东莞之名,县自此始也”。此后,东莞这一地名一直沿用至今。


东莞在历史上曾出现如下地名:东(郡)、东官、东莞、东筦。先有“东官场”,再有“东官郡”,继而改为“东莞郡”,又复“东官郡”,后废“东官郡”,最后改宝安为“东莞县”。其中,东官、东莞出现的次数最多,东莞毫无疑问沿用时间最长,直至今日。这里主要探讨东官、东筦和东莞之关系。 


1. 东官与东莞


查阅各时期东莞县志或者涉及有关东莞历史的史志发现,历朝修撰东莞县志的文人学者或者提及东莞历史的学者,对东莞、东官并不作区分,特别是在元代以前,二者几乎是混合使用的。如陈伯陶历时六年修撰《东莞县志》,被认为是“为历史 上东莞志书之最”,在本书同样出现了类似的情况。“东晋成帝分南海立东官郡”,后又有“东莞县晋成帝咸和六年于此置宝安县属东莞郡”之语。然而作者本身也注意到了这一问题,在参阅了众多志书,博行采访的基础上,他对此做了考证:《宋书·州郡志》云,东官郡晋成帝立,而《阮长之传》云,補平越长史东莞太守。《羊玄保传》云,羊希出为广州刺史,请萧惠徽为东莞太守。《明帝纪》云,妖贼攻广州,陈伯绍讨平之,迁东莞太守,字皆作“莞”,不作“官”。《南齐书·州郡志》志云,东官郡,而《郁林王纪》云,以东莞太守臧灵智为刺史。《梁书·陶季直传》云,齐初季直出为东莞太守。又《陈书·孙瑒传》云,除东莞太守行广州刺史,字皆作“莞”,不作“官”。史文不应牴牾至此。考《晋书·葛洪传》云,邓岳表为东官太守,是晋时称东官不云东莞,疑宋初改东官郡为东莞郡,故纪传皆称东莞,志特沿著时旧称,仍作东官耳。陈志通过对历代史书的梳理,辨明了由东官而东莞的次序。认为可能是宋初将东官郡改为东莞郡。但据郭文炳所修《东莞县志》:“梁改东官郡为东莞郡”。因此,由东官而东莞的时间还有待考证。而后又注意到,晋武帝泰始元年分琅邪立东莞,三国吴时分南海立东官,则东官是为了避免地名的重复,以示区别。南朝宋时分琅邪之东莞废,东官随之改回东莞。然而这一说法仍值得商榷,因为自南朝宋以后,唐以前,志书上都沿用的是东官,而非东莞。陈伯陶《东莞县志》可谓沿著时旧称,然明崇祯张二果所修东莞县志也一直用东官郡,清郭文炳在修县志时所写的序言中仍用“东官”,又似乎不能用陈之说解释。


2. 东筦与东莞


陈伯陶《东莞县志》载,最早用“东筦”一名见于南宋。(宋)南渡后无信安,增县一香山。随后加注释:绍兴三十二年(应为二十二年)以东筦香山镇为县(《宋史·地理志》)而后至元代,在广州设立总管府,领县七:南海、番禺、东筦、增城、香山、新会、清远。元代以后,再也没有出现“东筦”一名。根据陈伯陶考证,竹字头的筦只在《宋史》、《元史》中出现,指筦盐筦铁。唐宋以前各类史书如乐史《太平寰宇记》、《元丰九域志》、《舆地纪胜》等都写作“莞”。《宋史》为元脱脱所著,可能从元代开始改用“筦”字。但是,元代也有用“莞”字的,如资福寺元至正七年钟款及元至正二十一年黄常撰王府君墓志铭中都写做“莞”,或许在至正年间又改从草头。



