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低收入国家12-15岁青少年伤害频发:防控任重道远

柳叶刀 柳叶刀TheLancet 2020-01-11

《柳叶刀儿童与青少年健康》(The Lancet Child & Adolescent Health)近日在线发表一项由中国学者主导分析的、关于中低收入国家儿童伤害流行现状的研究。研究指出,中低收入国家伤害及暴力流行现状仍十分严峻,且地区差异大。柳叶刀官方微信公众号特别邀请本文通讯作者、暨南大学基础医学院曾芳芳副教授及第一作者、宁波大学医学院韩丽媛副教授对研究结果进行解读。


编辑推荐语

Marco De Ambrogi

《柳叶刀-儿童与青少年健康》执行副主编

在过去50年中,虽然儿童死亡率的下降超过80%,但青少年死亡率却仅下降50%。这是由于青少年人群中与伤害有关的死亡率一直保持稳定甚至有上升趋势。暨南大学曾芳芳及其同事基于全球学校学生健康调查(the Global School-based Student Health Survey, GSHS),对中低收入国家青少年中非故意伤害和暴力的发生率进行了评估。作者指出,中低收入国家中人身攻击[35.6% (95% CI 30.7–40.5)]、肢体冲突[36.4% (95% CI 29.9–42.9)]及严重受伤[36.4% (95% CI 29.9–42.9)]的发生率较高,且伤害多发于男孩,因为男孩比女孩更倾向于参与高风险和高强度的活动。虽然女孩经历的言语性暴力比身体遭受的暴力更严重,但是欺凌现象[34.4% (95% CI 27.1–41.7)]在男孩和女孩中同样普遍。令人担忧的数据表明,我们迫切需要加深对青少年人群暴力决定因素的认识,并为中低收入国家制定专门的暴力与伤害预防方案。



  研究解读  

 

世界卫生组织最新人口统计数据显示,10-19岁青少年总数接近20亿,约占全球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尽管过去50年内,儿童死亡率下降超过80%,但青少年死亡率仅下降50%。青少年儿童由于其生理特点,是伤害的主要受累人群。伤害作为危害青少年健康与生命的重要因素,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且在中低收入国家尤为突出。

 

本研究的数据来自全球学校学生健康状况调查(Global School-based Student Health Survey, GSHS)。该调查由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同联合国儿基会(UNICEF)、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在美国CDC的技术协助下,开展的针对青少年(主要为12~15岁)学校学生的调查,旨在提供关于学生健康行为和保护性因素的准确数据,帮助本国设计学校卫生优先项目和政策,进行国家间和国内各地区间的比较,确定学生健康行为和保护性因素的变化趋势[1]。本研究通过对2009-2015年间GSHS调查的68个中低收入国家的164,633名12~15岁青少年意外伤害和暴力模块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中低收入国家青少年受伤和暴力的患病率仍然很高,预防暴力和严重伤害仍然是资源贫乏地区的公共卫生工作重点。通过所提供的不同性别及地区伤害和暴力患病情况,以及受伤和欺凌的不同类型和原因的数据,卫生系统可以设计更具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图1)

 

图1. 2009-2015年中低收入国家WHO分区伤害及暴力流行现状

 

具体伤害类型分布(图2)


1.人身攻击


在调查前12个月里,低收入国家青少年遭受人身攻击的总体患病率为35.6%。其中,在美洲地区流行率最低(28·3%),而西太平洋地区(40·0%)和东南亚地区(39·7%)的患病率最高。男孩的身体攻击发生情况远高于女孩(41.0%vs. 29·4%)。


2.肢体冲突


在调查前12个月里,低收入国家青少年肢体冲突的总体患病率为36·4%。东南亚地区的患病率最低(28.1%),而东地中海地区的患病率最高(43.7%)。男孩的肢体冲突患病率几乎是女孩的两倍(45·5%vs. 26·9%)。


