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五台山胜迹异名考——兼论汉语地名词的历时演变

李凤英 江西地名研究 2022-03-18

江西地名研究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地名资讯

关注


摘要:本文在研究五台山胜迹异名的基础上,发现制约汉语地名词演变的因素常见的有四个:1.对地名词音义关系明确性的要求。2.对地名词的审美要求。3.对地名词所指明晰度的要求。4.政治或文化的原因。其中3、4两种因素的影响力最大,它使得新产生的地名词与原有的地名词失去了语音上的联系,变成一个全新的名称,而在前两种因素的作用下,新产生的地名词一般要与原有的地名词在语音上保持一致。

关键词:汉语  地名词  演变规律


五台山胜迹的名称中有个别是外来词,如“那罗延窟”、“研伽罗山”、“罗汉洞”、“般若泉”中的“那罗延”、“研伽罗”、“罗汉”、“般若”都是梵语的音译词。除此之外,记录大部分名词的每个字都是既有音又有义的。我们从每个名称的字面就可以推断其命名的来由,如“北山寺”是由于这座寺院建在北面的山上而得名,“青峰”是因为山峰苍翠而得名。由于某种原因,一处胜迹到后代往往会产生出多个新的名称,这些新旧地名词之间的关系是多种多样的,从其读音的关系看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读音相同或相近的;一类是读音完全不同的。研究这些新旧名称之间的关系,就可以发现汉语地名词演变时的一些规律。


一、新旧名称的读音相同或相近一类


这一类中,新名称产生的原因大致有两个:一个是对音义关系明确性的要求,另一个是对名称的审美要求。


(一)音义关系明确性的要求

名称中音义关系明确性的要求是产生异名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当一个名称的音义关系变得模糊时,使用这些名称的人就会自觉不自觉地换上音同或音近的字,使得新名称既在口语中听上去没有变化,不影响交际,又在书面语中能明确地把握名称音和义的关系,即能看得懂。


致使音义关系变模糊的原因有两种,第一种是原有名词的语音没变,但语音所对应的语义消失了。如化竹林南的青峰,又名大螺顶。“大螺顶”中的“大”如果解释为“大小”的“大”则不可理喻,因为“青峰”在五台山中并不是以“大”为特征的。此处的“大”应是“待”的通假字。“大”与“待”通假还见于元代关汉卿《闺怨佳人拜月亭》第三折:“梅香!安排香桌儿去,我大烧炷夜香咱。”注者在注文中加按语:“大,通待。”因为形如“螺髻”是僧人头部的特征,所以用“螺”代指僧人。“大螺顶”即等待僧人的山顶。当“大”通假做“待”的语义消失后,人们已难以理解“大螺顶”的本来意义,于是就用同音的“黛”来代替,“黛”表示青黑色,与“青”意义相近,“螺”还有一个义项是用来借指如螺状的山的,组成新词“黛螺顶”后,“黛”指山的颜色,与原名“青峰”正好相合,而“螺”指山的形状,“黛螺顶”即山顶苍翠形状如螺髻的山峰,音义关系重新变得明晰起来。


再如西台的“秘魔岩”本名“蔽魔岩”。王思任《遊五台山记》引《三昧经》云:“文殊将百亿。魔宫一时敝毁,波旬自见。老羸恐怖柱杖谓之斃魔。”“波旬”是魔王名,为欲界第六天之主,常以憎恨佛法,杀害僧人为事。这段经文的意思是:文殊当年率百亿僧人到秘魔岩,一向憎恨僧人的魔王波旬显身,魔宫一时被损害毁掉,老弱的僧人恐怖地拄着杖把他叫做蔽魔。后来“蔽魔岩”传说中的这段历史似乎早已被人们遗忘,包括寺院的僧人也说不上来了。王思任《遊五台山记》:“欲知秘魔所以蠢,头陀蹙官哆其口而已。”意思是:想要明白秘魔当年骚乱的原因,僧人只是皱着眉张着口答不上来。所以文献中就出现了多种异文,如“秘魔岩”、“闭魔岩”、“祕魔岩”,因为在人们的心目中魔鬼的特征就是神秘莫测的害人精,所以受“魔”的影响,人们找来了表示神秘义的“秘、祕”和表示隐藏义的“闭"组成了以上新的名称,这些名称读起来与“蔽魔岩”相同或相近,不影响口语的交际,看上去又一目了然,很容易把握其中的音义关系。


