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清华简《系年》所载地名与《左传》合证

李煜 江西地名研究 2022-03-18

点击“江西地名研究”关注我们

摘 要:《系年》所出现的地名,取之能与《左传》合证者,笺同证异,间引诸家考辨之说,在相互比照中加深对先秦地名的认识,于汉语史、先秦史以及历史地理考证皆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清华简;《系年》;《左传》;地名

2008年7月,清华大学入藏了一批珍贵的战国简,总数达2400余枚,大部分保存良好,字迹清晰,内容也相当丰富,多为经、史类典籍,目前已公布七册。2011 年出版的《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收录了一部类似于编年体的史书,整理者拟名为《系年》,内容相当重要,是自西晋发现《竹书纪年》以来先秦编年史书的第二次重大发现。李学勤在成果发布暨学术座谈会上指出,春秋时代的《系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意义,即印证和补充《春秋》经传,特别是补充和纠正了《左传》《国语》等传世文献的记载。

      笔者收罗了《系年》一文出现的地名,取之能与《左传》合证者数则,笺同证异,间引诸家考证之说,在相互比照中可以加深对先秦地名的认识,于先秦史、汉语史以及历史地理的考证皆有参考意义。

      汉阳 《系年》2章:“楚文王以启于灘(汉)
(阳)。”《史记·楚世家》云:“文王二年,伐申过邓……六年,伐蔡……楚彊,陵江汉间小国,小国皆畏之。”亦见《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汉阳诸姬,楚实尽之。” 清华简的整理者注,“汉阳”指汉水东北地区。

      少鄂 《系年》2 章:“邦君者(诸)侯
(焉)(始)不朝于周,晋文侯乃逆坪(平)王于少鄂,立之于京(师)。”亦见《左传》隐公六年:“翼九宗五正顷父之子嘉父逆晋侯于随,纳诸鄂,晋人谓之鄂侯。”“鄂”,今山西郷宁。


(谷) 《系年》7 章:“晋文公立四年,楚成王率诸侯以围宋伐齐,戍(谷),居。”整理者注:“谷,地名。《春秋》庄公七年杜注:“谷,齐地,今济北谷城县。”即今山东省东阿县。

      楚丘 《系年》4 章:“齐
(桓)公会者(诸)侯以成(城)楚丘。”亦见《左传》僖公二年:“二年春,诸侯城楚丘而封卫焉。”楚丘,地在今河南滑县东。

      帝丘 《系年》4 章:“翟人或(又)涉河,伐卫于楚丘,卫人自楚丘
(迁)于帝丘。” 《春秋》僖公三十一年:“冬,狄围卫,卫迁于帝丘,卜曰三百年。”整理者注:“《卫世家》集解引《世本》云:‘成公徙濮阳’,濮阳即帝丘,在今河南濮阳西南。”

      睘 《系年》4 章:“大败
(卫)(师)于睘。”整理者注:“卫师败绩之地,《左传》云:‘荧泽’,《纪年》云‘洞〈泂〉泽’,‘荧’‘泂’皆匣母耕部。简文作‘睘’,属群母耕部,也是通假字。”

      新 《系年》5 章:“文王败之于新(莘)。”整理者指出“新”通“莘”。《左传》庄公十年:“楚子从之。秋九月,楚败蔡师于莘,以蔡侯献舞归。”杜预注:“莘,蔡地。”

      方城 《系年》5 章:“文王以北启出方成(城)。”《左传》僖公四年:“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杜预注:“方城山在南阳县南。”但后世学者对其地望多有分歧。

      梁城 《系年》6 章:“囟(使)君涉河,至于梁城。”《左传》僖公十五年:“赂秦伯以河外列城五,东尽虢略,南及华山,内及解梁城,既而不与。”杜预注:“解梁城,今河东解县也。”

《系年》6 章:“秦公(率)(师)与惠公战于(韩)。”《左传》僖公十五年:“十有一月壬戌,晋侯及秦伯战于韩,获晋侯。”“”即“韩”,具体地望历来有陕西、山西两说。

