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刘西川 : 如何才能培养好博士研究生?

刘西川 刘西川阅读写作课 2023-10-24

点击上方⬆️ “刘西川阅读写作课” 添加关注


如何才能培养好博士研究生?

——华中乡土派的做法与经验


贺雪峰:《饱和经验法——华中乡土派对经验研究方法的认识》,《社会学评论》第2卷第1期,2014年第2月。


dian

以下是我读这篇文章所做的摘录,同时也记录了自己的一些认识体会(已标明)。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展开调查的主要目的是训练研究生,很少有搜集研究资料的目的

体会:培养人是第一目标!这一点尤其难能可贵,值得称赞!

中心要求博士生每年至少有100天驻村调查,且要求在博士论文开题前,要在全国8-10个省、每个省1-2个村,每个村至少进行15天的驻村调研,驻村调研期间,须对调查村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宗教等各个方面作深入访谈。调查结束须写作反映调查村总体状况及其治理逻辑的调查报告。经过以上调查,中心博士生才能选定论文主题,再开展为期半年的博士论文调查,进行博士论文研究和写作。

体会:1.开展调查训练的目标是什么?其目标是较好地训练博士生对经验的把握能力,其方法是长时间段的多点驻村调查。2.整个训练体系是有设计的!具体如下:其一,必须保证一定的工作量,即每年至少要有100天的驻村调研;其二,涉及领域广泛,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其三,强调写作导向,即必须要完成相关调查报告;其四,有严格的开题标准和要求,即必须经过上述调查,博士生才能开题;其五,有反复,即要求博士生开题之后还要再开展为期半年的相关调查。

中心调查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个人调查,即一个人在一个地方住下来,以访谈为主开展调查。调查周期有两种,一种是一般性调查,时间一般为15-30天,一种是博士论文调查,一般是半年时间。个人调查,边访谈、边整理资料、边思考。二是集体调查,即若干人集中到一个地方调查,白天分开调查,晚上一起讨论,调查也就变成了现场研讨。这样的“调查+研讨”可以极大地开阔和深化个人经验。这两种调查方式都是驻村调查,一般住在农户家,同吃同住,打成一片,既有助于调查深入,又节约调查成本。最重要的是,农民往往很愿意接受访谈,调研者容易获得全面完整的经验资料。

体会:凡事最怕“认真”二字!华中乡土学派这种调查训练方式就很好地贯彻了“认真”二字。与一般调查相比,这种调查方式具有以下显著特点:第一,强调访谈、资料整理、思考的即时同步性,而普通调查通常就是为了以较短时间快速获取相关信息。第二,强调研究者之间的讨论,调查即为基于现实场景的现场研讨。第三,强调更真城地“接近”被调查者,同吃同住,打成一片,这是一个认同和融入的过程。由此来看,真正好的调查和研究生培养需要的是长时间投入和真诚。

个人调查和集体调查一般交错进行。

体会:既要有个人调查,培养研究生独立开展调研的能力和习惯,还要有集体调查,相互切磋、答疑解惑、印证观点和想法。

华中乡土派培养学生,在强调经验的同时也强调经典。“经典”即要求在进入博士生阶段之前的本科和硕士阶段大量阅读社会科学经典著作,主要是阅读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和人类学等学科的经典著作。所谓大量阅读,是要通过2-3年的全面系统的专业阅读,对西方理论读懂读通,读经典的过程重在训练思维能力,学习西方社会科学分析问题、逻辑推理的理性主义精髓,而不重具体知识。读经典是典型的“无用之大用”,是为专业研究准备理论和方法而不是提供具体指南,更不是为了寻章摘句。

体会:华中乡土派所强调的读经典有三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大量”,很多时候面对现实问题感觉力不从心实则是阅读的“量”还远远不够。第二是重思维能力培养,即强调理性主义,避免情绪化和世俗化。第三是有自信和耐心,敢视读经典为“无用之大用”的人,若非自信,早就变道或落荒而逃了。

博士生学习阶段最重要的是进行经验的训练,因此要大量地到农村去做田野调查。

体会:人文社会科学本质上是经验科学!华中乡土派推崇这样的经验研究:不是仅仅就事论事进行讨论,而是要在大量调查基础上进行理论建构。

经典阅读和经验调查都只是为专业研究做准备而不等于专业研究。

体会:这个观点很在理!只能说,经典阅读和经验调查都只是个准备而已,路遥知马力,真正的研究成果还要看后续的专业研究。遗憾的是,很多时候,一些研究就止步于阅读和调查了,其结果就是“文献+调查”强行组合的两张皮。

一个研究现实问题的学者必须要有对现实生活经验的完整理解,有对其内在机制,对自然而然原因的分析,并因此有能力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有能力从杂乱无序中抓住关键性的要点。

体会:从事经验研究者经常要扪心自问:1.观察和思考是否从事实出发?2.认识是否完整?3.关于内在机制、原因和本质,是否形成自己的认识?4.是否能分清主次?

