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观新鲜事】头孢就酒,说“走”就“走”
10月25日,某平台女主播在直播时突然喊起了救命,丧失行为能力,网友们速度呼叫警察叔叔,成功将女主播送到医院治疗。
这么危急的情况,其实“仅仅”是因为该主播在直播前服用了头孢类药物,又在直播时喝了酒,引起了药物的不良反应,继而引起突发心肌炎。
头孢和酒精是怎样产生了如此可怕的作用呢?
“头孢就酒”后的不良症状其实是发生了双硫仑样反应(disulfiram-like reaction),俗称是酒醉貌反应。
正常情况下,一杯酒下肚之后,酒精在人体内分解成为二氧化碳和水,这个过程中有两种必不可少的酶: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
顾名思义,乙醇脱氢酶就是给乙醇脱掉氢原子,少了两个氢原子的乙醇就变成乙醛。而乙醛脱氢酶继续把乙醛再次脱掉两个氢原子,使乙醛最终被分解成为二氧化碳和水。
有的人喝酒容易“上脸”,就是因为自身天生缺乏乙醛脱氢酶或者乙醛脱氢酶活力不高,使酒精不能被完全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而是以乙醛的形式继续留在体内(乙醛具有让毛细血管扩张的功能),这些人在喝酒后就会心跳加快并且脸红,被称为“酒精性脸红反应”。
而头孢类的药物中的硫甲基氮唑基团会抑制乙醛脱氢酶的作用,干扰人体对酒精的正常代谢,致使饮用少量乙醇也可引起乙醛中毒的反应,对人体产生一定的毒害作用,使人喝酒后产生恶心欲吐、昏迷不适等醉酒症状。
不仅仅是头孢,服用可以干扰乙醛脱氢酶正常工作的化学成分后再次摄入酒精,都可能会造成乙醛中毒症状。但有些头孢类药物比如头孢曲松(罗氏芬)、头孢唑林(新泰林)等头孢药物不含有“硫甲基氮唑基团”,因此并不会造成双硫仑样反应。
那么生活中哪些药物与食品容易造成双硫仑样反应呢?
首先说含有酒精的食物,大家熟知的白酒、红酒、啤酒,以及各种明明白白写上酒字的食品比如酒心巧克力或者酒精饮料就不用说了。
容易被大家忽略的是一些生产过程中采用发酵工艺的食物,酒是麦子发酵精酿而成,因此采用类似生产工艺的发酵食物多少会含有一些酒精成分,比如乳酪、香肠、豆腐乳、腌制品之类。放置时间稍长的高含糖量的水果,如香蕉、菠萝等,也会在某些细菌的作用下把葡萄糖转化成乙醇。
除此之外,一些食品在加工过程中会添加酒精,如近年来严查酒驾而发现的一些有含酒精的食物,比如蛋黄派、瑞士卷等会利用酒精保持口感松软。
而药物中有三类药物“中奖率较高”:头孢类、硝基咪唑类和降血糖类。
头孢菌素类:如头孢哌酮(先锋必)、头孢哌酮-舒巴坦(舒普深)、头孢匹胺、头孢孟多、头孢美诺、头孢甲肟、头孢尼西等10余种头孢类药物。
硝基咪唑类:甲硝唑、甲硝唑磷酸二钠、替硝唑、奥硝唑等。
降血糖类:氯磺丙脲、甲磺丁脲、苯乙双胍、格列齐特、胰岛素等。
其他:呋喃唑酮、呋喃妥因、氯霉素、酮康唑、灰黄霉素等等,以及同时服用酒精为溶媒的药物制剂,如藿香正气口服液、药酒制剂、碘酒等等。
这些药物都含有“硫甲基氮唑基团”或含有化学结构式类似于“硫甲基氮唑基团”的其他基团,都会干扰乙醛脱氢酶的正常代谢途径。
除了双硫仑样反应之外,还有哪些药物与酒同时服用时导致的不良反应?
许多药物在饮酒后会通过别的代谢途径产生对人体的伤害,如镇静、安定、催眠类的药物(奋乃静、速可眠等)与酒一起服用,可能会使中枢神经受到抑制,重则可能会导致血压下降、呼吸困难。
很多感冒药都有对乙酰氨基酚,这种成分在转化过程中会产生一种有毒的代谢物质,需要体内的谷胱甘肽等物质结合才能降低毒性,喝酒可能会导致大量谷胱甘肽被消耗,有增加肝脏衰竭的风险。
在如此繁多的药物中,避免药物与食物“混搭”后产生不良反应的最简单方法,就是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许多药物说明书的注意事项中都包括忌烟酒这一项,所以在吃药期间,酒就不要喝了,其实就算是没有吃药,也要尽量少喝酒,酒精不只与许多药物相冲,和一些食物也不能搭配食用。
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关于饮食上的健康问题,请持续关注我们,小编会不定期推送相关文章,给大家的健康生活提供小小建议。
最后,小编想提醒大家:衣服可以混搭,食物和药可不能乱搭哦~
往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