又如中台东南三十里有饭仙山,《清凉山志》:“传说曾有五百仙人在此饵菊成道。” “饵”有“吃”的义项,如《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饵此花英,可延年却老。”意思是:吃这种花可以延年,推迟衰老,所以“饵菊成道”即吃了五台山上的菊花后领会了佛道而得证正果。可见,“饭仙山”之名记的是“饵菊成道”之事。“饭”与“饵”有共同的义项“吃”,如杜甫《赠郑十八贲》:“步趾咏唐虞,追随饭葵堇。”“饭葵堇”即“吃葵堇”。到后代“饭”表“吃”的动词义消失,人们看到“饭仙山”时已很难想到它与“饵菊成道”的关系,于是以音近的“梵”代替“饭”产生了新的名称“梵仙山”。“梵”看上去与佛经、佛事有关,听起来与“饭仙山”音近,不影响口语中的交流。


第二种是语音发生了变化。如五台山南台的天盆北有蛇沟,《山西通志》卷一百七十一:“明嘉靖初,僧宝印、楚峰、玉堂同参大川和尚,川说偈曰:向去三人载一车。后至蛇沟,共结茅焉,盖蛇沟旧名车沟也。”“向去三人载一车”是说刚才离开的那三个人将共乘一车。大川和尚说的偈有预测性,果然三个人到了蛇沟,就在那里搭了一个茅屋一起住下了。“蛇沟”的“蛇”应验了大川和尚所言“共乘一车”中的“车”,可见“蛇”旧时与“车”读音相同,在今天山西榆次方言中,还把生肖的“蛇”读同“车”。“车沟"得名的来由见于《扈从西巡日录》:“山北为车沟,两崖深峭若车箱然,又因其间的山路弯曲地延伸,名曰蛇沟。”因沟的外形像车而得名“车沟”可以理解,而说名为“蛇沟”的原因是山路弯曲则难以置信。山路,尤其是古代的山路很少有笔直的,为什么只把这个沟命名为“蛇沟”呢?合理的解释应该是表示车厢的“车”原读与“蛇”同音,当时的人听到“shē gōu”就很自然地想到了形如车厢的特征,但是到了后来,“车”的读音变成了现在的“chē”,但地名用字还延续着“蛇”的音,当人们听到“shē gōu”时很难再把它与“车”联系起来,于是给它换为“蛇沟”并重新作了解释,道路蜿蜓虽不是它的特征,但满足了人们对表义明晰性的心理要求。


再如北台名叶斗峰,《清凉山志》:“其下仰视,巅摩斗杓,故以为名。”意思是:从北台下面仰视台顶,山峰高得似乎摩着北斗的斗杓,所以名为叶斗峰。“叶”同“协”,有合、共的义项,如所谓的“叶音说”的“叶”就作“协”讲。到了后来,“叶”表示“合、共”义项的“协”音已消失,主要用作“葉”的简化字。当人们看到“叶斗峰”时,难以理解树叶的“叶”与“斗”和“峰”有什么关系,于是把叶斗峰更名为“掖斗峰”,因为“掖”与“叶”的读音相同,“掖”有扶持的意思,扶持也就表明在一起,这样当人们听到“掖斗峰”时,与音变后的“叶斗峰"相同,同时又能把握它高参北斗的特征。


