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经济增速回落,消费降得更厉害
“不是经济低了,是人心高了而已。”
文 | 龚方毅
编辑 | 高洪浩
反复的疫情、突发的洪灾以及政策的持续紧缩,令中国经济增速回落的幅度超出市场预期。
消费尤其疲软。根据国家统计局 16 日的通报,7 月国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两年平均增速仅 3.6%。不管按地域分(城、乡)还是按商品性质区分(实物、餐饮),7 月份消费数据的两年平均增速均为年内新低。再细分的话,只有汽车、金银珠宝和书报杂志消费的两年平均增速出现回升。
不过这可能还是高估了消费的复苏程度。一来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不包括旅游、娱乐等服务消费,疫情令暑假旅游提前结束,相关消费消失;二来餐饮零售不仅含消费者的吃,还包含了餐厅在零售渠道的食材采购,故餐饮零售可能存在重复统计。类似的,其它实物零售额可能也包括了用于生产的中间商品,而不是终端消费者直接消费。
疫情和洪灾对经济的负面影响显而易见。位于边境线上的云南瑞丽市时有零星病例,7 月 4 日起还出现了更广泛的本地传播,当地政府 7 月 7 日起要求主城区全员居家隔离,直至 25 日对部分区域解除了隔离,但仍要求所有人员非必要不进出瑞丽。截至 8 月 15 日,云南现有本地确诊病例 45 人、以及 318 人属境外输入感染者。
7 月 21 日始于南京禄口机场的疫情,及之后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院内感染所造疫情,更为人熟悉。目前已至少报告了 760 例的本土确诊病例,涉及至少 17 省及直辖市。南京、扬州、张家界、郑州等疫情相对严重的地区,先后对公共交通进出、人员进出作出不同程度地限制,并对域内全部或部分小区实施封闭管理。
管控限制了人员流动,进而拖累了消费。海通证券研究所在报告中说,在 7/26 至 8/1 当周,主要疫情城市的交通拥堵延时指数比去年同期下降 5-10%;再后面一周,多数城市的拥堵指数降幅扩大至 10%-20%。
而东吴证券则回顾了去年以来数轮局部疫情反弹对经济的影响,分析认为工业生产受到影响较小,例如哈尔滨、长春在疫情反弹的次月,工业增加值数据即开始回升。
消费的复苏则要慢一点,像哈尔滨、石家庄、乌鲁木齐市的消费数据至今都没有恢复到疫情反弹前的水平。如 8 月 6 日当周的全国票房环比接近腰斩,国内航班数量和航班座位数回到了年初 “就地过年” 期间的水平。
洪涝灾害也影响了经济的复苏,工业生产、居民消费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央视报道称,河南因灾直接损失超 1337 亿元。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 16 日介绍称,7 月河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4.6%,比上月回落 1 个百分点。
除了外部突发事件的冲击,如中国央行在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所说的,国内经济恢复仍然不稳固、不均衡,“经济增长动能的可持续性面临一定挑战”。
央行提到了几点突出现象,包括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影响了下游企业的利润,中小微企业困难较大,不良资产反弹,人口老龄化加快等。
这些矛盾存在已久,去年疫情被控制住以后,经济迅速反弹,一定程度上延后了它们爆发的时间。但根本上并没有解决。历史上也没有太多可以参考的例子。
“疫情后的错配让很多人看着数据或者看着资产有了一种过高的 ‘预期’,” 东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付鹏说。“我觉得不是经济低了,是人心高了而已。
更多内容,点击下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