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的姑姑三毛》① | 每个人都有终点站,三毛提早下了车


10天听完一部人物传记,解救你的阅读焦虑。


十点人物志开启「人物传记精华领读」栏目,提炼人物传记精华,带你欣赏书中核心情节与内涵,节省阅读时间,建立对原书的阅读兴趣。


希望通过这个栏目,为你淬炼名家的思想经验,获得改变人生的力量。


每部人物传记共有10天领读,每日更新一期。 



领读 | 江徐

十点人物志出品

                             

 

人世间,芸芸众生,无非是野马尘埃。有些人,虽已走远,江湖中始终流传他(她)的故事,他(她)生命中散发出的魅力永不消失。三毛就是这样一个传奇。

 

之所以成为传奇,是因为她的文字,也因为特立独行的生活方式。说到底,她凭借潇洒不羁的灵魂,活出了不一样的人生。她的文字和故事,鼓励太多太多心怀梦想的人们。

 

浪漫,自由,漂泊,灵性,才情,勇敢,坚韧,纯真,自我,多情,孤独,这些含义美好的词汇,都可以用在她身上。

 

今晚开始,我们将为您带来《我的姑姑三毛》。作者陈天慈是三毛的侄女,也是三毛笔下那个“特别的天使”。亲人的角度、孩童的眼光,赋予陈天慈书写三毛的优越条件。

 

贾平凹读过这本书后,给予评价:“由衷地说,这是我读过写三毛最好的一本书。”接下来,我们就通过这本书,认识一个别样的三毛。


 

三毛是一个幽默、重感情的人

 


在亲人眼中,三毛是怎样一个人呢?

 

翻开《我的姑姑三毛》,扑面而来的是作者怀念的浓情:“三毛一直是个幽默的人,她的荷西也有着西班牙人的热情和风趣。”

 

幽默,这是三毛留给侄女陈天慈很深的印象。三毛与荷西,相距天遥地远的两个人,缘分命中注定,所以哪怕漂洋过海,也要相遇,又重逢。

 


三毛的第一部散文集《撒哈拉的故事》中,不少篇章描述她与荷西的婚姻生活。两人国籍不同,个性不同,风俗不同,却是情趣相投的佳偶。

 

他俩将爱巢筑在撒哈拉沙漠。那里条件简陋,三毛每天需要跑大老远的地方去拎水,物质非常匮乏,母亲爱女心切,航空寄去大批粉丝、紫菜、冬菇、生力面、猪肉干等食品。

 

有了这些食材,本就对煮菜充满兴趣的三毛在家开起饭店,取名“中国饭店”。饮食男女,活色生香。

 

“中国饭店”开张,三毛做的第一道菜是粉丝煮鸡汤。荷西觉得可口,却不识粉丝。三毛告诉他,这叫雨。“春天下的第一场雨,下在高山上,被一根一根冻住了,山胞札好了背到山下来一束一束卖了米酒喝”。

 

东方的美食引诱了荷西西方的胃。没过几天,他对三毛说,“想吃雨”。他还对三毛形容,“雨是天上下来的粉丝条”。

 

后来,三毛将这段趣事讲给她“特别的天使”——那时候,陈天慈还小,听到这里以童趣之心想,“下大雨时张嘴就能吃饱吧”!

 


开“中国饭店”时,三毛拥有生命中最好的时光,爱情甜蜜,婚姻美满。后来痛失挚爱,人世时过境迁,她依然保持幽默的言辞。

 

由这个“雨”字,我想到三毛在一场演讲中所遇的雨,那时,她已定居台湾。那天,去耕莘文教院演讲,外面倾盆大雨,里面座无虚席。她有点紧张,怕自己控制不好自己情绪而流泪,便向旁人问道:“我要不要带卫生纸上台?这么多人,我怕我自己会先‘下雨’。”

 

三毛就是这样,把笑语带给别人,将悲伤留给自己。

 

除了幽默,在陈天慈心中,姑姑三毛还是一个重感情的人。

 

就像她的散文集《雨季不再来》,雨季过去,青春不再,记录了她17到22岁之间的成长历程。懵懵懂懂的忧伤,朦朦胧胧的快乐,那时单纯的喜欢与浅浅的欣赏,现今看来已成奢侈。

 

还有那“安静的浓密的重雾”般的四五年级、对二十岁的渴望、小学时男生女生的集体约会、逃学到墓地里读书的时光、雨湿的流光中一边进行受辱的考试一边想念喜欢的男生……



岁月中逝去的种种,化作一群一群的蝴蝶。而她,为了朝生暮死的蝴蝶再生时的颜色,一年又一年地活了下来。

 

读三毛的文章,你同样会觉得,这真是红尘中一个至情至性的人。

 

“这就是我的小姑,你们认识的三毛,那个传奇女作家,旅居他乡的独立女性。我从小认识的亲人、玩伴、用独特的方式带领我成长的人。”

 


从人生火车上提早下车

 


