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堆里捡来一个诺奖?宠物也能发论文?这居然都是真的
1
1948年,也就是72年前的愚人节,一篇颇为诡异的文章出现在了《物理评论》的“读者来信”一栏,文章的作者分别是:阿尔菲、贝特和伽莫夫,正好与前三个希腊字母α、β、γ谐音。
奇特的署名方式,再加上愚人节这个特殊的日子,怎么看都让人觉得这是一场恶作剧,这背后到底有什么故事?
那年,还是博士生的阿尔菲刚刚用最古老的电子计算机验证了他和导师伽莫夫提出的假说。
这可不是一般的假说,它解释了宇宙诞生之初化学元素的起源,还解决了一个困扰当时物理学界的难题——“为什么宇宙中的氦元素那么多”,这个成果一旦发布必然能引起学界的轰动。
于是,阿尔菲和伽莫夫两人用最快的速度将这个重大发现写成了一则短讯,投稿到《物理评论》。按照《物理评论》的排期,这篇文章将于4月1日愚人节发表。
然而,当发表日期与作者署名同时映入伽莫夫的脑海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他竟然把一个从未参与到他们研究的人名强行加到了第二作者的位置,这个人就是汉斯·贝特。
于是,三个与希腊字母α、β、γ谐音的单词赫然出现在这篇文章的作者栏里,原本很正经的论文凭添了几分戏谑的色彩。
尽管学生阿尔菲对导师的行为很不满意,但伽莫夫还是说服了他,一定要在愚人节这一天“皮一下”。
阿尔菲:我能怎么办?我也很无奈!
也许是一时兴起,也许是谋划已久,伽莫夫清奇的脑回路我们已无从得知,他还在后来的一篇文章中写道:
“如果这篇文章的署名只有阿尔菲和伽莫夫,这似乎对希腊字母表不太公平,所以在准备手稿的时候,汉斯·A·贝特博士(缺席,in absentia)的名字就被加进去了。”
巧的是,莫名成为第二作者的贝特竟然是《物理评论》的审稿人。作为伽莫夫的好朋友,对于这个搞怪的行为,贝特不但没有生气,反而还主动配合起来,他删掉了自己名字后面“缺席”的两个字,这篇署名“α、β、γ”的文章顺利地在愚人节当天发表。
贝特:想不到吧
截至今日,这篇文章已经被引用上千次,算得上是“传世佳作”,文中提出的理论也被大家通俗地称作“αβγ理论”。
伽莫夫:一个好理论一定要配个亮眼的名字
不过,今天的期刊都有了各自的作者认证机制,可不要再模仿伽莫夫的操作了。
除了玩“谐音梗”的伽莫夫外,有的科学家甚至让自己的宠物当上了第二作者。
我是猫里面学术造诣最高的
三年后,第15届低温物理学国际会议上,这只“学术猫”正式为它的论文签上了爪印。
不过,这只学术猫似乎不满足于当第二作者,此后它竟然还在某法文杂志上独立发表了一篇文章。
猫都发表了论文,宠物狗自然也不甘示弱。
免疫学家波莉·玛卿格把自己的文章投到《实验医学报》时,由于编审不相信她一个人能完成此项科研任务,于是玛卿格又署上了她宠物狗的名字——Galadriel Mirkwood。
不过这件事导致她在本期刊终身禁投,直到换了一名能包容这件事的主编才作罢。
波莉·玛卿格与她的宠物狗们
前面两只宠物还有个像模像样的笔名,乍一看还挺像个人。不过接下来这只仓鼠就显得毫无遮拦,直接用昵称H.A.M.S ter Tisha与它的主人安德烈·海姆共同发表了一篇论文。
提起安德烈·海姆,他干过的事可不止与仓鼠一起发论文这么简单,接下来我们就来讲讲他的故事。
2
诺奖大家都知道,但你了解“搞笑诺奖”吗?
搞笑诺贝尔奖(Ig Nobel Prizes)由科学幽默杂志(Annals of Improbable Research,AIR)主办,目的是选出那些“乍看之下令人发笑,之后发人深省”的研究。
更令人惊异的是,2001年搞笑诺贝尔奖得主安德烈·海姆在9年后竟然获得了真正的诺贝尔奖,成为前无古人的“双料诺奖”得主!