三、东莞地名由来


1. 关于东莞地名最早出现时间


关于东莞地名最早出现的时间,在史志中大致有三种看法:一是三国吴时分增城置东莞郡, 这被认为是东莞在行政区域上立名的开始。二是东晋咸和六年,从南海郡分立东官郡,以宝安县属之,此为东莞立县之始。三是唐至德二年宝安县移治于到涌,即今莞城,更名为东莞县,故一般史志,多以东莞县始建于唐,属广州。通过查阅东莞相关史志,若是单就东莞这一地名出现的时间,可信度更高的是第一种说法。史料记载,汉元封元年(前110年)汉武帝采纳桑弘羊官办盐、铁的建议,在全国28个郡设立“均输盐铁官”,宝安是南海郡最大的盐场之一。西汉期间,朝廷在广东设立东、西两处盐官,其中宝安盐业发达,南头一带被称“东官盐场”。东莞地名与地方建置息息相关,而东莞的建置与古代盐业生产也密切相关。三国时期,东吴甘露元年(265),特在东官场设置带有军管性质的盐官——司盐都尉。作为盐业生产的重要基地,东官盐场的设置应该是后来东莞地名的直接来源。


2. 东莞地名由来


(1)莞草说

关于东莞地名的由来,普遍认为东莞盛产莞草,本地人多以莞草编织为业,又因东莞地处广州东面,因此称为东莞。最早提到这种看法的是明天顺《东莞县志》:“莞,草名,可以为席。邑在广州之东,海旁多产莞草,故名”。随后,清初屈大均在其著《广东新语》中写道:“盖其为用最古,东莞人多以作莞席为业,县因以名。县在广州之东,故曰东莞,亦曰东官。”清嘉庆《东莞县志·产物卷》中记载:“莞草出厚街、桥头近海诸乡潮田所种,土人以织席,或染作五色如罽,县之得名以此。”这也是县名得之“莞草”的明确记载。自此,此观点多为后人沿用。广东当代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徐俊鸣教授在《广东各市县名称来源》 一文中也引用了屈大均《广东新语》中的说法,认为东莞县是因其特产而得名。司徒尚纪教授认为,从地名学的视角看,综观广东整个行政区划命名方式,大致可分为地理和人事两大类,地理类分为山水、方位、物产、古国、驻所、民族、自然现象等,而东莞属于物产类。也就是说,在一定程度上司徒尚纪教授也认可了东莞地名的由来是源于莞草。东莞著名文史专家杨宝霖也曾多次在多种 场合阐明此观点。


虽然上述说法普遍被接受,但是仔细考究,其中未免有些疑问。若莞草真的是东莞这一地名由来的原因,则有必要对莞草在东莞的种植历史做一了解。关于莞草,《诗经》中就有记载:“下莞上簟,乃安斯寝”。但并非历史上记载的莞草都出自东莞。在历代所修东莞地方志中,记载莞草的并不多见。据现有研究,东莞种植莞草历史可追溯至南北朝。据《宋起居注》载:“广州刺史韦朗,作白莞席三百二十领。”这说明在南北朝的刘宋时期,东莞人已大量生产草席。清嘉庆《东莞县志》物产卷记载:“莞草出厚街、桥头近海诸乡潮田所种”。在清朝时“莞草”只“出厚街、桥头近海诸乡”,种植面积似乎已然缩小。纵使莞草对东莞地名由来有重要影响,回过头看,东莞地名的出现应在西汉三国吴时,最晚也在东晋时期,与所载之南北朝时间不一致。另外,东莞水草编织业在历史上曾一度非常兴盛,这无庸质疑。莞人大量生产草席,野生的水草应该不能满足大规模的编织业需求,因此必须开始人工种植。东莞最早栽植人工水草的地区,是属于现在厚街区的上下石角围和三屯乡附近,但都不过一百年左右。而且据研究,明清时期是莞草编织业较为发达的时期,清末国门被迫打开后,在洋商的迫使下,东莞在厚街涌口、双岗等村扩大莞草的人工种植面积,并形成较多的草织作坊。然而事实是,元代以后东莞这一地名已经基本定型。更奇怪的是,刘炳奎等在研究东莞草织业发展史的文章中一字不提莞草,所提及的东莞人工水草的草种中,有如大穗红芽、白芽仔、黑仔、石竹等,其中都没有莞草。由此不得不对莞草对时人的影响力产生质疑。

