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汉和其他6个所选省份的抗体血清阳性率的评估 | 《柳叶刀-区域健康》(西太平洋)3月精选
《柳叶刀-区域健康》(西太平洋)(The Lancet Regional Health - Western Pacific)是柳叶刀旗下一本全新的开放获取期刊,是促进“世界各地平等获取优质卫生保健服务”这一柳叶刀全球倡议的一部分。本刊的终极目标是改善西太平洋地区人群的健康结局,并将致力于推动西太平洋地区临床实践的改善和卫生政策的进步与发展。最终期望能够提高该区域及相关国家的卫生质量。柳叶刀特别推出《柳叶刀-区域健康》(西太平洋)精选论文合辑,分享给读者。
”识别二维码阅读《柳叶刀-区域健康》(西太平洋)3月刊
论文精选
1
中国第一波COVID-19大流行控制后,对湖北武汉和其他6个所选省份的抗体血清阳性率的评估
为了应对COVID-19大流行,中国实施了控制措施,以阻止SARS-CoV-2的传播。在第一波大流行之后,我们进行了基于人群的血清学调查,以确定感染程度、感染的危险因素和中和抗体水平,来评估随机抽样人群中的真实感染情况。
该研究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武汉市、武汉市以外的湖北省和6个所选省份进行血清学调查,探讨COVID-19的发病率和遏制策略。参与者为大流行期间在调查区域居住超过14天且知情同意的个人(年龄在一周岁以上)。各省采取两种侧向免疫层析法和一种磁敏化学发光酶免疫法来检测血清中SARS-CoV-2特异性IgM、IgG和总抗体。该试验采用病毒中和检测试验来进行验证。
我们招募了34,857名参与者(总应答率92%);其中427名通过病毒中和检测试验呈阳性。武汉的加权血清阳性率最高(4.43%,95%CI=3.48%-5.62%),其次是湖北省(武汉除外)(0.44%,95%CI=0.26%-0.76%),其他省份最低(<0.1%)。居住在武汉(校正比值比aOR=13.70,95%CI=7.91-23.75),接触COVID-19患者(aOR=7.35,95%CI=5.05-10.69)且年龄在40岁以上(aOR=1.36,95%CI=1.07-1.72)与SARS-CoV-2感染显著相关。在血清阳性的参与者中,101例(24%)有症状,其几何平均中和抗体滴度显著高于326例(76%)无症状患者(30±2.4 vs 15±2.1,p<0.001)。
研究发现,COVID-19总感染率较低,而且从武汉到外省的血清阳性率梯度较大,说明中国控制第一波COVID-19感染取得了成功。SARS-CoV-2感染基本上是无症状的,主动发现病例和采取隔离措施非常重要。事实上,中国所有人群仍易受SARS-CoV-2感染;因此,需要接种疫苗才能确保长期保护。
2
验证世界卫生组织心血管病风险图及优化中国风险评估
世界卫生组织(WHO)最近发布了多地区心血管病(CVD)风险评估图,但是它是否适合中国人群还不得而知。本文旨在利用中国的China-PAR(中国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研究)队列人群验证WHO CVD东亚地区风险图,并探讨将其与China-PAR CVD模型联合使用的可行性。
China-PAR研究包括4个亚队列,随访时间1992-2015年,涉及93,234名40-80岁研究对象,其中有3个亚队列(29,337人)随访时间超过10年。我们利用这一人群对WHO CVD风险图进行验证,评估预测事件数、C统计量、校准卡方统计量和校准图,并进一步与China-PAR模型进行比较,考量两者的一致性。
在对29,337人平均13.64年的随访过程中,共新发CVD事件1,849例。研究结果显示,WHO CVD风险图明显高估了中国人群的CVD事件,在男性中,基于实验室和不基于实验室的风险图分别高估59%和58%,在女性中分别高估72%和85%。基于实验室的风险图(使用10%的切点)可以正确识别92%的CVD高危人群(China-PAR定义),而不基于实验室的风险图在糖尿病人群中的识别能力较差,会遗漏相当比例的高危人群(男性17%、女性31%)。
