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以为爱情作品都在写爱情?

佚名 汉语言文学学习 2020-08-17
来自专辑
文学随笔

纵观古今中外灿若星河的文学名著,爱情始终是贯穿其中永恒不朽的一个话题。在已经被写到泛滥成灾的爱情主题中,如何才能寻出深意,给人以更多的启示与思考?这些名著们已经给出了很好的答案。

 

反映社会动荡
政治跟婚恋题材仿佛是两个世界,征人思妇诗却把它们联系到了一起,《王风·君子于役》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先秦时期战乱不断,那些征人思妇诗,很难说它们只是单纯的闺怨之情。
再说洪昇的《长生殿》,明面上是写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深情厚意,其实是一出国破家亡的历史悲剧。《汉宫秋》明面上也是写汉元帝与王昭君的感人故事,汉朝与匈奴的关系却是一览无余。

《骆驼祥子》里无论是祥子跟小福子还是跟虎妞的爱情都不是纯粹的爱情描写,反映的都是军阀混战时期北京底层百姓的困苦。《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明面上说的是高女人矮男人的爱情悲剧,其实表达的是文革对人的深痛残害,对家庭,对人性的残害。


米切尔的《飘》,乍看写的是斯嘉丽的几段感情,实际上反映了南北战争带来的一系列社会动荡。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乍看写的是一战时期士兵亨利和护士凯瑟琳的的相识相遇、生死两隔,揭露的却是战争的残酷与荒唐。

如果这些作品不涉及战争,不涉及社会动荡,只是单纯的男欢女爱描写,恐怕它们早就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了。

 

反映封建制度
宝黛的爱情,象征着对封建礼教的反抗,有谁会说《红楼梦》是个纯粹的爱情故事?《西厢记》的崔莺莺和张生也是一个意思,只不过成了喜剧结尾,不如悲剧那么发人深省罢了。

曹禺的《雷雨》明面上是在说两代人错综复杂的爱情纠葛,其实故事里每一段爱情描写都不是单纯表现爱情,尤其是“最雷雨的”繁漪,她畸形的爱情是对封建礼教无声而猛烈的反抗(详见文末链接《最“雷雨”的人》)。这一类的作品极多,不胜枚举。再说那红色经典《白毛女》,明面上是说喜儿和王大春的爱情,表达的却是封建的剥削制度“使人变成鬼”,劳动人民作主的新社会“使鬼变成人”的思想,更不是什么纯粹的爱情故事。

  

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明面上讲的是一个青年求爱失败导致的自杀,其实爱情只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不合理的社会现实与青年一代觉醒的反封建意识才是他痛苦的根源。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表面在说安娜的爱情悲剧,其实压垮安娜的并不全是沃伦斯基的冷漠自私,而是社会转型时期那些残留的封建传统、封建观念。(相关阅读:安娜与挪拉

单纯的爱情描写并不能让人感动,单纯的反封建描写也是苍白无力的,但在爱情与封建制度的尖锐矛盾中,我们就能感受到那份荡气回肠。爱情与社会,少了一方都不行。

 

反映人性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似乎是在说名妓杜十娘与李甲相恋却遭遇背叛之事,实为揭露人性的贪婪与经不起考验的爱情。
张爱玲的《红玫瑰与白玫瑰》,似乎是在说佟振保与娇蕊、烟鹂两个女人的爱恨纠缠,却更是道出了人性深处隐秘的“红玫瑰与白玫瑰”情结。
莎士比亚悲剧之一的《奥赛罗》,主人公奥赛罗本是一个光明磊落之人,却因听信谗言把老婆杀死,人性深处的猜疑终究战胜了理性。(相关阅读:《奥赛罗》)

经不起考验的爱情,背后都藏着一些经不起考验的人性。只是有的作者将其深挖,发人深省,有的作者则局限于情爱描写,流于艳俗。


 

以小见大,引人反思
男与女都是社会的有机体,爱情包括男欢女爱,又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经典作品笔法以小见大,落笔于爱情,着眼于社会。不同于现在诸多快餐式的“爽文”,看得令人一时痛快,看过后却是一阵空虚。

文学的视野越宏大越不容易引人共鸣,容易被束之高阁,但在这“爽文”泛滥的年代,我们仍然需要经典,来提醒自己,来唤起心底对爱情背后深层社会现象的反思。

 

相关阅读

安娜与娜拉

中国十大古典悲喜剧

繁漪,《雷雨》中最“雷雨”的人

爱的火花,熄灭在《舞会之后》

叔本华:比读书更重要的是思考

《奥赛罗》

有些作家,一辈子只写了一部小说

查看更多,请点击主页菜单“外国文学史”“现代文学史”“古代文学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