(2)移民说

西晋末年东晋初年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二次移民高潮。对于移民的研究,葛剑雄教授在其《中国移民史》中谈到研究移民的一种方法——地名学的 研究方法时指出:由于人们有将原来的地名使用于新迁入地的习惯,所以历史上出现过无数次地名“搬家”,原来在北方的地名以后出现在南方,本来应在沿海地区的地名却转到了山区,域外民族和少数民族的地名却在汉族聚居区落了户。原始地名的转移过程在很多情况下是与当地人口的迁移过程一致的,而且由于少量的、流动的人口一般不可能引起这种转移,所以一个原始地名转移的完成实际上就标志着一次移民运动的完成。由此可见,移民与地名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移民从原籍落脚他乡,难免会与土著发生冲突与争斗,与此同时也在与土著不断融合并进,其中斗争与融合的结果将在地名上反映出来。


结合东晋南朝对大批南下移民侨置政策的文献记载,黎诚在《“东莞”地名由来考辨——基于文献史料的“移民说”探析》一文中同样质疑了莞草说,在比对了山东“东莞”和广东“东莞”的建置沿革后,查阅相关资料,认为二者在时间上曾同时存在过,有过不同的交集。根据西晋末年东晋初年移民大规模南迁,东晋在江南实行侨置和土断政策,山东之东莞郡于徐州有侨置郡南东莞和东莞,而广东东莞郡的设置刚好在侨置—土断的过程之中,因此,“比较肯定地说,咸和六年设置的‘东莞郡’,正是为了安置来自原来山东地区‘东莞 郡’的南渡移民而设置的‘侨置郡’”。


通读全文,笔者认为黎诚所提出的东莞地名由来移民说较有新意,但是作为佐证的直接的文献资料还是相对欠缺。因东晋咸和六年(331)设置东莞郡的时间刚好在东晋南朝侨置—土断的过程之间便得出“咸和六年设置的‘东莞郡’,正是为了 安置来自原来山东地区‘东莞郡’的南渡移民而设置的‘侨置郡’”的结论,未免过于轻率。笔者通过大量东晋南朝时期侨置州郡县的研究研读,提出一点拙见,与黎诚先生商榷。


首先,在东晋南朝时期大规模的侨置州郡县,岭南地区应无侨置的州郡县。西晋永嘉之乱后,北方移民大量南迁,“洛京颠覆,中州仕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其后中原乱,胡寇屡南侵,淮南民多南渡。成帝初,苏峻、祖约为乱于江淮,胡寇又大至,民南度江者转多,乃于江南侨立淮南郡及诸县”。随着北民南迁规模的扩大,东晋在江南设置侨州郡县,安抚流民。侨置州郡县,是相对于其原籍而言,流民南渡后,“皆取旧壤之名”,于是有了与原籍相对应的侨置州郡县地名。流民在侨置的州郡县里属于白籍,享受王朝的优抚待遇,免除赋税和徭役,一开始没有占有土地,即无实土,不役不税。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流民逐渐与土著融合,拥有土地,在新的行政区划中站稳脚跟并繁衍生息。如此一来,流民与土著难以区分,并开始承担赋税等。为更好地整理侨置州郡县,平息侨民与土著之间的矛盾,东晋南朝开始实行“土断”,即以土断定,对于侨置郡县,则依其寄寓之地,断入当地之州(实州或有实土的侨州)。这种“依界土断”的条格,遂导致地方行政系统的重新组合。由此看来,侨置—土断都是东晋南朝时期为了应对大规模的北方移民采取的政策和措施。


