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19年5月28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伊朗简史(下):从恺加王朝到巴列维王朝

互联健谈 2019-05-12


来源:壹行伊朗文化、人类行为密码




三、 恺加王朝

(1796年-1925年)



11  恺加王朝的建立


建立恺加王朝的恺加部落原是一个较小的部落,居住在波斯北部马赞德朗的亚斯特巴地区。恺加人是具有蒙古人血统的突厥人,其先祖曾任波斯伊尔汗王朝的太傅。在萨珊王朝遭到阿富汗人进攻时,恺加部落曾出兵帮助萨珊王朝,因此,恺加人在该地区有着一定的声望。恺加部落的法特赫•阿里汗•恺加酋长因反对纳狄尔王朝被杀害,其子穆罕默德•哈山汗重振家族势力,在马赞德朗建立了地盘。桑德部落的首领卡利姆汗占领伊斯法罕后,与哈山汗发生争夺势力范围的冲突。1758年,桑德人击败了恺加人,哈山汗阵亡,两个部落成为世敌。随后,卡利姆汗出兵远征,几乎征服了整个波斯(除呼罗珊之外),建立桑德王朝。卡利姆汗非常注意恺加人的力量,曾将恺加酋长之子阿加•穆罕默德拘禁在首府设拉子作为人质达15年之久。卡利姆汗去世后,阿加•穆罕默德潜逃回乡,经过多次血战,他战胜发所有的敌手,成为恺加部落的新首领,又相继占领了马赞德朗、亚斯特拉克和吉朗地区。随后,阿加•穆罕默德集中力量向桑德王朝挑战。1785年,阿加•穆罕默德占领了德黑兰、库姆、卡尚、伊斯法罕等重镇。1794年,阿加•穆罕默德率军围攻克尔曼,遭到顽强的抵抗。破城后,阿加•穆罕默德下令大肆烧杀抢掠,将妇女发给军人为奴,又下令挖去两万居民的眼珠。阿加•穆罕默德对不肯归顺的诸汗王采取极其残酷的惩罚,屠杀其家族,没收一切财产和土地。在攻占格鲁吉亚的首府第比利斯时,就屠杀了数千人,俘虏1万多居民,并焚烧全城。


1796年,阿加•穆罕默德虽然统一了波斯但他的暴行却令人发指,是波斯历代君主中最残暴的一位统治者,被世人所指责。1797年6月的一个晚上,阿加•穆罕默德被他的两个仆人所杀害。


在阿加•穆罕默德死后的一个世纪内,波斯的历史发生了很大变化,开始由中世纪进入近代时期,波斯的国力不断地衰弱,它的领土被邻国攫取而日益缩小;特别是随着欧洲列强势力的侵入,使波斯逐渐被沦为半殖民地。另一方面,国内的政治和社会矛盾不断加剧,各族人民反对恺加王朝统治的斗争日益升级。恺加王朝陷于严重的内外交困境地,难以有所作为。


巴布教起义。  1844~1852年波斯人民掀起反对封建王朝的世俗统治和外国侵略者压迫的起义,因参加者以巴布教徒为主,故称巴布教起义。


巴布教派是19世纪40~50年代波斯的伊斯兰教派之一。巴布教派的创始人赛义德•阿里•穆罕默德(1820~1850)自称“巴布”(阿拉伯文和波斯文的意译为“信仰之门”)。1844年,巴布以救世主马赫迪的名义,宣称伊斯兰教救世主——隐遁的第十二代伊玛目马赫迪即将降临人间,拯救苦难大众,消除一切人间不平,建立一个没有压迫、人人平等、过着幸福生活的社会。巴布宣传神权主义,反对世俗王权,号召推翻封建王朝的统治,驱逐所有的外国侵略者,建立一个神权国家。


巴布教的发展有一个曲折的过程。它初期在宫廷布道,希望获得朝廷的支持以扩大巴布教的传播。由于巴布教的人人平等主张以及神权主义的原则无威胁到恺加王朝统治者的生存,1847年,穆罕默德国王下令逮捕巴布和他的追随者。


巴布在狱中写成了《默示录》,成为巴布教的圣经。该书宣称:人类社会各个时代均依次发展,旧制度和旧法律必然让位于新制度、新法律,但这必须由“真主”派遣的使者来制定。巴布宣称他就是受“真主”委派的先知,还宣称《默示录》将取代过时的《古兰经》。他说,社会中的黑暗和不公正是世俗统治者官吏和高层毛拉不愿抛弃旧制度造成的。巴布教的教义主要反映了城市中小商人、手工业者和农牧民的利益和要求。


巴布被逮捕后,其影响反而扩大。在巴布教徒中,涌现出一批有才干的领导人,最著名者当属巴布的大弟子穆罕默德•阿里•贝尔福鲁什。1848年,贝尔福鲁什在别达什特镇的集会上宣称,旧的制度和法律以及《古兰经》已过时。人们已没有交纳捐税和服役的义务(针对政府和清真寺而言)。他在会上还提出了更为激烈的主张,宣布废除一切统治阶级的特权和私有制,应该平分公共财产。他宣称男女是平等的,应保护妇女的权利。这显然是巴布教关于社会改革的一篇宣言,赢得了城乡下层人民的热烈欢迎。农牧民、手工业者、小商贩和下层毛拉纷纷参加巴布教,到1849年初,巴布教徒已发展到20多万人。


1848年9月,波斯国王穆罕默德去世,朝廷内部发生争权的内讧,国家陷于混乱之中。巴布教乘机在波斯北部马赞达兰省的贝尔福鲁什市(今博勒)举行武装起义。起义军击败了地方政权的镇压。赛赫•塔巴尔西陵墓地区成为起义军的基地,这里也成为贝尔福鲁什起义者进行社会改革的试验地,实施了平分土地财产、吃大锅饭等制度。朝廷上下对巴布教的武装起义一片惊慌,急忙派遣大军前去镇压,但多次以失败告终,一度动摇了恺加王朝的统治。此后对赛赫•塔巴尔西陵墓地区实行围困的战略,断绝其对外的一切联系。起义军弹尽粮绝,最后全部牺牲。巴布教武装起义的根据虽然被摧毁,但波斯各地巴布教徒的武装斗争并没有停止。1850年5月,里海西南赞詹的巴布教徒举行起义。同年,波斯南部尼里兹地区也爆发了巴布教徒起义。但这些起义都因人数较少、准备不足而失败。恺加王朝为了防止巴布教的反叛力量的扩大,于1850年7月下令处死巴布。鉴于零星分散的起义形不成声势,在吸取教训后,1852年巴布教武装起义的领导者准备在贝尔福鲁什、赞詹、阿塞拜疆等地同时举行起义,但都没有获得成功。虽然如此,巴布教起义对恺加王朝的统治是一次很大的打击。


阿米尔•尼扎姆改革 。 国内人民的起义,少数民族要求民族独立的斗争,欧洲列强的侵略,使波斯的局势出现空前的混乱,引起了朝野的强烈反思。部分有识之士,甚至在大臣中,都为恺加王朝的命运担忧。他们认为,必须从政治、军事、经济和教育等方面进行深入改革,才能恢复社会的稳定,才能抵抗列强的侵略。时任首相的阿米尔•尼扎姆代表了这种思潮。


尼扎姆曾在外交机构的秘书,曾去过法国和奥斯曼,他了解俄国彼得大帝的改革成就,考察过奥斯曼帝国坦齐马特改革的进程。尼扎姆立志改革,希望重振波斯帝国的雄风,获得年轻的纳歇尔丁国王的支持。尼扎姆原名米尔扎•达吉,被纳歇尔丁国王赐予“阿米尔•尼扎姆”的爵号,还任命他为首相兼武装力量总司令,并将王妹嫁给他。


