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中蒙关系正常化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我们讲述蒙古国故事 Author 张德麟
中国和蒙古国互为重要的邻国,两国人民的友谊源远流长。蒙古国是中国与之拥有最长陆地边界的邻邦,也是世界上最早同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之一。回顾半个多世纪以来的中蒙关系,不难看到一条清晰的脉络。两国关系尽管因为受到人所共知的相关时期国际形势的影响而有过一些疙瘩,经历过一段曲折,但睦邻友好终究是主流。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宣告成立后,蒙古方面即由其总理兼外交部长乔巴山元帅于10月6日致电周恩来总理兼外交部长,表示“蒙古人民共和国政府真诚不渝地愿与中国人民建立密切的友好关系”,宣告“决定在蒙古人民共和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建立外交关系并互派外交代表”。同日,蒙古政府宣布同当时在广州的国民党政府断绝外交关系。10月16日,周恩来复电乔巴山,表示“热忱欢迎”立即建交并互派外交代表。就这样,两国之间建立了外交关系,但来回两封电报均未明确提到自何年何月何日起建交。
此后,中方即以周恩来的复电日期1949年10月16日为中蒙建交日,而蒙方则以乔巴山1949年10月6日的发电日期为两国建交日。蒙方的这一认识在其官方材料中一直维持了10年之久。直到1959年两国建交10周年的时候,由于双方要为这一日子共同举办纪念活动,中方认为有必要对两国建交日期取得一个共识,遂通过外交渠道,由中国驻蒙使馆向蒙外交部提出。经过双方友好磋商,蒙方同意两国建交日期为1949年10月16日,双方就此取得共识。我当时作为中国驻蒙使馆的主要译员,曾有幸参与了这一磋商,故记忆深刻。中蒙两国在建交10年之后才正式确认具体的建交日子,这在中国的对外关系史上恐怕是绝无仅有的。
早期的黄金时期
建交后不久,两国关系逐步发展,有过一个为期十多年的友好发展时期,被称为中蒙关系的“黄金十年”。
1952年9月28日至10月17日,蒙古部长会议主席(即政府总理)泽登巴尔率蒙古政府代表团访华,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位外国政府首脑正式访华,受到中方热烈隆重的高规格接待。访问期间,双方签订了《中蒙经济及文化合作协定》,这是两国间签订的第一个协定,为两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奠定了政治基础。
1954年7月31日至8月1日,周恩来总理在参加日内瓦会议后回国途中访问蒙古,这是蒙古接待的第一位外国政府首脑,蒙方给予了极为热情友好的接待。访问期间虽未签署任何协议文件,但这一访问本身就是中蒙关系中的一件大事,促进了两国友好关系的迅速发展,增进了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
此后,中国向蒙古提供了经济技术援助,利用一笔无偿援助和两笔低息贷款,为蒙方建成并移交了20多个成套项目,包括生产性项目、基础设施项目和民生项目。同时,中国还向蒙古提供了劳动力援助,以帮助蒙方解决劳动力不足的困难。自1955年至1964年的九年间,中国政府先后向蒙古派出员工27000多人次。中国员工在蒙最多的年份曾达12000人。在这期间,中国员工和蒙古人民一起,积极参加蒙古的生产建设,同蒙古工人共同劳动,同工同酬,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从而增进了两国人民和两国工人阶级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信任,增进了两国友好合作关系的发展。
与此同时,蒙方于1958年向中方无偿赠送役马15000匹,支援中国的农业生产。1961年,蒙古向中国无偿提供1000吨牛羊肉、5000吨面粉和10000吨小麦,以帮助中国人民克服困难。
1960年5月,周恩来总理第二次访蒙期间,两国缔结了《中蒙友好互助条约》。1962年12月,两国经过友好谈判,签订了《中蒙边界条约》,正式划定了两国的边界线,从而圆满地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边界的正式划定是中蒙关系史上的重大事件,它为两国边境的安宁和边民的和睦相处创造了有利条件,使中蒙边界从此成为一条和平友好的边界。
亲历两国关系正常化