据研究,真正意义上的侨州郡县开始于东晋南朝时期,东晋当时都城在建康,占据着江南和东南地区,北方流民南下,由今山东、河南南下的流人多数跨过淮河,到达江南地区。因此,江淮、苏南、皖南是侨州郡县的主要设置区,其中江苏省最多,在南下的约90万名流民中,有26万名侨居在江苏。据统计,北方诸州均有输出移民,独平州无,接受移民只限于江城诸州,宁、交、广三州无。谭其骧教授在其文中的对应注释中说到:“此据侨州郡县之记载而立言”。实际上就明确了一点,在东晋南朝此次大规模的侨置州郡县中,广州(时治南海番禺,统郡十:南海、临贺、始安、始兴、苍梧、郁林、桂林、高凉、高兴、宁浦)并没有侨置的州郡县。原因在于,宁、交、广三州地处荆、扬、江、湘、梁、益州之南,北人在南迁的过程中,极少能越过江南诸州而到达岭南的交州、广州等。历来学者在研究这一时期的侨置州郡县时都没有述及岭南地区,淮南、江南、汉水流域及益州地区,是东晋南朝侨州郡县的四大分布区。同时,东晋时期曾进行过四次土断,可考的首次土断发生在咸和年间(326—334),按照这一时间,广东东官郡之设立在东晋咸和六年即331 年,即在东晋进行的首次土断之内。然而综观《晋书》,全书毫无涉及首次土断的文字。据胡阿祥推断,咸和年间土断估计规模不大,否则《晋书》不会毫无涉及,或许,也可以将之视为土断的初步实行。按此,土断的首次实行直接就推行到岭南几乎不可能。因此,也不存在说在土断过程中居于北方山东之东莞的郡县名在岭南地方保留下来了。 


但是,东晋南朝在岭南地区不设立侨置州郡县,并不意味着岭南地区就没有接受北方移民。“就南渡移黎而言,也不仅移居于没有侨州郡县之地,实际上不设侨州郡县之地,亦多侨姓高门栖止”。实际上,这是当时客观上形成的东晋南朝时期侨流人口地理分布与侨州郡县地理分布不一致的现象。史书所载之侨置州郡县,其侨流人口一般是呈团聚状态的“乡族集团”,人数较多,而且相对集中,在侨置新地设置行政管理便于对这部分侨流人口的管理。“那些迁入八闽、岭南等悬远内地的侨流,毕竟只是发源于北方的移民大潮的无力余波,人数既少,迁徙时间与迁入地区又较分散而不集中,加之南方地广人稀,便于他们随宜而居,故既不必也无法为他们侨置州郡县。”东晋时期广东也新增加了一些郡县,如在新置的晋康郡(治所在今广东德庆)立侨宁县,东晋末义熙年间在新置义安郡立义招县(今大埔县一带),有义招流民之意。东晋时期在岭南设立的两个代表性的县,目的在于安置岭北的流民,但并不是侨置土断的结果,因此没有与原迁出地相对应的地名。


东晋南朝时期,相较于江淮地区的移民来说,北方移民到达岭南地区的人数较少。他们中只有少部分到达八闽地区,极少数直接渡海到达广州沿海地区。之所以较少移民到达岭南,与东晋南朝政府的政治意图息息相关。设置侨州郡县的本意只是权宜之计,“在于利用北方迁来侨流的归本之心、武勇之力,屯戍北部疆土,捍卫军事重镇,北伐西征,因此不仅绝大多数下层阶级的侨流人口无力远迁东晋南朝之内地,政府也不愿他们远迁内地,失去控制,不便利用;与此相呼应,政府建立的侨州郡县,自就不必远离北方侨流人口的故土以至深僻南方内地。”因此,当时的侨州郡县普遍设立在江南地区,总的形势是靠近北方,而“无论福建八闽,还是岭南交广,也都不见侨州郡县的设置”,这与东晋南朝政府侨置郡县的本意一致。 


其次,山东之东莞与广东之东莞并无可考之联系。 


在中国北边,有着与东莞相同地名的是山东的古东莞县,今天的山东省莒县境内辖有东莞镇。山东之古东莞县由春秋时期的“东郓”而来,西汉时改为东莞,属琅琊郡。此东莞地名由来:一是“郓”与“莞”古音相近;二是与莒地盛产莞草有关。东汉设立东莞郡,治东莞县;三国时东莞郡属徐州,辖东莞县;西晋时期,东莞郡属徐州,郡治东莞县,后移治莒县;永嘉之乱后,幽、冀、青、并、兖州及徐州之淮北流民,相继渡过淮河,在淮南侨立幽、冀、青、并、兖五州并侨郡县。后为区分原籍与侨籍,宋永初以后,在侨置州郡县前加上“南”、“北”、“东”、“西”等方位词, 因此有了南徐州、南东莞的地名。《晋书》所载:“元帝渡江之后,徐州所得惟半,乃侨置淮阳、阳平、济阴、北济阴四郡。……明帝又立南沛、南清河、南下邳、南东莞等郡,以属徐、兖二州。”说的即为此。后来,“始分淮北为北徐州,淮南但为徐州,统彭城、沛、下邳、兰陵、东莞……十一郡。”南北朝北齐时期,罢东莞郡;唐代前期,裁撤东莞县。从山东东莞郡(县)的沿革来看,东莞郡(县)确实在东晋南朝时期在江南(徐州)有侨置郡南东莞和东莞,这是有史可考的侨置郡县地名。