1848年,尼扎姆开始实施改革,其主要措施:(1)大力整顿军队,消除波斯军队纪律松懈、缺乏战斗力的状况:严禁军队各级领导克扣下级军官和士兵的军饷;兴办军火工厂,使波斯军事力量有了显著的提高。(2)减轻农民的负担,规定农民应缴纳贡赋的数额,限制各州长和诸汗王对农民强征的税赋和征派的劳役。因为历来受压迫电子学的农民是反对封建王朝统治的主力军,安抚农民对社会稳定有着很大的关系。(3)大力整顿财政,增加国库收入;惩办贪官污吏;取消王室贵族从地方征收钱粮的特权(由国库给予适当的补助)。国库收入大为改善,地方负担也有所减轻。(4)加强中央集权,限制地方长官和诸汗王的权力。(5)重视教育的发展,建立了第一所高等学校;向西欧国家派遣留学生;准许创办报纸。(6)鼓励发展国内外贸易,支持兴办现代工厂。(7)限制欧洲列强享受的特权,特别是针对英国人的霸道;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解除俯手听命于英国人和俄国人丧权媚外的官员职务。


尼扎姆实施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使波斯出现了中兴的迹象,中央权力得到加强,财政状况得到改善,农民负担有所减轻,工商业者得到收益,社会趋向稳定,因此受到多数人的支持。尼扎姆推行改革的目的是巩固恺加王朝的政权,这就有着很大的局限性,不可能消除封建王朝固有的腐败。何况尼扎姆只是得到年轻国王的支持,才能推行其改革措施。尼扎姆的改革触犯了王室贵族、地方升官和诸汗王、中高级军政官员,以及寺院和宗教界上层的利益,也抑制了欧洲列强的利益。于是他们联合采取反对尼扎姆改革的行动,曾多次策动部分军人反对尼扎姆的改革举措,并谣传尼扎姆准备阴谋推翻国王。1851年11月,纳歇尔丁国王解除了尼扎姆的首相和武装力量总司令的职务。1852年1月被国王下令处死。


尼扎姆改革难以坚持并最终遭受失败,使波斯一度中兴的局面迅速消失,国势又日渐衰落,欧洲列强对波斯的侵略加剧,整个社会重新出现动乱。恺加王朝失去了最后一次振兴的机会。



12  波斯立宪运动(1905~1911年)


9世纪末,以英、俄等首欧美列强强迫波斯签订许多不平等条约,并建立势力范围,操纵政局,控制经济和财政,渗透军队,使波斯日益半殖民地化。这严重伤害了波斯人民的民族尊严,破坏了波斯的民族经济。波斯与殖民主义者的民族矛盾日益尖锐。


恺加王朝日益腐败和衰落,对外奴颜婢膝,出卖国家权利的资源;对内残酷剥削和压迫人民,使民不聊生。人民愤怒的情绪已经表面化,国内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推翻封建王朝、抵抗列强侵略和保卫民族独立的思潮广泛传播,各种秘密的或公开的社团纷纷出现。波斯政局出现激烈动荡,整个波斯像一座待爆发的火山。


立宪运动的发生 。1905年末,德黑兰市的商人和手工业者首先发动了反对倾销外来洋货,要求提高关税,反对政府横征暴敛,强烈要求罢免亲英的艾恩•多拉首相的示威行动,并得到宗教界毛拉的支持。政府进行了镇压,克尔曼省省(防河蟹)长下令鞭打带头起事的毛拉和商人。这引发了当地商人和手工业者举行罢市,并与军警发生冲突。群众聚集于清真寺,抨击国王及大臣。德黑兰反政府的骚动迅速蔓延到其他地区,大不里士和设拉子等城市也出现了示威游行和罢市。


在当时,商人和毛拉是波斯社会两大特殊的势力集团,具有相当大的影响。波斯自古以来,国内外贸易比较活跃,因此市场经济有一定的规模,特别是经由丝绸之路的对外贸易,也促进了波斯的国内贸易,因此商人的地位比较显著。商人交纳的税金是国家财政的一笔重要收入因此,政府非常重视商人的力量。波斯是一个伊斯兰国家,95%以上的居民是穆斯林,伊斯兰什叶派被尊为国教,因此宗教集团有很大的势力。什叶派一贯坚持神权主义,有参与政府和干预政治的秉性。在传统上,毛拉支持商人,而商人则资助毛拉集团。在商人和毛拉集团的鼓动下,殴打商人和毛拉的事件成为反对恺加王朝专制统治的导火线。


穆扎法•尼丁国王慑于群众运动的压力,许诺实施改革。他召开由毛拉、商人和地主选出的代表参加的立法协商会议,解除德黑兰省省防河蟹长的职务和惩办鞭打毛拉的克尔曼省省防河蟹长。


这场轰轰烈烈群众运动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人民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斗志。但是,穆扎法•厄丁国王迟迟不履行自己实施改革的承诺,企图一拖了之,引起了人民的愤怒。1906年6朋,德黑兰及其他城市的居民再次走上街头示威游行,举行罢市,谴责国王的欺骗行为。国王下令逮捕群众运动的组织者赛赫•穆罕默德和其他领导人。群众进攻监狱,企图救出运动的领导人。国王调集军队进行镇压。这更激怒了各界人士,全国主要城市都爆发了反对恺加王朝和国王的示威、集会和罢市。德黑兰的毛拉为了表示支持反对恺加王朝的群众运动,集体离开首都,前往宗教圣地库姆。大不里士的居民要求国王在两天内实行立宪,否则要举行起义。


大规模的群体运动使恺加王朝的政权岌岌可危。穆扎法•厄丁国王被迫让步。1906年7月30日,国王罢免了艾恩•多拉的首相职务,任命负有众望的“自由主义者”纳斯罗拉汗•莫希尔•罗拉为首相。8月5日,国王颁布施行宪法的敕令。9月举行议员选举。10月7日召开了伊朗历史上第一届议会,议员中有贵族、地主、商人、毛拉、手工业者、官吏。12月30日通过宪法,1907年10月又通过了基本法补充条款,至此,波斯历史上第一部宪法终于完成了。这部宪法宣布,国家的权力来自人民;国王的权力应受议会的约束;议会拥有制定宪法、颁布法律、审批国家预算的权力。宪法规定实行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以及政府向议会负责的原则;未得到议会的同意,不得与外国缔结条约和协定。宪法还规定,议会设立常务委员会,议会通过的法律未经常务委员会同意。国王不得批准任何一项法令。宪法规定人民享有受教育、出版、集会和结社的自由;居民的人身、财产、住宅和私人通讯不受侵犯。宪法规定成立省自治机构——恩楚明,其成员由居民直接选举产生。宪法规定伊斯兰教什叶派为国教,国家的任何立法不得与伊斯兰教义相抵触。但宪法规定除教典法院外,另设立世俗法院。该宪法基本上抄袭了西方的资产阶级的宪法,如实施君主立宪政体,规定三权分立原则,人民享有四大自由(宗教信仰自由除外)。议会还通过了关于解雇控制波斯税务机构的外国人的决定。


这场群众性的立宪运动是一场具有资产阶级革命性质的运动,它限制和约束了国王的权力,对绝对专制的封建政治制度进行了初步改革,具有进步意义。但是,它没有触及封建的土地制度,而且毛拉集团投入了这场群众运动。他们不仅支持人民群众的政治斗争,有时还扮演了领导者的角色,这为什叶派今后反对世俗主义,鼓吹神权主义,积极参加政治斗争开辟了道路。


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立宪运动获得的初步胜利,极大地激发起广大人民斗争的信心。全国各地纷纷建立起由城镇居民选举产生的自治机构——恩楚明。第一个恩楚明组织是1906年末在大不里士建立的,并得到阿塞拜疆省省长的认可。它最初是作为监督选举第一届议会代表的职能机构出现的,后来扩大为监督政府的施政,还具有规定物价,惩处投机商人等权力。于是,在大不里士市形成了双重政权。伴随恩楚明成立的另一个组织是费达依,它是一个保卫立宪运动的武装组织。恩楚明的主要成员是知识分子、宗教界下层人士、工人、手工业者、中小商人和农民。费达依武装组织的主要成员是工人、手工业者、中小商人、农民以及原军队中的士兵和下级军官。恩楚明和费达依成为朝廷、地方政权和诸汗王的眼中钉,急欲消灭之。