从上世纪60年代初期起,中蒙关系渐趋冷淡,还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件。但即使如此,双方仍维持了外交关系和各自驻对方的大使信,少量的贸易和邮电、气象、铁路运输等领域的联系仍未中断。到了80年代中后期,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原先影响中蒙关系复杂化外部因素逐渐消除,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两国关系开始回暖。先是文化、体育、群众团体、议会、边界事务等领域的交流逐步得到恢复,两国外交部长连续5年在出席联合国大会期间在纽约会晤,就改善双边关系问题交换意见;接着,两国执政党的联络部长通过接触和互访,实现了两党关系正常化。1989年3月蒙古外长访华,8月中国外长访蒙,标志着两国国家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1989年3月蒙古外长贡布苏伦访华时,我作为中国外交部亚洲司分管东北亚事务的负责人,曾参与接待并陪同去外地参观访问。8月其琛外长访蒙时,我也被任命为驻蒙古大使并赶在钱外长访问前到任,以便陪同访问。钱其琛外长同贡布苏伦外长会谈时,双方就蒙古人民革命党中央总书记、大人民呼拉尔主席团主席(即国家元首)姜·巴特蒙赫访华问题达成了原则协议,连具体日期都确定了。但1990年初蒙古政局开始发生变化,党政领导人大幅更迭。3月中旬,姜·巴特蒙赫被免去了党和国家的领导职务。3月21日,彭·奥其尔巴特当选大人民呼拉尔主席团主席。奥其尔巴特当选次日,蒙古新任部长会议主席贡嘎道尔吉在会见正在蒙古访问的中国政府代表团时提出,拟由奥其尔巴特替代巴特蒙赫,按双方原先商定的日期和日程正式访华。中方迅速作出回应,由国家主席杨尚昆向奥其尔巴特发出了邀请。这样,奥其尔巴特主席携夫人于1990年5月4日至7日对中国进行了正式友好访问。这次访问是蒙古最高领导人时隔28年后首次访华。我作为时任驻蒙大使,曾有幸奉召回国与夫人一起参加接待工作,全程陪同奥其尔巴特主席夫妇访问。1991年8月,杨尚昆主席应奥其尔巴特总统(1990年9月蒙古政体改变,奥其尔巴特当选为蒙古国首任总统)的邀请对蒙古进行了正式友好访问,这是中蒙建交以来中国国家主席第一次访蒙,受到隆重热情的接待。
90年代初双方国家元首互访以后,中蒙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取得了长足的进展。20多年来,两国最高领导人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巴嘎班迪、恩赫巴亚尔、额勒贝格道尔吉等先后进行了互访。1994年,两国在1960年《中蒙友好互助条约》的基础上修订并签订了《中蒙友好合作关系条约》,2003年宣布建立“睦邻互信伙伴关系”,2011年提升为“战略伙伴关系”,2014年习近平主席应邀访蒙期间更升格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近年来,两国高层交往密切,政治互信加深,各个领域的互利合作不断扩大,双方在人文领域的交流方兴未艾,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双方在许多问题上有着相同或相近的看法,保持着良好的沟通和配合。中方坚定不移地尊重蒙古国的独立和领土完整,尊重蒙古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尊重蒙古国的无核区地位。蒙方一贯坚持一个中国政策,支持中国的和平统一大业,支持中国政府在涉台、涉藏问题上的立场。这种相互尊重和支持为两国关系的顺利发展夯实了牢固的基础。
我从青年时代起就投身于中蒙友好事业,曾在蒙古国这片美丽的土地上先后学习、工作、生活了25个寒暑,亲历了中蒙关系发展的各个阶段,结识了蒙古各界的许多朋友,同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回顾中蒙关系的发展历史,目击当前两国关系发展势头良好,各个领域的合作交流迅速发展,两国人民的友谊日益加深,两国关系处于最佳时期,我深感欣慰,深信今后两国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必将迈上一个更新的台阶,中蒙两国人民必将永远是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
作者介绍
张德麟:中国前驻蒙古国大使
▽ 更多推荐阅读 ▽
你若喜欢,为蒙古格日点个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