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填海:土地重要?还是生态重要?
前特首董建华成立的“团结香港基金会”于10月2日发布的一部短片《让下一代看见》,其中旁白全部由刘德华配音。
短片借刘德华的口述,谈及香港从前的活力、如今的困境,并直指这所有问题的根本就是土地问题——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唯有重启大规模填海造地,即东大屿的大规模人工岛方案。
在这段长约3分半钟的影片《让下一代看见》中,刘德华未有露面,只是以影片旁白,他说:“我知道一提到填海,肯定有很多不同意见,但这世界会有百分之百完美方案咩?想香港继续向前行,取舍在所难免。”
他又说,增加土地面积有很多方法,但要长远解决土地问题,自己就最支持东大屿填海方案:“如果香港出现一大片全新土地,我们会多好多空间会起公营房屋设施,基层市民会改善生活,就不用等这么久”,并指这样可以在香港创造就业机会,兴建更多设施等。
刘德华又称,“很多人认为填海要很长时间”,但自己认为“只要值得做,应捉紧机会马上做。”
结果,因为这条短片,刘德华遭到反对派各种人身攻击及侮辱。而在昨天下午的记者会上,林郑月娥为支持人工岛填海的刘德华进行辩护。林郑说,她与刘德华生于同一年代,同样出身基层,受惠于香港经济发展拼搏至今,她在政府相对成功,对方在演艺界也非常成功,可能因此想为香港下一代做点事。
2014年,时任行政长官梁振英首次在施政报告中宣布发展东大屿的概念,冀研究进一步开发大屿山东部对开水域,打造"东大屿都会"。
2016年10月,香港政府发布的"香港2030+:跨越2030年的规划远景与策略"中,"东大屿都会"被列作香港其中一个策略增长区。
2017年8月,林郑月娥成功上台刚刚一个月,即宣布成立"土地供应专责小组"(下称"土供组"),研究如何有效增加土地供应。
今年5月初起,土供组以"土地供应,你我抉择"为口号,提出了18个土地供应选项,一场将在公众间为期五个月的"土地大辩论"随即展开。
站在正方的是以香港特首郑月娥及团结香港基金会为首的政府,反方是以民间环保组织和专家团体为首的年轻百姓。
双方激战正酣,由前香港行政长官董建华一手建立的团结香港基金提出"强化东大屿都会"计划。建议在政府提出的中部水域填海计划基础上扩大一倍面积,在大屿山与港岛中间的海域兴建占地2200公顷人工岛,创造相当于半个九龙半岛用地。
为了争取更多民意票,董建华更是请来刘德华为其站台发声。
于是就有了《让下一代看见》这部短片。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10日发表任内第二份施政报告。
林郑提出近250项新措施,包括重提工厦活化、取消强积金对冲新方案、全面禁止电子烟、将中医药纳入本港医疗系统,建议法定产假由10周增加到14周等。房屋、土地等问题成为重中之重。林郑在宣读施政报告时称,当前香港房价居高不下、房屋供不应求,是市民最关注的民生问题;“明日大屿”填海计划会发展1700公顷人工岛,可望容纳26万至40多万住屋单位,供70万至110万人口居住。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香港主要依靠填海取得住房土地,但回归后基本停止。
“明日大屿”大型填海计划引发争议。泛民议员许智峰称,东大屿填海方案破坏海洋生态,又面对天灾隐忧,未见社会有共识,政府就此拍板是不智的做法。议员谭文豪称,香港财政储备约1万亿港元,港府用相同费用去兴建人工岛,犹如赌身家。不少团体对填海计划则表示欢迎。民建联主席李慧琼称,施政报告描绘未来,决心可嘉,东大屿填海方案方向正确,但相信渔农界和环保团体等会有不同意见,希望政府聆听并向受影响人士做出合理补偿。
填海造地,历来是沿海地区拓展土地的重要手段之一,香港在历史上也一直有这样的传统。
这一次重新把填海造地提上日程,说明香港在发展中将迎来新一轮的机遇,而对于香港房地产市场来说,或者也将迎来变革。
香港的土地情结
土地,在香港人观念中,那就是黄金,“寸土寸金”在现代最早也是用来形容香港,而港人的富豪榜上,前几名基本都是地产大佬。
从目前香港发展情况来看,其土地开发程度只有24%,也就是说有7成多的土地还未开发,这也是导致土地供应不足,楼价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什么不开发?首先有对城市规划发展的严格把控和战略眼光,当然这肯定是基于对香港有影响力的上层社会人群(地产大佬)作出的。