在立宪运动中,出现了农民运动和工人运动。1906年,自发的农民运动兴起,农民要求没收国王和王室、诸汗王、大中地主的土地和牧场,将它们分配给无地及少地的农户和牧民。农民抗交租赋,拒绝服劳役。有些地区还出现了农民抢占土地、粮食和生产工具。农民运动先在波斯北部的阿塞拜疆、吉兰、马赞达兰、亚斯特拉巴、呼罗珊等地展开,后来扩展到南部的克尔曼、俾路支斯坦、伊斯法罕等地区。这严重打出了封建主的利益,动摇了封建制度的基础,引起了统治阶级的恐慌。波斯工人除了积极参加立宪运动外,也组织起来为自身的利益而斗争。1906年,德黑兰印刷工人组织了波斯的第一个工会。德黑兰的搬运工人、印刷工人、电力工人等部门的职工也举行罢工。使政防河蟹府当局担忧的是,城市工人成为立宪运动的一支重要力量,也成为费达依武装力量的主要成员。


在立宪运动中,波斯的新闻出版获得了迅猛的发展,非官方的报纸冲破政府的禁令而公开发行。到1908年反革命政变前,全国发行的报纸和杂志达150种以上。舆论宣传在波斯反封建反殖民主义的斗争中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引起了统治阶级的不安。


在激烈的立宪运动中,出现了两位领导人——萨达尔和巴盖尔。萨达尔原是阿塞拜疆执政者的警卫队中的一名卫士。由于两人在斗争中英勇善谋和善于团结群众,成为恩楚明和费达依的领导人。人民称萨达尔为“萨尔达尔”——人民领袖,巴盖尔被称为“萨拉尔”——人民统帅。


英、俄出兵干预,波斯立宪运动失败 。 英、俄政府担忧波斯反封建反殖民主义的立宪运动及全国范围的群众运动会严重打击它们侵吞波斯的计划。于是英俄两国领导人认为,应确定两国在波斯的势力范围,便于压制波斯的立宪运动。经过秘密协商,两国于1907年签订了关于瓜分波斯势力范围的协议;北部划归俄国控制,东南部由英国控制,中部为中立区。英、俄的秘密协议被揭露后,引起波斯人民的愤怒,德黑兰和全国各城市又爆发了反帝反殖的示威游行。议会也通过拒绝承认英、俄瓜分波斯协议的决议。


英、俄准备干预波斯政局的行动,鼓舞了波斯当权派镇压立宪派的信心。1907年4月,新继位的穆罕默德•阿里国王(穆扎法•厄丁国王于同年1月病故)从国外召回保皇派的前首相阿塔别克•阿扎姆,替代民主派的莫希尔•多拉首相。阿扎姆原是人民要求永不重用、不得过问国事的政客。国王对他的重新任命,激起人民的谴责。同年8月31日,阿扎姆被穆扎扎希德组织刺死。国王急忙如今忠于王朝的军队和诸汗王的武装力量进京。德黑兰的恩楚明和费达依武装立即占据议会和毗邻的谢巴赫萨拉尔清真寺,誓死保卫宪政和议会。外省的恩楚明和费达依武装力量赶赴德黑兰,使立宪派的革命力量大增。内阁宣布辞职。国王被迫让步,他信誓旦旦地表示将遵守宪法规定的原则。议会和国王之间暂时达成妥协,但立宪派的激进分子认为一旦国王集聚了足够的军队,他必将发动政变。


1908年2月15日,谋刺国王的计划失败。1908年5月,德黑兰恩楚明要求国王解除掌握朝廷实权的内务部大臣阿密尔•巴哈杜尔•钦格和其他5名保皇派大臣的职务,国王未予答复。6月初,国王在俄国军官指挥的哥萨克族的保护下,逃出德黑兰,居住到郊外的包格王宫,准备镇压立宪派。同年6月22日,国王任命哥萨克旅旅长利亚霍夫上校为德黑兰省防河蟹长。利亚霍夫立即宣布德黑兰戒严,次日晨炮轰议会和谢巴赫萨拉尔清真寺,宣布解散恩楚明和议会,逮捕并屠杀立宪派成员,并以国王指派的国务代表会议替代议会。波斯立宪运动鞋心转移到立宪派掌握的大不里士。费达依武装与亲国王的武装在大不里士展开巷战。在大多数市民的支持下,立宪派将亲国王的武装赶出大不里士。随后,大不里士的费达依武装向周围地区发动进攻,占领了阿塞拜疆省大部分地区。当时,俄国布尔什维克党支持波斯立宪派的革命行动,向它秘密提供了武器弹药。


立宪派在大不里士建立政权后,对各省的革命运动有着很大的影响。波斯北部不少省的人民不服从国王的命令,拒绝交纳赋税和出劳役。俄国外交大臣伊兹沃尔斯基于1909年1月在致英国驻俄大使尼科松的备忘录中说:波斯国王政权已是有名无实,“如果情况这样发展下去,谁也不能预言,恺加帝国会在什么时候跨台。”1909年4月,国王调集军队围攻大不里士。恩楚明和费依达把大不里士居民武装起来,以萨达尔和巴盖尔的武装力量为中坚向政府工作报告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部分政府军士兵和下级军官向人民武装投降。当时,奥斯曼帝国立宪派的青年土耳其党在奥斯曼获胜的消息,对波斯的立宪派和爱国者来说,起了很大的鼓舞作用。大不里士的人民武装击退了政府军的进攻,先后占领了南部的伊斯法罕、布什尔、班达、阿巴斯等城市。恺加王朝的政权岌岌可危。


英国政府害怕波斯人民的革命影响传播到印度,俄国沙皇也害怕波斯的革命运动将激起俄国国内革命党人的武装起义。于是英俄两国政府决定出兵干预波斯政局,直接镇压波斯人民的革命运动。1909年4月,英军从波斯湾登陆,占领了布什尔、伦格、贾斯克等城市,摧毁了恩楚明和费达依组织,逮捕立宪派和反帝国主义的战士。同年4月25日,俄军从北部入侵波斯,并迅速直趋立宪运动的中心大不里士。大立宪派军民的坚决抵抗下,俄军始终未能攻下大不里士,这使英、俄领导人大为不安。1909年7月初,吉兰省的费依达从北方、巴赫蒂亚炙的部落武装从南方同时向首都进发,一举攻克德黑兰,推翻君主政权,穆罕默德•阿里国王逃往俄国。1911年7月,阿里国王在俄国的支持下,率3万雇佣军从里海登陆,向首都推进。1911年11月俄国军队从北部入侵,1912年1月围攻大不里士,并得到波斯保皇派的配合,最后攻下大不里士。俄军和保皇派入城后,大肆屠杀,奸淫掳掠,无所不为。


恺加王朝和地方政权利用英、俄武装干涉波斯内政的机会,乘机取缔恩楚明组织,屠杀费达依成员。1911年12月间,保皇派复辟势力的武装在德黑兰发动政变,占领了立宪派的据点议会大厦,恺加王朝重新掌握政权。在白色恐怖的笼罩下,大部分波斯自由派报刊被查封,在全国捕杀立宪分子。波斯历时数年轰轰烈烈的立宪运动、广大人民反封建的斗争和民族解放运动最终以失败告终



13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初期的波斯


1914年8月3日,酝酿已久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在英、法、俄为首的协约国与以德、奥匈帝国为首的同盟国之间爆发了。


波斯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年7月12日,即大战爆发前3周,年满18岁的艾哈迈德•沙正式加冕登基为恺加王朝的新国王。世界大战刚一爆发,波斯政府即宣布严守中立,由力主奉行中立政策的莫斯图菲•马茂莱克出任首相。1914年11月1日,第3届议会正式召开,议会内部在参战或中立问题上出现意见分歧。一派议员认为,波斯应像奥斯曼帝国那样,坚决支持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反对以英、俄为首的协约国,将英、俄势力驱逐出波斯,以报复英、俄两国对波斯长期的欺凌。一派议员却主张采取中立政策,可以乘欧洲列强忙于战争之机,逐渐摆脱外国势力的控制。双方激烈辩论的结果,中立政策的主张得到多数议员的赞同,采取中立政策的议案获得议会通过。波斯人却万万没有想到,协约国和同盟国两大帝国主义集团为了争夺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波斯,却将波斯变为战场,孱弱的恺加王朝束手无策,使波斯蒙受很大的损失。