陈天慈的童年至青春,姑姑三毛带来的影响可谓潜移默化。

 

在她记忆中,三毛常常梳着两个小辫子,说话轻声轻语,充满童心与好奇心。

 

因为不适应刻板的应试教育,十三岁那年,三毛选择休学,十四岁开始写作。她最喜爱的事情就是阅读。

 

三毛的性情自小与众不同。下雨天,她躲在坟地,啃食课外书,如饥似渴,那份痴迷余生未改,正如她在写给贾平凹的信中,自称是“将一生的时光用来阅读的人”。

 

“我喜欢将读书当作永远的追求,甘心情愿将余生的岁月,交给书本。如果因为看书隐居,而丧失了一般酬答的朋友,同时显得不通人情,失却了礼貌,那也无可奈何,而且不悔。”这,就是三毛的人生态度。她刻了一枚印章,叫做“不悔”。

 


三毛常常带着俩侄女(陈天慈与双胞胎姐姐陈天恩)去书店,在那里一待就是一下午,离开时抱着一箱箱的书籍。

 

“阅读是受小姑影响的好习惯,写作却是小姑和我都没想到的一条路,早在那些我和姐姐陪小姑在房间笔耕的深夜,悄悄种下因子。”

 

二十四岁,三毛去西班牙留学,在那里与荷西相识相爱。起初在马德里雪地上的六年之约,之后在撒哈拉的甜美婚姻,陈天慈未能见证,却在书里读到姑姑的坚强与辛苦。

 

红尘作伴,远走天涯,在普通读者眼里,撒哈拉的故事充满诗与远方式的浪漫,唯有惦念的亲人才会关注精彩背后的艰辛。

 

缘分已然眷恋,命运却又捉弄。婚后六年,荷西在一次潜水中意外身亡。在父母扶持下,三毛离别伤心地,回到台湾。

 


那时,陈天慈已上小学,出于孩童的害羞,她对远归的姑姑感到陌生,只觉得这位小姑与其他家人完全不同。

 

渐渐熟悉后,三毛成为她和姐姐最好的玩伴,喜欢开车带她俩到处玩耍。走过千山万水,出版一本又一本书,三毛已拥有众多粉丝。

 

走在路上,常常遇到读者对三毛兴奋地尖叫,自己学校的老师毫不掩饰地对三毛表示崇拜,陈天慈这才后知后觉,可亲可爱的姑姑,在外人面前已经是个大人物。

 

很多人,抢着买她演讲会的门票。很多人,将她视为人生的榜样。著名主持人鲁豫就是三毛的铁粉之一,“曾经我想成为和她一样的女性,而今天,我知道我们是那样的不同。


但她一定会高兴的,那个在课堂上偷读《撒哈拉的故事》《雨季不再来》的12岁女孩已经长成了自己的样子。”

 

有这样一位亲人,陈天慈为之感到骄傲。有这样一位热爱阅读的姑姑,更是幸运。而幸运和欢笑不是生活的全部内容。

 

三毛自杀去世时,陈天慈上高三。曾经,参加她小学毕业典礼的姑姑,不能见证她的中学毕业了。

 


家里的大人忍着悲痛处理后事,第一次经历死别的高中生一时回不过神来。在学校,同学们趁陈天慈不在座位,将各种颜色的小纸鹤放在她桌上,每只纸鹤上写着安慰的话语。事后,没有人多问多言语。

 

师生给予的温暖细节,亲人的遽然离开带来的伤痛,都深藏陈天慈心底。在她看来,这是一场没有剧本的戏,出乎意料,却只能接受永无续集的结局。

 

三毛的父亲陈嗣庆是一名律师,对生死具有深刻认知。他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终点站,二女儿的离开,是从人生火车上提早下了车。

 

三毛虽然走了,但她追求自由、勇敢去爱的灵魂,在文字中永存,一年又一年地流传下来,影响无数心怀梦想的年轻人。

 

歌手孟庭苇说:“三毛永远都在我们心里,天慈用文字在我们心里刻下她的印记。”

 


结语

 


今天,我们了解到的是《我的姑姑三毛》中的第一节内容。扑面而来的,是作者对三毛的深切怀念,以及对三毛印象最深的往日片段。


怀念的阀门一经打开,记忆的碎片纷至沓来。接下来章节,收录了哪些秘密趣事?让我们期待明天的共读吧。


每本传记我们都会从留言中选出3-5个人赠出精美书籍哦!听书拿好礼,大家踊跃留言点赞吧。 



 今日互动


读过三毛的文字和故事,你觉得她是怎样一个人呢?欢迎在留言区分享不同看法。

 

为三毛自由的灵魂,点个在看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秦始皇》⑩ |他用一生维系天下,繁荣不过14年

《秦始皇》⑨ | 他喜欢的笨小孩,赐死了太子

《秦始皇》⑧ |自私才是一个皇帝最大的魅力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为三毛自由的灵魂

点亮【在看】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十点人物志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