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柳叶刀-精神病学》主编Niall Boyce:用最好的精神医学科学构筑更好的生活
2019“柳叶刀-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大会”于10月19-20日在成都举行,《柳叶刀-精神病学》主编Dr. Niall Boyce参加会议并主持分论坛,期间他接受了《中国科学报》记者的采访。Dr. Niall Boyce介绍了《柳叶刀-精神病学》及本刊感兴趣的研究,并表达了期望——希望听到更多来自中国的声音。今年正值《柳叶刀-精神病学》创刊5周年,正如主编Dr. Niall Boyce在社论中写的那样:我们希望在接下来的五年乃至更远的将来,与您同行,用最好的精神医学科学构筑更好的生活。
图为《柳叶刀-精神病学》主编 Niall Boyce 接受采访
《柳叶刀-精神病学》主编 Niall Boyce
Dr. Niall Boyce于2010年加入《柳叶刀》,时任高级编辑,后成为《柳叶刀-精神病学》的创刊主编。Niall曾在牛津大学攻读医学专业,随后在伦敦大学学院进行精神科轮转培训。他的研究兴趣包括自杀研究、创伤、老年精神医学,以及从社会学和跨文化角度探究精神健康。niall.boyce@lancet.com
“从表面上看,精神卫生领域近5年来的变化不大。全球精神卫生领域仍然人手不足、资金短缺,临床上仍广泛使用拥有数十年历史的药物和疗法,精神疾病患者仍在卫生系统和社会中遭受歧视。所以,我们希望见证并发表精神病学领域最好的研究成果,构筑更好的生活。”近日,《柳叶刀-精神病学》主编Niall Boyce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精神卫生作为一门复杂的学科,不能期望像其他领域那样出现突飞猛进的发展。
201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和世界银行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疾病负担研究显示,神经精神障碍的疾病负担占疾病总负担的10.4%,而精神障碍占总负担的7.4%,精神问题已成为全球疾病负担的一个突出问题。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已成为全世界科学家、政府、民众关心的话题。
稿件质量是接收“金标准”
在当今社会,精神类疾病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普遍的疾病。它的发病模式在国与国之间,甚至在一个国家的内部都是非常不同的。
在Niall Boyce看来,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打破不同职业、不同学科间的边界。“现在,我们希望收到的研究能改善精神障碍患者的生活。精神卫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因此我们在期刊上发表关于使用多种方法和技术的论文,而最好的研究往往来自承认不同观点并充分利用其优势的团队。”
比如,炎症系统在精神疾病中的作用是一个快速发展的研究领域。“它不仅是跨学科的,而且具有很大的潜力,我们要不断地学习用跨专业界限的方法进行工作。”Niall Boyce说。去年,作为《柳叶刀-精神病学》主编,他与《柳叶刀-神经病学》主编Elena Becker-Barroso在巴塞罗那组织了一次会议。此次大会汇集了众多的精神卫生专家和神经病学家,共同讨论了免疫系统在神经和精神障碍中的作用。对于这两个研究领域的优秀研究人员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交流和学习的机会。
谈到稿件接收标准时,Niall Boyce表示,第一,这篇文章有没有提出一个好的研究问题或者临床问题,来推进我们的社会发展或者改善患者的生活?第二,它有没有用一个好的方法来提供一个好的解决方案?
“我们接收稿件完全是基于稿件本身的质量,并不在乎研究者的资历。”Niall Boyce说。
在审稿方面,《柳叶刀-精神病学》通常会选择三个临床方面的审稿人和一个统计方面的审稿人来审读同一篇文章。“如果一篇文章属于交叉学科的研究,我们一般请本刊编委会的专家们推荐审稿人,同时我们也需要看相关文献和资料,迅速了解这些领域的快速发展情况。”Niall Boyce表示,当遇到审稿专家们对一个精神疾病方面的研究有不同意见时,编辑们更愿意倾听各方的声音,再从中找到具体的因果关系,进而得出一个负责任的答案。
而一旦遇到学术不端的问题,柳叶刀会有一套专门的机制进行处理。“这种不端不仅针对于投稿人,也包括审稿人。”Niall Boyce说,柳叶刀希望审稿人不仅能告诉文章所提问题的重要性,而且还能建设性地批评研究人员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在某些情况下,我们还希望了解患者对研究重要性的看法,因为患者的体验非常重要。
图为《柳叶刀-精神病学》主编 Niall Boyce 正在演讲
精神卫生服务均等化仍有差距
当然,精神卫生问题不只是集中在发达国家以及大型城市,很多欠发达地区也存在。如何推动精神卫生公共服务均等化呢?面对记者的提问,Niall Boyce给出了两条建议:第一,将大城市的一些专有知识或者教学医院的一些专有技术推广到农村或者一些欠发达地区。其中,数字化手段不可或缺。“尤其是在遥远的地区或者欠发达地区,我们可以专门安装一些移动的应用程序来实现精神卫生的数字化,普及精神卫生服务。”
第二,利用一些当地的智慧和知识来实现。比如,在津巴布韦一项被称为“友谊长凳”的计划就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计划就是在一些偏远的农村,通过培训一些本地的人员,帮助减轻患者的抑郁或者焦虑。
当然,培养专业的精神病学科的医生更是必不可少。
“目前,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敢说,有足够的精神病医生。”Niall Boyce认为,首先要改善招募精神病医生的方法,使这个职业本身更加充满吸引力。此外,还要发挥其他医生的力量,比如心理医生以及护士的培养。
在精神疾病诊断方面,Niall Boyce告诉记者,国外不会借助太多量表或者太多测试,因为每个患者的发病在不同时间的表现和表征不一样,大多数都是通过专业医生与患者进行沟通和面谈来确诊。“这种手段可能有一些过时,但是目前没有替代的办法。”
而在治疗精神疾病的药物研发方面,更是步履维艰。“要么就是效果不好,要么就是副作用很大。”Niall Boyce建议,可以尝试在基因疗法上有所突破,同时对一些已上市的药物进行重新评估。
期待听到更多“中国声音”
值得一提的是,越来越多中国学者的“声音”开始出现在《柳叶刀-精神病学》。
今年年初,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社会精神病学与行为医学研究室主任黄悦勤教授团队主导的“中国精神卫生调查”结果就发表在此刊上。这次全国性的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涉及31个省区市的157个县区的32552人。调查显示,在中国,焦虑障碍患病率最高,为4.98%;其次为心境障碍,患病率为4.06%;酒精药物使用障碍位列第三,患病率为1.94%。
“这项研究展示了精神健康问题是一个全球非常普遍的现象,同时中国的数据也为解决全球精神障碍疾病问题提供了科学依据。”Niall Boyce希望,能够有更多来自中国的审稿人来审阅一些来自中国的稿件。
据了解,目前在《柳叶刀-精神病学》的编辑咨询委员会中有中国专家,而且还特别成立了一个中国专家咨询委员会。此外,《柳叶刀-精神病学》还有一个特别之处,即成立了全球编辑发展委员会。“很多年轻的研究者应该对此感兴趣。”Niall Boyce说。
正如在今年6月《柳叶刀-精神病学》创刊五周年之际编辑部撰写的社论所言,“我们期盼着,在接下来的五年乃至更远的将来,与您同行,用最好的精神医学科学构筑更好的生活”。END
本文转自《中国科学报》 (2019-11-04 第6版 医药健康)
图为《柳叶刀-精神病学》编辑
Dr. Joan Marsh, Dr. Niall Boyce 及 Dr. Dustin Graham
识别二维码阅读《柳叶刀-精神病学》11月刊
推荐阅读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柳叶刀-精神病学》更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