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作为一个军迷,从小就有个疑问:希特勒,在1943年沙恩霍斯特号战列巡洋舰、北极-北角,与英军战列舰惨烈战斗到底、光荣沉默后,为什么会下令“德国海军所有的大型舰只都要被封存、大炮拆下来给陆军使用”?而且还从此免掉了雷德尔元帅的一切职务?仅仅是因为希特勒冲动?只是个“陆军小下士”?“屁都不懂海军”?长大后,学会观察与思考,我开始慢慢懂得,这并非是小胡子孟浪,相反,海权战略上,他是清明的,骨子里具备“跳出局外、穿透式看懂战略在复杂博弈过程后的最终走向”,所以“裁弯取直,在手头资源的基本框架内直接跳到最优解”。一、理论海洋、海军,和陆地、陆军,真是不同的。陆地是有地形阻隔遮蔽的。而海样,是彻底平的、通的、透明的(目力所及范围内);所以,在战术、战斗层面:人类所有的陆战,自猿到人、到21世纪当下,最基本的基调,就是“基于利用地形而展开的”——最大程度地用好地形,隐蔽和保护自己、限制和消灭敌人。包括:(1)隐蔽:阻碍你发现我;(2)机动:在有限的、本质上是“面、线各半;线多于面”的框架下,尽可能“隐蔽”地机动到对方附近,而且最好还能同时限制对方的机动;还可以利用地形,放大我的机动力、阻碍你发挥你的机动力(3)利用地形发扬火力,消灭对方、保存自己(所谓居高临下、甚至挖壕沟等都是广义的制造地形、利用地形)。如果用一个词来归纳上述的那些“艺术”,那就是——谋略。所以,之于陆战,“地形-谋略(也是由地形所派生的)”,是好比是“软件”,与“火力”、“人数”、“机动力”、“防护力”、“战前的训练水平”等“硬件”,其实是前后乘数的关系,很难说“谁大谁小”;但,在海上,海平面就是同一维度、一望无余。几乎所有陆战中至关重要的“地形”要素,在海上,一双好眼睛、或者一个望远镜,“软件”,就都被解决了、被跳过了。唯一剩下的一些,只有洋流、风向等次要因素了。进入近代,告别帆船之后,这些因素基本更可以忽略不计了。还有一个很关键的要素不同:陆战,天然的,战斗单元比较小,“自持力”较差。一只骑兵步兵军队、一辆坦克,乃至一个现代的空军部队,甚至军事基地,“靠自己的物资”自持,耐久力是以“天”计算的。而且,陆战的补给,再怎么说也是依赖于“陆路”的(空运只是“高端补充”)。然后,既然有“陆路”,就必须依赖地理特征制约形成的“交通线”。所以,陆战的谋略、战术、指挥艺术,很大程度都是“迂回、切断对方的补给线”。而海战,则完全不同。“舰船”的“自持力”是以月为单位的。舰船的自持力,要高出陆军大概2个数量级吧。而海战的后勤补给,完全是“走面”的(不存在“交通线”)。所以,海战当中,陆军的“切断敌方交通线、断绝对方后勤”那些战争艺术,自然都是meaningless了。因此,海战自古以来,就是讲究数量、火力、速度、防护等“硬件直接PK”。李鸿章当年引用的、明朝俞大猷说的:“海上之战无他术,大船胜小船,大铳胜小铳,多船胜寡船,多铳胜寡铳而已。”(他还漏了“厚船胜薄船”,哈哈)。所以,陆军,谋略、战术的因素多一些;海军的较量,更主要是技术、武器的比较。如果两大国之间海军(如果不存在代差的话)殊死PK,本质上是互比数量和文化(文化,后面详述)。与这些“战前已锁定、固化的因素”相比,战争期间双方军队“战时人的因素、临场的因素”——统帅谋略、战术、士气、训练、素质,乃至战场上的偶然性等,虽然还会起一定的作用。但与陆战相比,这些因素的作用,绝对是第二位的。这和陆战中“事前已经锁定的物的因素”至多占到50%弱、而“战时人的因素、临场的因素”要占50%强,是完全“彻底颠倒”的。