 《系年》7 章:“晋文公立四年,楚成王(率)者(诸)侯以回(围)宋伐齐,戍(谷),居。”整理者注:“,从金,声,从后文‘居方城’看,亦当是地名。‘’可能是‘鉏’的异体字。《左传》哀公十一年有‘城鉏’,高士奇《春秋地名考略》谓即襄公四年传‘后羿自鉏’之‘鉏’,本宋邑,在今河南滑县东十五里。一说当隶定为。”

 (践)土 《系年》7 章:“(盟)者(诸)侯於(践)土。”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五月癸丑,公会晋侯、齐侯、宋公、蔡侯、郑伯、卫子、莒子,盟于践土。”杨伯峻注:“践土,郑地,在今河南省原阳县西南,武陟县东南。”

      五鹿 《系年》7 章:“晋文公囟(思)齐及宋之惪(德),乃及秦 (师)回(围)曹及五
(鹿)。”整理者注:“《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二十八年春,晋侯……侵曹伐卫。正月戊申,取五鹿。……’……,鹿、彔双声符,读作‘鹿’。《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杜注:‘五鹿,卫地。今卫县西北有地名五鹿,阳平元城县东亦有五鹿。’”

      衡澭 《系年》7 章:“述(遂)朝周襄王于衡澭(雍),献楚俘馘,
(盟)者(诸)侯于(践)土。” 衡雍,《左传》屡见,僖公二十八年:“五月丙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丁未,献楚俘于王。”又宣公十二年:“及昏,楚师军于邲,晋之余师不能军,宵济,亦终夜有声。丙辰,楚重至于邲,遂次于衡雍。……祀于河,作先君宫,告成事而还。”又文公八年:“晋人以扈之盟来讨。冬,襄仲会晋赵孟,盟于衡雍,报扈之盟也,遂会伊洛之戎。”整理者注:“衡雍,郑地。《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杜注:‘衡雍,郑地。今荧阳卷县。’今河南原阳西南,原武西北。”子居氏力辩“衡雍”不可能在“河南原阳西南”,认为可会“伊洛之戎”,也说明衡雍当在河洛地区,并推测衡雍约在河南省孟州市槐树乡西虢镇一带。

      城
(濮) 《系年》7 章:“文公(率)秦、齐、宋及羣戎之(师)以败楚(师)於城(濮)。”《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夏四月戊辰,晋侯、宋公、齐国归父,崔夭、秦小子憖次于城濮。”《春秋》庄公二十七年:“公会齐侯于城濮。”杨伯峻注:“城濮,卫地。今山东省旧濮县南七十里有临濮城,当即古城濮地。”

     
(崤) 《系年》8章:“襄公新(亲)(率)(师)御秦(师)于 (崤),大败之。”《左传》僖公三十二年:“晋人御师必于崤。”杜注:“崤在弘农渑池县西。”

 《系年》10 章:“秦康公(率)(师)以(送)(雍)子,晋人(起)(师),败之于。……秦公以战于隰阴之故,(率)(师)为河曲之战。”整理者注:“”,《左传》文公七年作“堇阴”,晋地。“”字从显声,疑母缉部,“堇”,见母文部,二者通转。“”字从云声,匣母文部,“阴”,影母侵部,也是通转。

      洛邑 《系年》4 章:“周成王、周公既
(迁)殷民于洛邑。”《左传》桓公二年:“武王克商,迁九鼎于雒邑,義士犹或非之,而况将昭违乱之赂器於大庙,其若之何?”杨伯峻注:“雒邑即王城。”地在今洛阳市。

      河曲 《系年》10 章:“秦公……
(率)(师)为河曲之战。”亦见《春秋》文公十二年:“冬十有二月戊午,晋人、秦人战于河曲。”“河曲”晋地,今山西永济南。

      犮 
《系年》11 章:“楚穆王立八年,王会者(诸)侯于犮(厥)(貉),将以伐宋。”《左传》文公十年:“陈侯、郑伯会楚子于息。冬,遂及蔡侯于厥貉,将以伐宋。”“”字,黄锡全释读为“貈”字。整理者通过异文对照,确定“犮”即“厥貉”,地名。今河南项城。《左传》文公十年“厥貉”,《公羊传》作“屈貉”。杨伯峻注:“在今河南项城。”子居认为该地地望当在今河南之柘城地区。

