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祖文 | 一位普通教师的“日常”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教育视界 Author 《教育视界》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这个神奇的公众号








作者简介 

 李祖文 

特级教师,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园岭小学


我是一位普通的一线教师,教一个班的语文课,做一个班的班主任。一线教师的所有喜怒哀乐,我每天都经历着;一线教师所有的琐碎事务,我每天都在做着;每天思考、研究的,也都是一线教师关心着的问题。我,不就是一位普通教师吗?这些,不就是一位普通教师的“日常”吗?


一、始终想着的问题:为什么学生学习有差异?


从走上讲台那天开始,一直到现在,不管自己取得什么样的进步或者荣誉,始终有一个疑问存在我的心里——为什么同样上一节课,学生的学习效果迥然不同?为什么同一个班级,听同一教师的课,会有第一名和最后一名?这个问题没有随着岁月的更替而消失,反倒是越来越成为我心中的大问题。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经过无数次的研究与实验,寻求了不同的解决方案,我却始终无法真正解决这个问题。这或许不是只有我才碰到的问题,可能是所有的一线教师都遇到过或者正在思考的难题。

    

对这个问题,我们始终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一线教师碰到这样的质疑时,通常习惯地将问题归结于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状态,甚至是学生的座位或者家庭教育、遗传素质等。细析起来,似乎问题都在学生的身上。这样的想法其实也无可厚非,因为作为教师而言——“我同样是教课,别的学生可以学得很好,为什么你就学不好呢?”

    

我曾经也如此认为,但一次备课的经历却让我开始意识到,或许问题还出在(也可能主要出在)我们的教学或者课程上。

    

《大自然的声音》是统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文章,有着典型的“总分”结构,抒发了作者对于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按照惯例,我这样设计教学:


1. 找出这篇文章的中心句,问题设置为:这篇文章围绕着哪句话来写?


2. 理清课文结构,问题设置是:围绕这句话,作者分别写了哪些内容?


3. 教师指导学习第2 自然段,了解作者叙述的方式。


4. 教师引导学生自学第3~4 自然段,加深对叙述方式的学习。


5. 引导学生圈画出课文中描写声音的词语,读一读,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在哪里也听过这些声音。问题设置为:你听到过哪些“美妙的声音”?试着写几句话和同学交流,如,“鸟儿是大自然的歌手……”“厨房是一个音乐厅……”。


6. 小练笔,拓展学习。


这是常态的公开课设置的方式:有整体把握,也有针对性的指导阅读,还有自学环节的设置,最后更有拓展性学习。这样的教学设计放到语文课堂也可以顺利进行下去,但我们会悲哀地发现:主动回答问题,跟着教师教学节奏走的学生总是那为数极少的七八位。为什么更多的学生对这样的教学安排不感兴趣呢?

    

带着对这一问题的思考,我试着换成另一种教学方式:


1. 播放有大自然声音的声响音乐,学生完成初步感知。


(1)播放声响音乐。


(2)学生聆听后完成练习:听完后,我的感觉是什么?我听到了哪些声音?(表示声音的词可以从下面的词语挑选,也可以用自己想出来的词语)


轰轰轰  轰隆  噼里啪啦  噼啪  唧唧  嗡嗡 叮当叮当  叮叮当  咔嚓  咔嗒  哐[kuāng]啷  吧嗒  梆梆  咚咚  嘟嘟嘟  呷呷  嘎[gā]嘎  嘎叽  咕咕咕  啾[jiū]啾  咕嘟咕嘟  咕叽  汩[gǔ]汩  哗哗啦啦


(3)试着写一段话,先说说自己的感受,将你选的词语用进去。


2. 阅读课文,感知作者的表述方式。


(1)自己阅读课文,并思考:作者对大自然的声音是什么感受?作者用了哪些描述声音的词语?


(2)师生共同讨论作者的表述方式。


3. 对比自己的习作,做适当的修改。


4. 对比阅读,学习文章特别的表述方式。


(1)引导学生用修改后的文章与课文对比,思考:我的片段练习与课文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学习特别的表述方式,圈出能够体现这种特别的表述方式的语句与词语。


(3)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选择了这样的一些词语,这与什么有关系?


