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三大平原区县级地名演变研究

王莹莹等 江西地名研究 2022-03-18

摘要:针对平原区县级地名密度演变、重心时空演变及语义演变特征问题,该文以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利用GIS、核密度估计方法对其进行直观地展示与分析。结果表明:隋代至今,县级地名密度与地名重心均不同,平原区一直是地名密度较高的区域,地名重心呈现出先南移后北移的特征;县级地名的数量随时间变迁及政权更迭表现出波动变化,总体趋势是随时间推进数量逐渐增多,且地名密度基本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名密度是全国均值的3倍以上;三大平原因山、水得名的县级地名数量均占总数的30%以上,因社会人文因素得名的比重呈上升趋势;东北平原县级地名形成时间比较集中,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则较为分散。

关键词:县级政区地名;时空演变;语义演变;平原区

0引言

地名是人们赋予某一特定空间位置上自然或人文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地名既可以反映历史时期和现阶段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又记录着诸如民族兴衰、社会变迁、经济生产、军事活动等信息。在我国各类地名中,政区地名是数量最多、覆盖面最广、含义最丰富的一类。政区地名直接源于国家的行政区划,一般是指具有一定范围的行政区划的名称。而行政区划的命名多是依据该区域的地理实体、人文事象或统治者的意愿等,行政区划是一个经常变化的、复杂的体系,该体系是地名的基本要素之一,它反映了一个地名在特定时空的政权中所处的位置。作为地名中较为特殊的一类,政区地名的研究离不开地名研究的整体背景。而国内关于地名与政区地名的研究最早是伴随着地理学著作诞生的,如《禹贡》《山海经》《汉书·地理志》《水经注》等都记载了重要的地名信息。随着其在生活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关于地名的研究日益引起了政府和学界的关注。尤其在第一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后,诞生了诸多从地名学、语言学、历史学、文化学等角度阐释地名的著作,奠定了地名研究的理论基础;国外方面,地名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于19世纪后期首先在欧美国家发展起来,瑞士的埃格利(Egli JJ)和奥地利的纳格尔(Nagl JW)分别于1872年和1903年出版了《地名学》一书,美国于1890年成立了地名委员会(BGN)等。


现代地名学的研究,多是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将地名数字化和信息化后进行的。随着GIS的兴起与发展,其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地名研究中,尤其是GIS与地图学的结合,对地名的定量化及可视化研究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国外学者倾向于将地名作为重建历史环境的工具,借以研究历史时期土地利用变化、气候变迁、环境演变、文化景观变化、移民历史等。


随着朝代和时间的变更,政区地名既要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又要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状况。作为地名中的一类,政区地名也是人地关系认知、表达的产物,而平原区又是人地关系最密切的场所和开发程度最大的区域,但以其为研究单元对政区地名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同时,行政区划体系是政区地名的基本要素之一,它是一个经常变化的、复杂的体系,反映了某地名在特定时空的政权中所处的位置。而目前国内外均较少有学者对政区地名进行大时间尺度上的时空演变规律的探讨。随着朝代和时间的变更,各级行政区划与对应的政区地名不断改变。因我国历史上行政区划体系的变化是频繁且复杂的,受到多种人为和自然因素的影响,而县级政区是我国历史上最稳定、最基础的行政机构,在国家管理上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故本文以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这3个地区的县级政区地名为例,揭示中国平原政区地名演变的特征。又因历史上东北平原行政区域变迁大,存在过多个少数民族政权,部分数据缺乏,在时间尺度上,本文仅选取隋代至今的8个时期。


1数据与研究方法


1.1数据来源与处理

本文以谭其骧版《中国历史地图集》和2010年全国县级矢量数据为基础,按照县级政区地名、所属朝代、命名时间、命名类型、隶属上级政区名称等属性项建立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政区地名数据库;其他数据主要参考《中国地名掌故词典》《新世纪中国市县全览》《中国历代行政区划的变迁》等。限于数据获取与数据处理量,文章选取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为案例进行研究(图1)。

图1 案例区边界示意图


1.2研究方法

本文采取GIS空间分析、核密度估计法来研究平原区地名密度时空演变特征。核密度估计法(ker-neldensityestimation,KDE)主要是借助一个移动的单元格(相当于窗口)对点或线格局的密度进行估计。一般定义为:设X,…,Xn是从分布密度函数为f的总体中抽取的独立分布样本,估计f在某点X处的值,通常采用Rosenblatt-Parzen核估计,见式(1)。

