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黄晓明 | 人到四十,无问西东

2018-01-15 十点人物志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c05336zwt3a&width=500&height=375&auto=0


文 | 李冰清


黄晓明一直认定自己只有一种才能:努力。


二十岁的时候,他对自己做演员的天赋毫无信心。被招进北京电影学院时,他不自禁给老师那句“就算是块木头也要培养”划了重点——“木头”形容自己好像没错,说话慢声音细,打小就是人一多就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的个性,模样再漂亮,人品再干净,落到根儿上,还是块木头。


这段评语被他无数次提起,或许连他自己都没意识到,这渐渐成了一种心理界定。他无法要求自己拥有野心,甚至不敢期盼肯定,受到质疑和嘲笑时,只能一而再再而三地解释,却愈发手忙脚乱,姿态笨拙,身陷于望不见出口的困局。


三十岁前后大概是最糟糕的阶段,他只能无奈地看着那些缠在身上的标签,无力撕扯,任那些关键字加重描粗,他甚至默认为这种状况会循环往复,成为常态。他一再回到起点,近乎残酷地对自己重复一个自以为的事实:我用一百分的努力或许都及不上别人花十分的结果,我没有与生俱来的那根“天线”,我大概是误入了歧途。


1

一个好人的困惑


现在他四十岁,是一个早已被全中国的观众都熟知且拥有不少重量级奖项的演员,但他觉得自己真正能大大方方引以为傲的,除了没有偏离“做一个好人”的初衷之外,还是只有那份心性:“无问西东,只有努力。”


这像一句自我安慰,也像一个目标。电影《无问西东》在等待了五年后终于上映,这让他有点感概:拍摄的时候五个主角都还单身或是未婚,现在全都结婚生子,进入了人生的新篇章。他自觉这是部不错的作品,但观众会如何评价,他不敢预测。



最近播出的《琅琊榜之风气长林》中他扮演萧平章,网络上呈现出近乎一面倒的赞誉,他本人却没有足够勇气打开那些评论。


他有点担心,这或许只是周围人为了保护他的又一种鼓励,期望越大失望可能更大,他觉得不妨再等待些时日,当热度和情绪一同褪去后,他可以直面更为中立的评价。


与正午阳光的孔笙、李雪、侯鸿亮这个“铁三角”合作,他期待了许久。早在《北平无战事》筹备期间他们就接触过,可惜那时他刚刚拍完电影《白发魔女传》,摔断了腿。他一再表示这根本不会成为问题,只要穿上复建的靴子,那点小瘸小拐不碍事。但,侯鸿亮去了医院,见了黄晓明的主治大夫,医生说:“他现在最好停工养伤。”


第一部《琅琊榜》开拍时他再次因为种种原因与“铁三角”擦肩而过,这一次对方来邀约,他暗想,再一再二不能再三了。他向团队坦言自己所有的顾虑:这是续集,珠玉在前,必然会有比较和争议;这个角色并不是绝对的主角,是否能在有限的空间里说服观众?


但人生哪有那么多下一次?从来求稳求全,一路不也照样跌跌撞撞,就算意料之中会被骂,也任性一次吧。


许多人开始讨论“萧平章是否是黄晓明有史以来最好的角色”,但立刻意识到,他曾经有好些角色都引起过类似的话题,比如电影《中国合伙人》里的成东青,《风声》里的武田,乃至更为久远的电视剧《大汉天子》里的刘彻。



他并非没有代表作,只是那些用力过猛的角色过于瞩目,甚至让人选择性遗忘了他的真正实力。


每一部作品他自问都认真花了心思也较了劲,只是每个角色都需要点天时地利人和,需要方方面面丝丝入扣的配合,才能得到肯定,甚至被加分。


他曾经觉得委屈,觉得总是被误解,总是被无端扣上骂名,可他现在想明白了,“就是错了,就是没有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大家对我艺术创造上的期盼和无奈,或是对我的失望,都是正常的反应,是我应该去承受的结果,是我需要清醒思考的问题。”


《白发魔女传》那次断腿的事故,是他已经跳了33次崖之后,自己和导演要求“再来一条”时发生的。拍《神雕侠侣》时,三组拍摄连轴抢人,他有整整五天六夜没合过一分钟的眼,仗着年轻硬扛,整个人浮肿到变形,彻底崩溃。