5. 修改自己的片段练习,与同学交流。


6. 总结:这样的学习只是开始,仍需要继续修正自己的片段练习。

    

这样的教学设计与前一个完全不同:从学生听完大自然的声音后的感受入手,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自己的感受,继而用课文作为读与写的支架,推动学生习作的完成。整个教学过程,顾及了学生的感受及深度参与,让学生有选择学习内容的权利和机会,在不同阶段介入文本的不同内容,从而达到读与写相互融合的效果。

    

这是教学的设计,教学现场到底如何呢?让我惊讶的是:不再只有七八个学生跟我互动,而是所有的学生都动起来了,都在寻找自己需要学习的内容。在一些地方上这节课的时候,学生竟然舍不得下课,希望能够再学下去,能够给时间让他们写更多的内容,让他们有机会读自己写的内容。

    

教学设计的变化,带来了另一种完全不同的学习效果,这让我意识到:可能我们需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层面做一些改变。就是这样的变化,让我这位普通的一线教师看到了改变学生学习困境的希望。


二、始终做着的事情:让语文学习真实发生


《大自然的声音》的备课只是一个个例,但我从中发现: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结合文本内容,二者重合形成“教学点”,利用恰当的支架支持,再将学习过程的坡度减缓,以专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习,学生兴趣之浓厚远远超过我的想象。我觉得我的教学、我的课程需要改变,需要语文的学习在教学现场真实发生。

    

首先,将探知学生的已有经验与学习困难前置。不可否认,一系列教育政策的影响、混合编班的方式、学生多元的特点等多种原因导致了学生在学习效果上有较大差异。我们对于学生认知类型、学习角色类型都较难准确把握,因此在语文的学习中,需要用一些方式来探知学生的已有经验与学习困难,而且这需要放到教学的最初的环节来做。

    

比如学习六年级上册阅读策略单元,我就这样设计教学:


1. 习作前的准备。

    

冰淇淋是我们很喜欢的一种消暑食品,但是爸爸妈妈却不怎么愿意让我们吃,如果我们以“冰淇淋,让生活更美好”为题去写一篇文章说服他们,我们该如何收集资料来写呢?


(1)阅读一篇关于冰淇淋的文章。(文章略。)


(2)想一想,这篇文章的哪些内容我们可以用到,把能够用到的语句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上面的内容不够写这篇文章,我们可以再收集一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完成第一次习作。

    

试着用收集到的资料,以“冰淇淋,让生活更美好”为题,写一篇文章。

    

通过习作的方式探知学生已有经验,通过阅读了解学生的困难,让学生在学习之前就知晓自己的问题所在,这样,学生就清楚自己到底要选择什么内容来学习。经过这些年的尝试,我发现这个环节对于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它让学生明确了“我为什么要学习”。

    

其次,将阅读与学生的习作紧密结合。因为有了学生的习作作为已有经验的学习参照物,在单元学习过程中,我就有意识地根据学生习作中呈现的问题做针对性的教学。这个针对性的教学不仅针对学生的问题,也牵涉单元学习目标对学生的提升部分。

    

仍以六年级下册阅读策略单元,在探知学生的情况之后,紧接下来的教学环节,我这样设计:


1. 从上面的学习历程中,我们明白了什么?

    

(温馨提示:冰淇淋的资料有很多很多,为什么我们只选择这些资料来写?)


2. 如果我们对竹节人、宇宙中的生命、故宫博物院有兴趣,我们可以怎么去了解呢?我们试着填一填表1。



3. 如果由你选择来介绍一下竹节人、宇宙中的生命、故宫博物院,你觉得还需要收集一些什么资料?请填一填表2。



4. 试着按照你的想法介绍一下。

    

这样的设计,其实就是将学生的已有经验与教材课文的学习紧密结合,用已有经验来带动教材课文的学习。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最大化的激发,让每一个不同基础的学生在学习中都有收获,“学习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凸显。同时,课文的学习与知识的获得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实现,并且将课文与课文之间的界限有意识地打破,达到阅读与习作的有机融合。

    

最后,拓宽学习的途径,重视向同伴学习。学习,其实不仅仅是向教师、书本学习,还有一条重要的途径——向同伴学习。在我的课程中,始终将此作为一个重要部分,所以,我时常安排这样的环节:


1. 从同学那里借鉴来了什么?