式中:n为距离尺度范围内的地名数量;K(·)表示地名核密度函数;h表示距离阈值,即核密度估计法的尺度;d(X,X)表示估计点X到样本X的欧式距离。

核密度估计法利用距离衰减带宽表征现象的空间影响域,适用于需要考虑面域影响的情况,故本文引用本方法来研究平原区地名密度时空演变特征。


2结果分析

由于本文观点的不同,各朝代疆域政区表示的范围亦有所差异。其中,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由8册、20个图组、约7万个地名构成,为中国近百年来最完善的中国历史政区地图,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现代历史地图编绘的最高水平的成果,故本文历史时期中国范围以谭图为准。本文中,隋代以大业八年(公元612年)、唐代以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宋代以南宋嘉定元年(公元1208年)、元代以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明代以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清代以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民国”以十四年(公元1925年)为标准年代,今县级政区数据统计截至2010年年底(港澳台地区数据暂缺)。


2.1政区地名密度与重心时空演变分析

以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三大平原的县级政区地名为例,对隋代至今县级政区地名数量、地名密度与全国均值比较(表1)发现,隋代至今8个时期的中国疆域范围各有不同,各个时期的地名密度(表1)均不同,但平原区一直是地名密度较高的区域;图2可以看出,隋代至今各个时期的地名重心也不同,呈现出先南移后北移的特征,但变化幅度并不大,基本处于今华中地区。这表明:三大平原地区县级政区地名数量随时间变迁及政权更迭表现出波动变化,因随着时间的推进、开发程度的加深以及地区经济的发展,不断有新县从老县分置出来,县级政区地名数量大致呈增多趋势;三大平原地区地名密度基本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名密度是全国均值的3倍以上;因地区开发时间较晚及数据资料的缺失,东北平原县级政区地名呈现出自清代起地名数量增加的特征,大概与东北地区是清朝的发祥地有关;而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一直是地名密度较大的地区。


表1 隋代至今县级政区地名统计

图2 隋代至今县级政区地名重心时空演


2.2政区地名语义演变分析

政区地名包括政区通名与政区专名两大要素,而政区专名大多有其自然地理、方位和民族时代性特征,是几千年社会经济和行政制度发展的产物。本文选取县级政区地名的通名演变、专名演变及专名命名时间等方面探讨地名语义演变特征。


1)县级政区地名通名演变。政区地名通名变更与我国历史上政区制度变动密切相关,历代政区通名的变更,主要集中在两个时间段:①改朝换代之后;②在一个朝代中发生重大政治经济变革之后。历史上,州、郡、道、路等政区地名通名逐渐被废弃,而“县”这个政区地名自春秋战国始、秦汉定制后历代传承沿用至今。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废除分封制,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分辖近千个县,此后虽历经两千多年的改朝换代,各级行政区划单位变更频繁,“县”却是各级政区地名中寿命最长的。通过对秦代至今县级政区地名通名的统计(表2)也发现,县级政区在不同时期所处的级别有二至五级不等,“县”从秦代一直保留沿袭至今;县级政区地名通名除了“县”以外,还包括道、邑、侯国等,而历史时期平原地区还是以“县”为主,“道”等通名主要使用于少数民族聚居的偏远地区。以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县级政区地名通名由“县”演变为“县”“市”“区”“旗”并存(表3),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发展日新月异,平原区出现了大量以“市”和“区”为通名的县级政区地名。


表2 县级政区地名通名演变

注:参考陈代光所著 《中国历史地理》,有改动。


表3 2010年县级政区地名通名统计


2)县级政区地名专名命名特征及演变特征。为分析县级政区地名的专名命名特征与影响因素,本文参考相关文献的研究成果,按地名命名特征将2010年三大平原地区811个县级政区地名划分为因山、因水、因物产、因地形等11类(图3)。

图3 2010年县级政区地名专名类型统计


如图3所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因水命名的县级政区地名均占比最大;三大平原地区因古国、部落、古城邑、古乡镇等古迹及历史人物或事件命名的县级政区地名也较多,体现了平原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历史遗迹丰富的特色;因祥瑞祈福等嘉名有关的县级政区地名也占到总数的12%以上,体现了平原地区百姓期望安定与和平生活的愿望。因东北平原地区历史上存在多个少数民族政权,由蒙古语、满语等少数民族语言转变而来的县级政区地名所占比重在三大平原中是最高的。


