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漂洋过海的感谢信,细述一场动人的邻里情!
“感谢好邻居王淳尽心尽力照顾我患病的哥哥,让身在异国的我们安心又感激……真是祖国处处有亲人!海外赤子永远热爱自己的祖国!”
近日,一封来自大洋彼岸饱含深情谢意的感谢信寄到了南码头路街道领导的手中,为我们揭开一幕幕感人至深的画面。
1
高龄老人“落脚”临沂二村
今年年初,浦三路12弄4号19楼迁入了一位77岁的老党员范庆成。范老先生的爱人因患重病成了植物人,在护理院靠鼻饲维持生命。为承担昂贵的护理费用,范老先生卖掉了自己的住房,搬入位于临沂二村的妹妹范静芬家中居住。而范静芬夫妇经常往来于美国,范老先生唯一的女儿又定居在澳洲,如此一来他便成了名副其实的“独居老人”。
2
突发疾病,急煞海外家人
9月下旬,身体感到不适的范庆成老人在王淳的陪同下,来到了浦南医院。在诊断出患有肠癌之后,医生建议老人尽快治疗。恰逢国庆节前夕,范庆成牵挂着还躺在护理院的爱人,又顾及家人不在身边,犹豫着想暂缓住院治病。王淳极力劝说老人尽快医治,积极争取宝贵的治疗时间。
远在海外的亲人们得知范庆成身患重症,急得手足无措。由于疫情影响,她们无法回国照料,急得以泪洗面,却束手无策。独居老人范庆成到底该如何渡过这个难关呢?
3
挺身而出,助老无微不至
“我来照顾你!”——作为范庆成邻居的王淳就这么“简单”的决定了。说做就做,他马上就肩负起了照顾老人治病和生活的所有重担。先陪同老人到浦东仁济医院住院治疗,后因病床紧张,转到浦西仁济医院并确定手术方案。其间,王淳始终陪伴在老人身边,帮他料理着一切。
在王淳的尽心奔波下,手术被安排在9月30日进行,距离老人确诊病情仅短短几天,时间没有丝毫耽搁。术后是最考验人的护理阶段,整整八天国庆长假,无论白天还是黑夜,王淳都陪护在范庆成的病床旁边,在躺椅上渡过这担心又难熬的几天几夜。在此期间,王淳还要每天将老人的情况告知给老人远在海外的亲人们,以抚慰她们紧张焦虑的心情。
范庆成术后情况良好,在后续口服化疗过程中,病情也趋于稳定。结束国庆长假后的王淳需要回到工作岗位,为了能够继续探望和照顾老人,他每天一早先从家到医院,再回到单位上班,风雨无阻。等到老人出院了,紧接着而来的就是日常护理问题:联系护理工、安排钟点工、制定健康食谱、买菜做饭送餐……就这样日复一日,王淳白天忙工作,早晚照顾老人,事无巨细,贴心周到。范庆成的家人们得知这一切,怀着无比感激的心情,写下了这封来自大洋彼岸的感谢信。
4
党员践行,彰显社区温度
“远亲不如近邻,关键时刻应该帮帮忙!”谈到对范庆成老人的帮助和照顾,王淳觉得“理所当然”。年近60岁、即将退休的王淳一直是党员中的模范榜样,在单位区域化党建工作中积极履行职责,在社区党员志愿活动中冲锋陷阵,尤其是疫情突发时期主动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
“我的爱人一直都非常支持我,是我坚强的后盾。”为了力挺王淳,他的爱人撑起家中的所有事,让王淳可以有更多时间和精力照顾好范庆成,让老人能够尽快恢复健康。然而,大家并不知道,王淳93岁的母亲患中度老年痴呆症,现在南码头南风养老院接受精心的护理,王淳还需要每天抽出时间去探望母亲;他93岁的丈人也居住在南码头辖区内,今年因心脏病和胃出血住院多次,得到社区的关怀,准备接受街道居家养老上门服务。
范庆成老人的身体逐渐好转,临沂二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和业委会主任也前去探望慰问,让老人感受到了党组织的关心和问候。
不久前,一个阳光明媚的冬日里,王淳陪伴着范庆成来到南码头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参观“旧时光新‘食’尚”主题展览。阳光下,他们肩并着肩,在广场雕塑前合影留念,镜头记录下这可贵的邻里温情。
“我们街道为养老事业尽心尽力,作为一名社区党员,我做这些是应该的,我们大家一起来体现社区温暖、城市温度。”王淳如是说。
让我们为身边的正能量点赞!
▼ 往期精彩回顾 ▼
- end -
撰稿:吴冰
编辑:小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