俄国政府首先以保护侨民的名义向波斯派遣了大军,企图消灭德国在波斯的势力,并对参加同盟国的奥斯曼帝国形成很大的威胁。英国在波斯已有部分驻军,威胁到奥斯曼帝国的阿拉伯属地。奥斯曼帝国政府向波斯政府发出严厉警告,要求波斯政府严守中立立场,促使英、俄军队撤出波斯,否则奥斯曼帝国军队将进入波斯境内。波斯政府考虑到奥斯曼帝国警告的严重性,要求英、俄尊重波斯的中立,从波斯撤军。英、俄军队进驻波斯,不仅是从战争的需要出发,其主要的目的是乘战争的机会进一步占领和瓜分波斯。英俄两国政府工作报告拒绝波斯政府的要求,反而指责波斯政府存在亲德倾向,要求波斯政府断绝与德国的一切联系。这遭到波斯政府的拒绝。1914年12月,在德国军事人员的参与下,奥斯曼帝国军队进入波斯,向占据大不里士的俄军发动进攻,占领了该城,切断了俄军与英军的联系。


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统帅部很重视波斯的战略地位及其丰富的石油资源。德国人利用波斯人对英、俄帝国主义的仇恨和恐惧,进行反协约国的宣传活动。德国人认为,如果波斯参加同盟国,就会使多数伊斯兰国家倒向德国,还可能争取与阿富汗结盟,引发印度人民爆发反英武装斗争,以此切断“大英帝国的生命线”。德国人在波斯武装力量和治安部队中建立了亲德的势力,还用武器弹药和金钱收买了当地一部分部落首领,并制造反对英、俄帝国主义的舆论,策动了波斯人反对英、俄占领军的武装斗争。部分部落在亲德的波斯宪兵队的配合下,向驻扎在法尔斯省的英军发动攻击。亲德的波斯宪兵队杀死了俄国驻伊斯法罕的副领事,打伤英国领事,还将英俄两国侨民驱逐出境。一股反英反俄的浪潮在全国蔓延。波斯政府再一次要求英、俄政府尊重波斯的中立,立即从波斯撤军。


鉴于波斯朝野亲德倾向的发展,英、俄政府工作报告做了必须消灭德国在波斯势力的决定。1915年11月,英俄两国派遣了增援部队,包围首都德黑兰。德国驻波斯公使罗伊斯要求艾哈迈德•沙国王将朝廷迁移到新德势力控制的伊斯法罕。英国人向国王发出警告,如果他离开德黑兰,就废黜他的王位。艾哈迈德•沙拒绝离开德黑兰,并解除了莫斯图菲•马茂莱克的首相职务。一部分大臣、议员、王室成员和政界人士随德国公使赴宗教圣城库姆。亲德派在库姆宣布成立“民族保卫委员长”的波斯临时政府,号召抵抗英、俄占领军。这样,波斯形成了两个政权中心。


1915年12月,俄军攻占库姆。德国公使罗伊斯又率领民族保卫委员会逃往奥斯曼军队占领的克尔曼沙赫,成立了以克尔曼沙赫总督内扎姆萨尔坦内•马菲为乎的波斯临时政府,并组织了一支4000人的军队,由德国军队担任指挥官。英国在波斯南部招募了8000人,组建了“南波斯洋枪队”。俄国在北部组建了由俄国军官指挥的“哥萨克兵团”。双方利用本地人打本地人的手段,以维护他们在波斯的利益和控制权。随着同盟国在战场的失利,德国人被赶出波斯,波斯的亲德势力受到压制。英国人和俄国人成为恺加王朝的太上皇,直接干预波斯的政局。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消息传出后,留驻在波斯的俄军出现混乱,纷纷离队返国,只剩下若干小股队伍。驻扎在波斯境内的外国军队只剩下英国军队。


波斯人对巴黎和会期望的破灭。  1919年1月,获胜的协约国在巴黎召开和会。波斯朝野对巴黎和会抱有很大的期望,认为摆脱外国控制、争取民族独立的机会到了。以外交大臣莫沙信尔马茂莱克•安萨里为团长的波斯代表团赴巴黎参加和会,向和会提出了以下主要要求:(1)要求取消英、俄划分波斯势力范围的协定,取消领事裁判权,撤出一切外国军队;(2)要求恢复波斯王国的版图,归还被列强强占的一切领土;(3)要求英、俄、德赔偿在波斯境内敌对行动中给波斯所造成的损失。作为和会主席之一的英国,以波斯政府曾宣布中立而没有参战为理由,极力否决波斯参加巴黎和会的资格。恺加王朝企业恢复原版图的希望破灭了。


反对恺加王朝封建专制的起义。  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苏维埃政府很快就宣布废除沙俄强加给波斯的一切不平等条约。1918年1月29日,俄国苏维埃政府正式宣布废除1907年瓜分波斯的英俄协定。1920年4月,英国支持的原沙俄将军邓尼军指挥的白卫军被红军击溃后,撤退到波斯境内。红军追入波斯,消灭了白卫军。在红军所及的地区,俄国苏维埃的共产防河蟹主义学说得到广泛的传播,在波斯纷纷建立起苏维埃式的地方政权


1920年4月,大不里士爆发了反对恺加王朝的起义,宣布阿塞拜疆为奥扎地斯坦(“自由邦”之意),成立了民族政府。同年6月,以库切克汗领导的波斯北部的森林济南队占领拉什特、安扎利和吉兰地区,宣布成立“吉兰苏维埃共和国”。1921年7月,呼罗珊爆发了由穆罕默德•达吉汗领导的反对王朝统治的起义、要求实行自治。以上地区的起义,几乎都获得苏俄红军的支持。吉兰共和国积极准备向德黑兰进军,以推翻封建王朝。波斯正义党在安扎利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正式改称波斯共防河蟹防河蟹党,并决定与库切克汗结成统一战线


恺加王朝投靠英国。  恺加王朝面临严重的威胁,但已无力镇压各地方的起义,于是请求英国政府出兵干预。英国政府借此进行讹诈,要求先签订所谓英国保护波斯主权和独立的条约。恺加王朝为了保持它的统治,于1919年8月9日与英国签订了《关于英国协助促进波斯进步和安定协定》。协定规定:(1)英国将向波斯政府各部门派驻专家和顾问。(2)建立波、英两国军官组成的混合委员会,负责改组波斯军队,并且一律采用英国武器装备。英国提供采购军火的贷款200万英镑(波斯政府以关税和其他税款作担保)。(3)建立波英合办企业,负责修筑铁路和公路。(4)建立波英混合委员会修订波斯的海关规章。英国不等波斯议会审批该协定,就付诸实施,向波斯派遣了财政使团和军事教官。《英波协定》的殖民奴役性质,引起了波斯人民的强烈反对,波斯议会也拒绝审批。波斯全国出现了反对英帝国主义的浪潮,局势进一步混乱。


俄国苏维埃政府向波斯政府提出签订两国友好条约,就红军撤军问题进行谈判,但波斯政府迟迟未予答复。


礼萨•汗的崛起和恺加王朝的灭亡。  1921年2月,驻扎在哈马丹的哥萨克旅士兵因数月未领到军饷发生哗变,要求向德黑兰进军信以追讨军饷。哥萨克旅的长官和高级军官因惧怕而躲避,唯有指挥官之一的礼萨•汗表示愿意率领哗变军队向德黑兰进军。哥萨克旅向首都进军,引起朝野震惊。艾哈迈德•沙国王一再命令沿途驻军和首都卫戍部队阻止哥萨克旅进京,但没有一支部队出来阻拦。2月21日,哥萨克旅进入京城,立赛义德•吉雅丁为首相,组织新政府。礼萨•汗自任陆军大臣兼武装部总司令,玩国王于股掌之中,实际上掌握了政权。