将山东古东莞县与广东东莞的建置沿革作一比对,在时间上,山东东莞的地名在西汉开始出现,比广东东莞早。根据现有的地方志资料显示,广东东莞的地名最早可能出现的时间是三国时期之东官郡;永嘉之乱后,由于朝廷的侨置政策,山东东莞县在淮南之徐州出现了侨置郡县东莞郡(南东莞),东晋咸和六年,从南海郡分立东官郡,这两个时间上有巧合之处,着实容易让人引起联想。事实上,现存的史料中并未有直接的材料证明从南海郡分立出来的东官郡是政府在岭南侨置的郡县。并且,若广东之东莞郡是侨置郡县,应该是之后从徐州侨置郡县东莞郡之移民南下而形成的,然而在《徐州志》或者其他文献资料中并未有相关记载。


再有,政府之所以在他处侨置州郡县,都是因为彼处集聚了大量的侨流人口,特别是呈团聚状态的“乡族集团”,人数较多,而且相对集中。这样一来,在侨置州郡县的地方必定保留了原来迁出地的大姓。根据2007年东莞市姓氏人口调查的统计数据,东莞五大姓分别是陈、黄、李、叶、刘。今山东省莒县五大姓分别是王、张、刘、李、陈、孙。通过比对,两个地方的大姓有互相重合的现象。细查东莞现存族谱,东莞陈姓祖先系从河南颍川发祥,唐代第七十代人陈道举,考中进士后被分配到福建做官,定居福建。后人陈傥在距今八百多年前到惠州为官,晚年定居东莞,于是有今东莞六大陈姓村落。李姓多出自陇西,唐以后因为中原战乱等原因由南雄珠玑巷不断南下到达今天的东莞。据此可以认定,东莞现在的五大姓中没有来自山东地区的移民。再查东莞姓氏中与山东相关的姓氏,主要有六个,分别是庾、丁、谭、孔、卢、曾。这六个姓氏均起源于山东,后人不断南下入粤的时间都在唐末至宋之间。而此时,广东之东莞的地名早已经确立,地名的形成不可能受到这六个姓氏移民的影响。 

(3)莞盐说

东莞的地名最早出现在文献资料中的是“东官”,继而“东莞”和“东筦”,而“东官”最早是作为盐官的名称出现的:“东官郡,故司盐都尉,晋成帝咸和六年分南海立,东晋当领县四。”明代吴中、王文凤著《广州志》和郭文炳所著清康熙《东莞县志》都记载:“晋成帝析南海置东莞郡,然‘莞’本作官,盖当时置司盐都尉领之,如铁官盐官之类是也”。张二果《东莞县志》记载, 东莞盐场原称“东官场”,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在全国推行“盐铁均输”,在广东设立了东西两处盐官,三国吴时继续在这里组织盐业生产并设置管理机构和官员“司盐都尉”,后来晋成帝置东官郡,沿用了东官场的旧称。东莞历史上盛产海盐。三国东吴甘露元年(265)设置了司盐都尉,有东官盐场,或为东方盐官之意。东晋咸和六年又设置隶属于东官郡的宝安县,郡治、县治都在宝安南头,由当时任司盐都尉的何志升任东官太守,此后历代东莞辖地都有盐场、盐官的设置。盐业生产不仅对当地生产生活有重要影响,同时也是西汉以后中央政府控制地方经济的重要手段。因此,对盐业生产的重视,即意味着对地方管理的重视,足以说明盐场和盐官的设置对东莞地名的形成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总体上,广东历代建立的县,平均约有43%名称被继承下来,但在历史早期建立的县名很不稳定。宋以后才改变这种状况,明清基本不变,并发展为今日县名。事实上,东莞这一地名的变化也体现了这种演变规律。先有东官盐场,再有东官郡、东莞郡、宝安县,后废郡改县名东莞,这就是各志书所说的“取旧郡名”。清嘉庆《东莞县志》 记载:“东莞之名,见于《陈书》、《唐书》者,字皆作莞;宋元明三史则以莞为筦,其为何时所改,抑传写之讹,俱无可考。” 