者 《系年》11 章:“穆王思(使)殴(驱)(孟)者(诸)之麋。”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亦见“孟诸之麇”。宋薮泽名。文献或作“明都”“盟诸”等。

      扈 《系年》12 章:“晋成公会者(诸)侯以
(救)奠(郑),楚(师)未还,晋成公(卒)于扈。”整理者注:“扈,郑地,今河南原阳西。”子居指出,其说承袭杨伯峻所言,然此说实有可商之处。《春秋》庄公二十三年:“十有二月甲寅,公会齐侯盟于扈。”杜预注:“扈,郑地,荥阳卷县西北。”庄公二十三年所及之“扈”地,即是《左传》哀公二十一年之“顾”地。……周王初以南阳诸地与郑,几经变故,复又赐晋,至晋国霸业已成,滨河的河洛地区关隘几乎皆属于晋。……“晋成公卒于扈”之“扈”地,当在今河南省孟津县会盟镇北的雷河村一带,而非河南省原阳县西的古“扈亭”。

      断道 《系年》14 章:“晋景公立八年,随会
(率)(师)会者(诸)侯于断道。”“断道”,整理者注:“《春秋》宣公十七年:‘公会晋侯、卫侯、曹伯、邾子同盟于断道。’杜注:‘断道,晋地。’”

      南
《系年》15 章:“霝(靈)王伐吴,为南(怀)之行。”亦见《左传》昭公五年:“薳射帅蘩阳之师先入南怀,楚师从之,及汝清。”南怀,杨伯峻引《汇纂》谓:“南怀、汝清应在今江、淮间。”

      鸡父 《系年》15 章:“以败楚
(师),是鸡父之(洍)。”整理者注:“鸡父,今河南固始东南。吴败顿、胡、沈、蔡、陈、许之师于鸡父,使楚师败奔,见《春秋》昭公二十三年经传。《谷梁传》作‘鸡甫’。”《左传》昭公二十三年:“戊辰晦,战于鸡父。”

      州
《系年》15 章:“五(伍)鸡(将)吴人以回(围)州(来)。”“吴伐州来”亦见《左传》昭公二十三年:“吴伐州来,楚薳越帅师及诸侯之师奔命救州来。”州来,地在今安徽凤台。

      白(柏)
(举) 《系年》15 章 :“是教吴人反楚邦之者(诸)侯,以败楚(师)于白(柏)(举),述(遂)内(入)郢。”简文“白”,《左传》定公四年作“柏举”。《公羊传》作“伯莒”,《谷梁传》作“伯举”。今湖北麻城东北。

      析 《系年》15 章:“卲(昭)王归
(随),与吴人战于析。”整理者注:“析,今河南西峡,在随以北,楚与吴大战于此,似与当时形势不合。《左传》定公五年载,楚申包胥自秦乞师,‘秦子蒲、子虎帅车五百乘以救楚。……使楚人先与吴人战,而自稷会之,大败夫王于沂。’简文之‘析’应为‘沂’,在今河南正阳。参看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一五五一页。”

      东
(亩) 《系年》17 章:“坪(平)公(率)(师)会者(诸)侯,为坪(平)侌(阴)之(师)回(围)齐,焚其四郭,殴(驱)车至于东(亩)。”整理者原释为“东亩”。陈伟指出:“……《左传》襄公十八年:‘东侵及潍,南及沂。’杜预注:‘潍水在东莞东北,至北海都昌县入海。’或许潍水所入的渤海也属于先秦人所说之东海。”孙飞燕从之。并在其《读<系年>札记三则》一文补充文献上的证据。《谷梁传》成公二年:“壹战绵地五百里,焚雍门之茨,侵车东至海。”

      朝
(歌) 《系年》17 章:“齐(庄)公涉河(袭)朝(歌),以(复)坪(平)侌(阴)之(师)”。《左传》襄公二十三年:“齐侯遂伐晋,取朝歌。”