又如五台山中有“磨笄山”,“磨”与“靡”古音相同,《说文•非部》:“靡,从非,麻声。”《说文・手部》:“摩,研也。从手,麻声。”段玉裁注:“俗从石作磨,不可通。”段玉裁认为“靡”与“磨”不可通用,我们且不作讨论,但至少说明“磨”也从“麻”得声,所以文献中常把“磨笄山”写作“靡笄山”,如《史记•齐太公世家》:“晋使卻克以车八百乘为中军将,士燮将上军,乐书将下军,以救鲁、卫,伐齐。六月壬申,与齐侯兵合靡笄下。”《集解》徐广曰:靡,一作摩。贾逵曰:靡笄,山名也。《索隐》靡,如字。靡笄,山名,在济南,与代地磨笄山不同。司马贞的《索隐》强调文中指的是齐地的“靡笄山”而不是代地的“磨笄山”,这是对的,但要想通过“靡”与“磨”的不同来区分两座山却是无效的,因为从文献用例看五台山的“磨笄山”也有写作“靡笄山”的,这一点我们已有另文讨论。到了后代“磨”与“靡”的读音不再相同,当人们听到“靡笄山”时很难再把它与当年代夫人磨笄自杀一事联系起来,这时异名就产生了。在五台方言中“靡笄”与“鸣鸡”的读音相同,人们便用“鸣鸡山”取代了“靡笄山”,重新解释为:因每夜有野鸡群鸣于其中的祠屋上故名。这样听上去读音没变,不影响口语的交际,看上去又可以明确地把握名称的音义关系。

 

(二)审美的需求

五台山中有好多胜迹的名称比较古朴,从时间上说应是命名较早的,如华严谷内的普济寺又名“北山寺”,《山西通志》卷一七一:“国朝康熙三十七年发帑重建(北山)寺,一名北山。群峰凝碧旋绕丈室,后改名碧山寺。”这里是对“北山寺”改名为“碧山寺”的解释,但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是嫌“北山寺”太质朴。在五台方言中“北”和“碧”读音相同,都读为,这样为避俗而改称“碧山寺”后也不影响口头的交际。还有我们上文所说的“饭仙山”改名为“梵仙山”,虽然促使它改变的直接原因是“饭”表动词义“吃”的义项的消失,但也不排除有避俗之原因。


二、新旧名称的读音相异一类


有的异名,新旧名称之间的语音没有关系,形成这种异名的原因可以分出下面三种。


(一)原有名称的音义关系不明显

上文我们提到的“叶斗峰”在古文献中又被写作“卟斗峰”。如《山西通志》卷二十六:“北台一名卟斗峰,麓有七风,云雷电惟出半麓,云气弥漫,旋覆四十里。”“卟”读jī,《说文•卜部》:“卟,卜以问疑也。”在古代卟是由仙人完成的,所以有“卟仙”之称。仙人常住山中,所以有在山中行卟的,由“卟斗峰”可见,北台顶也曾是占卜的地方。这个新名称的产生也是当“叶"读“协”的音消失后,“叶斗峰”的音义关系模糊,人们又换了与“叶”形近的“卟”成为“卟斗峰”,表示举行占卜的高与天齐的山峰。


“叶斗峰”也有被写作“呌斗峰”的,如《扈从西巡日录》:“北台高四十里,顶平广,周三里,名呌斗。”“呌”即“叫”的异体字。“(五台山)时或猛风怒雷,令人悚怖。尝有大风,吹人堕涧,若槁叶耳。”“呌斗峰”的产生同样也是由于“叶斗峰”的音义关系变得难以理解后,把“叶”写作形近的“叫”,“叫斗峰”是指有怒风吼叫的、与北斗相接的山峰。