但他并不想再强调这些拼命的往事,当时当刻的付出再令旁人难以想象,如果未能有效地为角色注入生命力,倒像是演技不够苦情来凑的劣招。


他总觉得“拙”比“巧”更容易触摸,借“勤”至少可以补拙。“天赋不够”是一根埋在心底的针,他能够想到的退避方式之一,就是尽力去成就“一个好人”的命题。


他非常喜欢金·凯瑞的电影《没问题先生(Yes Man)》,一个总是说“不”的人因为开始改说“是”,在经历了种种问题和笑话之后,凭借这种正能量攀上了人生的新高峰。“我总觉得好人有好报,吃亏是福,一直用这个信条原谅自己。”


他尽可能地满足别人的要求,就算有时心里冒起些许个问号,因为本身耳根子软又抹不开面儿,因为害怕面对人情债,就先说服自己把问号的弯钩拗直抹平了。他因此接下过许多不适合自己的角色,甚至因此推却了一些明知道更有意义的作品。


他心里也狠狠叹过几次气,都说演员绕不开被动性,拼了那么多年,好不容易有那么一点选择的主动权了,为何还是这样的结果?


许多年前他已经意识到,无法坚定选择的弱点会给自己的事业带来致命性的伤害,一再把“改”挂在嘴上,偏偏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他从小得到了家人太过饱满的爱护,为了不辜负沉甸甸的期望,一切都要有规有矩。


他尽力成为一个乖孩子,一个弟妹们的榜样,一个让家长放心的典范,所以他必须把别人的感受放在自己的情绪之上,时时表现出举重若轻的姿态,去照顾所有人,去担当属于和不属于他的责任。



他知道,太过在意别人的看法和评价,不仅让自己在公众认知中显得过于“玻璃心”,而且力求的尽善尽美会抹去他应有的棱角,在镜头前,往往会让角色欠缺了些更能闪耀出独特光芒的人性。


“高大全”和“无所不能”只能作为漫画式的遐想,脆弱卑怯、无可奈何、格格不入、无所适从才是更多人找到共鸣和感同身受的真实状态,一个活生生的人,总该有铠甲也有软肋。


有些演员一早就尝遍了人生的苦楚,能够敏锐地捕捉人性中的“恶”,准确地描绘出那些暧昧不清的层次。但对于黄晓明这样几乎在蜜糖一般的爱中泡大的人来说,人性本善还是本恶,是否生来就是自私,都是困惑过他的问题。


“我一直都站‘人性本善’这面,觉得那些‘恶’都是后天的环境或遭遇积累的,心里完全是抵触的。即使到今天,我仍然相信这个世界是美好的,多一份善意多一个笑容,总是多一点温暖。


朋友曾经责怪他,怎么能轻易原谅那些真正对他有敌意的人?以前他觉得,即使被人占去点便宜又如何,又不违背他当一个好人的大前提。“但我至少应该学会保护自己。


我太容易信人,太容易把自己放开,别人说这个剧本一定没问题,导演一定没问题,我就真信了,说到底,就是自身不成熟的体现。”


2

触底反弹的决心


于他自己,承受些批评到也算不上什么挫折和伤害,但于他的事业,却折损了太多的观众缘。他当然沮丧,但又感激这种身在谷底的体验,“它激起了我触底反弹的决心和欲望,还有内心那种不服输的战斗气息。”


想一想,他之前成功的那几个角色几乎都是在这样的状态下诞生的。演刘彻之前他遭遇了车祸,脸上缝了好几针,一边躺在床上思量被毁容了怎么办,一边给自己打气:“我一个人在北京,不想和父母说这些丧气话,不然作为一个男人也太没劲了。我对自己说,你要强大起来,强大了,那些离开你的人一定会后悔的。”


陈道明夸他年轻却不怯,有勇气和自己对视,他心里在偷笑,原来自己假装得不错,把害怕藏得刚刚好。“他这么说其实给了我很大的信心,让我知道原来人的自信是可以自己给自己的,也必须靠自己去建立。


进了《中国合伙人》剧组,陈可辛导演让他在三个主角中选一个,他一眼相中成东青,还自认非自己莫属。他觉得彼此的经历和心境相似,生活似乎露出了一点和煦,却又沉着脸把一切都毁得粉碎。



