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柳叶刀最新论文: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常规”防治需慎行

柳叶刀 柳叶刀TheLancet 2020-01-10

青光眼是首位不可逆性致盲眼病。据估算,约450万国人患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而其中致盲患者高达310万。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何明光教授团队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防治方面的最新研究《激光虹膜周切术预防房角关闭:一项单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今天在《柳叶刀》上线。本篇文章是《柳叶刀》今年发表的第二篇由中国医学科研工作者领导的原创性论著。《柳叶刀》微信公众号特别采访何教授,对论文进行深入解读。

 

长按并识别二维码查看论文原文


  编辑推荐  

编辑介绍

Helena Wang 王辉

《柳叶刀》亚洲执行主编


随着中国逐步迈向老龄化社会,青光眼的发病率逐渐攀升,随之也带来相应医疗成本的提高。本研究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防治提出了非常强有力的医疗证据,支持“对于通过社区筛查找到的闭角型青光眼‘高危患者’不应广泛使用预防性激光治疗”。


长按并识别二维码查看论文述评原文


值得一提的是,这篇论文是《柳叶刀》今年发表的第二篇由中国医学科研工作者领导的原创性论著。原创性论著是最能代表医学科学研究发展和创新水平的文章类型。据不完全统计,虽然中国研究者参与的国际大型临床研究日益增多,但每年《柳叶刀》主刊发表的完全由中国研究者领导的原创性论著数量还非常有限,因为原创性论著接收的比例和难度都可视为“皇冠上的珍珠”。

 

而今年呈现了非常可喜的趋势,迄今为止《柳叶刀》已经发表两篇来自中国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这两篇研究都是由中国学者领导并且联合国际顶尖研究中心共同参与设计并完成的,都体现了中国研究的创新性和顶尖性,也都体现了中国逐渐从国际大型临床研究参与者转变成临床研究领导者的过程。期待中国研究者接下来更多的精彩表现。


  作者采访  

作者介绍

何明光

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教授,墨尔本大学眼科学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广东特支计划杰出人才(“南粤百杰”)。研究方向包括眼科疾病的临床和遗传流行病学、影像技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研究。自2012年起担任亚太眼科学会副秘书长和常务理事,2016年创办亚太远程眼科学会并担任创会主席。获得包括亚太眼科学会Holmes Lecture奖等国际学术奖励和荣誉。

 

Q. 本研究是关于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其中提到310万中国人致盲源于闭角型青光眼。请您谈谈中国青光眼的整体流行病学、治疗和预防的现状。

 

青光眼是首位不可逆性致盲眼病。近年流行病学数据显示,青光眼患者数量在全球范围内已达700万;预测到2040年,该数字将进一步攀升至1120万。青光眼主要有两种最常见的分类: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和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其中,亚洲人群是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高发群体,超过3/4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来自亚洲地区;据估算,约450万国人患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而其中致盲患者高达310万。在既往的“广州荔湾眼病研究”中,我们发现50岁以上国人青光眼总体患病率在3.8%,而其中闭角型青光眼患病率达到1.5%。

 

与开角型青光眼相比,闭角型青光眼对视力的损害更大,致盲率更高。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常见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40岁以上、女性、特定眼部解剖特征如眼球前后径较短、眼前房深度较浅等。目前,我国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防治重点在于早筛查、早发现、早干预。2014年公布的《我国原发性青光眼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指出,对于具有高发危险因素的个体,建议进行以医院为基础的机会性筛查。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治疗以手术为主,而对于尚未出现青光眼视神经病变损害的病变早期患者,可选择包括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的治疗方式

 

Q. 请您谈谈本研究的想法是如何产生的?

 

2003-2004年,我们和英国Moorfields眼科医院和美国Johns Hopkins大学Wilmer眼科医院的研究者合作,在广州完成了“荔湾眼病研究”,作为第一个在国外发表的青光眼流行病学研究,我们发现在50岁以上人群中,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病率达到1.5%,但是具有引起闭角型青光眼解剖特征的“高危患者”的比例达到10%。

 

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是公认的预防性治疗方法,通过使用YAG激光,在虹膜上面造孔,让前后房的房水压力得到平衡,虹膜从膨隆变为平坦,从而使前房角变宽,降低发生青光眼的机会。但是,为大量的“高危患者”进行预防性的激光治疗,需要明确这种“常规”治疗方法对预防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发生的长期有效性和安全性,而这些问题在既往的研究中一直没有得到完满的解答

 

Q. 可否简单介绍一下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本研究将如何改变临床实践?

 

这是一项为期6年的单中心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我们对广州市荔湾区50-70岁人群进行社区筛查,最终从11991名筛查对象中入选了889名临床试验受试者。所有受试者均达到预定的双眼可疑原发性房角关闭入选标准。对受试者双眼进行随机分组,其中一眼分配至激光虹膜周边切开,作为干预组,对侧眼不进行治疗,作为对照。进行激光治疗后,对受试者进行定期随访至72个月。眼压升高、发生前房角粘连或急性青光眼发作作为主要结局指标。我们发现在干预组,每1000眼*年中,主要结局指标发生率为4.19,而对照眼为7.97;风险比为0.53。其中,干预组出现19例主要结局指标,对照组出现36例主要结局指标;两组间具有统计学显著差异。



虽然临床试验证实预防性激光治疗可以降低47%的主要结局指标的发生,但是由于主要结局指标本身的发生率极低,而且都以不会马上引起视力损伤的前房角粘连为主,因此对于通过社区筛查找到的闭角型青光眼“高危患者”不应广泛使用预防性激光治疗。这个临床实践的改变,可能会减少没有必要的手术治疗,降低卫生资源的投入。

 

Q. 本研究是由您的团队领导并有英美两国的顶尖眼科研究机构共同参与的随机临床研究。请您谈谈本研究的国际合作是如何进行的?以及国际合作的意义和经验。

 

我非常荣幸能与志同道合的国际同僚合作,对我们共同感兴趣且具有重大公共卫生学意义的课题进行探讨,并最终完成此临床试验。Paul Foster、David Friedman和Tin Aung教授分别来自英国、美国和新加坡的眼科临床和研究中心,我们已经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研究方面合作了15年。在项目启动阶段,我们分别在各自国家申请研究经费,其后多次在广州召开项目现场会,明确研究方案和检查人员培训,甚至共同检查病人,抽查达到结局指标的患者,以保证临床检查的准确性;项目从一开始就在Johns Hopkins大学成立第三方数据监控委员会,保证数据采集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及时监控不良事件的发生,同时也保证了数据分析的中立性和准确性。

 

为期6年的临床试验实属不易,倾注了来自四个国家的研究人员的大量心血。当然,我更要感谢我们项目的实施单位中山眼科中心,以及在那里辛勤工作的项目临床检查和支持团队END

 

长按并识别二维码查看论文原文


往期精选

柳叶刀2019第一篇中国RCT:“单个囊胚期冻胚移植”妊娠率更高

可防可治:宫颈癌消除目标可期

听科研领军女性讲述“中国女性健康故事”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论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