经验质感就好比骑自行车、学游泳、学语言一样,仅仅讲理论和方式是很难学会的,学会的一个基本办法就是实践,是在不断试错中获得的身体内在感平衡,是思想与身体、心口手的协调,是“熟能生巧”。

体会:这里所提及的重在经验质感的学习方法,折射出我们平时那种“灌输型”学习方法的弊端,即:阉割了问题所处的真实场景;割裂了学习过程中的身心交融,此时学习的温度荡然无存;生硬地拒绝了强调主动学习的“试错法”。

缺少个人生活经验以外的完整经验训练,研究者在研究中最容易比附或想象的空间就只能是个人生活经验。因为个人生活世界的经验大都是未加深究的理所当然的世界,在比附中就容易受到生活经验中的理所当然或经验情绪的误导。

体会:应警惕研究者自己个人经历及体验对研究的倾向性影响!最好的办法就是深入到具体场景中去,长时间停留,试图站在被调查者的立场上来思考。

当前社会科学研究的分科已经越来越精细,研究也越来越专业化和技术化。这种训练使社会科学工作者丧失了对完整的具有“全息”特征经验的感知能力,丧失了完整把握经验、从经验本身的复杂性来提问题的能力和看问题的视野。

体会:我们对学科领域知识的学习,是采用“切割”方式进行的,形成的是对经验片面的、片断的理解——但这也是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想办法来弥补,以此来改善或增进这种认知方式的主体感知能力。

社会科学专门研究就容易出现因对生活经验以外完整经验把握得不足而不得不比附生活经验,从而在专业研究中引入大量未加深究的生活经验的“意识形态”,这样就将每个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专业研究变成了用专业术语包装起来的个人生活经验。

体会:也就是说,如果不进行深入调查获取完整经验,就容易出现两种结果:一种是把自己的个人生活经验引入,而这种生活经验是未加深究的;另一种是将生硬的、冷冰冰的专业术语引入,而这种专业术语是被切割出来的。在这种语境下,社会科学研究就变成了“专业术语”+“研究者个人生活经验”的两张皮了。

尤其糟糕的是,中国社会科学是从西方引进过来,是在西方经验基础上创建发展起来并专业化的。从西方引进社会科学话语下的专业研究、微观研究、具体研究无异于盲人摸象。

体会:中国社会科学研究更应该强调从中国现实问题出发,更应该“身体力行”地展开实地调研。

以历史资料来训练经验质感的坏处是,历史资料往往是死的且是片断零碎的,从历史资料中获得的信息远不如田野调查讲述者提供信息更全面、灵动、完整和相互印证。

体会:田野调研获取的是活知识,它是对历史资料的有益补充!

调查时特别注意经验的意外,注意发现经验本身的悖论。所谓经验的悖论,并非实践经验的自相矛盾,实践总是自洽的,悖论来自我们头脑中对经验和实践认识的刻板印象。

体会:发现“经验的意外”,至少需要两个条件:第一,要对自己的经验和实践认识有一定的警惕性,它们不一定对。第二,要有问题敏感性,对不符合常规的现象要留意。

在调查中,我们注重的是经验的训练,经验训练目的是要训练人,是要调查者真正具备对经验的把握能力、对经验的敏感性,从而形成经验的质感。

体会:截止到目前,这是我遇到的最为“另类”的调研目的,华中乡土学派调查的目的竟然是为了“训练人”,这完全不同于其他机构的调研目的——如获取调查信息和完成项目等。即使是训练人,也是将人视为了有思辨和感性的主体,给予了他温度和能力的提高。

我们强调对村庄内部机制的描写。在调查中,特别注重“村庄内部提问题、现象之间找关联”,而不是动辄从村庄跳出来。在村庄内提问题,同时在村庄内回答问题。

体会:村庄成为问题的范围,避免研究者将问题泛化。就此而言,泛化一般有两种可能:一是急于理论升华,摆脱现实细节;二是将问题跳台或串联至其他村庄,将思考和讨论引向混乱。以某个村庄为范围来提问题、回答问题很好地避免了将问题泛化的危险。

基于以上目的,就一定要以具有完整经验的个案为主要调查对象,以深度访谈和半结构化访谈为主要方法,强调感悟与主客体良性互动基础上的体验。

体会:这种方法重在感悟和体验!