礼萨•汗掌握波斯政权5天后,即命令签订《波苏友好条约》。苏俄政府宣布从波斯撤军。吉兰苏维埃共和国领导人库切克汗不满苏俄政府宣布从波斯撤军的行动。礼萨•汗乘机征讨吉兰,在消灭吉兰苏维埃共和国后,又分别出兵镇压了各地的独立和自治运动,波斯朝着统一的方向发展。礼萨·汗树立了他个人的权威。1923年10月29日,礼萨·汗在大臣和议员的“拥戴”下出任首相,这标志着恺加王朝已名存实亡。艾哈迈德·沙国王预感到被废黜的危险,以出国治病疗养为名流亡欧洲(1930年客死他乡)。礼萨·汗作为一人军阀,却以改革者自居,准备从政治、经济、社会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甚至还要向鼓吹神权主义的宗教集团开刀。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事件是1924年2月7日,他突然宣布辞去首相职务,将致力于成立“波斯共和国”的运动,这一度引起大臣和议员们的恐慌。在了解到礼萨·汗这一行动的真正目的是检验大臣和议员对他是否忠诚后,议会于次日通过对礼萨·汗的信任案,礼萨·汗才“勉为其难的复职”。1925年,礼萨·汗迫使议会授予他改革的全权后,开始实施一系列改革措施,以推行他的“现代化计划”,如实施政教分离政策、



四、巴列维王朝时期

(1925~1979年)



在牢固地掌握军政大权后,1926年4月25日,礼萨·汗正式加冕登基。由于礼萨·汗采用古代波斯一个强盛王朝巴列维的名字作为自己的家族姓氏,因此他的王朝称为巴列维王朝。




14  礼萨·汗实施中央集权


礼萨·汗登上王位后,就着手巩固巴列维王朝政权。行伍出身的礼萨·汗是以军队作为新政权的支柱,他极力扩大国家军队的实力,削弱具有分裂特征的采邑制的封建贵族诸汗王(部落首领)的武装力量。中央政府于1925年宣布实施义务兵役法,规定凡年满21岁的波斯男性公民都有服役2年和预备役23年的义务,改变了几千年以来的以部落武装为主的国家军事力量的传统,削弱了地方武装的势力,增强了国家军队的实力。礼萨·汗还创建了空军、海军和机械化部队等兵种。国家武装力量的扩大,为礼萨·汗加强中央集权创造了有利条件。新政府推行司法改革,以法兰西法典为蓝本,制定了新的刑法、民法和商法,替代以《古兰经》和伊斯兰教法为依据的法律。新政府变更了国内行政区域的划分,宣布撤销大行政区,把全国划分为11个省、49个州。各省、州的长官和主要官员由中央政府任命,撤除了权倾一方的总督和限制地方长官的权力。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力支持修建首都通往各边远地区的交通网。


礼萨·汗深受土耳其革命的领导凯末尔思想的影响,特别是在推行振兴国家的方针政策方面,极力仿效凯末尔在土耳其推行的现代化改革的措施。1934年6月2日,礼萨·汗首先严格实施政教分离的建国原则,取消伊斯兰教什叶派的国教地位,禁止宗教干预国家事务和社会生活,剥夺了宗教审判权,将教会学校移交给教育部门,征收寺院的部分土地(主要是教徒献出的土地)。政府还办理审批毛拉资格的登记,撤销了一部分毛拉的教只,逮捕反对巴列维王朝的宗教领袖。礼萨·汗的一系列反对神权主义的措施沉重地打击了宗教势力,因此伊斯兰教什叶派对礼萨·汗及其巴列维王朝恨之入恨



15  礼萨·汗推行现代化计划


礼萨·汗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基础,又仿效土耳其领导人凯末尔的改革蓝图,推行现代化(西方化)计划。在经济方面,积极发展民族经济,鼓励开办工厂。新建的工厂可以享受10年免征机器设备和原材料的进口税,还免除一部分其他的捐税,政府还提供低息贷款。建立现代工业,首先是要建立了一批与民生密切相关的轻工业,如纺织、粮食加工、制糖、烟草、火柴、制革等企业。到1940年已开办33家大型纺织厂、其中有棉纺厂25家(约有25万纱绽),丝织厂8家(约有25000锭),形成了纺织工业系统。伊斯法罕成为全国纺织业中心,拥有9家纺织厂。其余的纺织厂则分布在其他大中城市。全国大型面粉厂有数十家,大型糖厂8家,还开办了水泥厂、化工厂、机器制造厂和机械修理厂等。礼萨·汗十分重视建立重工业。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建造了钢铁和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其中大型的企业有阿米纳巴德的冶金联合工厂、加尼亚巴特的炼铜厂、阿纳列克的有色金属联合工厂等。波斯政府还开设了若干家兵工厂,主要制造小型武器,兼修理枪械。全国工厂的数目从1925年不足20家,增加到1941年的346家。石油开采业也有了较大的发展。


波斯政府鼓励开设现代贸易企业——商业股份公司。市场商人是波斯数千年以来传统的商业资本形式。他们资金少、规模小、地区局限性大,不足以承担经营国内外贸易的重任。因此,商业股份公司应运而生。政府对新开办的商业股份公司,在税收和贷款方面都给予一定的优惠。如政府成立了垄断性的国营进出口公司,它保证了本国民营进出口贸易公司的利益,也减缓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对波斯经济的打击。建立了本国的金融机构,促进民族经济的发展,以削弱外国金融企业对波斯经济的控制。政府首先设立了国家中央银行,收回外国银行发行货币的特权,支持民营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


据20世纪40年代公布的统计数字,全国注册的商业、工矿企业和其他行业的企业,从1930年的93家增加到1942年的1902家。


修建铁路和公路,则是礼萨·汗经济改革的重要保证之一。政府不惜投入大量资金修建铁路和公路。影响最大的一条铁路,是从波斯湾的班达沙普尔至里海的班达沙的南北大铁路,它全长1400公里,1939年1月正式通车,它的建成对本国经济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还修建了大不里士—德黑兰、马什哈德—德黑兰的两条铁路。


礼萨·汗的现代化改革计划的另一项重要的任务是实施教育改革。他一再强调“教育救国”,大力发展西方式的现代教育制度,在城镇开设正规的中小学和技术学校,并创办大学。1934年成立了德黑兰大学、农学院、师范学院等大专院校。全国大中小学校的学生,从1923年5.5万人增加到1938年的233.7万人。同时强调世俗教育,限制宗教控制教育。政府命令将教会学校移交给教育部门,还提供男女合校。


礼萨·汗还仿效凯末尔在社会生活方面推行的“西方化”1938年颁布的法令禁止人们头戴波斯历代相传的缠头“头巾”改为戴“巴列维帽”,1936年又改为戴欧式礼帽。1936年,马什哈德市虔诚的伊斯兰教徒上街示威反对戴欧式礼帽,礼萨·汗命令军警开枪镇压,造成很多人伤亡。根据1935年颁布禁止妇女佩戴面纱的法令,警察在街头强迫妇女摘除面纱,因此也曾一度出现抗议式的骚动。1935年7月,马什哈德市的宗教势力反对摘除妇女面纱和服饰改革的法令,谴责国王违背伊斯兰教教义,礼萨·汗下令军警进行镇压。礼萨·汗还鼓励妇女外出工作,允许国家机关雇佣妇女。


政府实施了土地制度的改革,这对维护巴列维王王朝的统治起了一定的作用。礼萨·汗取消了封邑制度,贵族和部落首领受封赐的采地被没收,宗教寺院所占有的土地(主要由信徒奉献的土地)被削减。这些土地转入新王室及效忠于巴列维王朝的军官和官吏手里。同时,政府实施了地产强制登记制度,把租借给土地使用者的国有土地转为他们的私有产业,还将一部分国有土地出售(大多落入新兴地主手里),从而改变了按照宗教法典占有土地的状况,巩固了地主土地所有制。



16  祁萨·汗对欧洲列强的斗争


礼萨·汗在改革中也表现出民族主义精神。他不顾欧洲列强的压力和威胁,主张收回主权和独立自主。1927年10月1日,波斯政府工作报告宣布废除列强的治外法权。1928年5月10日,宣布废除外国及其国民所享有的最惠国待遇的不平等条款,并收回关税自主权。1928年政府成立了国家银行(即中央防河蟹银行),限制了外国银行对波斯的非法盘剥,还于1930年收回英国帝国银行发行货币权。1931年颁布了“对外贸易专营权”,宣布由国家垄断对外贸易,控制进出口商品。这在某些方面保护了本国进出口商人的利益,也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时期维护了波斯的利益。


