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刘西川:致2020级硕士新生

刘西川 刘西川阅读写作课 2023-10-24



秋风送爽九月到,菊花飘香开学忙。开学最宜先立志,响鼓重槌少松弛。九月是开学季,是新生入学报到的日子,校园里又重新热闹起来,处处洋溢着青春活力,飘荡着阵阵欢笑。我曾经写过面向本科生的“致新生”,跟那些刚跨入大学校园的大一年轻朋友分享了一些自己的体会与建议。这次,想对硕士新生们说说自己的心里话。


大部分读硕士的年轻朋友年龄都在23、24岁上下,硕士新生与本科新生最大的不同在于,无论是知识、阅历还是经验都更加丰富,心智更加成熟,对待周围的人或事也会更加理性和冷静。在这样的前提下,我愿意和大家一起来认识、讨论这个世界的真相。所谓真相,难免有些冷冰冰的感觉,或者与感情和常理相悖,很难从感性角度加以理解。若与本科生来说这个事情,总是担心会让他们怀疑人世间的温暖、亲情和友谊,进而感到悲观和沮丧而失去积极进取的勇气。


读硕士,要进一步学习,学习的重点与本科有区别,不再是以知识获取为目的,而是要以理论运用与解决问题为主。在阅读上,不仅应该拓展知识点获取与理解的已有模式,更要尝试在与其他人互动的过程中来增长见识、开阔思维。


读硕士,尤其是经管类的,相对于理工科来说比较容易,不需要做实验,就是需要上课调研写论文。但是也不可掉以轻心,一定要对写作能力加以重视,尤其是实证论文的写作能力,并且一定要不断的训练,进而加强这方面的能力。会不会写论文,写的好不好,不仅反映的是自己是否掌握了应该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方法,还反映的是自己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动手能力。

 

 



一、我想告诉你的两个世间真相

   

1.人因价值而存在

 

人的价值是指能满足他人需求的能力。但价值不等于自身能力,价值是社会性的。自身能力提高仅是有价值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必要条件,因为存在有能力但是与社会需求不匹配的可能。


关于价值,年轻人存在的问题是:①对什么是价值或什么是自身价值等问题感觉到朦胧混乱;②将自己所具备的潜在能力误认为是价值的一部分。其实,他或她的能力是有待检验的,其精准度、效率和竞争力尚未可知。


年轻朋友常常忽视了从他者的视角来观察和讨论价值,想到的都是自己。基于此,有以下几点建议:其一,要能从“甲方”的视角来思考,尤其是要想想如果自己做出来了某种产品,那么这个产品能卖给谁。明确这一点之后,无论是学习和工作能力,还是目标和执行力都会得到有效提高。其二,要做对社会有用的人,要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投放在具体的职业和专业上。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与之前的学习不同,首先应当明确的是,实现自己的社会性价值才是真正的学习目标,即要将学习和社会价值联系起来,要努力做一个对社会有价值的人。


如果忽视了这一点,那么就只能在自己的小圈圈里打转了。当然,对于那些自以为有目标的,也在朝这个目标努力,但最终的结果却难以让自己满意的年轻朋友们,你们的问题就出在目标上,因为你们的目标更多集中于个人身上,而忽视了社会目标。这个世界有些奇怪,说到目标的时候,大家往往想到的都是自身,即要将自己打造成什么样子。但是当你进入社会后会发现,别人才是个人目标的真正对象。而回想过去二十多年的成长经历,大家想的更多的都是自己,例如,如何将自己打造的更强、更优秀等。实际上,自己强大、优秀与否和别人又有何干?如果别人从你这儿得不到一丁点好处,你的优秀对他而言也没有什么价值。


在研究生阶段,有必要来讨论一下价值创造与学习之间的关系。首先,来看看什么是价值。价值至少有三层含义:第一层是他者视角,即某个东西对别人是有用的,能满足别人的需求。第二层是有人愿意为此付费,换言之,就是自己创造的价值,是能换回来真金白银的。第三层是从社会整体层面来看,这种价值不是某人的个人判断,它是经由大多数人投票而形成的,带有集体行动的成分。


