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写绝句?来看唐人怎么写|格律篇
文,是怎样变成诗的?这还要追溯到汉代的赋。赋,就是一种介于诗和文之间的体裁,自汉以降逐渐发展,在题材走向、格律形式、艺术手段、风格倾向等方面趋于成熟,又经过了魏晋南北时期的声律推进,逐渐形成了格律严谨的近体诗(参考前文《诗的发展》,详见文末链接)。
绝句、律诗,都是近体诗。区别近体诗与古体诗的主要依据,一是“律”(是否符合平仄),二是“对”(上下句是否平仄相对),三是“粘”(前两句与后两句是否“粘”成一体),四是“韵”(是否符合用韵规则)。
上一篇介绍了如何吸取唐人绝句的表现手法写绝句,这一篇简要介绍平韵五七言绝句的平仄格律。(仄韵绝句律诗数量相对较少,暂时不做讨论,关于仄韵七律格律,前文《修已知道你,你却不知修》有简单介绍,见文末链接)
何谓平仄?众所周知,古汉语四声为平上去入,八声再加上阴阳清浊。其中,阴平阳平皆为平声,上、去、入皆为仄。“平、上、去、入”这四个字,用很多地区的方言念出来,便是相应的四声了。如闽、粤、吴、赣、客家等方言(详见前文《我们不说“土话”,我们只是非遗的守护者》)。如今普通话入声消失,入声字全被划分到了其他几声中去,如何判断一个字古读音是否为入声,捷径就是用这些方言去试读。
唐诗逐渐往格律方向发展,近体诗的创作逐渐压倒古体。如下图的《全唐诗》数据分析:
从表上我们能大致看出唐诗的发展轨迹。就绝句而言,七绝的数量在中晚唐达到了巅峰。但这仅仅代表中晚唐诗人更偏爱创作七绝,与质量无关。
唐代五绝多首句不入韵式,七绝多首句入韵式。“入韵”就是押韵。从音乐的角度来讲,七个字念起来比较长,首句不入韵会显得韵脚过于疏散;五个字念起来比较短,首句入韵会显得韵脚过于绵密。
下面放上五绝与七绝的几种格律。
甲 平起首句不入韵式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括号为可平可仄,最好为括号里的音)
例: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黄”字为小拗,详见下文解释)
乙 平起首句入韵式
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例:
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
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仆”为入声,属仄;“金”小拗,详见下文)
丙 仄起首句不入韵式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例: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国、发、撷”为入声,属仄)
丁 仄起首句入韵式
(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例: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白、石”为入声,属仄)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七绝的格律是在五绝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所以只要熟练掌握了五绝格律,在每句的前面加上两个音就行了。至于加哪两个音,看完下面四种模式,就很容易找出规律。
甲 平起首句不入韵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例: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乙 平起首句入韵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例: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食、烛为入声)
丙 仄起首句不入韵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例: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插”为入声)
丁 仄起首句入韵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例: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烛、泽、国、一”为入声)
七绝格律十分好记,只要将七言平仄模式通通截去前两字,就是五言格律模式了。所以七言的平仄套路很简单,五言句的头一个字是平,七言就在前面加两个仄字;五言句的头一个字是仄,七言就在前面加两个平字。
从上述平仄要求我们还能看出,绝句忌平仄通押,平韵绝句但凡韵脚一定是平声。如果第一句不押韵,末字就一定要用仄声,除了括号里可平可仄的部分,其他部分不可逾越框架。
这样看,仿佛是“戴着脚镣跳舞”。但事实上,正因为有了这么多格律的束缚,唐诗才会念起来如此朗朗上口,天生自带音律。格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们词汇的使用,但恰恰考验出人的词汇量、对语言的驾驭能力——杜甫写了那么多格律诗,也没有因为格律框架束缚了文笔。由此可见,格律不是百害无一利的裹脚布,世间的任何规矩也都有存在的意义。
但是,如果写诗时真的碰上了措辞与格律的难题,是否就写不出合律的近体诗了呢?答案是可以,因为近体诗还有“拗救”一说。
拗,即拗口、不合律之处,指的是诗句该用平声的位置用了仄,该用仄声的位置用了平;救,就是补救、使之不再拗口的办法。前文《上官仪和上官体》、《杜甫》都有说明。拗救分两种,一种叫“小拗”,一种叫“大拗”。小拗是指五言的第一、三字(七言则往后类推两个字)不合规定平仄;大拗则指五言“仄仄平平仄”、七言“平平仄仄平平仄”这两个句型中,五言的第四个字、七言的第六个字该用平声用了仄。
大拗是比较严重的拗,必须补救。我们念诗时除了韵脚,逢偶数字音都会拖得较长,这也就是偶数字格律规定得更严的原因。拿五言诗来说,断句为“白日/依山尽”,那个“日”字会拖长,所以“日”万不可出律;后面的“山”字虽然也是偶数字,但没有“日”拖得那么长,所以如果这个字出律,算“大拗”,还有补救的希望。一首出律诗经过补救,就能算是合律近体诗了。
虽然有“小拗可救可不救”的说法,但五言诗小拗很容易造成“犯孤平”。“犯孤平”就是一句中,除韵脚外只有一个平声字。
“平平仄仄平”句,如果第一字小拗,就成了“仄平仄仄平”。这种拗句的补救办法是把第三个字的仄声改为平声,变成“仄平平仄平”,就算合律了。例:
以“天”字,解决了“恐”字的出律。这种情况在七绝里也十分常见,只不过五绝的第一个字就相当于七绝的第三个字。
小拗还有一种补救办法,就是对句补救,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第三字为拗字时。如“仄仄平平仄”,如果第三字小拗,就成了“仄仄仄平仄”,显然仄声太多,拗口了。
解决的办法就是在这句话的对句相应位置,把本来该用仄声的字改成平声字。如:
这句平仄本该为“(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但“一”是入声,出律了,所以对句相应的“无”字,就把本来该用仄声的地方用了平声。
如上述,大拗属于必须补救的拗句,指五言“仄仄平平仄”、七言“平平仄仄平平仄”这两个句型中,五言的第四个字、七言的第六个字该用平声用了仄。
补救的办法是“错位补救法”,就是在对句“平平仄仄平”的第三个字(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的第五个字)该仄的地方用平声。如:
“野火烧不尽”,本该是“仄仄平平仄”,第四字“不”出律。“春风吹又生”,则将第三个本该用仄声的字用了“吹”字,这样一来,整句话念起来就不显得仄声特别多了。
有一个经典的七绝的大拗补救例:
“四百八十寺”,五字皆仄(“百、八、十”为入声),其中“八、十”二字出律。但下句的第五字“烟”,却将上句第五字与第六字一口气补救了回来。补救上句第五字算是“对句补救”,补救上句第六字算是“大拗错位补救”,妙哉。
此外,陆游《夜泊水村》的“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更是用一个“无”字解救了“有、万、向”三个字,一箭三雕,可见功力之深厚。不过《夜泊水村》不是绝句是律诗,陆游也不是唐代的,这里就不赘述了。
总而言之,写近体诗必须遵循格律,拗,是不得已而为之,不能因为有“救”,就搬弄起学问,处处刻意为之。作为写诗新手,只需要把近体诗的格律稳扎稳打地遵循了,就不必担心“失黏”、“失对”的问题。至于杜甫的“拗体”,还得等到我们将格律信手拈来之后,才能浅尝一二。
想要了解更多关于近体诗的格律问题,请参考王力《汉语诗律学》,喜爱诗词创作的朋友不能错过。
相关历史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