挑战生理极限的那些拼命只是物理性的努力,虽然也有必要,但无须过分夸张它们的作用,“心理层面和人物状态的准备才更重要”。


我看了角色原型俞敏洪所有的资料,他的演讲录像,他的书,都一边看一边做笔记,哪些是他会说的话,哪些是他身上会有的气质,哪些是我能表现的特质。”他自己研究了一番上世纪80年代普通年轻人的装扮,头发怎么梳,皮带怎么束,裤子上是否会挂个钥匙圈,前襟口袋里又习惯性插上两支笔。


他分析过自己成功的案例:遇到合适的角色就能发挥出色,但一旦和角色本身不合拍,质量就会起伏剧烈。“作为演员来说我总想突破自己,去尝试不一样的角色,但老天往往会在我兴致勃勃的时候浇一盆冷水,清醒一下吧,这条路不该你走。”


弯路绕过许多条,他更相信一种命中注定,属于你的就是你的,做不到的就是做不到,“我往往加了太多刻意的设计,这是个方法派,但一旦过火就错了。”


“无论一个演员本身能力的是强是弱,他都不是控制作品全部的主体。电影电视剧都是讲求整体的艺术,必须有好的团队、好的导演、好的剧本互相成就,不然你付出再多也不一定会有好结果。”


他看到孔笙、李雪导演在拍摄现场总是仔细给群众演员讲戏,镜头里一晃而过的表情眼神,或是大远景带过的群戏,也力求细节的准确,很是感动,“所以现在选择角色我最看重的是制作团队的水准,而并不仅仅在于角色本身。”


他认定性格决定命运。“我从小到大的这种性格导致我后面的生活一定会经历些坎坷。可是我享受,这是每个人必须经历的部分,我之前的家庭那么幸福了,事业难道不该承受些挑战吗?”


虽然一些“霸道总裁”的角色口碑不佳,但收视率却屡屡创下纪录,如果他继续重复这样的套路,也乐得轻松,为什么要报一点撞南墙的决心去寻找突破?


“有时候我也会停下来问自己,你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你到底想给这个世界留下点什么呢?当你垂老病死的前躺在床上时,你会怎样总结自己的人生,会不会后悔此刻下的决定?舒舒服服、轻轻松松不是我想要的。人生要有取舍,我希望自己所做的工作得到一个肯定,留下一部好作品,被记住一个名字。


3

人生无悔,该多无趣?


这些年的曲折从未让他否定过“努力”的意义:努力了也不一定会成功,但是不努力一定不会成功;有的时候往往只是方向不对,或者没有踩中点。“老天很公平,如果你只是花一点功夫就立刻得到回报,这个世界上能成功的人就太多了。”


成功被渴望和向往正是在于它的稀缺,它用层层考验截断念想,让人以为那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飘渺之所,“当你明知道一件事不一定会有理想的结果,可你依然在这条路上执着地追求,当你真正相信奇迹的存在时,你才离成功近了一点。”


黄晓明是萧平章的第一人选,孔笙和李雪都觉得,这个以家国为重、为家人不惜付出一切的大哥和他本人性格十分贴近。


萧平章会用最轻松的语气交代最沉重的事实,用最不经意的方法解决最复杂的矛盾,所有的苦和重,都在别人见不到的时候独自消化掉了。这是他所理解和欣赏的硬汉,面上云淡风轻,内里却燃着血性。



可心底里,他羡慕的却是杨过,飞扬在云端一般的人,我行我素,管它什么清规戒律约定成俗,不用在意外界的想法,不用去压抑自己的欲望。


身为长子长孙长外孙,从小他最不可以触碰的就是“出格”。上大学时独自到北京求学,才第一次有了放飞自我的自在感,“什么都自己干,很辛苦又很幸福,原来世界还可以是这个样子的。”


他忍不住事事求周全。至今他随身携带的包都在15公斤左右,万事俱全,可以用来预防各种突发的“万一”,所有的资料他都习惯性一式三份备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缺乏安全感。


我总怕辜负别人,但这种‘负’和‘不负’都是强加给自己的。比如父母只希望你开心健康,可你总觉得必须让他们住更大的房子,吃更好的东西。”


有时他也觉得辛苦,背负着那么多人和事向前走,还要修补一路上的种种遗憾。抱怨无用,苦哈哈一张脸是一天,笑嘻嘻也是一天,但精神上的疲惫感,远超过身体透支的劳累。


“但过去了回头一想,或许正是这些经历才让我开始学习如何保护自己,让我身上也呈现出一些孤独感和脆弱感,让我的角色有了更丰富的内容。


几年前他拍摄的一支广告曾让许多人狠狠吃了一惊:那时被广为流传的“闹太套”(嘲笑他英语“Not at all”的发音不标准)被直接写进了广告标语,他还嫌不够,加了一句“我不是演技派”。


导演和创意总监在第一次和他开会时忐忑地描述了这个创意,未料他半秒也没犹豫,说了好。“我说我想好了,不就是把伤疤揭出来给人看吗,能再狠一点吗?”