所以,综观人类历史,陆军可能很少能评第一、尤其是“公认的第一、真正的第一”很少,陆军,从来都是一切都是要打完了,才能“以结果定英雄;而海军,却总是“战前就第一、第二泾渭分明”、打起来翻盘的机会极少,而且战前就人所共知。从这个视角看,以往历史上几场海战。直接看结果(忽略过程来简单考察),推演其决策逻辑的话,就会显示出其“经过深思熟虑、合理”的内在本质了:v1941年开战前,日本米内光政:因为实力不及英美,日本海军不是用来在东亚太平洋上和英美打仗的。灭了这里德国、意大利太平洋海军,还行;v1905年,尼古拉二世老婆:波罗的海舰队不要了,再老的船,只要是艘船、能开到远东、能开炮的,都编成第三太平洋舰队,和波罗的海舰队主力改的第二太平舰队会合,一起去打日本;v1941-1945年的苏联,基本上舰队都不出门,甚至自己拆掉一些,把大炮拿出来给陆军,做陆战用。(二战时,德国PK苏联,虽然海军优势不太大;但德国已经有海空协同作战的体系了,苏联则还没有)更有趣的是战略层面:陆战,自古以来,就有“有生力量第一”论和“占地决定论”。前者虚、后者“实惠”。最典型的可能就是国共决战中,一边是“存人失地、人地两得;存地失人,人地两失”;另一边则是“2年来,国军想占领哪里就能占领哪里,说明我们才是强者”(国军1947年底占领烟台后的新闻发言)。当然,虽然结果不用说了。但为什么还会有这样“猥琐”的“占地决定论”、“战略死守论”,被常凯申、后期希特勒等这么多人所坚守?撇开后勤、经济等物质层面考虑外,本质上还是陆战的“可局部固化性”所决定的。陆地并不平,而且陆战在本质上,是以“单位面积分摊资源”的方式来进行的。一般不会出现国共内战那样一方完全输光的情况,最大概率还可能是“大家各占一块后,在彼此资源限制-平衡下停战”。但大海,完全不一样!大海是“强者通吃”的。和平时期,大海没有国界,谁都可以利用。战争时期,一般而言,在全球或者某个冲突区域,谁强、谁有制海权,谁就有接近100%的航行权。对弱的、居于守方的那侧来说,那就是全部的大海都几乎失去支撑经济的、支撑陆战的意义了!(参见一二战时德国、二战时的日本)——所以,海战的意义、制海权,全局层面上,就是“赢者通吃”。战时,全世界只有一个人能够拥有海洋,那就是海军老大;若以“洋”为单元,则是:该洋上最强那一家,通吃!所以,战略上,海战很独特。那就是:有生力量决定论,是个伪命题;只有“占领决定论”,才是唯一的底层逻辑。这和陆战是截然相反的!回顾历史,凡是“保船战略”、马汉所谓的“存在舰队战略”、李鸿章所谓“守住渤海口,做猛虎在山之势”的战略;一战时候德国永远云集基尔港的公海舰队,日本二战时候当宝贝不舍得“梭哈”的大和、武藏、长门、陆奥4艘国宝级战列舰,无一例外的,“保全有生力量、存人失地”的,都是海上最终的失败者。这里已经开始触及“海军文化”了。再触及一下:英国皇家海军为什么牛?因为他们是永远的“遇敌即进攻”,哪怕敌众我寡,从德雷克、到纳尔逊,到二战时候很多案例(包括有点傻逼的1941年Z舰队、威尔士亲王号+反击号的菲利普斯上将),英国人永远都是“愣头青向前冲”。但这只是过程,结果则是:因为永远是压上去打的文化,也每次都把对手战略上压在了防御侧,所以,350年来,全世界的大海,一直都是英国人一家通吃!马汉制海权理论,其实也是说的这样的道理。马汉,往往都被简单化地曲解为“主力舰队PK论”,但本质上,马汉所呼吁的,不是主力舰队PK、消灭敌人的过程;而是PK前的“压迫性威慑”、PK后的“独占自由航行权”的结果!当然,为了达成结果,他肯定要聚焦“怎么达到结果”的过程。所以就才会被“选择性简化”到“马汉喜欢战前搞大舰队、战争中对轰”——这也是威廉二世崇拜马汉,但又对马汉完全误读的悲剧本质。