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汉字在东南亚有怎样的影响

佚名 汉语言文学学习 2020-08-17

汉字文化圈


在漫长的岁月中,汉字伴随着灿烂的中国文化向四方传播,逐渐形成了汉字文化圈。汉字文化圈是指从日本、朝鲜半岛、冲绳、台湾省、中国大陆、印度支那、南洋群岛直到新加坡的广袤地带,包括几十个独立国家和地区。在这一地区,语言情况复杂,除了中国大陆、台澎地区、新加坡以及南洋华人,把汉语作为母语或官方用语之外,其他国家都有自己的语言,这些有自己语言的国家和地区,有的在历史上曾借用过汉字如朝鲜和越南;有的至今还在使用汉字,如日本、冲绳、韩国、新加坡等。

(你能猜出这三张图分别是哪里吗?反正不是中国)

汉字文化圈的形成丝毫不带强迫成分,完全是由这些国家或地区自觉自愿第接受使用。这是因为汉语汉字创造了在东方地区遥遥领先的古代文化,汉字记载了先进的文明成果。 


越南


大约在公元前40年左右汉字传入越南。越南把汉字称为"儒字",意思是儒家的文字。在这之后的一千多年间,汉字是越南的正式文字。10世纪以后仿照汉字创造了方块喃字。喃字一部分借用汉字,一部分是使用汉字会意、形声、假借等方法新造的字。喃字创造出来以后,只在几个短暂时期作为正式文字,跟汉字并行,其他时期只用于民间,不作正式文字。1884年越南被法国占领。1885年法国在越南南方推行拉丁化拼音文字。1945年越南独立,以拉丁化拼音文字为法定文字,不再使用喃字。


朝鲜


朝鲜是中国的近邻。汉末到三国时期,汉字传入朝鲜,成为正式的文字。朝鲜人同中国人一样,学习用汉字书写的《四书》《五经》。此外,汉字也用以记录朝鲜语,但汉语和朝鲜语相差甚远,汉字不适应朝鲜语的特点,因此在李朝时期(1392--1910),为发展民族文化,创造了朝鲜语的表音字母,称为"谚文"。谚文是音位文字,字母近似汉字的笔画,每个音节拼成一个方块。19世纪,汉字谚文混合体称为正式文字,汉字写词根,谚文写词尾。二次世界大战后,朝鲜南北分别成立政府,在北部建立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于1964年废除了汉字改用谚文,1968年恢复汉字教学,同年发行的汉字教科书使用汉字1500个。南部建立的大韩民国国会于1948年颁布《谚文专用法案》,限制使用汉字,1972年制定《教育基础汉字表》,收字1800个。韩国的书面语至今仍是汉字谚文并用。



日本


晋朝时,汉字传入日本,成为古代日本的官方文字。由于日语和汉语的结构不同,日本人学习和使用汉字许多困难。汉字知识传开后,日本开始借用汉字作为音符,书写日语,形成日语音节字母。起初使用整个汉字,后来简化楷书,取其片段,形成片假名。在盛行草书的平安时代,简化草书,形成平假名。从汉字传入日本,到假名成熟,经过了一千年。假名起初只是汉字的注音符号,不是正式文字,后来也是汉字为主,假名为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实行语文平民化,限制汉字的字数,1981年公布《常用汉字表》,收字1945个。这样,日本文字就变成假名为主、汉字为副的混合文字。有时我们不懂日语,也能大致猜出什么意思,如:王さんは  东京大学の  留学生です(小王是东京大学的留学生)。日本也仿照汉字而创造了一些新汉字,称为"倭字",但数量很少,对日本文字没有多大影响。



新加坡


新加坡由多个民族组成,大的民族有三个:华族(76%)、马来族(14%)和印度族(7%)。除了华语(普通话)作为官方语言之一外,汉语的许多方言,如闽南话、潮州话、广州话、客家话、上海话等等,在华族中也很通行。为了保持华族优良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为了打破各个方言华人之间的隔膜,并促成新加坡华人有一共同的语文表征,有必要使华语成为日常生活中应用的语言,以避免华族后代成为"贫血、如无根漂浮的公民"。70年代末,李光耀总统亲自发动了以"多讲华语,少说方言"为主题的声势浩大的推广华语活动。此外,1968年新加坡教育部成立简化汉字委员会,1976年发布的修订本《简化字总表》所收简化字与我国的简化字完全相同,书写上也采用横排方式,并且采用与我国一致的汉语拼音。

(李光耀)


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有中国血统的马来人和华侨占全部人口的76%。马来西亚教育部于1973年成立简化汉字委员会,1981年正式颁布《简化汉字总表》,所收简化汉字与我国也完全相同。



汉字文明


随着中国在世界经济、政治地位的迅速提高,国运盛而汉字兴,汉字在全球走红,历史悠久的汉字将继续为推进世界文明的进步而作出贡献。

经过几千年的演变,汉字已经从古代汉字、近代汉字一步步发展到了现代汉字阶段。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体系,现代汉字就是记录现代汉语的书写符号体系。欲知汉字演变进程,详见今天的第二篇文章《汉字字体的演变》。

最后,不知有没有人猜出文章开头那三张图分别是哪三个地方,欢迎文末留言,尽情猜猜猜!


相关阅读

有关汉字的那些常识,你知道多少?

我国境内各民族语言和文字概况百花齐放之美: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我们的汉字曾经变成这样?
查看更多,请点击主页菜单“语言学概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