其次,有历史传统原因,在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出台后, 中央却要求英方于交接过渡期内(即1984年-1997年)每年只可卖出50公顷土地,如多于此数需得到中方首肯, 直接限制了私人市场上的土地发展, 亦是香港土地低开发率的其中一个原因。
正是因为这样,香港人一直希望有新的土地来源,甚至有香港人提出在广东沿海,再给香港划地,这肯定也只是说说而已。
香港填海的历史
既然存量土地不想动,又想要新增加地,那就只有一个办法:填海。
在国际上,填海填得最厉害的是新加坡,新加坡填海造地比例多达国土面积的22%。而同为亚洲当年的“四小龙”,香港人历来都喜欢和新加坡比较。
有香港媒体指出:新加坡立过时,土地面积小于香港的一半,但現在人均居住面积是香港的1倍,并希望香港效仿新加坡填海。
根据港媒报道,目前香港四分一已发展地乃填海而來,面积达到7000多公顷,
事实上填海一直是香港寻求土地供应的重要工具,香港最早的一次填海还要追溯到1852年的"文咸填海计划"。得名于当时就任的第三任香港总督文咸。在维多利亚港的上环及中环西部沿岸开辟土地,至1924年共开辟出500公顷新地。
踏入1960年代,內地移民进入香港,香港更是加大填海力度,总填海地乃由1967年的约1,000公頃,急增至1994年的逾5,000公頃,不足30年間增加了四倍。
1990年代中期,填海工程放缓,全港保持在7,027公顷左右填海地。
截至2016年,香港约有7000公顷左右土地是通过填海取得,占其土地总面积约6%,有约27%的人口居住于填海土地上。沙田、大埔、荃湾、屯门等香港新市镇的建设用地,便主要由填海获得。
香港填海新计划
进入21世纪后,香港虽然也有填海动作,当规模不大。
受保护海洋生态等因素影响,以2000年左右为界,香港填海步伐出现放缓:1997年时,香港通过《保护海港条例》,维多利亚港(下称"维港")范围被规定不准填海;2002年,有香港相关机构援引此条例提出司法复核,要求中止中环及湾仔填海计划第三期。
在进行裁定时,香港的相关法院当时指出:合法填海计划必须合乎三个条件:一、有迫切性,具充分理由及有即时需要;二、没有其他切实可行的选择;三、对海港造成的损害减至最少。
虽渠道并未彻底关闭,但部分受上述一系列较高的门槛影响。"2001年至2015年,全港填海造地面积仅得690公顷,较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的逾3000公顷下跌八成。"土供组相关报告指出。
最近10年,香港由以往平均每5年填海造地约5至7平方公里(不包括赤角及西九龍),到2005至2009年锐减至0.84平方公里;而到2010至2013年,填海土地更只有0.08平方公里。
这一次,香港再提填海,可以是说一个重启的动作。
根据香港《行政长官2018年施政报告》,提出"明日大屿愿景"计划,拟于交椅洲及喜灵洲附近,分阶段填出至少4个人工岛,合共约1,700公顷土地,可兴建26至40万个住宅单位,供70万至110万人口居住,其中七成为公营房屋。政府消息人士指,初步估计造价至少4,000亿至5,000亿元。
大屿山是香港最大的岛屿,坐落着香港国际机场,随着港珠澳大桥通车,大屿山将成为通往世界和连接其他大湾区城市的"双门户"。
林郑月娥称,"明日大屿"是本届政府的重点工作,政府会在大屿山北岸及屯门沿海地带,包括内河码头区及龙鼓滩,配以全新的基建网络。大屿山将会成为继中环、九龙西后,香港第三个核心商业区。
这对于目前有700多万人口(与现在佛山大约相当)的香港来说,能够大大缓解其住房问题。
不过更重要的,这部分土地或许能够给香港拓展出新的发展空间,毕竟,维港两岸、迪斯尼等等新的发展空间都是填出来的。
长按下方二维码打赏
金额随意
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
互联杂谈多次被消失,防失莲,点此加小编个人微信,朋友圈更精彩!
点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互联杂谈精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