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参赛来稿·李 芬: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 吴忠【统编版|编号:S20200035】

李 芬 高中历史教研 2022-09-24

作者简介

李  芬宁夏自治区吴忠市红寺堡区第一中学历史教师。红寺堡区“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执教的《大自然的语言》一课在红寺堡区2018年“一体两翼”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中被评为一等奖,论文《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探析》在《新教育时代》发表,并获得“一等奖”。
教学课件


点击上方小程序或此处文字查看说明

教学设计

作者说

导入采用唐代诗人孟郊的诗歌作品《登高》引出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第一模块首先由教师梳理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的变迁,让学生在了解制度的基础上认识到察举制度和九品中正制度局限性,再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结合史料讨论总结出科举制度的历史意义,从而在对比中体会科举制的进步性(开放公平),并通过简单的连线题,认识到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规律。中央官制这一模块,先由教师带领学生回忆制度变迁,再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梳理三省六部制的运用结构,探讨这一制度的特点及历史意义,从而体会隋唐这一制度的规范性和科学性。最后一模块以线索的形式理清从汉到唐赋税制度演变的历程,让学生对赋税制度形成总体认识,从表格的变化中理清税赋制度的变化,在此基础上理解租庸调制发展到两税法的先进性,并理解制度的因时而变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最后小结环节,王小甫《创造与再造》的评论做升华,让学生认识到高度发达的隋唐政治文明兼容并蓄、综采汉魏南北朝以来不同区域、不同族群的制度文化,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三省六部制、科举制、两税法等都是在继承前代政治文明的基础上有所改革和创新,使之更加完善、更符合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现实需要,从而创造出了更为发达、灿烂的文明,其成就因而超迈往古。

整体设计注重知识线索的梳理,让学生对于知识点有一个清晰的框架认识,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分析理解隋唐制度的相关内容,再通过对比的方式感受隋唐制度的创新性和科学性及其对隋唐盛世出现所起到的作用。

编者说
这是吴忠市红寺堡区第一中学李芬老师参加高中历史教研平台和天地出版社联合开展的第一届高中历史“教研杯”精品课件设计大赛的作品【点击查看说明】。参赛作品将于8月初进行线上、线下同步评比,欢迎大家通过留言发表看法和见解。经作者授权独家发布,未经本站许可,请勿转载。

本文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文责由作者自负。为防止资源盗转,平台仅提供带水印图片文件,您可通过底部“阅读原文”进行下载。如需PPT文件,请点击左下角“下载指南”。

本活动由天地出版社独家冠名

点击即可关注出版社小程序,精美图书等您领

下载指南 | 征稿启事 问题答疑 | 众筹说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