再援引下前述的“1905年,尼古拉二世老婆”的话:波罗的海舰队不要了,再老的船,……都派去打日本”,从战略角度上推演下:俄国波罗的海舰队,和平时候,在欧洲,压住当时的海军老三德国,还是感觉蛮好的;但一旦远东开战,马上就会切身体会到“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的尴尬:如果不能在太平洋战胜日本,那对俄国而言是“东西两头一场空”,一点意义都没有。不如索性放掉西边,东边梭哈赌一下吧——说句笑话,据说尼古拉二世那次就是力排众议,听了他老婆的话。理由是“她是英国人,肯定懂海军”。很多人都以此作为“肉食者鄙”的证据。但真的战术、战略剥开来细细分析,就会看到,人家英国女人,真的还不是假货,至少在理论上,是深谙海军的战术、战略规律的(当然,人家王室女子,没上舰训练过,不懂在战法层面上,这些战术、战略能否落地。但那又是另一个层次的问题了)二、历史人类近代,进入“火力战”时代后(大致以勒班陀海战为界),全球海军历史上,“第一”的海军,550年(不到)以来只有三家:西班牙、英国、美国;挑战者,则也是三家:法国、德国、日本。从大西洋角度看,v老大,600年就只有三家:西班牙、英国、美国;v而挑战者,就是四大家:法国、1870年-1905年则是俄国的波罗的海舰队、1910年后的德国;以及1945年-1990年,没有经过战争考验的苏联;从太平洋(远东角度看),v在1894年前,大清北洋和日本,谁是第一,很难说(因为都没有经历过战争的真实考验;而且当时是技术日新月异、突飞猛进,但实践检验还是零的万花筒期。所以到底谁的战前实力更强,“开牌”之前,只有上帝知道);v1895年之后,“太平洋第一”则很清晰的只有3家:1895-1930年代前的日本、1930年代后的美国;而“第二”的挑战者,则有3家:1905年前的俄国太平洋舰队、1930年代-1945年的日本。海战的战略、战术特征,决定了海军的“第二”,内心注定是苦逼的、翻身路径也很单一:“永远的第二”,想掀翻“永远的第一”,从0变100%地拥有这片大海,除了一场“梭哈”式的、“赢了会所嫩模-输了下海干活”式的彻底赌博的决定性会战,其实没有其他的可以“走捷径、用谋略”的办法。再来看看历史——其实,老二们并不傻、更不懒。在如此艰巨的战略硬制约下,他们其实在不断地想办法尝试其他“费效比更高”、“更能够有独创性道理(或者不对称打击路径)”的“直道、弯道,不管哪种道的超车战略”。“火力海战”550年的历史上。“三个”老二,对“两个、但是是一家”的老大,有过四次挑战:法国算一次——法国人是输在战斗精神上:英国是遇敌即战,通过消灭、压住敌人舰队,占有全海洋。所以,不管风帆时代还是多铆蒸钢时代,英国都崇尚战列舰;法国,则喜欢避实就虚,希望避开主力舰队正面对轰,打敌人的运输船队、袭击港口等“迂回作战”。所以,法国,一开始崇尚巡洋舰,后来则是走鱼雷艇、驱逐舰的“偏门”。真正PK,只有一次:特拉尔法加。不得不说是英国“正面硬扛”的海军文化,完胜了“总想着偷鸡摸狗”的法国海军文化。第二个挑战者是德国。德国则分了前后两个半场,“摸着石头过河”,采取了两种战略。一次大战,德国是看清了法国的教训,用正规决战理论,走“正道”,寻求打败英国,抢占海权。提尔皮茨战略上的“三分之二理论”,就是“正规路径”下“老二被逼出来的自我安慰理论”;造舰上的“防护力第一”原则,也是“正规路径”下”老二“先为不可胜,然后胜之”的合理逻辑。但结果呢?20年深思熟虑、埋头苦干、积累实力后,实际表现呢?