然后,把学习活动与价值联系起来。将学习目标锁定为为社会创造价值,就会更加关注理论上或现实中的问题,而不仅仅只是为了考试过关、取得一个高分数。其中,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就是一种有价值的体现。在研究生阶段,应多问问自己能解决什么问题。这个问题既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社会上其他人的,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实现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过程,所解决的问题涉及范围越广,价值就可能越大。


价值最直接的体现就是能不能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我记得曾仕强先生讲过一句话,其大意是,中国人对价值的认识和判断就是看有没有本事,所谓本事,就是能不能满足别人提的要求。从这个角度来看一个人的价值,就方便很多,即看他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小,能多大程度地满足周围人的需求。

 

2.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交换

 

更深层次来看,价值体现的是一种交换。交换是有来有往的事情,在这个方面,我想起了一位大咖曾经讲过的一句话,先满足别人的低级趣味,再来满足自己的高级趣味。这句话有调侃的意味,但话糙理不糙,突出了你想进步或前进的前提下交换的必要性,人不可能在封闭的环境里自娱自乐。


很多东西都不是白来的,凡是有价值的东西,都是稀缺的,都需要拿相应的东西去交换。当然,年轻朋友常常觉得似乎有些东西得来也比较容易,没有那么费劲。例如,父母亲人的爱,或者是学校里的教育。就拿一场讲座来说吧,如果这场讲座的内容是你十分感兴趣的,或者说这场讲座一年只能进行一次,这种情况下,大家会舍得放弃这次机会吗?


有些看似自己没有付出额外代价便获得的东西是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的,如我们接受的公益教育等。经济学研究表明,公共物品因搭便车、外部性等而存在供给低效等问题。从个人发展角度来讲,一个人不能一味将自己的未来寄托于公共物品供给上,如领补助等。通常公共物品的品质或者与个人的适配度肯定不如市场经济里经过竞争筛选出来的私人物品。在一个公平竞争的社会里,如果你想脱颖而出,就要相信交换的价值。一个人如果想取得更大的成就和进步,那就要懂得,很多东西都是要靠交换的,而不是白白得来的。在这个问题上,很容易犯迷糊,容易感情用事,或者是用乐于助人或互助来解释,甚至采用道德绑架的方式来获取。


很多资源、条件甚至机遇都是换来的。不要单纯寄希望于别人的帮助和提携。有些年轻人认为别人的帮助或给予都是天经地义的,别人如果不这样做就认为是对方的错。若懂得了交换的道理,就不会再认为,别人做什么事情都是应该的了。既然是交换,就意味着公平,不能一上来就将自己定义在弱势的一方,天然地认为自己需要照顾,需要别人让着点。对此,我想说三点:第一、将自己设定在一个特殊的位置,本身就有失公允,推己及人,多想想,对方会接受自己的这种设定吗?第二、这种不平等的交换情景并不会持续太长时间,反而会使自己低人一等。第三、这样得到的东西靠的不是真本事,无法品尝到通过自身努力取得胜利或获得劳动成果的真正喜悦。


懂得了交换的道理,就意味着:①你是一个识货的人,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知道自己想从对方那里交换到什么东西,得到这个东西对自己有什么帮助等等;②你有了自己的主见,知道自己要朝哪个方向努力;③你能在融洽的氛围里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不至于百思不得其解为何有的人得到了,而自己却没有得到;④你已具备了整合资源的能力,能从竞争力的角度来思考。


如果认同了交换的道理,接下来就是在交换的过程中如何使自己变得更加强大。在一无所有或者实力较弱的情况下如何进行交换呢?年轻人手里的资源是什么?在我看来,年轻人最大的资源就是年轻,时间充裕,精力旺盛。说的直白一些,年轻人能和别人交换的就是自己的劳动力了。很多时候这个交换不能达成,其原因有二,一个就是懒,吃不了这个苦,另一个就是认知上觉得不划算,吃亏了。因此,在自己只有劳动力的时候绝不能懒,一旦懒了,就失去了和人交换的最后一张底牌。现在看来,要把交换做好,不仅要勤快、舍得干,身板还得柔软一些。对硕士生而言,最有效的交换就是,先从简单的事情做起,实验室或课题组里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有效的交换,不仅是自己的价值得到了应有的体现,同时还给对方留下了好的印象,让对方有什么好事或有什么机会时都能想到自己。