在训练经验、提升经验质感时,饱和经验法特别强调重复的重要性,认为重复才是力量。大量反复正是形成经验质感的关键,每次重复,其实是语境是不同的,着重点、轻重缓急都是不同的。

体会:反复的要义是通过反复聆听,用心思考,形成强烈的内化,然后在不同语境下区分细微差别,进而准确判断事情本质。由此可以看出,反复一是强烈、持续提供内化的动力,二是提供了不同语境的可能。

调查是不可以偷懒的,没有足够时间的饱和访谈是无法真正建立起经验质感的。

体会:如果以时间不够或紧张为借口,注定就是无功而返了。

建立经验质感必须是自己亲自去饱和式重复访谈,自己亲自用心去消磨访谈的时间,且在访谈过程中要高度紧张地思考、体会、理解,这其中绝无捷径可走。

体会:经验质感永远都是自己的,调查也是自己的“私”事,别人帮忙或代替是无济于事的。

目前农村调查中一大误区是,很多人不关心,不在乎访谈过程而只关心访谈结果,甚至以获得调查资料为最高目标。

体会:只关心调查结果、只为了获取数据的悲剧在于:战略上是“盲人摸象”,而战术上是做了几个假动作,还没有真正进攻,就鸣锣收兵了。

高度集中注意力才会有一个“敏感”的心,才会在调查中把握住微妙的关键。要持续投入关注,要有焦虑。调查不能功利,调查时要用心去聆听,去思考。没有过程,没有全神贯注地聆听、思考,没有用心体会,也就不可能获得经验的质感。

体会:调研绝不亚于一场紧张的比赛!紧张起来,时刻怀揣着问题,才能敏感!有一点焦虑感,才是正常的。为什么说功利的心态要不得呢?是因为功利就意味着,针对一个预定的目标,付出相应的时间和精力就够了。显然,集中注意力、焦虑、聆听,用心体会等都需要更多的额外付出,这是功利主义者所不能接受的。

从进入农村经验的办法来讲,华中村治研究团队近年来摸索的一个方法是多点进入,区域比较。

体会:如果仅在自己的文化系统中进行调查,很难出现文化震惊,产生不了问题意识,因为似乎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比较是破解这一困境的好办法!深入到不同区域村庄后会发现,不同农村的初始条件、农民行动逻辑以及政策等都是不同的。

华中村治研究团队近年来还探索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进行集体调查的方法,其中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小团队集体调查,三五个人集中到一个村庄开展调查,白天分头调查,晚上集中讨论。另外一种是大团队集体调查,即在以上小团队基础上,再有若干小团队同时在相邻村庄开展调查,这样,除每天的小团队讨论以外,每隔三四天,大团队还可以进行大组研讨。

体会:集体调查被称为是华中村治研究团队训练研究者的独门秘籍,其好处主要有:一是现场办公、现场研讨,现场解决问题;并且,整个调查过程紧凑而密集,有点像头脑风暴。二是参与者能够得到广泛深刻的经验训练,有向前辈和先进榜样等学习的机会,能及时发现自己的问题并尝试作出改变与调整等等。

华中乡土学派进行调查训练经验的一个重要方法是全面调查,很少做专题调查。具体而言,就是调查没有什么特别任务,而是遇到什么特别值得调查的问题就深入调查之,遇到什么特别能讲述的访谈对象就深入访谈之,对访谈对象所讲述经验充满真正的好奇与兴奋,对事事好奇,对什么都感兴趣。

体会:真正的研究始于好奇与兴趣!

全面调研的好处是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搜集大量信息,从而较好地刻画出完整总体的村庄形象。

体会:全面调查有助于调查者形成对自己所关注事务的整体认识,这种认识是轮廓性的,强调事务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避免了人为地舍弃一些关键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这篇文章的题目是“饱和经验法”,侧重于经验研究方法;而我的这个笔记则试图从博士生培养角度来总结华中乡土派的做法与经验。最后,总结一下对华中乡土派博士生培养模式的个人认识:

  • 1. 培养目标。华中乡土派的培养目标是“人”,这种培养落实在调研上。它培养人的什么呢?培养的是人对经验质感的把握领悟能力。


  • 2.培养角度华中乡土派将学习化为研究,研究始于好奇与兴趣。其鲜明特色是场景式学习和研究,为试错法提供了空间。具体而言:第一、“引入具体场景”,将问题的提出和解答限制于某个具体村庄。第二、“强化主体客体互动”,以此获取到更为真实、珍贵的整体信息。第三、“强调实地调查过程中的研讨”,这种研讨可以是头脑风暴,也可以集思广益,在比较、参照、争论中不断完善对问题的认识。这是打破“文献+调查”两张皮和“专业术语+个人体验”两张皮这两个困境的好办法。


  • 3.培养模式。其主要方式是长时间段的多点驻村调查,调查分个人调查和集体调查两种方式,个人调查和集体调查一般交错进行。在调查中有三条主要原则:一是不预设问题,不预设目标;二是具体进入、总体把握,不注重资料而重体会,大进大出;三是不怕重复,要的就是重复。其中,“不重资料而重体会”就是其将“人”作为培养目标的光辉体现。


  • 4.研究态度。这种培养模式对学生的要求就是认真。例如,博士生开题有严格的标准和要求,即必须经过村庄调查,博士生才能开题。


刘西川阅读写作课


希望通过

课程内容学习、刻意训练以及对前人经验的借鉴和吸收,

切实提高年轻朋友的阅读与写作能力。

主推三个栏目:

文献阅读与习作课程、个人原创和站在前人肩膀上。

该号由浙江理工大学刘西川副教授负责的研究团队维护,

希望广大本科生、研究生朋友关注和加入。


/ 文心雕龙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