查阅《康熙字典》可知:“官,又与管通;筦,与管同。”再查阅《东莞音字典》,“官” 广音gun,莞音gwên;“莞”广音gun,莞音 gwên,“筦”广音gun,莞音gwên,同官。可见“官”、“莞”、“筦”三字是相通的,也就是说东晋以后历代东莞地名一直沿用着“东官”之名。因此,东莞地名之由来,就像各志书所说是 “取旧郡名”,即是沿袭着古代东莞的地名一直至今。


综合上述,东莞地名的出现最早应该是与莞盐相关,而随后出现的“官”、“筦”皆与莞音近,或可互相通用,因此,东莞地名的得名可以直接追溯到公元前110年的西汉东官盐场的设置。山东之东莞县设立于公元前127年,因汉武帝封城阳共王之弟刘吉为“东莞侯”而立县。这样,广东之东莞与山东东莞出现的时间相距只有17年,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发生直接的联系。



四、东莞区位地理与东莞地名


东莞地名的由来及其演变历程实际上和东莞的行政建置息息相关。行政建置的变动,本身就可以成为历史观察的一个角度和焦点。“在历史上,地方行政单位的变动,可以只是一种行政管理的考虑,也可以是一个具有政治意义的考虑。无论出于哪一种考虑,其实都隐含着一个历史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从个地理区位变动的角度来看,也可以从本地经济地位发展的变化和周边地区的经济格局变化来看,可以是一个比较宏观的市场格局变动的反应,也可以从中看到在政治上国家怎样理解他的基层行政组织观念的变化,特别是一种行政空间观念的变化。”从这一意义上说,东莞在历史上行政建置的变迁,实际上体现了中央王朝对地方管理的变化。从在东莞地域设置盐官开始,继而将东莞从南海郡中分立出来,设置单独的郡县,再到香山、宝安等从东莞分离,背后体现出来的是人们在东莞这片土地上活跃的结果,是东莞地区不断得到开发的结果,“尤其是地名的变化,是人的行为叠加在这些地理空间上的结果”。


东莞地处广东省东南部,北靠广州,一度归广州府管辖。从岭南的整个开发历程看,岭南地区的开发基本是以广州为中心,逐渐向四周辐射。在此过程中,不管是广州还是东莞,都属于中原王朝的边缘,尤其在古代,在边缘地区设置的行政单位并非意在将边远地区纳入管辖范围,而是将其作为交通意义上的线和点的概念。因此,对于处于帝国边缘的东莞来说,中央王朝不会直接在此地设立和中原一样的出于辖区考虑的行政建置,而是在盐场(东官场)设立盐官——司盐都尉,管理当地的盐业生产。随着岭南地区的不断开发,东莞的地理区位发生变化,东莞对于岭南特别是相对于广州的意义显得越来越重要,才有了作为县的东莞,再往后东莞成了广州通往海洋的门户,盐业的生产在宋以后持续繁荣,东莞与广州之间的经济联系愈发密切,成为“吾粤中路咽喉地”。因此,东莞的区位地理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中央王朝对它的行政设置,东莞地名的由来也就与此密切相关,即由东官场的设置,到东官郡、东莞县。



来源:《岭南文史》

2017年01期

作者:梁燕红

选稿:周辰

编辑:杨肖翠

校对:孙欣仪

责任编辑:黄海红


往期精彩回顾汉武大帝开辟的河西四郡之一武威成瑰丽地名
“黔”成为贵州简称的文化探源
论唐诗中的地名范式赣江沿岸各县市名称由来及其命名特点
略论江汉平原水乡风情的荆楚方言词汇





微信扫码加入

 中国地名研究交流群 


QQ扫码加入

 江西地名研究交流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