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有两种解释,你喜欢哪种?

汉语言文学 汉语言文学学习 2020-08-18


李商隐《登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通常的翻译是:

傍晚时分,我心情不太好,驾着车登上了乐游原。这夕阳晚景的确十分美好,但遗憾的是已经临近黄昏。


看着美丽的夕阳,诗人不禁感叹,夕阳啊无限美好,只可惜已经接近黄昏了。再美好,也是转瞬即逝的美好。自从读到这首诗,我们都是这样理解的,教材上也是这样写的。



但著名的红学家周汝昌提出了异议。他认为,这里的“只是”很可能是“祇是”的简写。


在《说文解字》里,“只”跟“祇”字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字。“只”的解释是“语巳词也,从口,象气下引之形”,就是个句末感叹的语气助词,是话说完了感叹的样子,在句末,相当于“耳”。


“祇”字在《说文》是“地祇,提出万物者也”,就是“地神”的意思,到了唐代,才有了“祇是”这个词,指“单一的、仅仅的”的意思,“祇”成了“只”的异体字。周先生认为,李商隐应当是写作“祇是近黄昏”,后世传抄,按惯例简写为“只是近黄昏”了。


周先生认为,古代人只写“祇是”,不写“只是”。《詩经.小雅.何人斯》:“胡逝我梁,祇搅我心”,曹丕《煌煌京洛行》:“多言寡,祇令事敗”等等经典中,“祇”都只有“恰、正、只”的意思。那么,“夕阳无限好,祇是近黄昏”的意思就应该是:


夕阳的美,正是因为它接近黄昏。



乐游原,在唐代是个旅游的好去处,是唐代长安城内地势最高的地方。 登上它可俯视长安城。乐游原在秦代属宜春苑的一部分,得名于西汉初年,汉宣帝时在这里立“乐游庙”,又名“乐游苑”。《汉书·宣帝纪》里记道:“神爵三年,起乐游苑”。汉宣帝第一任皇后许氏死后就是埋葬在这里,因为“苑”与“原”谐音,乐游苑后来就被传为“乐游原”。


乐游原在盛唐已经非常有名,使它声名远播的,是李白的那阙《忆秦娥》: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李白是“乐游原”成为网红打卡地的最大推手,李商隐童鞋是后来者。李商隐也喜欢乐游原,这是肯定的。要不他也不会心情一不好,就“驱车登古原”,来这里散心解闷、调适心情应该是他经常做的事情。



也许,美丽的黄昏风景,真的让他全身心得到放松,感受到万物的美好。多么惬意。

如果从这个逻辑上来理解,周汝昌先生的说法倒也很符合人物心理。要真是这样,李商隐面对后人的误解,恐怕要一惊一乍地跳出来说:

我只是看到了黄昏时美丽的景色罢了,没想那么多。哈哈哈哈哈~

当然,诗无达诂,亲爱的朋友,您认为这两种解释,哪一种是更合理呢?

 相关阅读 


千古奇冤河东狮

“人尽可夫”?

还在误用这个词吗?

情人节别表错了白!《诗经》里这些句子并非都是情诗

查看更多,请点击主页菜单“传统文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