 


二、与读书有关的体会与建议


1. 广博,有用还是无用

 

平时在和年轻人的接触交流过程中,发现其中有些学生看书的范围比较窄,大多仅限于专业要求的那几本。虽然现在网络比较发达,信息渠道多,但新媒体所传播的信息多是碎片化的,或快餐式的,貌似看得范围很广,其实和我们所讲的知识广博关系不大。以经济学专业为例,大多数学生接触的都是本专业的课程书籍以及计量等工具书籍,对于经济学方法论及科学哲学、经济学思想史、经济史这样的大部头书,也不愿意花时间看。不知道库恩、拉卡托斯等。就连当代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也不愿意投入精力来认真学习一番。与此同时,时代在进步,新事物、新思想层出不穷,现如今不知道大数据或人工智能的,就有些out了。有的时候,聊天无法正常进行下去,原因就是大家的知识储备不对等。


广博是有必要的。第一、知识面广,见多识广,这样遇到新问题时才不会慌乱,同时也会产生更多想法和解决思路。第二、广博是基础,是构建自己知识体系的前提,知识体系的“一砖一瓦”都是自己千辛万苦挑选、积累出来的。第三、广博为知识移情提供了条件。所谓移情,是指一个领域的方法和思路可能对解决另一个领域的问题有所帮助。有时候读书读的少,又缺乏联系和联想,知识之间就处于孤立、隔断的状态,更容易产生人云亦云的现象。


广博的第一道拦路虎:现实利益。现在的问题是,多数人的读书选择都是短期功利主义,“只扫门前雪”,尽量和眼前利益有关。现在的人,活得都很明白,大多数都会将找工作定为终极目标,和工作挂钩的就是考公务员、考专业技术证书或提前实习等。相应地,读书的范围就被缩小了,读书也只读和找工作有关的,如考证相关辅导书。看书,已被世俗认识和现实利益所裹挟。看的范围比较窄,看的标准就是是否有用,是否和利益、柴米油盐有关。那么,读什么书就变成了做一道有用和无用的选择题。


广博的第二道拦路虎:认知上有短板。广博不起来,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思维跟不上,换了一个场景和问题,自己的知识结构就难以适应和应对。也就是说,有时候自己也知道读读这方面的书会有帮助,但因读不懂从而产生了畏难心理。例如文科或艺术类专业,一般很难读懂理工科的读物。对于这种认知短板而导致的狭窄问题,更需要迎难而上,越怕越糟糕。面对困难的最好办法就是直面困难,广博其实就是一个逐渐打通不同领域之间隔阂的过程。


用有用和无用来衡量广博,是不确切的。用现阶段的“有用”标准来衡量是不妥的,毕竟,谁又能知道将来的情形呢。当下,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是无法应对明天的危机和不确定性的。很多时候,越是觉得有用的东西,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越多,但最后一看发现,其实所收获的东西也就那么一点点。讲一个我的小故事。当年读本科学概率论,上课时老师讲的概率运算法则,自己也不知道这玩意有什么用,隔了十几年之后读博士时用离散选择模型要求联合概率,才发现这东西是有用的。年轻的时候,学东西不要嫌多,技不压身。学的时候,感觉无用,到用的时候,就发现无用变有用,挺神奇。读书也一样,你读过的书最后会融入你的骨头与血肉。


总的来说,在广博这个问题上,还是要放下功利心,各领域都涉猎一些,既不能简单粗暴的用“无用论”屏蔽知识的学习,也不能因为看似有用而耗费太多的时间与精力。

 

2. 人情世故

 