礼萨·汗与前王朝统治者在对待英波石油公司的问题上有所不同,他为了争取国家利益对英波石油公司展开斗争,迫使英波石油公司做出让步。波斯政府宣布提前废除英波石油公司的石油租让权,这触及了英国石油公司的重大利益,英国石油公司向波斯政府提出抗议,但遭到波斯政府的拒绝。英国政府出面,指责波斯政府违背协议,向国际联盟要求仲裁。双方进行了长期谈判,于1933年达成了协议。根据新签订的石油租让权合同,英国石油公司的租让权将从1961年延长到1993年,但租让面积将从129.5万平方公里减少到64.75万平方公里。合同还规定,英波石油公司在15年内每年应交付22.5万英镑的石油税,公司每年分给波斯政府的红利从16%提高到20%,公司还保证每年付给波斯政府的款项不少于75万英镑。波斯政府的石油收入因此有了较大的增加。



17  对少数民族实行波斯化


波斯各民族的波斯化,也是礼萨·汗改革政策的内容之一。波斯化表现在改革波斯文字上。1937年波斯科学院颁布的波斯文字改革方案,将早已成为波斯人日常用语且已成为波斯人语言有机组成部分的土耳其文字、阿拉伯文字和欧洲文字,强行从波斯文字中消除,转而提倡使用早已被人们忘记和不使用的古老的波斯文字,并杜撰了一些新词。礼萨·汗在对待少数民族问题上表现得特别固执,他认为凡是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即使他们说的是非波斯语和使用其他文字,也都属波斯族,只承认非穆斯林的亚美尼亚人、犹太人和信奉其他宗教的少数民族。在议会选举中,除了亚美尼亚人和犹太人外,其他非波斯族人的民族都无权选派本民族的代表参加议会,这引起其他民族的不满。因此,库尔德人、鲁尔人、巴赫蒂亚尔人、俾路支人等少数民族经常与巴列维王朝发生冲突。


礼萨·汗执政后,他实施的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政治方面,地方割据势力受到很大的打击,中央集权加强了。在经济方面,波斯初步建立了现代工业,农业生产也有所提高。


比军人登上王位的礼萨·汗,他以“枪杆子”保证改革进程,经常以武力镇压反对派。如前所述,宗教界和虔诚的穆斯林强烈反对礼萨·汗的政教分离政策,反对传统习俗的改革。他们走上街头,反对巴列维王朝的统治。土地占有制度的改革,使大量土地落入王室、巴列维王朝的新贵及新兴地主的手里,而对广大农牧民地剥削加重了。此外,频繁的自然灾害、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使波斯广大农牧民遭受很大的损失。农民首先起来反对巴列维王朝,爆发了多次规模较大的起义。游牧部落和少数民族反对巴列维王朝的武装斗争也时有发生。礼萨·汗的军队改革计划,触及军界上层的利益,他们时而也拿起枪杆子反对礼萨·汗。但由于礼萨·汗对反对巴列维王朝统治的各界人士和群众实行血腥镇压,从而没有形成全国性的大规模骚动,波斯的政局基本趋于稳定。1935年,议会通过将波斯国名改称为“伊朗”的决议。



18  礼萨·汗的亲德情结


礼萨·汗对德国情有独钟,他特别敬佩德国人在很短的时间内从一战败北的废墟上重新崛起。他希望德国能帮助伊朗实行现代化计划,改组伊朗军队。1929年2月17日,伊朗与德国缔结了友好条约、侨务条约,航海和通商条约等。在军队、工矿企业、通讯机构、交通运输等部门大量聘请德国顾问、教官、专家和技术人员。此外,礼萨·汗在外交上还企图将德国作为“第三国力量”来牵制英国和苏联“瓜分伊朗”的阴谋。礼萨·汗的亲德政策,得到多数伊朗人的赞许。因为伊朗人民曾长期饱受英国和沙皇俄国的欺凌,警惕英、苏瓜分伊朗的阴谋。


希特勒的纳粹德国十分重视西亚地区,特别重视伊朗所处的战略地位和丰富的石油及其他重要资源。希特勒利用伊朗和德国同属“雅利安人种”的背景,鼓吹两国的合作和结盟。因此,伊德两国的关系不断深入发展。两国间的贸易额迅速增长。在1931年后的5年内,德国对伊朗的出口额增加了5倍。德国在伊朗的对外贸易中已占首位,根据1938年伊朗海关公布的统计资料,德国与伊朗的贸易额已占伊朗外贸的40%。1938年,从德国汉堡至伊朗霍拉姆沙赫之间的海运开始通航,德国的航空公司开辟了从柏林直飞德黑兰的航班。德国还成为向伊朗提供武器装备的主要供应者。由于礼萨·汗的亲德立场日益增强,英国和苏联政府工作报告对此曾多次提出警告,但礼萨·汗均不予理睬。



19  礼萨·汗被迫逊位


1939年3月9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伊朗政府虽然持亲德倾向,但考虑到伊朗所处的位置,决定向两个相互敌对的集团——同盟和轴心国保持对等的距离,宣布实行中立。礼萨·汗在第12届议会的讲话中,再次强调伊朗严守中立的立场,表示伊朗希望与“所有的国家一律保持友好关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伊朗继续向德国提供它所需要的物资。英国为了切断德国与伊朗的物资往来,在海上拦截往来于德国与伊朗的货船。德国却与苏联达成一项协议,允许德国与伊朗的物资运输借道苏联转运。1941年6月22日德国军队向苏联发动进攻后,伊朗的处境发生了变化,苏联也要求伊朗中断与德国的往来。同盟国还要求借道伊朗向苏联转运物资。礼萨·汗已感到英、苏将采取行动,就在1941年7月18日解除了亲德的马廷·达弗塔里的首相职务,禁止德国人从事反对同盟国的宣传活动。但英苏两国决定完全控制伊朗,消灭德国在伊朗的势力。两国政府于1941年7月18日照会伊朗政府,要求它将所有德国侨民驱逐出伊朗。礼萨·汗拒绝了英、美的要求,他认为在伊朗工作的德国人大多为伊朗政府部门或企业所聘请,只要他们不从事非法活动,伊朗政府有义务在道义上保护他们。伊朗政府发表的声明说,伊朗的工矿企业和公共事业单位都需要德国专家和技术人员,否则将影响伊朗的经济运行。伊朗政府在致英、苏政府的复照中说,在伊朗政府严格监督下的德国人决不会威胁到同盟国的安全。


德军占领了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大片土地后,又挥师高加索。如果这块富饶的农牧区和苏联主要石油产区被德国人占领,将使苏联受到极为不利的影响。一旦德军抵达伊朗和土耳其边境,这两个国家就会直接进入了德国的势力范围,盛产石油的波斯湾也就处在德国军队的监视之下。礼萨·汗及其政府希望苏联被德国打败,伊朗就有了重占高加索的机会。德国统帅部也千方百计地把伊朗拖入反英、反苏战争的行列。


英、苏政府经过磋商后,决定军事占领伊朗,同时也给土耳其一个警告。1941年8月25日,苏联军队越过伊苏边境向伊朗北部挺进。同时,英国军队也从伊拉克开进伊朗南部。伊朗政府谴责英、苏政府破坏伊朗的中立,命令军队进行抵抗。伊朗弱小的军队伤亡惨重,规模甚小的舰队被歼灭。英、苏军队以南北夹击之势迅速向德黑兰推进。在伊朗各地的德国人向德黑兰撤退,大约有700名德国人被困在德黑兰。礼萨·汗一再拒绝将德国人交给盟军。8月27日,支持礼萨·汗的阿里·曼苏尔内阁被迫辞职,组成了以穆罕默德·阿里·福鲁吉为首相的新内阁。福鲁吉上台后,即下令伊朗军队停止对盟军的抵抗。亲德的礼萨·汗起初拒绝向英、苏投降,最后为了保存巴列维王朝,他于9月16日以“健康欠佳”的理由宣告逊位,流亡国外。21岁的王储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继位。


1941年9月17日,英、苏军队进驻德黑兰。根据伊朗与英苏两国签订的协议,规定了英、苏军队在伊朗的占领区,但伊朗政府保有对占领区的管辖权;立即驱逐德国及其附庸国的驻伊外交使节、顾问、专家、间谍等。盟军占领伊朗的行动,打乱了希特勒的中东计划,保证了苏联同英、美经波斯湾和伊朗的海陆联系。

 


