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刘西川:博士生开题前的若干训练与准备

刘西川 刘西川阅读写作课 2023-10-24



在博士生开题环节中,不能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开题报告和达到开题的条件(如开题考试和发表小论文等)上,准确地说,这些都是开题前期应准备的一部分,并非开题环节的全部。从我自己的求学经历来讲,如果开题时想更加自信、从容和务实,最好能在以下7个方面下一些功夫,提前做一些准备。以下所谈的内容,更多的是个人经验上的心得体会,属于经验之谈,因此仅供参考。当然,如果能对年轻朋友有所启发,那就更好了。

 

1.翻译英文原文资料。我一直都很强调和推崇翻译英文资料这个事情,因为自己从中受益良多。在读博阶段,翻译不仅是通过英文资料了解世界范围有关专业研究进展及相关认识的渠道,也是锻炼、提高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翻译的好处在于:第一,能检查出来自己是真懂还是假懂。假懂是翻译不出来的,即使翻译出来了,读起来也是磕磕巴巴的。第二,便于体会、揣摩科技论文的写作规范和文字表述;相比之下,英文学术论文的句子结构更加完整和富有逻辑性。翻译对于博士生而言,更为重要。它能提供一个“强迫用力”的具体场景,必须要真正出力才能读懂、翻译出来。翻译者需要从思维和文字表述互动的角度来整合“阅读-思考-写作”,在这中间,翻译者既是读者又是作者,其身份不停地在转化,既要求从读者的角度来阅读、理解原文内容,还要求从作者的角度来思考、处理如何用中文进行准确表述。在翻译英文文献方面,我对博士生们的建议有二:一是量,尽量多翻译,翻译多了,就会发现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提高了不少。二是多种类型的文章都要尝试,如综述类、实证类、政策类等,了解不同类型句子结构是必要的。

 

     2.文献综述。文献综述很重要,它是开题报告应准备的重要内容之一,这已经成为了大家的共识。文献综述写不好,首先是态度出了问题。文献综述是一场修行,要的是虔诚,是对学术的诚意。其次是量和标准的问题。比较常见的情形有以下两种,一是阅读文献的量不够,没读几篇就想搞定综述。二是标准定低了,就想着凑合和对付一下。那么,应做什么样的文献综述呢?什么样的文献综述才是达标的或有价值的呢?说来话长,十多年前我读博士的时候对文献综述的认识也是随大流,觉得大家有我也应该有,那时候做的文献综述更多地是围绕一个方向展开的读书活动,是一种对自己去过哪些地方、有啥见闻的“记录”。现在我的认识是,文献综述其实就是在做研究。文献综述不是“记录”、也不是“编书”,它应该是有结晶的,这个结晶就是问题与假说。从这个角度来讲,应将提出问题与假说作为做文献综述的要求和标准。


写文献综述的过程是很苦的,要打硬仗,结营安寨,一步一步推进,这是做好文献综述工作的态度保证。文献综述是开题之前最重要的要求。除了为开题提供自己掌握的文献资料之外,文献综述能够反映出三种关键能力。第一种能力是学习能力。学习能力体现在,要能看懂文献,知道作者想要干什么以及如何干,要能发现研究前沿在哪里,要能在文献研读过程中学有所用,为我所用。第二种能力是专业评价能力。评价是专业性的,它是发现问题和后续研究努力方向的前提。要能对所读文献进行评价,哪些好、哪些不好,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自己心里都要有个数。顺带说一句,在文献综述的过程中,要想进行专业评价,自己要做过一些实证研究,自己要有点货,否则评价和被评价之间缺乏对等。尽量避免站在岸上谈游泳,毕竟缺乏实战经历的评价多少会让人觉得有些缺少质感、温度和真诚。第三种能力是猜想能力。猜想什么?猜想就是直奔问题与假说而去,它既是长时间的酝酿,也有可能是灵光一现。读文献最忌讳的就是照单全收,没有自己的想法。猜想就是要能发现问题并尝试着回答所提出的问题。猜想能力建立在思考的广度和深度之上。

 

3. 学会一个方法。现在写论文,如果没有科学方法,都会被人视为不专业。学方法,如同学唱歌,先是模仿,然后是惟妙惟肖,最后是运用自如。在开题之前,至少要能先学会一个方法,这是学习其他方法的基础。学一个方法,和文献综述一样,同样也是在考察和培养专业学习能力。学,要知其所以然,这就需要系统地学习,不能局限于教科书。围绕一个方法,其涉及的教科书、文献、综述以及使用这个方法的相关论文,这些通通都要看,都要揣摩。其中,常常被忽视的是方法的运用及其相关实战经验,这就要求同学们必须研读和参悟使用该方法的同类论文,这是关键也是细节。学方法,除了做研究要用之外,考察的是自学能力,在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新方法的学习,必须不停地学习新方法,在开题之前学会一个方法并熟练掌握(学会了一个方法,至少能够反映出,学其他方法也是可行的),是顺利开题的重要保障。