当时当刻,他的确报了点破罐子破摔的心情,人生的一切都有代价,实现标好了标签,他决心为自己所有的错误买单。


“那时玻璃心都碎了一地,不知道被扫到哪儿去了。我根本不在意那些说法,也不认为这样做会带来什么特别的效果,可它反而带来了一些惊喜,人生有的时候就是这样有趣。”


回想那首歌,他觉得自己或许也有过未曾察觉的膨胀期,并不是面上的跋扈嚣张,而是心里只想听好话。


“那首歌我自己听着都不舒服,还录了两遍。可当时周围的人一个劲儿的只是夸,说怎么怎么好,可一面世,问题就都来了。”


他提醒自己,要更冷静一些,捧杀或是棒杀,早来的都比晚来的强。


“都说四十不惑,可真的‘不惑’吗?没有,我有越来越多的问题。但我的确觉得越活越明白了,看这个世界也越来越清晰。


以前我总是自我感觉良好,觉得自己什么都懂,可过几年再看看那时说的话,真挺傻的。但那本来就是成长的美好,能够更客观冷静地观察这个世界让我开心,哦,是真的长大了。”



儿子的诞生,简直让他的人生完成了大满贯。在最迷惘的时期,他有过自暴自弃,但现在即使再遭遇同样的险境,他也不允许自己那样做。


“我的动力变了。以前还想过要拿多厉害的奖项,拍多名垂青史的戏,现在我只想成为儿子的榜样,让他觉得骄傲。人生目标放低了反而更清晰,活得也更轻松一点。”


他永远忘不了第一次把儿子抱在怀里的感觉,那样一个软乎乎的肉团,就是自己生命的延续?他没激动到嚎啕大哭的程度,但眼眶始终湿湿的,“那一刻世界上任何语言都无法形容我心里的感受,我唯一剩下的就是小心翼翼。”


只要提到儿子,他的嘴角就会不自觉地上扬,他成为了一个父亲,却又和孩子一起回到了童年,对一切充满了好奇,纯粹、简单到傻气。


他希望孩子可以不要再重蹈自己走过的弯路,虽然心疼,在家里也放由他自己爬自己撞,一早去体会疼痛。“我希望他早一点开始经历挫折和失败,可以成为一个无畏而无惧的人。”


他给自己买了一屋子的游戏手办,虽然看似没什么实际功用,但他觉得有能力去拥有一些“无用”,就是一种满足。


“我身体里40%是男人,可还有60%是男孩,有很大的成熟发展空间。”他用“清亮”来形容当下的感觉,“可能是人生有史以来状态最好的时候。” 


虽然在尽力学做减法,但该承担的东西他也不想抛开。“如果不去承担,我所有的努力也就白费了。我希望能保护我爱的人,他们是我的底线,是我人生的意义。过去的经历,好的坏的我都不后悔,每件事情已经尽了我当时最大的努力,何况,人生无悔该多无趣?


-作者-

李冰清。本文为十点视频(ID:sdvideos)原创,转载请联系十点视频后台回复“转载”。

为此,十点君与十点视频(id:sdvideos)团队精心策划,我们特别邀请黄晓明进行了一次面对面的长谈。节目周三上线,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收看黄晓明长谈四十岁的精彩视频。



点击以下关键词,查看往期精彩内容


章子怡 林真理子 | 村上春树 | 波伏娃 | 苏东坡 | 蒋勋 | 王小波 | 阿城 | 三毛 | 王朔 | 刘震云 | 贾平凹 | 冯唐 | 李宗盛 | 黄轩 | 六神磊磊 | 蒋方舟 | 梁鸿 | 苗苗 x《芳华》 | 陈凯歌 吴晓波 | 高晓松 | 木心 | 钱钟书 | 陆天明 | 沈从文 | 严歌苓 | 余光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