除了日德兰之外的整整4年中,德国人从不主动出击(哪怕在1914年夏英国公海大舰队尚未完成从全球的集结、又要保护陆军运往法国的最佳战机里,也没有主动出击),坐视海运从一开战就断绝;日德兰海战,德国在战略上没打过英国(本质上,是德国的单舰质量+战术素养路线,输给了英国老大的数量优势+豁得出去、战斗到底的海军文化),还是只能呆在港口内(“囚犯痛扁狱卒,但最终仍然越狱失败”),海洋、胜利,还是英国的。“积攒到老大的三分之二力量、然后正规和老大PK”的提尔皮茨理论体系,最终被实践证明,只是“自慰”、“纸上谈兵”、“战略上的分散资源走歧路”。从此德国人自己,也抛弃它了;第三次(其实只能算半次),还是德国、二战。二战前,德国的海军历史积累全废,而且海军建设基本中断15年。和平追赶窗口期,其实只有1935年突破凡尔赛条约后的3、4年,根本不可能再攒到英国三分之二的力量和数量。所以马汉的“正规路子”没法走,希特勒逼急了,就试图“走歪门邪道、偷鸡”——或许“歪打正着,每次都赌赢了一小把,N次积累起来就是大赢了”。所以,前期雷德尔主导期,其实是用海上游击战、积小胜为大胜(配合资源上“只能有了一艘就投入一艘,等不起”导致的无奈逐次添油法)的思路,来挑战英国。但事实证明,这也是不可行的,甚至比提尔皮茨更“空想”:1939,海军上将斯佩号在巴拉圭,;1941,俾斯麦号在大西洋;1943年,沙恩霍斯特号在北冰洋,每次都上演同样的两部曲模式:(1)“首次游击战,都能靠素养、战法赢”(沙恩霍斯特号也曾用大炮击沉英国勇敢号航母);(2)然后“第二把”,就是海军的“战前必然性,强于战时偶然性”规律发挥作用。每次投入,基本上两把,就“连老本都赔进去”了。这,实际上也是再次宣告了“海军的老二要打败老大,想积小胜为大胜,靠游击战、走捷径,也不可能!”一路不通,德国人再试第二方案:邓尼茨的潜艇战。这一招在一战时期试过,不行。这次,试图用战术的革新(狼群战术)、武器的进步(新U艇)等,用“开辟新赛道、弯道超车”的办法来试试——本质上,这符合希特勒骨子里对出奇制胜的偏好。这一招,曾经打得英国人很痛。但两个问题还是“避不开”的:v战争是矛盾间相互促进、方法上相互学习和克制最快的人类行为。你“不对称新战术”、“新赛道”一招鲜,但最多一年,对手也会上来,也会找到克制你的办法。一招鲜的出奇制胜,无法持久(除非像法国这样的小国,一招鲜直接灭掉,倒也OK)v潜艇、第3维度(深度上)作战,本质上无法解决海军的本质战略目标:利用大海——我可以限制你在短期内对海洋的利用。但长期意义上,靠第三维度的潜艇,我也是无法利用“二维”的海洋的(船运,本质上只是对海洋的二维利用)。这个本质问题,邓尼茨、希特勒是回避的。所以,最终德国的潜艇部队虽然“遇敌即进攻”,尸山血海、顽强奋斗到1945年,但战略角度看,这个“非对称、新赛道”竞争模式,本质上是没有胜出希望的。结论,也是“不行”。第四次是日本,二战、太平洋。日本的思路,本质上没有什么创新。其实是综合了德国的一战模式和二战模式:v1920年代起铆着劲、完善再完善、训练再训练,甚至围绕之开发长矛鱼雷、进攻型轻重巡洋舰-驱逐舰全套兵器的“渐减邀击九段战”,本质就是要和美国人在西太平洋的预设战场上、预设战役进程上来一次“日德兰”舰队决战——当然,这个超长期计划,最终被证明又只能是一个“纸上谈兵”的笑话;v临时起意、获得巨大成功的航母偷袭珍珠港,其实是德国“潜艇战”的不同形式的战略翻版,本质上还是“新维度、新赛道”上寻求“战略超车”——但是,历史实践证明,大国间的海战,不可能通过一次性的、新维度的打击而解决问题。