到了硕士阶段,读书要能想到人情世故。这里说的人情世故不是贬义词,不是平日里所讲的世俗或世故之类的。人情世故讲的是自己所体验和领悟出来的对这个社会的认知,是和自己的生命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提及人情世故,是想提醒大家读书时,要能想到人的生活、人的经验,想到人和人之间组成的社会。


有些大学生和研究生,常常被贴上读死书和读书机械的标签,其实都是脱离了人和社会。这个脱离表明,成年人用一套东西在行事,而年轻人在用另一套东西行事,二者不合拍。我想,成年人想问题、做事情、写东西,和年轻人之间最大的不同就是人情世故了。就拿说话来讲吧,上了年纪之后,说出来的东西,就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而年轻人说的东西有时就有些绕,或者和大家所处的生活及其理解关系不大。他们脑海里的东西和嘴巴上讲的东西,都是抽象的,甚至很多都是自己不能理解的,冷冰冰的。一方面,自己所想、所说的,和日常生活的真实逻辑都不一致,明显两张皮,有的甚至是为了交作业和应付考试而杜撰的。另一面,脱离了经验和实践的内容,自己都不理解或相信,又怎能去说服和打动别人呢,因此无法展开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就是,自己首先要相信和理解。这是真诚交流的前提。


缺乏人情世故的读书、学习和研究,尤其是读人文社科方面的书籍,就会缺乏温度,好比你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而别人亦是如此,所以他听你讲的、看你所写的,就会有同感。可以说,人情世故是加强可沟通性的有效途径,懂得了人情世故,就比较容易能站在对方的立场和角度思考问题。平日里所讲的缺乏温度,不仅是指所关注的内容缺乏社会经验感,同时还指缺乏对弱势群体的关爱。从后一个角度来讲,人情世故又和治学的悲天悯人之心联系起来。


理解这个世界与社会,要紧紧围绕人展开,要走进人的内心世界。读书,也需要阅历。缺乏一定的人情世故,可能会难以理解和揣摩书中的真谛。慢慢地懂一些或悟出来一些人情世故,就能从生活的逻辑来思考和讨论相关问题。一切都是从人出发,最终都是为人服务的。随着慢慢长大,有些东西便能慢慢看懂了,很大程度是因为人的经验和阅历增长了,读懂了字里行间作者没有写出来的,嘴巴没有讲还搁在肚子里的东西。年少时,有些东西不理解并不是因为太过于抽象,而是生活和经历上的差距导致自己无法共情。人情世故背后的就是人生阅历了,复杂性和多元化是生活的真实呈现,这是体验和感悟的基础。


讲人情世故,实际上就是想告诉年轻朋友,学习和研究本身就是我们生活和生命的一部分,脱离了这部分来讨论就会有叶公好龙之嫌。人情世故让我们更加关注真实的世界,避免所学与所练的是“屠龙术”,我们的目标是让人过得更好。人情世故这个角度可以帮忙我们一步一步地体会知行合一,更好地从个人和社会的角度去认识、理解这个世界。

 

3. 经典

 

经典,历经了时间的筛选、检验,是大浪淘沙之后保留下的杰作,值得细细品味。对研究生而言,要知道并读过本专业的几本经典著作,也不枉读了一回研究生。


研读经典,可以从中体察和领会更多。可以走进作者的内心深处,细细探究作者是如何构思和展开的,又是如何运用和建构理论的,同时在体察作者的思考和其所处时代之间的关联和张力时,积极与作者展开对话和交流。

经典,是一座丰碑,同时也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例如,读一本经典著作如马克思的《资本论》,最开始的阶段读不懂,云里雾里的,实属正常。经典如同难以驯服的野马,是需要耐心和坚持的,我们只需相信,攻克一本经典书籍后,自身能力就会上一个台阶,等到下次遇到同样难度的著作时,就会更好处理一些,不至于如最开始那般发怵,心情也会舒畅很多。


经典,之所以会成为经典,至少从内容上做到了两点:


其一,是内容的普遍性和普世性。如微观经济学的一般均衡理论,就是经典的经典,它紧扣市场经济的主旋律和脉搏,其涉及的内容就是我们所处的市场的理论抽象,太普遍,给人的感觉就是universal。它们为市场经济搭建起了最一般的认知和分析框架。相对而言,有些专业书因为其所关注的内容在普遍性和普适性上要弱一些,关注的少了,用的少了,日子久了就很容易被人遗忘。


其二,是大道至简,简约美。时至今日,我脑海里还能想起微观经济学教科书中有关交换均衡、生产均衡和一般均衡的逻辑示意图,就是这么几个东西,供给、需求、价格和数量,搭建起来这么神奇的框架和体系。关于企业,常常回想一下科斯的那篇神文《企业的性质》,就是那个神奇的概念——交易成本——打开了认识企业的另一扇大门。就是这么几个概念,就能将复杂的企业组织制度安排进行“拆解”。


读经典,是最重要的学习方式。研究生阶段的学习,重在思维能力的训练和知识体系的搭建,要完成这个目标就必须要读经典文献。学习的时候,包括学一门课程,其有效途径是通过持久聚焦学习和钻研一本经典著作,从而不仅学到知识点和方法技术,而且也能关注到事物更一般层面上的逻辑思考,可以说,越是一般性的思考,其兼容性就越强。同时,经典的著作更关注一般性的东西,尤其是所搭建的框架,而不是关注某个具体问题的求解。这就要求学习要系统化、一般化。

 

4.交流与切磋

 

     到了研究生阶段,要重视交流与切磋、大胆和人沟通。有些同学和人说话都会脸红,吞吞吐吐,更不要说在众人面前做Presentation了。在日常工作中,我们都需要和外界(学校里就是老师和同学,进入社会后就是领导和同事等)进行沟通交流,要注意把话说到点子上,正面回答别人的问题。在此之前如本科阶段的学习和训练,过于注重理论和知识点的学习,学习方式也多以听老师课堂讲授为主。相对而言,对表达和沟通的重视程度不够,很多学生上了一学期的课,基本上都没有发过什么言。而且一些年轻人大学毕业进入职场工作之后,既讲不清自己的问题,又理解不了别人所讲的内容,这极其不利于顺利完成工作任务。

      

      交流与切磋少的或不敢说话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缺乏勇气;二是确实是没有东西可供交流,或者说即使有,也是零碎的;三是不懂得一些交流的有效方式。那么如何改善呢?麦肯锡在这方面的认识独到,它认为表达与沟通不通畅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在思维上没有能做到“问题导向”和“先尝试提出解决方案,后用排除法”。二是在表达上没有能做到重点突出、逻辑清晰、层次分明。麦肯锡系列读物提供了这种通过学习、训练进而提升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的通道,它将能帮助到你如何确定语言框架、组织语句等,提高表达和沟通的有效性和效率。建议大家多读点这方面的书籍,并经常进行有意识的训练。


      交流才是真正的学习,交流的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和观点。交流是不断理清并有效表达自己想法,从而获取别人评价与反馈的循环过程,是一来一往的。一方面,知识学习如果没有了交流,缺乏别人的评价与反馈,这样的知识就是机械化的,冷冰冰的。至少,这种积累起来的知识,其可沟通性是比较差的。将自己的想法讲给别人听,听听别人的态度和意见,用自己的内心去感受每个人的想法是非常有必要的。他人的反馈、大家的讨论,再加上自己的学习、思考和理解,才会慢慢形成自己的认识,这才是真正的知识,它是个体性的,是自己体验并和人交流、碰撞出来的。另一方面,学到的知识不仅仅要在考试的时候能表达,更重要的是要能讲出来,能让别人明白,能讲得通。仅仅只是自己心里能够理解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看懂、理解书本上的知识是第一步,是基础性的;到了研究生阶段,就要向第二阶段迈进,要勇敢地将自己了解的东西讲给别人听,将自己的观点、理解和感悟分享给他人。