2. 将从同学那里借鉴来的东西添加到自己的习作,形成第二次习作。

    

这样的安排,也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的时候,有多个途径的解决方式。

    

正因为做了这样的安排,我越发觉得自己的课堂开始有真实学习的“影子”,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开始有了浓厚的兴趣。一位家长这样说:“自从上了四年级,从师李老师以来,孩子带回来的新鲜主意越来越多,几乎让我们应接不暇,而孩子对学校、对教室的兴趣也越来越强烈。他常常想早早去到教室,因为那里有成百上千的书等着他;他小心翼翼害怕违规,因为对他而言不准阅读已是最残忍的处罚,更担心连累小组的同学;他总是对语文课心心念念,因为李老师的惊喜多不胜数,或许是一个‘橙’,或许是去社区小公园里观察雕塑,又或许是一本绘本、一个笑话,对孩子而言,语文课不再等于语文书与练习册;他的作业丰富多彩,做工作纸、背古文,还有实践活动,为外婆煎一个鸡蛋、为妈妈洗一双袜子、为爸爸擦一双皮鞋……他快乐地完成并为自己的进步而骄傲!”


三、始终牢记的初衷:让会学习伴随学生一生


佐藤学说:学习就是同教科书(客观世界)的相遇与对话,同教室里的伙伴们的相遇与对话,同自己的相遇与对话。学习就是由这三种对话实践构成的。这就是所谓学习的“三位一体论”。

    

但是现实却并非如此。学生只向书籍、教师学习,在汇报交流时,他们张望着分享的同学,不能很好地将自己的交流所得形成文字,似乎还是“做观众,看热闹”。因此,在课程建设中,我就开始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去学会学习。我采用比较多的方式是让学生每天填写如图1 所示的“我的学习日志”。


学生每天都需要根据一天的课程完成这样一张表格,在回家后,要求学生梳理“我的想法”。我每一届的学生每一天都坚持着,几年下来,就可以逐步养成这样的学习习惯。长年累月的坚持,目的只有一个:让会学习伴随学生一生!学生以这样的方式来进行着每一天的语文真实学习,对于我来说,也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来与学生变化中的学习状况相适应。最初,我建一间阅读教室,无非希望学生能够有一个阅读浸润的空间,呈现一种不一样的态势。但随着新型教室的建立,以往的“讲解、提问、灌输、练习”式的教学已经无法让学生感兴趣,甚至因为新的环境,学生有了比之前更严重的厌学情绪。这个时候,我只有改变自己的上课方式,甚至改变自己的语文课程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

    

先是撤掉教室里的讲台,将教师上课的位置放在教室的中间,真正做到“站在孩子的中间”。因为站到了教室的中间,与教室的绝大多数的学生的距离越来越近,可以近距离观察到学生的点滴反应,便于及时调整。这样坚持下来,课程的进展往往会随时调整。学生都跟我开玩笑说:“李老师,你现在是真正的首席了!”我明白学生的感觉,他们不是说我的学术荣誉,而是指在课堂中,我跟他们一起学习,是学习过程中的“首席”了。

    

每一个学生的质素不同,每一届学生呈现的学习态势已迥然不同,加上课堂教学的状况也瞬息万变,每一天的学生都有新样态。于是,需要我每天都要随着学习的进程做不同的调整。而这种调整,来自我对于学习内容的落实情况以及学生学习状况的观察。为了更贴切反应课堂的状况,我采用“课堂照片+ 教学记录”的方式来分析。为了提醒自己,我则采用在微博和朋友圈同步记录的方式来实现对自己的督促。

    

这样的反思方式下,我不仅仅有对教学内容的记录,也有对学生的学习状态的记录与分析,更会将具备典型性的学生的学习状况与学习成果做记录。这为我每天的教学分析提供了最为真实的资料,也为第二天或者说接下来的教学调整提供了依据。

    

这样的记录与反思,我已经持续了9 年,历经三届学生。只要这一天有教学活动,就会有相应的教学分析。这些年,我积累了将近1500 天的记录,累积了几十万字的教学反思,将近3 万张照片。我越来越清楚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需求的结合点在什么地方,也逐步让教室里的学习越来越真实与有趣。

    

这样的尝试,这样的努力,其实并不是只有我可以做,每一位普通的一线教师都可以做,只是需要我们每一天都坚持而已。没有特别的招数,没有高深的理论,只是每天面对学生的困难与出现的问题,做及时的研究与解决。

往期精热文

我的第一篇荒诞小说——《荒诞与现实》

孩子,可能忘记教你这些了……

“他们”说童书

重新定义“童心”

关于童诗的一些散思

孩子,我们一起来给漫画正名

是“教方法”还是“教策略”?——以《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为例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

《童年》导读

《小兵张嘎》导读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每日为你推送最暖心的阅读故事

长按扫码关注我们

编辑:寒冰


喜欢我,就点个在看呗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