然WHO CVD东亚地区风险图明显高估中国人群CVD风险,但是可以作为高危人群预筛查工具,成为China-PAR模型的潜在补充。联合应用两个工具并进行推广可以促进中国基于风险的CVD预防。
3
中国抗淋巴瘤药物临床试验15年(2005-2020):一项系统综述
本研究分析了2005年至2020年中国抗淋巴瘤药物临床试验的发展趋势。利用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平台、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网站和ClinicalTrials.gov网站开展了一项系统综述。
本研究共纳入2005年1月1日至2020年8月1日总计797项抗淋巴瘤药物注册临床试验。结果显示,抗淋巴瘤药物注册临床试验的数量随时间推移逐渐增加,在2016年出现显著增加,从2015年的29项增加至2016年的72项。Ⅰ期临床试验和Ⅱ期临床试验占到了试验总体的绝大多数,分别为26.1%和26.6%,其次是Ⅲ期临床试验(12.5%)和Ⅳ期临床试验(7.4%)。在发起者方面,企业发起的临床试验比研究者发起的临床试验占比稍多(53.2%比46.8%)。
2017年至2020年,研究者发起的临床试验显著增加,从2017年的26项增加至2020年的96项。在药物类型方面,研究最多的依次为靶向治疗药物(50.2%)、免疫治疗药物(41.0%)和细胞毒药物(8.0%)。另外,在过去15年间,抗淋巴瘤药物临床试验主要研究者所在单位的数量持续增多,主要研究者所在单位依次分布在北京、上海、广东和江苏,占全部研究单位的60.8%。
在过去15年间,中国抗淋巴瘤药物临床试验取得了长足进展,未来仍然需要更多的努力,以提高抗淋巴瘤药物研发的创新性、促进抗淋巴瘤药物临床试验的可持续发展。
4
从2010年至2016年,在新西兰奥克兰人群皮肤拭子中的A组链球菌和急性风湿热的描述性分析
A族链球菌(Group A Streptococcus, GAS)可触发免疫介导的反应,从而导致急性风湿热(ARF)。过去,ARF被认为是GAS咽炎所继发的,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GAS皮肤感染可能是一个驱动因素。有关GAS皮肤感染的初级保健负担的数据有限。该研究旨在描述和比较奥克兰人群皮肤拭子中GAS检出率的流行和分布情况,以及ARF的患病率。
该横断面研究使用了奥克兰地区(2010-2016年)的所有皮肤拭子的实验室数据,患者皮肤拭子在医务人员问诊之后进行采样。该研究记录ARF患者的初次住院情况,并记录患者年龄、族裔、性别和社会经济状况。
239,494名患者的377,410个皮肤拭子被采集。12.8%的拭子呈GAS阳性,年发病率为4.8/1000年。与欧洲/其他族裔人群相比,20岁以下毛利人和太平洋族裔人群皮肤拭子GAS检出率明显更高(RR 4·0;95%CI 3·9–4·2:RR 6·8;95%CI 6·6–7·0),ARF患病率显著更高(RR 30.3;95%CI 19.5–46.9:RR 69.7 95%CI 45.8–106.1)。
该研究表明,毛利人和太平洋族裔人群的GAS检出率明显更高,这为ARF在种族方面的显著差异提供了潜在解释。说明要更加重视解决新西兰人皮肤感染问题,并将其作为ARF的预防措施。
5
新兴大城市-深圳的结核病发病模式:基于人群的基因组流行病学研究
外来人口是新兴大城市结核病患者的主要来源,阐明外来人口结核病的发病模式对于制定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至关重要。我们在深圳市宝安区开展了基于人群的回顾性基因组流行病学研究。通过对宝安区2014年6月至2017年11月确诊的培养阳性肺结核患者的结核分枝杆菌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 并结合患者的临床信息,以菌株间单核苷酸多态性 (SNP)≤12定义代表近期传播的簇菌株,分析结核病患者发病的模式。