      积极与他人交流、探讨。探讨是不同思维或认识之间的碰撞,有助于灵感火花的激发。针对同一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认识和解决思路,把不同的认识和观点放在一起进行碰撞、激发,有利于对问题形成更为全面的认知,弥补各自思维上的局限和不足。研究生阶段学习生活的一个重要环节应该是,大家集中在一起探讨,互相学习。讨论是交流思想和观点的一种很好的方式,通过他人的评论既可以检视自己的观点和思路,还可以在思想碰撞中激发灵感、完善思路。有些时候,自己花了很长的时间去钻研一些问题,但都理不出一个清晰的思路,反而能在讨论中受到启发、很快找到破解的办法。


       交流与切磋的目的是什么?它是检验,是可沟通的证伪。交流与切磋是对自己观点和思路的检验,通过别人的评价和反馈,站在对方的立场来审视。就所交流的内容而言,一看自己是否能讲清楚,二看对方是否能理解。真诚而有价值的交流探讨需要三个前提:一是要有一个大家都比较感兴趣的真问题;二是大家有讨论的认识前提;三是要做提前准备。做研究的一个关键环节,就是和人围绕某个问题进行探讨、辩论。这种探讨时刻以问题为核心,交流各自对某个问题的见解、看法,在交流的过程中,把自己与别人的意见进行比较分析。看看是自己的逻辑有不合理之处,还是对方的观点有误。


        研究生阶段的交流与切磋有多种方式,如讲论文、学术研讨、点评等。研究生就应该过上研究者的生活,将交流与切磋变成日常生活的常态,要能从同行的立场和角度来看待自己和同伴的研究工作。同时也要多利用在校的时间和机会,积极参与多种交流,要多讲、多争论——在讨论和辩论中前进。

   

       在这个方面,我希望大家都能张开嘴巴,敞开心扉,投身于积极热烈的交流探讨中。

 

5.运用

 

      学习是认知和运用相互交融的过程,它需要针对一个个具体的问题展开多个回合的“操练”。相对而言,运用是一个独立的事情,更强调独立性,没有拐棍,必须要靠自己。而且,理论运用的能力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时间的打磨。所以说,理论学习是一件长久的事情,不适用短期视角。为什么很多知识都忘记了,最大的原因就是没有能与时俱进,天天接触新的知识,但是缺乏运用,自然而然地就会忘了。判断是否真正学会的标准就是运用,它是试金石。学的是理论,学的过程也是运用的过程,运用的也是理论。没有学好,主要是理论运用上出现了问题;没有用好,主要是学了很多知识点包括方法等,却用的少,或者压根就没有用,或者,顶多就是考试的时候用了一下,还是比较机械地用,这样就难免会忘掉。


        到了研究生阶段尤其是论文写作时,就会常常被问及观点和理论认识什么的。同时,也会感觉到要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了,问题提出、分析和解决都离不开理论。理论运用这个以前未曾得到应有重视的核心能力隆重登场了。运用理论,一是要知道理论是什么?二是如何运用?先来说理论是什么。就经济学而言,理论包括两类:一类是理论基准,如一般均衡理论、科斯定理、MM定理等;另一类是理论假说,如绝对收入假说、相对收入假说等。理论运用主要涉及到三个环节:问题提出、假说提出与假说检验。学习经济学,一是要知道并理解理论基准,二是运用理论,如证伪即假说检验。在我看来,理论运用才是真正科研能力的体现。

  

       经济学思维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和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相比,从事经济学研究的人在思维上有何特点?我认为,排在第一位的,也是最重要的,就是理论基准的学习、把握及应用!理论基准是指理想状态下标准的经济学模型,根据这些模型能推演出理想的结果,如资源有效配置等。理论基准是观察现实世界的一个工具,可以看到现实世界与理想状态之间的距离。