安德烈所在的实验室有一台性能超强的电磁铁,它能在常温下产生20特斯拉的磁场,相当于地磁场的400000倍,这几乎是实验室能达到的最强磁场了。
这么高端的仪器不用来搞事情就浪费了
然而,惭愧的是安德烈所从事的研究仅需要0.01特斯拉的磁场,根本用不上如此昂贵而强大的电磁铁,这无疑是一种浪费。于是,他想用这台超强电磁铁搞一些事情。
某个周五的晚上,安德烈为了验证水的抗磁性,竟把一些水倒进了正在运行的电磁铁里。这个操作已经无法用“不专业”“错误操作”来形容,换做他人甚至想都不敢想。
要产生20特斯拉的磁场必须要有极大的电流才行,一旦滴入的水引起电路故障,远不止大停电那么简单,很可能引发严重的火灾甚至爆炸。
令人惊讶的是,水滴没有从仪器内流出,而是悬浮在磁铁的中心,安德烈用最直接的实验、最鲜明的现象演示了水的抗磁性。
电磁铁中的水滴
你以为他在做完这么危险的事情后会就此收手并假装无事发生?
接下来的几个月,安德烈不断地给同事和访问学者演示这个实验,为了博人眼球,他不再做往仪器里倒水这么危险的事了,而是干脆直接往电磁铁里扔进了一只活青蛙!不出所料,由于抗磁性青蛙也成功地悬浮了起来。
青蛙:咦?我怎么会飞了!
2001年,当搞笑诺贝尔奖颁奖方联系到安德烈时,曾问他是否有胆量来接受这个奖,毕竟他是一名有正式职位和影响力的学者。
安德烈欣然接收了这份看起来“不太正经”的奖项,并表示:“我为我们的幽默感和自嘲的勇气而感到骄傲。”
3
听完安德烈·海姆获得搞笑诺奖的故事大家是不是大开眼界呢?然而,安德烈获真正诺奖的经历更不可思议。
当时,安德烈·海姆为了制备一块真正的石墨烯,让他的中国研究生姜达用一台价格昂贵、十分高级的抛光机小心翼翼地打磨一块几毫米厚的石墨,想把它打磨成仅有几个原子厚的石墨烯。
宝宝心里苦
要知道1毫米相当于石墨烯厚度的10000000倍!这相当于把“一座山磨成一粒沙”。由于难度极大,姜达的实验并没有成功。
一次,安德烈·海姆在与旁边实验室的研究员Oleg合作时,无意提到自己制备石墨烯失败的事。
巧的是,Oleg是STM(扫描隧道显微镜)方面的专家,他最近正在观测一些石墨样品。使用STM前有个常规操作,就是要用胶带把石墨表层撕掉,这样可以去掉表面吸附的杂质,获得更洁净更新鲜的表面。
听了安德烈的话后,Oleg从自己实验室的垃圾桶里捡来一条沾满石墨的胶带送给了他。安德烈在显微镜下仔细观察这个垃圾桶里的胶带,令他惊奇的是,几块钱胶带上的石墨远比抛光机打磨出来的更薄。
于是,他开始与同事用“撕胶带的”方法制备,终于成功地得到了真正的石墨烯,并测量了它奇妙的物理特性。
2010年,安德烈·海姆获得诺贝奖,以表彰他在石墨烯方面的贡献,而这一切竟源于隔壁实验室垃圾桶的一条胶带。
胶带上的石墨碎片
没想到在科学史上还有这么多看似搞笑又发人深省的小故事,这些“不正经”的科学家们似乎很随性、幼稚,但在科学研究中,童心未泯与好奇心才是最大的动力。
点击图片阅读:同样都是面条,泡面为何要“烫头”?
点击图片阅读:你体内的细菌竟有3斤重!
点击图片阅读:高度变异,感染人数逐年上升,它是现代医学的“超级反派”...
温馨提醒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需要,目前北京市已经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为避免人员聚集引发交叉感染,最大限度保障观众身体健康,自2020年1月27日(初三)起,北京科学中心暂停对外开放,恢复开放时间另行通知。
请关注北京科学中心官网(www.bjsc.net.cn)、微信公众号(数字北京科学中心)了解最新动态信息。
志愿者招募
想成为北京科学中心志愿者吗?点击左侧图片即可了解详情,并参与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