2010年县级政区地名中,三大平原因山水得名的县级政区地名数量均占总数的30%以上,直观地表明山、水等自然景观对政区地名命名有着深刻的影响。这与全国整体规律基本一致,也体现了文献总结的县命名“以有关地理方面的命名方式比较见长,而因山因水的命名方式,在普遍性和稳定性方面就更显得突出”的特点。

为进一步分析县级政区地名专名的演变特征,本文对隋代至今县级政区地名专名进行统计分析。此处,县级政区地名按专名类型可分为因自然地理实体得名和因社会人文因素得名两大类。其中:因自然地理实体得名的主要包括因山、水、物产、地形等;因社会人文因素得名的主要包括因方位、祥瑞祈福、古迹、历史人物或事件、姓氏、避讳及其他转变等。

如表4所示,隋代至今,在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及三大平原的合计值中,因自然地理实体得名的县级政区地名比重呈降低趋势,反之,因社会人文因素得名的比重逐渐上升。据统计,截至2010年,因社会人文因素得名的县级政区地名约占总数的一半,但因东北平原地区地名样本数量少且受少数民族语言转化的影响较大,在此并未呈现出同样规律。


表4 隋代至今因自然地理实体得名的县级政区地名统计

 


3)县级政区地名专名命名时间。如表5所示,截至2010年,东北平原县级政区地名专名命名时间比较集中,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较为分散,但三大平原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命名或更名的县级政区地名比重最高。东北平原125个县级政区地名中有97%以上诞生于清代及以后,且清代占比第二高,约占34%,无命名时间1000年以上的古县名;华北平原388个县级政区地名中,形成时间1000年以上的约占46%(图4),从其诞生时期看,汉代为第二多;长江中下游平原298个县级政区地名中,命名时间1000年以上的约占41%(图5),从其诞生时期看,魏晋南北朝时期为第二多。

表5 2010年县级政区地名专名命名时间统计


图4 华北平原千年古县分布



图5 长江中下游平原千年古县分布


3结束语

地名是历史和社会的产物,它的命名反映了特定时期、地域的自然与人文特征,不仅具有地理指位作用,还记录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民族的变迁与融合、环境的变化以及重要的历史事件等。而作为国家行政管理的重要工具,政区地名在这一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因此,本文以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利用GIS空间分析、核密度估计方法对隋代至今我国平原区县级政区地名密度时空演变、重心时空演变及语义演变特征进行了直观地展示,主要研究结果如下:①隋代至今,县级政区地名密度空间分布与地名重心分布在各个时期均不同,但平原区一直是地名密度较高的区域,地名重心呈现出先南移后北移的特征,但变化幅度并不大,基本处于今华中地区;②三大平原县级政区地名的数量随时间变迁及政权更迭表现出波动变化,总体趋势是随时间推进数量逐渐增多,且三大平原地名密度基本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名密度是全国均值的3倍以上;③隋代至今,三大平原因山、水得名的县级政区地名数量均占总数的30%以上,而因社会人文因素得名的比重却呈上升趋势;④截至2010年,东北平原县级政区地名形成时间比较集中,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则较为分散,且三大平原均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命名或更名的县级政区地名所占比重最高。


综上,隋代以来,随着平原区的不断开发,县级政区地名数量大致呈增多趋势,充分体现了地名是人们对自然环境认知和改造的产物,是“人类盖在大地上的图章”。本文以人地关系最密切的平原区为研究对象,突破了以往地名研究以行政区划为界的限制,通过研究平原区县级政区地名密度与重心时空演变、地名通名与专名的演变特征以及地名命名特征,不仅可以深入分析某地名的起源与演变,还可探索区域地名文化景观特征,同时对于研究历史时期地区开发状况和未来地名区划调整工作也有参考价值。



文章作者:王莹莹 王英杰 张桐艳 张生瑞 方雷

文章来源:《测绘科学》2019年第11期

选稿:周辰

编辑:郝志坚

校对:郭娟

责任编辑:刘优华

往期精彩推送

村落地名的历史文化内涵初探 ——以陕西彬州市为例

内蒙古五原县蒙古语地名的语言文化研究

甘肃武山县地名语言文化初探

广东高州市村居地名文化探析

彝汉文化交融下的贵州十二生肖地名

京杭大运河遗产与地名文化研究





微信扫码加入

 中国地名研究交流群 

QQ扫码加入

 江西地名研究交流群 

欢迎来稿!欢迎交流!

转载请注明来源:“江西地名研究”微信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