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柳叶刀》专辑 | 偏头痛临床治疗的研究进展
偏头痛是一种通常会伴随一生的慢性神经系统疾病,是全球范围内导致伤残损失健康生命年的第二大原因。在本专辑中,Messoud Ashina及其同事阐述了关于偏头痛遗传、诱发因素、血液生化标志物和神经影像标志物方面的研究进展、挑战和成果。随后,他们总结了偏头痛的流行病学数据,归纳了持续妨碍在全球范围内提供适宜医疗照护服务的挑战,并阐明多学科协作的综合医疗系统的优势,讨论了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面临的特有挑战。最后,讨论了现有的偏头痛标准治疗,旨在进一步促进循证临床诊治,包括急性、预防和新兴治疗。结论指出,尽管目前有许多可供选择的治疗措施,但是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包括与患者个体化治疗相关的知识鸿沟。
偏头痛是一种可以致残的神经系统疾病,可依据临床标准做出诊断。这种诊断标准的缺点在于无法完全体现偏头痛的异质性,包括其潜在的遗传和神经生物学因素。这一复杂性驱动了通过生物标志物研究来阐明疾病特征以及识别新的药物靶点。本文介绍了现阶段在遗传学、激发模型(provocation modelling)、生物化学和神经影像学领域中所发现的偏头痛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此外,文章概述了每个生物标志物模式(biomarker modality)所面临的挑战与未来方向,并且讨论了在合并、整合多模式生物标志物研究中取得的进展。本研究有助于未来针对偏头痛患者的精准药物治疗的研发。
偏头痛是一种神经血管疾病,影响着全球超过十亿人口。它的广泛流行及其相关的残疾,不仅给患者本人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负面影响,也会累及到其家人、同事、雇主和社会。为了减轻偏头痛带来的全球负担,在循证医疗保健政策的支持下,需要全球通力协作,实施并改善偏头痛的医疗照护。本文总结了偏头痛相关的流行病学数据,包括估算其给全球经济带来的巨额负担。首先,文章阐述了持续妨碍在全球范围内提供适宜医疗照护服务的挑战。其次,文章概述了多学科协作的综合医疗系统的优势。其中,基层医疗体系和专科医疗体系相辅相成,相互协作;综合转诊和会诊制度可以确保不同等级医疗机构之间医疗服务的连贯性。最后,文章介绍了中低收入国家面临的挑战,包括因公共医疗教育缺乏、药物短缺以及医疗卫生专业人员的正规教育和培训不足,而导致的误诊、误治和资源浪费。
偏头痛是一种影响着全球超十亿人口的高度致残性神经系统疾病。目前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案因国家而异,包括急性期治疗、预防治疗和非药物疗法。基于在偏头痛发病机制方面取得的重大研究进展,针对机制的新药已经出现,拓展了对该病的治疗方法库。本文对现有的偏头痛标准治疗进行了全面概述,以期更好地指导循证临床诊疗。首先,本文分别从有效性、耐受性和安全性的角度讨论了偏头痛急性期治疗和预防治疗的不同药物疗法。其次,回顾了非药物治疗的相关信息,例如神经调节和生物行为学疗法,这些知识可应用于多学科协作的临床诊治模式。第三,本文强调启动任何有效疗法都应基于患者临床特征、偏好和需求建立个体化治疗方案。最后,本文探讨了基于发病机制新疗法的应用前景,其有望解决偏头痛临床诊治中尚未攻克的难题。END
相关阅读
《柳叶刀-神经病学》中国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