战术上长期的(时间空间上是系列性的)、战略上决战性的海军PK,仍然无法用一次性的“降维打击”来替代——从中途岛、到瓜岛铁底湾、到马里亚纳、直到莱特湾;v进入中途岛后的持久战阶段,日本人“金刚级四艘最老的战列舰到处跑、打”;指导思想上则又很像德国二战雷德尔的海上游击战;v同时:把其他新的、昂贵的,大和、武藏、长门、陆奥战列舰全攒着“观战”的思路,又是提尔比茨的2/3舰队、存在舰队等决战的思路——1942-1944年都舍不得上,最终在莱特湾又试图上演了一次“梭哈”式的特拉法加舰队决战,但最终哪怕以剩余航母舰队为牺牲,其压箱底的战列舰队,表现还远不如德国的日德兰。该说结论了:回看历史,好像海军、海战上,“老二”要掀翻“老大”,把海洋从“你手里夺回来,我来用”,方法,无数先人已经穷尽了。也就是“存在舰队、保船待战的日德兰模式”、“海上游击战、积小胜为大胜”、“德国潜艇战-日本珍珠港式的不对称打击”这三大类(法国的思路,是海上游击战和德日不对称打击的混合体)。但历史证明了,在海战还是“火力战时代”的大框架下,所有的这三种思路,实践中都走不通,战略上也缺少逻辑的必然自洽性。这里,还不得不说,海军“老大”、“老二”之间的海军文化、战斗精神,对于“老二难以战胜老大”,也是有关键作用的!老大(英国-美国),一般在战斗精神、海军文化上,就是坦荡!敢打敢拼。遇敌即进攻——因为,我有总实力优势。和你一拼一,剩下的还是我。原来海洋就是我在用,哪怕拼光了,我只剩最后一艘,只要你没有了,海洋还是我的;老二(德国、日本),则总是想赢怕输、怕沉船折了老本、被老大再拉开数量的距离(哪怕数对等沉船,从力量比例上而言,也是老大的优势在扩大!这很影响临战心态!)所以,在历史上,无论日本海军、德国海军、还有1905年的俄国第一太平洋舰队(原驻旅顺)、第二第三太平洋舰队(原波罗的海舰队),虽然“最上面”的当局,在战略决策时,逼不得已的时候,还是会有勇气“梭哈”一把、来一把日德兰的——但舰队指挥员骨子里、在全体舰队成员的实操中,仍然是处处表现出“捞一把就跑、捞不到也要跑”的猥琐。随便举几例:v特拉尔法加海战,英国就赢在纳尔逊的战斗意志上。这是地球人都知道的。v1905年俄国太平洋舰队从旅顺出击,本质上打不是目的,逃出旅顺,奔海参崴才是目标。所以,打了几下,怂了;v1905年俄国第二太平洋大舰队到了。对马海战,日本人是彻底“皇国兴废、在此一战”,俄国人的战役目标,却是“打两下,打退敌人,尽快开去海参崴”;v1916年,日德兰,真正两大舰队打起来了,到了战列舰对轰的第二阶段,德国人的目标就是“想方设法脱离战斗,回基尔”。因为,“我们是2/3,全军对决的话,比英国人弱一大块”(顺便说一句,德国人当时的重防御力战舰设计思想,在大家单舰对决、战列巡洋舰小舰队对决时候,很占优势;但真到了日德兰的全军对决高潮,英国人不惜牺牲装甲,也要保证火炮、航速优势的思路,就一下子扩大了他们的必胜优势。设计,其实也是海军文化的价值观决定要素排位-取舍、设计结果高下的)v日本,珍珠港,南云忠一炸了一、二轮,第三轮就是不敢再炸油库和港口了。还不是本质上“捞一把就走,零损失就好”的偷鸡心态?(山本五十六也是这样骂南云“做贼的本性改不了”的);中途岛,山本不肯把战列舰编入航母中,宁可在遥远后面“做示威”,除了作战理论上守旧之外,本质心态上还是“怕老本折大”的想赢怕输;瓜岛,萨沃岛第一次海战,日本三川军一夜袭,全胜美澳联军的舰队,但是“战场已经全控制”情况下,三川军一就不敢再为了“打运输船”而耗费时间,就是要开溜,把作战过程当做了作战目标,还不是“怕天亮了美国人飞机来,损失军舰”?;还有最后的那次,栗田健男明明已经战列舰舰队突入空虚的莱特湾了,但在美国人护航航母驱逐舰的“猎犬护主斗老虎”之下,也不是草草撤退,留下千古笑柄了吗?