20  巴列维走上亲美之路


巴列维上台执政后,他企图借助美国的力量,抵制英、苏不断增加的压力,为此,他加强了与美国的接触。在一次与美国大使的会谈中,巴列维表示了与美结盟的愿望,美国一直觊觎伊朗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它的战略地位,反对英、苏瓜分伊朗,表示支持伊朗的“独立”地位。在美国总统罗斯福的斡旋下,1942年1月29日,英、苏、伊签订了三国同盟条约。英、苏政府保证尊重伊朗的领土完整和主权及政治独立,并在反法西斯战争结束后的6个月内从伊朗撤军。同年9月22日,美国政府以保证盟国军用物资输往苏联交通线的安全为借口,派兵进驻伊朗。从此,美国势力正式进入伊朗,开始插手伊朗事务。1943年初,应巴列维国王的邀请,美国政府先后向伊朗派遣军事代表团、经济代表团、医疗卫生代表团等6个顾问团,食品管理代表团、经济代表团、医疗卫生代表团等6个顾问团,将伊朗的诸多部门置于美国代表团的监督之下。巴列维甚至授予美国经济代表团团长米尔斯全面监管伊朗的财政大权。巴列王国王公开亲美的外交路线,遭到国内舆论的严厉抨击。为此,伊朗议会通过了解除米尔斯权力的决议。


1945年5月8日德国无条件投降后,英、苏政府表示不愿从伊朗撤军。美国政府则于同年8月28日从伊朗撤军,以此迫使英、苏撤军,但留下拥有数百人的美国军事代表团。不久,英国也从伊朗撤军,但苏联政府仍拒绝撤军。1945年11月15日,在苏联驻军的支持下,阿塞拜疆民主党和伊朗人民党(即伊朗共防河蟹防河蟹党)发动反对中央防河蟹政府的起义,于同年12月12日正式宣布成立阿塞拜疆自治防河蟹政府。同年12月15日,伊朗库尔德民主党在苏联的支持下,宣布在库尔德斯坦成立马哈巴德共和国(即库尔德共和国)。其他少数民族也出现了要求民族自治的运动,伊朗面临分裂的危机。在美国支持下,伊朗政府向联合国控告苏联政府违背从伊朗撤军的决议。在各方压力下,苏联政府才被迫于1946年5月从伊朗撤军。同年12月10日,伊朗军队进入大不里士,消灭了阿塞拜疆民族自治政府。12月末,伊朗军队进攻库尔德坦,库尔德武装人员退入苏联境内,马哈巴德共和国被消灭。


1947年,根据伊朗与美国正式签订的军事合作协议,美国向伊朗驻派代表团,并向伊朗武装力量提供武器装备。伊朗军队开始美式化。按照协议,在伊朗的美国军事人员享有治外法权。伊朗逐渐沦为美国遏制苏联的前哨军事基地。大多数伊朗人反对巴列维国王领队于美国的外交路线,伊朗出现了反对美国的民族民主运动。


巴列维国王的权力得到巩固后,进一步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竭力打击异己力量。1949年4月21日,在巴列维的授意下,伊朗立宪会议修改宪法,授予国王拥有解散议会的权力。同年5月4日,巴列维宣布成立参议院——元老院。参议员完全由国王任命,由上层保守分子组成,以抵消议会中反对派的力量。



21  石油国有化运动


巴列维执行亲西方的外交路线,因而对外国石油公司采取妥协的立场。二战后,伊朗人民要求限制英伊石油公司(原英波石油公司)控制伊朗经济的特权,要求提高伊朗政府分享石油公司利润的比例。一部分激进的民族主义者则要求石油国有化,驱逐外国石油公司。英伊石油公司为了缓和伊朗人民的反英情绪,于1949年7月7日提出签署《石油租让补充协定》的建议,企图以增加少量的支付费用,继续保留原来的油田租让协议。伊朗政府原则上接受英伊石油公司的建议,但触怒了伊朗民族主义者。7月27日,伊朗议会否决了政府与英伊石油公司签订的《石油租让补充协定》。同年10月,以穆罕默德·摩萨台为首的“民族阵线”要求限制君主的权力,反对西方帝国主义对伊朗的控制,向议会提出了关于“石油国有化”的议案。摩萨台的石油国有化倡议,立即获得全国的响应,各地纷纷举行集会和示威游行,形成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推动了伊朗的民族民主革命。这无疑对巴列维王朝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1951年3月15日,伊朗议会经过激烈的辩论,最后通过了《石油国有化法案》。在广泛的舆论压力下,巴列维国王于4月29日违心地任命摩萨台为首相组织新内阁。5月2日,摩萨台政府将有《石油国有化法案》付诸实施,采取了一系列取消英伊石油公司特权的措施,但英伊石油公司拒绝合作。6月21日,伊朗政府成立伊朗国家石油公司,接管英伊石油公司。6月29日,美国政府宣布在英、伊石油争端未解决前,停止对伊朗的援助,对摩萨台政府施加压力。当时伊朗石油生产停顿,给伊朗经济带来很大的困难。巴列维国王则以“幸灾乐祸”的态度旁观。



22  推翻摩萨台政府的政变


1951年7月17日,摩萨台被迫辞去首相职务。巴列维任命亲西方的艾哈迈德·卡旺为新首相,这引发全国声援摩萨台的抗议浪潮,并谴责美国干预伊朗内政。这场声援运动严重冲击了巴列维王朝政权。1952年7月22日,巴列维王朝重新任命摩萨台为首相,并同意他兼任国防防河蟹部长。摩萨台复职后,就力图掌握军队。摩萨台认为,要完成石油国有化和民族民主革命的任务,必须铲除君主和封建王朝这块绊脚石。8月1日,摩萨台获得议会给予他6个月的特别权力后,即下令解散国王的御林军。不久,巴列维被迫将王室拥有的财产交给政府。1953年,摩萨台先后解散王朝支柱之一的参议院和最高防河蟹法院;还宣布将依照公布投票的结果,准备解散亲国王和亲西方的保皇派占多数的下议院。这时,以民族主义、民主派和广大人民为一方,以国王、保皇派和美国为一方的两股势力展开了较量,伊朗政局出现了激烈的动荡。


1953年8月15日,以国王亲信纳西里上校为司令的王宫警卫队发动反对摩萨台首相的政变。政变失败后,巴列维逃往伊拉克避难。在出逃前,巴列维秘密任命他的亲信、前内政大臣、亲美的萨希迪将军为首相。在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幕后策划下,萨希迪于同年8月19日发动军事政变,推翻了摩萨台政府。政变成功后,美国政府即恢复对伊朗的援助,首批提供4500万美元(当时是一笔巨额援助)的紧急赠款。8月22日,巴列维回国。萨希迪将军出任首相,兼国防、外交、内政和邮电大臣。巴列维王朝逃脱了被推翻的危机,但他的权威已受到很大的打击。1953年12月19日,巴列维下令解散议会,举行新的选举,以重新巩固他的权力。


巴列维亲美、亲西方的本质没有发生变化。由于石油国有化已成为现实,巴列维采取了另一种与西方石油资本合作的方式。1954年1月10日,美、英、法的石油财团组成控制伊朗石油产销的国际石油财团。同年11月9日,国际石油财团与伊朗政府签订了协议:国际石油财团接管英伊石油公司的石油勘探和产销权,将50%的利润交给伊朗政府;伊朗政府向英伊石油公司支付7000万美元的赔偿。伊朗石油虽然没有摆脱西方国际石油财团的控制,但伊朗国库中的石油收入大幅度增加。



23  巴列维的“白色革命”


巴列维虽然亲美,但重温昔日波斯帝国的荣耀始终是他们父子两代所追求的梦想。他企图利用石油美元和美国的支持,在短期内把伊朗建成一个强盛的现代化国家。1963年初,巴列维提出了一项社会改革方案,企图依靠巨额石油收入来实现国家的现代化。这项改革来自国王的意旨,伊朗舆论称它为“白色革命”。白色革命的主要内容:(1)扩大土改范围;(2)森林和牧场国有化;(3)出售国营企业的股份作为土改资金;(4)工人拥有工厂股票和享有利润的分红;(5)修改选举法;(6)建立知识大军,制定与“白色革命”相结合的经济发展计划。巴列维“白色革命”的改革计划遭到一部分人特别是宗教界人士的反对,因为土改范围的扩大将涉及清真寺民拥有的大量土地。选举法修改的一项内容是承认妇女享有平等的社会地位,将拥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被认为损害了宗教的神圣和违反伊斯兰教教义。伊斯兰教什叶派宗教领袖鲁霍拉·穆萨维·霍梅尼猛烈抨击国王提出白色革命的目的之一是打击什叶派穆斯林的权威地位,他公开号召穆斯林起来推翻世俗的君主政权。伊朗民族主义力量则指责国王欺世盗名,其目的在于巩固封建王朝的专制统治。


