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精品实录·黄杏婵: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与国家治理 | 佛山【初高中衔接·中考备考复习研讨】

黄杏婵 高中历史教研 2022-09-24

作者简介

黄杏婵,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石门中学老师;广东省首批优秀青年历史教师;佛山市优秀青年教师,市历史备考中心组成员。在《历史教学》上发表论文3篇,多次受邀到省内外作示范课、讲座和尖子生培训。2019年获得由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集团和《历史教学》杂志社等多家单位联合举办的《中外历史纲要》全国说课大赛一等奖。

视频实录
教学课件

教学设计

教学反馈
对于本次活动,广州市天河区历史教研员朱云志老师指出:本次培训的理念是“自主、参与、体验、引领”,不希望培训是千篇一律的讲座式,所以安排了教师以学生身份感受课堂学习的初三复习体验课。在导师的选择上,我们最终选择了有丰富高考备考经验、而且拥有很多优秀复习课案例的高中教师,主要基于三个考虑:第一,高中的思维能够让初中教师体验基于最近发展区完成挑战性学习任务的深度学习;第二,如今无论是教材,还是初高中考试,初高中教学在思维要求、核心素养上都进一步衔接,主要区别在于难度和层次不同;第三,目前初中教学在落实基础知识方面比较成熟,在课堂是生动活泼方面见长,但是在通过史料探究引导学生提升历史思维方面需要进一步提升。基于以上因素,我们特意邀请佛山石门中学黄杏婵老师授课。

本次活动,黄杏婵老师的公开课引起了强烈反响,现摘录若干反馈如下:



开篇明确主题"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与国家治理",看到标题时以为会是一堂简单的复习课,可是黄老师温暖的笑容、柔和的声音以及超强的逻辑思维能力,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可想,这堂课注定不会是一堂简单的复习课,果然黄老师通过问题导入引出本课,教学过程逐一完成五个任务,任务当中又具有史料支撑,提出问题,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整合答案,任务逐一击破,最后主题升华。从中收获,构建思维导图,引导启发学生,培养学生提取材料信息和话语体系的能力,及提高教师改编高考题及命题能力。那在个人教学风格中,一个人的成长思维要做到四点,接纳现状、着眼未来、付诸行动、获得成长,那在复习过程中进行讲练结合,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论从史出且知识是用的过程当中加深、调动,答题要有答题技巧,选择题抓住某个关键词,学会通读全部材料,确定材料主题,培养全局观念,那在这一节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回答问题或是与人交流过程中采用不同的语言回答,给人不同的感受,体现一个人的情商。最后,黄老师讲述她个人的成长历程,从不喜欢到喜欢历史,到确定走学科专业的职业发展方向,及如何迅速成长起来,那就是多上公开课,在实践中促进成长,及多多积累,多去看书,培养阅读能力及专业素养。最后用一句话概括,"在一个人命运之中,最大幸运莫过于在年富力强时发现自己的人生使命。

——刘家倩



听了黄老师的课和讲座,我深受感触,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步步引导,教学风格的“确定与不确定”的思辨思维渐渐吸引我成为黄老师的迷妹,收获超多。身为一名刚刚走上历史教学岗位的老师,我收获了很多的教学经验和方式。比如一、黄老师教态自然,落落大方,讲话让人如沐春风,极其有感情。在教学过程中我自己就一直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我认为我富有感情了但听课老师和学生并不觉得,听完黄老师的课,我再一次认识到了讲课情感的重要性,往后我会先不断尝试听优课,模仿优秀的老师讲课的方式语调。二、多角度看问题。一则材料可以看出不同的问题,多角度去思考,发散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建构不同的知识联系。多则材料应证一个结论。三、敦敦善诱,逐步引导学生思考。建立材料、问题、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需要我不断翻阅历史教材,理解教材的方方面面,充分历史历史教学园地的资源,把握好每一节课的重难点,先让自己吃透教材,再带学生掌握教材。四、用心阅读,提高自己眼界,提升教学水平。专注备课,认真钻研,凝练自己教学风格。我不得不承认,在繁忙的教学工作和任务中,我已经在固化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思路。而黄老师的“确定与不确定”恰恰是我急需却又很欠缺的,我还年轻,不应就此止住自己的步伐,学习、模仿、历练,不断创造出自己的好的、能帮助学生进步的教学风格。革命尚未成功,我仍需努力。通过学习和培训,我决定重新启航,尽自己最大努力,不断往前走,建构历史知识体系,全面深入理解教材,提升教授能力,然后慢慢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做一个能帮助、引导学生学习的历史教师。

——吕月华



 2020年12月12日下午,同仁集团所有历史课任教老师齐聚一堂,有幸聆听黄杏婵专家的历史课现场指导。所有学员收获甚多,现将自我感想总结如下: 一,教师教态自然,和蔼可亲,课堂气氛活跃,师生配合程度高,教学效果好!二,教学启发性强,结构完整。教师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突出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风格!三,教师课件准备充分合理,教师以设问辩证的观点来启迪学生,增强学生对历史问题的价值评判能力;教师对材料的选用,对考点的链接,对中高考课标的熟悉程度高!结合自己教育当中所存在的缺陷,尤其在九年级备考过程中,对于课标的认识程度及学生现有的学习状况,具有极大的触动。同时也对自身以后的教学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李杰



1、黄杏婵老师运用史料教学法,巧设问题和任务,学生以所学知识论证或辩驳观点,真正做到以史为证、论从史出。 2、本节课的教学需要对中国古代史的政治史知识进行整合,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纵向对比,对于教师的知识素养和教学素养要求高。如何在本课将核心素养要求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家国情怀等更好的贯彻到教学中,黄老师为我们做了一个精彩地针对历史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的课堂展示。 3、但本课需要学生基础知识比较扎实,如何兼顾中等及以下水平学生展开教学,我们可以从课前准备、教学史料选取、教学环节设计等方面进行准备。

广州奥林匹克中学初一备课组   

——(陈小琼、李娟娟、刘鹏)



 1.以形成矛盾的两则史料为导入,引发学生思考,更具思辨性。2.史料来源与种类更加多样,如“宋朝官员的俸禄”等史料,更贴近学生生活认知;3.巧设问题和任务,学生以所学知识论证或辩驳观点,真正做到以史为证、论从史出。4.课程容量较大,而史料解读是比较耗时的,因此在实际应用时,有一定的难度,且不利于学生形成知识体系。(或基础知识体系已另课解决?)

——广州中学初一组 郭虹虹

编者说

这是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石门中学黄杏婵老师应邀于2020年12月12日在“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历史教研活动暨同仁教育集团2020年历史学科中考备考研修”活动期间开设公开课的课件、设计和视频实录,并摘录了若干教师听课反馈。经作者授权独家发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点击上图小程序,进入东方出版社书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