        接下来谈谈如何运用。运用理论基准主要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用于观察。即以理论为参照或基准来观察和透视所面对的现象和事物,而不是将理论“套”着来解释现实。此时,理论基准是观察的工具。观察能力是经济学研究者最基本的能力之一。不同于文化创作者的下乡采风,也不同于财经记者,经济学研究者观察和讨论的时候,脑海里要有理论参照体系,如一般均衡理论、科斯定理、MM定理等,就好比练习书法时脑海里有一个米字格。观察能力中,能够训练的东西主要是理论基准,且训练的是理论基准的把握与应用!要培养出观察能力,最核心的是脑子里要有对经济学理论基准的透彻理解。简言之,理论运用应是活用,而不是死用。活用就是将理论视为基准来观察和思考。第二种是用于分析。此时,理论基准为分析提供了技术支持。经常见到,一些记者洞察力很强,有经济头脑,写出的文章又非常有感染力。但是他们与受过现代经济学训练的经济学家的不同之处是理论基准不够,从而显得分析缺乏主线和深度。相比之下,后者的思考总会围绕几个理论基准,他们在分析经济问题时会在逻辑上保持一致,不会零敲碎打,就事论事。例如,当讨论资源配置和价格问题时,一般均衡理论就是一个合适的理论基准;而当讨论产权和法的作用时,科斯定理就是一个合适的理论基准。第三种是用于提出问题。理论基准是发现问题的关键支点。什么是问题?问题是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这个差距是通过理论基准找出来的。有了“基准”,在观察过程中寻找问题的方向,就会得到理论的指引和帮助。一个好的学者如果吃透了经济学理论中的基准,就能借助理论基准判断出疑点之处。


证伪是运用理论的另一种常态。理论是活水,是不断变化的,证伪是将理论假说暂时接受,进而不停地检验和完善的过程。证伪不仅让我们更加谨慎地去接受理论认识,更大的作用是为推进认识提供了正确的方向和可行的路径。在证伪的框架下,我们将认识分解为问题与假说,理论就成为我们提出问题和假说以及检验假说的理论指导。具体到日常工作中,证伪有助于提升问题意识。很多时候,常常“发现不了问题”、“对问题不敏感”以及“只是能完成领导交代的任务但缺乏思考和创造性”,说明了什么?说明抓不住问题。提出问题,既要了解已有认识及其分歧,还要了解事物发展现状及趋势。证伪同时还为解决问题提拱了具体的思路,即针对这些问题,先提出假说,然后用排除法逐一“排除”其他假说的可能性。


检验理论运用能力的标准有两个:一是在观察和分析问题时,脑海里或心里是否有理论基准;二是能否在证伪框架下认识和讨论自己的理论观点。



三、最值得投入的是写作


不动笔墨不读书!新时代大学期间尤其是文科类的课堂学习,似乎变成看着PPT听讲,记点笔记就完事了,有些同学甚至平时上课压根就不带笔和本。这种学习的方式难免有填鸭式的嫌疑。

 

学习,应该是主动,有个性和温度的。要以写作带动学习,而不仅仅只是被动输入。强调有效、有质量的知识输出是研究生学习和能力提高的重要内容。一方面,写作是一个再次学习的过程,它对吸收进来的信息是一个再回顾,是对所学内容进行输出的系统工程。通过写作,可以有目的地整理信息,理清思考和论证的思路及证据。另一方面,写作能够帮助自己对问题进行一个再认知和整合,既是对疏漏的地方进行标记和弥补,更是对批判性思考的书面检查和记录。


用写作的方式学习,涉及阅读与思考两个方面的内容。在学习过程中,有必要用写作的方式将阅读中的心得体会加以整理、吸收;而在思考过程中,同样有必要用写作的方式来整理、记录自己的思考过程及成果。对于前者,以写作的方式学习是知识的组织理解能力,需要比较强的整理归纳能力。对于后者,以写作的方式思考,更多的需要逻辑上的严谨和缜密,如何组织语言、整理逻辑进行写作。这样的能力需要更多的练习来获得。


写作的重要性不言自明。写作跟不上,很大程度上是思维拖了后腿,科学的思维训练不够,因为写作最终反映的是思维结晶。暂且不说专业性方面的,写作是一个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它要求有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接下来,我想谈谈写好一篇论文需要注意的一些地方,这些内容属于非技术性的。