事实上,巴列维的社会改革计划虽然搞得轰轰烈烈,但其成效并不显著。巴列维一贯好大喜功,有不少改革项目华而不实,不但浪费了大量资金,甚至有的项目反而给人民带来危害。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一群与王室和外国公司相勾结的暴发户——官僚买办资产阶级,扩大了社会的两极分化。巴列维敞开国门,听任西方文化像潮水般涌入伊朗社会,与伊斯兰传统文化发生冲突。大规模扩充军事实力,给伊朗经济带来沉重的负担,在1972~1976年间,伊朗与美国订购军火合同的款额达104亿美元。此外,政府官员和管理者的贪赃枉法,工程承包商贿赂成风,使社会风气日趋恶化。社会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引起广大人民的强烈不满。巴列维在政治上的专制统治,建立庞大的秘密特务机构萨瓦克,镇压不同政见者,引起人民群众的恐惧和憎恨。于是,全国舆论纷纷抨击国王的白色革命,出现了反对白色革命的新浪潮。巴列维一方面依仗巨额的石油收入,另一方面依靠美国的支持,一意孤行,仍不遗余力地推行他的改革计划,甚至不惜对反对者采取严厉镇压的强硬手段,如逮捕了什叶派宗教领袖霍梅尼,后又将他流放国外。


巴列维为了显示伊朗的“繁荣昌盛”,不惜耗费巨资,在1971年10月12~17日,为波斯帝国建国2500年举行大规模的庆祝活动,约有60个国家的元首、政府首脑和代表参加了庆祝典礼。庆祝活动极其铺张浪费,耗费了近亿美元,受到伊朗舆论的严厉抨击。



24  反对巴列维国王的群体运动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伊朗的民族民主革命力量形成了反国王的广泛群众运动。巴列维为了缓和人民对现状的不满,于1977年8月又将他的社会改革增添了新的内容,从原来的6项增加到19项,如建立卫生队、实施免费教育、反对贵卖、限制房租等新项目。巴还不错维还在同年8月6日,将已任首相13年的心腹阿米尔·阿巴斯·胡韦达作为替罪羊免职拘押。任何执政的伊朗复兴党总防河蟹防河蟹记、前财政大臣贾姆希德·阿穆泽加尔为首相。但这些措施并不能阻止伊朗人民反对君主专制统治的斗争。


从左翼集团、民主派、少数民族到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者,汇成反国王运动的大军,全国几十个城市均爆发了反政府的骚乱,不断出现流血冲突。1978年8月,德黑兰爆发了有上百万人参加的示威流行。此时,巴列维急切等待美国的支持。当巴列维调集军队准备以武力镇压反国王运动时,美国为了保持它在伊朗和中东的长远利益,要求巴列维向反对派做出让步,以平息政治风潮。同年8月27日,巴列维撤了阿穆泽加的首相职务,任何美国的朋友、参议院前议长、巴列维基金会会长沙里夫·埃马米为首相。埃马米与宗教界有历史渊源关系,他虽然竭力安抚宗教界和反对派,但被拒绝,伊朗的局势进一步恶化。埃马米转而采取镇压手段,宣布对12个城市实行军事管制。然而,占国民经济总收入80%的石油工业的工人参加了罢工和示威,伊朗局势更陷于混乱。这时,美国认为能保证伊朗局势稳定的力量唯有军队,于是要求国王启用军人。1978年11月6日,巴列维任命亲美的武装部队总参谋长古拉姆•礼萨•爱资哈里将军为首相,组成军政府军政府也无法压制如火如荼的反国王运动。同年12月1~3日,德黑兰爆发了军警与示威群众之间大规模的流血冲突。12月10日,德黑兰百万人参加的反国王大游行表明,军政府已失去对局势的控制。12月31日,爱资哈萨克里将军辞去首相职务,军政府垮台。伊朗全国陷入无政府的混乱局面。



25  美国逼迫巴列维流亡国外


美国非常重视伊朗的石油和它的战略地位,同时也十分关注伊朗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影响的扩散。当巴列维已不能维持统治局面时,美国卡特政府准备抛弃巴列维。早在1978年11月9日,美国驻伊大使沙利文曾向卡特总统呈交一份关于伊朗局势的报告,主张让国王及大部分高级将领出国避难,促使伊斯兰毛拉集团与少壮军官达成谅解,建立由第三种力量——温和的民主主义者为主体的新政权,以便保持美国对伊朗的影响。卡特总统采纳了沙利文的建议,决定让伊朗中间派的代表人物、政坛元老沙普尔•巴赫蒂亚尔组织文职政府。在美国的压力下,1979年1月1日,巴列维任命巴赫蒂亚尔为首相,组织民族和解政府。但巴列维并不愿放弃权力和退出政治舞台,伊朗军队的将领们表示继续效忠他们的统帅——国王,反对国王出国流亡。这违背了美国政府的安排,于是卡特总统派一位与伊朗军方有关系的美驻欧洲部队副司令罗伯特•哈伊塞将军去伊朗执行“特殊使命”。哈伊塞要求伊朗军队的将领支持巴赫蒂亚尔新政府,并恫吓说:“任何企图发动政变的人,必将导致美国砍掉他们的膝盖”。美国驻伊大使向巴列维保证,美国政府将安排他和他的家属在美国定居。1月13日,巴赫蒂亚尔成立了摄政委员会,代行国王权力。1月16日,巴列维携带他的家属去国外“长期度假”,巴列维王朝从此名存实亡。巴列维在他去世前一个月,曾向收留他的好友、埃及总统萨达特愤怒地揭露美国政府逼迫他出走的经过巴列维认为,他最大的错误莫过于太相信美国人,成为美国利益的牺牲品。当然,最后推翻巴列维王朝的是伊朗人,而不是美国人。



26  巴列维王朝被推翻


国王出走,巴赫蒂亚尔出任首相,但仍无法平息伊朗人民推翻巴列维王朝的决心,反国王的群众运动继续升级。1979年1月12日,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在巴黎宣布成立“伊斯兰革命委员会”,积极筹建伊朗临时政府。1月19日和26日,德黑兰百万人上街示威,要求宗教领袖霍梅尼回国主政。美国政府认为,霍梅尼得到大多数伊朗人的拥护,伊朗局势已无法挽回,为了今后能与霍梅尼建立“良好的关系”,拒绝巴赫蒂亚尔让美国阻拦霍梅尼回国的要求。在各方的压力下,1979年1月31日,巴赫蒂亚尔被迫做出准许霍梅尼回国的决定。2月1日,霍梅尼从巴黎回国,受到上百万人的热烈迎接。2月5日,霍梅尼任命“自由运动”领导人迈赫迪•巴扎尔甘为总理,组成“伊斯兰革命临时政府”。于是。德黑兰出现了两个对立的政府。伊朗部分军队将领曾准备发动军事政变,阻止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和左翼集团接管政权。但被美国驻伊大使和美国军事代表团团长所阻拦,他们要求伊朗军队将领不得采取任何军事行动。2月11日,在美国的压力下,伊朗军队将领们做出了不与“革命者争夺胜利果实”的决定。美国驻伊使节立即把这一决定转告伊朗的“革命者”。伊朗军队将领们失去了最后一次夺取政权的机会。同日,伊朗武装部队总参谋长阿巴斯•加拉巴吉将军宣布军方支持霍梅尼的伊斯兰革命临时政府,这使伊朗政局出现了转折性的变化。2月12日,巴赫蒂亚尔政府垮台,至此,巴列维王朝寿终正寝。


相关文章

长按下方二维码打赏


金额随意
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

关注

互联杂谈多次被消失,防失莲,点此加小编个人微信,朋友圈更精彩!

点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互联杂谈精选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