在1,696例培养阳性结核病患者中,有93·8% (1,591/1,696) 是外来人口,其中51·6% (821/1,591) 为家政和待业人员。在有居住时间信息的患者中,47·7% (697/1,460)的患者是到宝安后1 ~ 2年内发病的。对所有菌株的全基因组数据分析发现宝安结核病患者的成簇率为12·2% (207/1,696) ,表明近期传播不是导致宝安结核病患者发病的主要原因。同时,菌株基因组分析结果表明:患者菌株的末端分枝长度(进化过程中积累SNPs的数量)中位数为56个SNPs,远超过患者到宝安后所能积累的SNPs数量;患者菌株基因型与其原籍省市的菌株基因型构成相似;患者菌株位于其原籍省市菌株的进化分枝内部,进一步证明患者结核分枝杆菌菌株主要由外来人口从其原籍省市带到宝安,提示结核病患者主要是内源性复燃导致。
深圳结核病患者主要由外来人口的内源性复燃导致,而近期传播导致的患者比例较小。近一半患者是抵达宝安后两年内发病,而且主要集中在家政和待业人员中,提示需要加强对来深圳的外来人口进行结核病筛查,尤其是家政和待业人员。
6
水、妇女和残疾:采用混合方法支持瓦努阿图包容WASH方案设计
充分获得水、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water, sanitation and hygiene,WASH)对健康和福祉至关重要,然而残疾人、失禁者和月经来潮者的WASH需求经常无法得到满足。
2019年,我们在瓦努阿图的两个省(桑马和托尔巴)完成了一个混合方法研究。这项研究包括:1)一项基于人群的残疾调查,使用华盛顿残疾统计小组的短问题(the Washington Group Short-Set);2)一项嵌套的病例对照研究,探讨WASH、残疾和性别之间的关联;3)对有额外要求的WASH使用者,如月经来潮或者失禁的残疾人和非残疾人的经历进行深入的定性评估。
该调查共纳入11,446户家庭(应答率85%)。两省所有年龄的残疾率为2.6%(95%置信区间2.5-2.8),并随年龄增长而增加。814名残疾人和702名非残疾人参加了病例对照研究。据统计,在8项家庭内部指标中,残疾人有7项更容易遇到障碍。WASH相关的耻辱感、对非正式护理人员的依赖以及WASH资源不足是月经者或失禁者遭遇的关键问题。
瓦努阿图北部的残疾人、失禁者和月经来潮者在获取符合其要求的安全、负担得起和适当的WASH方面仍面临挑战。这项研究的成果支持了该地区性别和残疾包容WASH方案的发展,并强调了混合方法研究的价值。
7
中国大陆出现百日咳鲍特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的现象:来自全球百日咳计划的发现与警告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Bordetella pertussis,Bp)引起的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疾病。疫苗接种曾经降低了该病发病率,但在过去二十年里,全球感染又有抬头迹象,这可能是由于疫苗免疫减弱导致。红霉素、阿奇霉素等大环内酯类药物是百日咳治疗的首选药物。我们呼吁关注近年在中国大陆出现并流行的抗大环内酯百日咳(macrolide-resistant B. pertussis, MRBP),它完全由23S rRNA基因突变介导。中国MRBP的流行是否是阿奇霉素在临床上的过度使用所致,目前仍然未知。在国外MRBP的发病率较低,但这可能是一种技术误差,因为中国采用培养法作为主流诊断方法,而在其他国家被广泛应用的核酸扩增试验难以检测出耐药性。全球旅行日益频繁促进了微生物在全球传播,亟需对MRBP进行国际监测,以防止微生物的潜在循环。同时,亟需研发对治疗百日咳杆菌感染具有良好活性的替代药物。END
Cover image by Mike Kaun/World Vision Vanuatu
*中文翻译仅供参考,一切内容以英文原文为准。
推荐阅读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柳叶刀-区域健康》(西太平洋)更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