首先,说说诚实。自己这一路求学与工作,对诚实还是有较深的体会。诚实是一种态度,尤其对学习而言,诚实是人和人交流的起点和基础。失去诚实态度的文章,注定无人问津。所谓诚实,就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实事求是,不要藏着掖着。想要得到认可和欣赏,必须做到诚实。同时,诚实是对问题的一种负责任的态度,真的问题、值得研究的问题需要诚实来背书,才能让人对证据以及分析和论证过程觉得可信。此外,诚实还是对创新做的保证,因为创新的研判与论证是需要建立在对自己和前人研究工作进行客观评价的基础之上的。


其次,文章应关注真问题,应有观点。写文章是有感而发,是冲着某个真实具体的问题去的,而不是无病呻吟或没事找事,或仅仅就是为了完成一个形式上的任务而已。问题导向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缺乏问题导向的文章,给人的整个感觉就是目标不明确,绕来绕去也没有说出什么有用的东西来。真问题所反映的是,人们在某个现象、事物,或已有理论认识与实践中出现了分歧。提出与解决真问题对他人和社会是否有价值,这不是自己说了算,还要得到别人的认同。写文章就是试图在解决问题上提出新的理论认识,即观点。缺乏观点的文章就是缺乏灵魂。写出一篇有新颖观点的文章对研究生来说是一个考验。


再次,写文章要注重方法。一篇文章里没有明确的方法,那种东借鉴一点,西借鉴一点,没有分析框架和分析方法,整的像个大杂烩,其得出的结论是令人怀疑的。科学方法是分析和论证的有力支撑。到了研究生阶段,写一篇文章时至少应该做到:第一、知道并较为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几种研究方法,包括基本原理、步骤和关键细节。第二、能说出所使用的方法与其研究问题是否匹配及其理由。第三、方法于结论的新意是否能讲得清楚。在这个阶段,关于方法的学习,要多多益善,不断将自己的工具箱完善和充实起来。


最后,写文章一定要注重规范。文章写出来是供人看的,如果因为没有写清楚导致别人看不懂或误读,就是件遗憾的事情。把文章写清楚其实也没有那么难,我想,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了解规范的科学研究过程,扎扎实实的做是关键,也是基础。有些时候,写不清楚是因为东西没有做出来。第二、了解学术论文的框架结构,通过好好拆解一篇范文,知道一篇论文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自己可以模仿着来写。第三、文章是反复修改出来的,初稿完成之后可以请老师和同学提意见,自己针对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凡是别人起疑或者觉得不通顺的地方,都需要好好斟酌是否还有改进的空间。

 


上面谈了一些关于研究生期间如何读书、学习和写论文的个人体会与建议,大家可以抽空看看,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为接下来的学习生活做一个统筹和安排。最后,特别希望大家能够更加果断和勇敢。一方面,处在这样一个变化快、不确定性增强的时代,果断的精神太需要了。另一方面,有些时候,因为不够勇敢,常常将自己置于一个焦虑的状态。因为既要迎接方法和认知上的挑战,也要面临利益上的取舍难题和遭受损失的危险。尝试着去改变吧,面对困难和障碍,克服畏惧的心理,需要勇敢一些;面对一些重大选择,需要果断地从患得患失、优柔寡断的沼泽里走出来。先勇敢的走出第一步,走出本身就是对现状的不满和告别。总之,与其在原地打转、发愁和焦虑,不如果断一些,在干中寻求突破和进步。


———

刘西川阅读写作课



希望通过

课程内容学习、刻意训练以及对前人经验的借鉴和吸收,

切实提高年轻朋友的阅读与写作能力。

主推三个栏目:

文献阅读与习作课程、个人原创和站在前人肩膀上。

该号由华中农业大学刘西川教授负责的研究团队维护,

希望广大本科生、研究生朋友关注和加入。

/ 文心雕龙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