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文坛密友,天生的悲观主义者…换个角度,重新认识这位一百年前的中国青年
在春天阅读郁达夫
SPRING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相信很多人都对鲁迅这句诗非常熟悉。当时鲁迅正遭到国民党统治者的威胁和迫害,身处险境、生活困苦,与好友相见,不免要抒发心中愁绪。鲜为人知的是,此诗是在郁达夫做东的饭局上写成的。
作为工作与生活中的密友,郁达夫和鲁迅二人不仅合作主编杂志,还频繁地写诗互赠,结下了一段深厚的友谊。
而在文坛上,两人更是被并成为“双峰并峙的大家”,尽管他们留给后人的印象截然不同。提及鲁迅,大众总是被他一腔热烈的爱国之魂和发人深思的灵魂问题而受到精神上的鼓舞,但当谈起郁达夫时,他略显丰富的情史与一直所表露出内心挣扎与矛盾,让人们很容易就给他贴上“渣男”“天生的悲观主义者”之类的标签。
事实上,这些标签并不会也不应该妨碍我们从郁达夫的文字与作品出发,再次审视这位一百年前的中国青年。或许你会从中看到一个优秀的文人,一个熟悉又陌生的爱国者,一个完全不同的郁达夫。
创美工厂重磅出品《郁达夫短篇小说精选集》,全新三册精选,对应三个不同创作阶段,完整呈现一位文学大师的创作历程。
点击片,浏览图书详细信息~
★《沉沦》: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同名短篇入选《亚洲周刊》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
★《春风沉醉的晚上》:第六代导演娄烨电影创作的灵感来源,无数文艺青年“走到天将明的时候”的文学出处。
★《过去》:郁达夫风格转变之作,被周作人称赞为是可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相比的佳作。
one
在作品中探讨时代
1896年,郁达夫出生在浙江富阳一个破落的书香之家,7岁进入私塾开始学习,14岁考入杭州府中学堂,与徐志摩是中学堂的同学。一年后,转入惠兰中学读书,开始自己旧体诗的创作,取得了一定的名气。
17岁赴日求学,开启了自己的留学之旅。此时,中国正经历史车轮带来巨浪,祖国的贫弱让身处异国他乡的郁达夫对于“时代病”有了更深刻的感受。
在《沉沦》中,留日的青年学生为了追求真正的自由与解放,不断反抗封建专制,却因“弱国子民”的身份受到拖累。在斗争的路上不断遭到困难,受人侮辱,忧郁症日益加重,终日消沉萎靡,内心陷入哀怨与孤独,最终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在生命结束之时,他一边走向大海,一边发出长叹:“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强起来罢!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郁达夫通过这样的描写,将青年悲壮的爱国之心表达得淋漓尽致。
文中的青年是痛苦的,是无奈的,是那个时代下众多留学生的缩影。郁达夫通过塑造这样一个角色,将人们心中对前途的悲观与渺茫与对革命斗争的激烈需求呐喊出来,是一场对于时代的探讨。
TWO
在文字中产生共鸣
茅盾文学奖得主贾平凹曾这样说道:“一个作家的作品,八十年前为人所热读,八十年后依旧被热读,郁达夫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作家。”
在郁达夫的文字中,多半充斥着苦闷,字里行间中传递出一种伤感与忧郁。用我们今天的视角来看,郁达夫可以算是颓废青年的代表。
在《春风沉醉的晚上》中,郁达夫写道:“赋性愚鲁,不善交游,不善钻营的我,平心讲起来,在生活竞争剧烈,当然是没有生存的资格的。”一语道破当代年轻人内心想法,不免让人感觉到文学大师竟是我“嘴替”。
可能是因为源于郁达夫本人的人生经历,小说的真实感使得他的作品总能引起很多人的共鸣,让我们在孤独苦闷的主人公身上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内心世界。
正如作者沈从文盛赞郁达夫:“人人皆觉得郁达夫是个可怜的人,是个朋友,因为人人皆可以从他作品中,发现自己的模样。”
THREE
在装帧中感受经典
《郁达夫短篇小说精选集》共分三册。
第一册《沉沦》,选取1920 年至1922年间,作者负箧东瀛开始小说创作至正式从东京帝国大学毕业创作的9篇作品。
第二册《春风沉醉的晚上》,大致涵盖了作者归国之后,从1923年至1926年的一段四处流转的生活,共计15篇。
第三册《过去》,则是1927年之后,以小说《过去》为标志,作者进入了另一个全新的创作阶段,共收录了15篇小说。
以上三个时期,代表了郁达夫创作的三个不同阶段。
套盒设计以灰色为主色调,与小说的主要情感苦闷相呼应。
130*185mm小尺寸便携本,随手可读的文学经典。
随书附赠毫不避讳、非常真实的趣味金句贴纸,文学大师替我们说出日常的emo、苦闷、理想与无力……
虽然郁达夫早已永远地停留在他的时代中,但时至今日,他的文字依旧有着很大的影响力,他所面临的种种,如今的我们也正在经历。
就不妨让我们在这个春天,再次阅读郁达夫,再次感受这位一百年前中国青年毫不避讳的自我袒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