但是,语言有变化性的同时,还有稳定性的一面,尤其人名、地名表现得更为突出。当一处胜迹的名称被社会接受后,它的语音形式就会在口语中固定下来,这种稳定性的趋势是很难被改变的,所以这种另造的“卟斗峰”、“叫斗峰”在文献中的使用频率就很低。我们说名称的稳定性很难被改变,但并不是不能改变,当一个外在的力量足够强大时,人们就会自觉地或被迫地放弃原有的记忆,来接受一个读音全新的名称,这种力量就是我们下面要谈到的两种原因。

 

(二)避免混淆

命名的另一个原则是指称的明确性,名称与实体之间只有在确保一对一的对应关系时,它在交际中才是一个有效的名称,所以当某个胜迹的名称与已有的名称发生混淆时,人们自然会重新命名。如东台华岩谷内有“广济茅棚”,传说是清代末年有两位江南信徒朝拜五台山,在登山的路上发现两个被冻僵的尸体,于是在原北山寺旁建了几间房舍,供来朝拜五台山的人栖息,所以把这几间房舍名之为“广济茅棚”。明成化年间有叫澄孤月的僧人,其禅行感化了代王成炼,代王因建寺。因“广济茅棚”建寺,按理应名为“广济寺”,只因元代五台附近已有广济寺,为避混淆,所以取名为“普济寺”。


再如,五台山的东台有华严谷,而北台又有华严岭。一般来说一个区域内的名称往往有相因关系,如金阁岭上有金阁寺,望海峰顶建有望海寺。为避免把东台的华严谷与北台的华严岭联系在一起,后来把华严谷改名为东台沟,以明确表示它的地理位置。


又如,西台化竹林有青峰,但五台山东有青峰埵,简称青峰,就是当年赵襄子登临过的地方。为避免重复就把化竹林南的青峰取名为大螺顶。

 

(三)政治或文化因素的影响

当一处胜迹经过维修改造或重建后,特别是那些由统治者敕令完成的,往往会取一个完全不同的异名以彰显其殊功。如五台山的大显通寺,最初名为大孚灵鹫寺,是汉明帝时印度僧滕兰从西域而来奏请汉明帝所建,因山形与印度的灵鹫山相似而名,寺又依山为名叫做灵鹫寺。汉明帝从这时开始相信佛教的教化,于是在“灵鹫”前加“大孚”二字表示非常可信的意思。后来魏孝文帝再建,环绕灵鹫峰设置了十二处寺院,前有杂花园,故又名为花园寺。到唐太宗重建时,武则天因刚译的《华严经》中载有灵鹫山的山名,改称为大华严寺。至明太宗文皇帝敕令重建,因从未有过的神灵的感应,而命名为大显通寺。一处胜迹的名称换了又换,可见封建时代官方力量之大。


此外,人文环境的变化也会促使名称发生变化。如五台山曾是道家的隐居地,所以五台山曾有紫府山之名,现在的南台曾叫仙花山,都是道教文化的体现。当五台山后来成为佛教圣地后,这些带有道教文化色彩的名称就悄然退岀了历史舞台,只保留在人们的记忆中及记载历史的文献中。而体现新的文化色彩的名称就会应需而形成,如五台山又称为清凉山,宰杀沟后改名为栖贤谷,等等,都是反映这种文化环境变化的见证。


总之,从五台山胜迹名称的变化中,我们可以看到:汉语中地名词的历时演变遵循着一定的规律,研究这些规律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理解掌握汉语地名词的文化含义。


★ ★ ★



来源:《中国典籍与文化》2015年第4期

作者:李凤英

选稿:何铂羽

编辑:郭娟

校对:徐萍

责任编辑:刘优华



往期推荐

南方地名词“圩”探源

地名词“坞”与“垭”探源

地名词“屳”与“仚”探源

党史中的地名——南昌

景观更替与城市区片地名的生命力——以上海棚户区地名为例



微信扫码加入

 中国地名研究交流群 

QQ扫码加入

 江西地名研究交流群 

欢迎来稿!欢迎交流!

转载请注明来源:“江西地名研究”微信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