两相对比,英国、美国,精神上好比乔峰;日本、德国、法国、意大利,最多连天龙八部里的游坦之都算不上。这样的所谓“老二单挑老大”,怎么可能赢!三、战略文化养海军啥用?这堪称一个哲学问题!(海军可是吞金兽、人才和技术设备投入的“黑洞”、没有成长捷径的“天然林”哦;难道像威廉二世那样,因为你有、我有钱,所以我也要有,哪怕就是为了平时阅兵、战时放在港口,我就要有吗?)首先,海军就是为了海权而生的。海权,本质上是武力保护下的航运权,是“后勤权”。如果撇除后勤权的因素,海军在直接战斗上,其实作用相当低微——要么用以保证、防止登陆作战(这是战术意义,没有战略意义);要么用来炮击沿岸?这只能涉及滨海20km以内的范围,对于国家级的陆战而言,这是是“瘙痒痒”的意义。当然,到了当前航母时代,确实海军的作战作用大增。但海军要发挥其作战效能,还是得回到海权上。没有海权,你的航母开过去轰炸人家,能安全?若首先抢占海权,那就又回到了原点——哪怕航母,海军还是首先用于保证和获得海权的。v和平时期,海军做啥用?此时,海权open。大家都有、没人会跳出来独吞。这时候,其实,老二海军、老三海军、老10海军,大家都一样,都是≈没用——于是,和平时期,海军老二,是用来威胁老大,逼老大搞军备竞赛、分散老大资源,形成“陪我耗”的“战略掩护品”。然后,还有一个“副产品”:可以在气势上,顺便压住老三、老四。v打起来了,海军啥用?那时候,海权是老大的——因为大海是赢者通吃的。老二不打掉老大,海权就自己一点都没有了。此时,你在局部,压住老三、老四,或许OK。但老三、老四,多半会找老大结盟、自己做小弟,买个安全、买个顺风车的航运权。这时,老二海军,在局部还有用么?准备冒着和老大火拼的危险,去先灭老三、老四吗?(脑补一下,若是1914英法大战,法国海军一定能在南面压住意大利海军;但意大利,一定又会去和英国结盟。于是,不打败英国,不管南面还是英吉利海峡,海权、航运,还是照样和法国没毛线关系)v问题是,老二怎么打灭了老大、赢得海权?从上面这么多啰啰嗦嗦分析已经看到了:根本没机会!没先例!数量上,哪怕攒到了三分之二也没用,打不赢;所以,最终结论三句话:1.马汉的海权论,其实是为老大而写的。对老二没意义。(提尔皮茨的三分之二理论虽然不成功,但也有20%的正确性——后面1920年代华盛顿条约、海军假日阶段,英-美-日-法-意的海军吨位5:5:3:1.75:1.75的约定,对日本、法国、意大利而言,其实都是“局部海域三分之二原则”的再次生效。)2.作为老二,除非海军技术出现“把以往都彻底撸进垃圾桶”的技术革命,否则,你玩命搞海军,其实除了和平时期“军备竞赛”和“炫耀自己威风”之外,战时毛用没有;3.作为老二,海军在战时啥用?其实应该说,唯一有效的战略方向,是比1943年的希特勒还要极端点——自沉!因为,船是很贵的,船还要耗费大量高素质的军人和尖端设备。这些船在那里,正向作用是0,负面作用,则是分散国家的宝贵战争资源。这样只吃不干,不如索性痛快自宫。还符合“选择与集中”的根本原则。顺便,如果你自沉了、自宫了,而老大不知道,还在那里养着他更大、更耗资源的“摆设”,那就是真的“你集中了、他分散了”,战略上一来一去,得利大了、真正赚到了!!!后记正文内容,大抵说的是1588年无敌舰队到1945年二战结束的历史,“至多”有效到1990年苏联覆灭。但最近30年来,似乎海战又在向着新一轮的“技术升维”发展,例如“弹道导弹打航母”。面对海权争霸的的升维的挑战,我并没有把握去研判,正文只是对过去有限的确定性去总结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