      曲夭(沃) 《系年》17 章:“
(栾)(盈)(袭)巷(绛)而不果,奔内(入)于曲夭(沃)。”“曲夭”即曲沃,晋地,在今河南陕县南曲沃镇。《左传》襄公二十三年:“栾盈奔曲沃,晋人围之。”
      

颂(容)城 《系年》18 章:“居(许)公於颂(容)城。”《春秋》定公四年:“三月,公会刘子、晋侯、宋公、蔡侯、卫侯、陈子、郑伯、许男、曹伯、莒子、邾子、顿子、胡子、縢子、薛伯、杞伯、小邾子、齐国复于召陵,侵楚。……六月……许迁于容城。”


鹹 《系年》18 章:“者(诸)侯同(盟)于鹹泉以反晋。”亦见《左传》定公七年。整理者注:“地作‘鹹’,在河南濮阳县东南。”

      黄池 《系年》20 章:“晋柬(简)公会者(诸)侯,以与夫秦(差)王相见于黄池。”简文之“黄池”亦见于《左传》哀公十三年:“公会晋侯及吴子于黄池。”黄池,初属卫地,后属宋,战国时期屡易其主。地在今河南封丘县。

 《系年》22 章:“兀(元)年,晋公止会者(诸)侯于。”整理者注:“‘’即‘任’。《左传》襄公三十年:‘羽颉出奔晋,为任大夫。’任为晋邑。在今河北任县东。一说在今山东济宁东南,古泗水边上,地在宋、鲁之间。”

     
(靡)幵(筓) 《系年》14 章:“驹之克(率)(师)(救)鲁,败齐(师)于(靡)幵(筓)。”《左传》成公二年:“六月壬申,师至于靡筓之下。”杜预注:“靡筓,山名。”整理者指出简文“”从石从当即“磨”字,与“靡”通假。

     
(津) 《系年》23章:“晋人回(围)(津)、长陵,克之。”整理者注:“津,《水经·河水注》:‘河水于范县东北流,为仓亭津。’……又《左传》鲁庄公十八年冬,巴人伐楚,‘十九年春,楚子御之,大败于津’。简文‘津’可能与传文‘津’无关。”

      长陵 《系年》23 章:“晋人回(围)
(津)、长陵,克之。”整理者注:“长陵,疑是楚地。《水经·淮水注》:‘淮水又东迳长陵戍南。’……所说长陵戍在淮水上游,是楚东国的南境。此时争夺的是郑、宋、滕、鲁等上国之地,三晋之兵不一定及此。”

      喦 《系年》23 章:“
(丙)子,齐师至喦,述(遂)还。” 整理者注:“……《说文》:‘喦,多言也,从品相连。《春秋传》曰次于喦北,读与聂同。’《春秋》僖公元年:‘齐师、宋师、曹师次于聶北,救邢。’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以为‘喦’即《左传》昭公二十年‘聊、攝以东’之‘攝’,在今山东聊城聂城,参看杨伯峻《春秋左传注》。”

      许多历史地名,虽可将清华简《系年》同《左传》或其他传世文献相互印证,但其地名往往不易考定,这些都是历史地理学研究常常碰到的难题。诸如“楚丘”“帝丘”“少鄂”“方城”历经世代传抄,名称始终不变。更多的则已难确释,有的是当时的用字习惯不再被后人沿用,改为音同音近的字代替,如“
-践”“-阴”等;有的是通过增删、变换形符音符的方式用新造字取代旧字,通过构形分析还能看到文字的同源关系,如“-濮” “-举”“-歌”等。另外,同名异地,或同地异名的问题,也会给文献解读带来种种困扰。从上述清华简所见地名同《左传》的合证中,我们常常得到如此的观感。


来源:《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

作者:李煜

选稿:佘本金

编辑:邬卓晶

校对:郭娟

责任编辑:黄舒馨


往期链接

江西地名散记||石塘镇掠影

房山石经题记所见唐代涿州三县乡村考

地名资讯 | 2021年3月上:《巴东县地名志》正式出版发行

由“大埔”之“埔”看地名異讀及其命名理據




微信扫码加入

 中国地名研究交流群 

QQ扫码加入

 江西地名研究交流群 

欢迎来稿!欢迎交流!

转载请注明来源:“江西地名研究”微信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