3.严重受伤


过去12个月内中低收入国家青少年严重受伤的总体患病率为42·9%。特定区域的患病率在美洲(39·9%)和东地中海(39·3%)较低,在非洲(48·1%)、东南亚(47·4%)和西太平洋(47·9%)较高。男孩的总体患病率(47·8%)显著高于女孩(37·5%)。在这些严重受伤的青少年中,骨折或关节脱臼以及切伤或刺伤是最常见的受伤类型(患病率为别为22.6%和21.8%),其次是脑震荡(7.9%)。对严重损伤原因进行分析的结果显示,跌倒是造成严重损伤的最主要原因(33.1%),其次为机动车事故(11.0%)。


4.欺凌


过去30天内低收入国家青少年受欺凌的总体患病率为34.4%。其中,美洲地区最低(25·7%),而非洲地区最高(43·9%)。男女生之间受到欺凌的情况没有显著差异(36·4%vs. 32·1%)。其中,肢体欺凌是最主要的类型(36.4%),其次为言语欺凌(13.2%)和种族相关欺凌(11.6%)。 

 

2. 2009-201568个低收入国家或地区伤害及暴力流行现状

 

在我国,伤害是青少年儿童的第一位死亡原因,每年有超过5万4千多名儿童死于伤害。伤害已成为威胁我国儿童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最新发布的《中国青少年儿童伤害现状回顾报告》指出[2],2010-2015年期间,我国0-19岁青少年儿童伤害死亡率呈波动下降,但伤害一直是我国0-19岁青少年儿童死亡的首要原因,占所有死亡的40%-50%。其中,0-19岁青少年儿童伤害死亡的前三大原因分别为:1岁前为窒息(57%)、交通(10%)、溺水(7%);1-14岁为溺水(50%)、交通(30%)、跌落(7%);15-19岁为交通(53%)、溺水(23%)、跌落(8%)

 

对于我国及其他中低收入国家来说,近几十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条件的改善,意外伤害和欺凌流行情况有所下降,但总体患病率仍居高不下,当前形势的严峻程度与世界范围内预防和应对暴力和伤害所做的努力不相符。为推进2030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的实现,有必要将暴力和伤害干预提升至国家公共卫生议程,加速以证据为基础的针对性干预,减少和防止暴力和伤害的发生。END


参考文献


1. Han L, You D, Gao X, Duan S, Hu G, Wang H, Liu S, Zeng F. Unintentional injuries and violence among adolescents aged 12-15 years in 68 low-income and middle-income countries: a secondary analysis of data from the Global School-Based Student Health Survey. The Lancet Child Adolesc Health. 2019 Jul 2.doi: 10.1016/S2352-4642(19)30195-6.

2.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儿童青少年伤害流行状况回顾报告。人民卫生电子音箱出版社。2018年08月出版。


作者介绍

曾芳芳

通讯作者


暨南大学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系流行病学方向副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后。中国营养学会会员、广东省营养学会青年委员及广东省流行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主持及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多项。以第一/通讯作者身份在Lancet Child Adolesc Health,J Clin Endocrinol Metab及Br J Cancer等国际期刊发表SCI论文20余篇。主要研究方向为膳食营养等因素与慢性疾病关联及机制;关注对象为妇幼人群。


韩丽媛

第一作者


宁波大学医学院预防医学系流行病学方向副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博士、苏州大学博士后。中华预防医学会流行病学分会青年委员、浙江省流行病学委员、宁波市流行病学副主委。主持及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科技部重大专项。以第一/通讯作者身份在Lancet Child Adolesc Health,Diabetologia, Stroke, Clinical Nutrition等国际期刊发表SCI论文20余篇。主要研究方向为妇幼相关慢性病危险因素与结局关系累计效应、关键中介生物标记物的大样本队列和预测模型研究。


链接阅读



推荐阅读

《柳叶刀-儿童与青少年健康》:致力于儿科及青少年医学研究

柳叶刀呼吁:共同关注青少年健康

关注儿童和青少年营养状况:超重和肥胖问题突出

青少年吸烟率上升,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手足口病的防控仍面临挑战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柳叶刀-儿童与青少年健康》更多论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