 

4.实地调研。大家都知道问题的重要性。如何发现问题?如何培养自己的问题意识?我认为,调研是发现问题的重要方式之一,问题意识在调研中能得到很好的激发和培养,因为调研提供了真实的场景,可以引发人们对现实做出真切的关注。调研需要进入具体场景,它是研究问题导向的必然要求。问题导向帮助研究者在调研过程中了解问题的“实践”方面,它能增加研究者对问题的质感。所谓质感,不仅要了解问题与机制的真实性,而且还要了解问题和机制所嵌入的经验背景。很多时候,不了解情况指的就是既不了解现实问题,也不了解问题所处的场景。真实情况是做好研究尤其是实证研究的必要条件,避免纸上谈兵。调研的好处主要有:第一,通过调研,可以明白研究的用处之一就是要能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增强自己做研究的实用性和价值性,一般有真东西的研究都能有效解决实践中的难题。第二,通过调研,可以与所研究问题有关的人进行交流和访谈,通过具体的“活人”了解相关利益主体的行为特征与逻辑,因为当事人本身就是场景和机制中的某个角色,这样可以更加感性直观地认识问题与机制。第三,调研可以帮助研究者找到问题的现实原型,判断问题抓的准不准,同时也可以看看变量度量准确与否,即度量指标是否可行,度量过程中是否有偏差等。第四,调研对于了解数据生成过程也是有帮助的。不了解数据生成过程的后果就是错误地选择了计量模型和估计方法。以微观计量研究为例,数据删失和审查背后的经济学原因、与工具变量法有关的局部干预效应,这些都需要在调研过程中仔细体会。开题之前,博士生至少应参加过一次实地调研活动。

 

5.课题申报。我一直主张博士生在开题之前,要求他们最好能参与一下老师的课题申报活动。提出这个要求的背景是,一些同学按照要求,应发表的小论文也发表了,方法技术也很熟练,文献综述也有,开题却不够顺利。从老师的评价和反馈来看,开题失败集中体现在研究内容部分。在研究内容部分,最常见的情形就是:(1)用一个方法做好几章,都是一个味。(2)研究三个变量abc,先研究ab,后研究bc,然后把这些内容连起来。(3)照猫画虎,看人家的论文里有影响因素,机制和效应,自己的研究内容也就按照这些来操作。(4)更有甚者,是把几个没关联的东西放在一起。


我认为,课题申请书和博士论文开题报告大致相同,都需要准备研究目标、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等。通过参与课题申报工作,为自己开题(尤其是研究内容部分)做准备。从我个人的经验来看,参与课题申请,最应该也是最值得学习的地方就是研究内容部分,从实战的角度学习老师是如何分解问题的,应如何搭建分解问题的理论框架,这些都是应该好好下功夫的地方。参与课题申报,提供了一次可以近距离观察老师是如何思考和处理的机会。同时,也能通过“干中学”的方式,检查一下自己的动手能力。当然,课题参与,不仅有助于对博士学位论文的整体把握,还有助于博士毕业后的科研工作(如工作后的课题申报),这本身就是一次很好的科研体验和热身。

 

6.写一篇实证论文。读博士,目标是追求新知识,创新是工作的主旋律和终极目标。在这个方面,单纯地比谁读了多少书、掌握多少知识,是不够的。同样,把相关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如编书,也是不够的。在开题之前,写一篇实证论文就是试金石——检验自己就某个小问题,是否能做出新意。要求写一篇实证论文的意义在于:其一,就某个问题检查自己是否能做好提问和提出假说、验证假说以及取得新知等一系列工作,这是从实战的角度检查自己是否做好了准备。其二,可以检查一下自己是否具备做研究的相关条件,例如:自己应该掌握的方法是否掌握?需要的数据案例是否可获取?自己的谋篇布局和语言表达是否到位?其三,是明白做一完整作品的意义。从前到后,完整走一遍是前提,同时也是对毅力的考验。有的时候,在做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阻碍,如何跨越这些阻碍而不是停滞不前,就是考验。写完一篇实证论文,切身感受过困难,这样有助于开题之后对相关困难的提前考虑和应对。

 

7.参加学术会议。开会很能锻炼人,因为是真刀实枪的交流。觉得自己行,也要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在开会的过程中,展示自己的成果,这是一种比较,看看别人的优点和自己的不足。开会中如果被人说的“一无是处”,也是好事,因为人生就是在遭遇尴尬之后,方知勇进。能听到有价值的意见和评价,本身就是一种幸运,同时,能不能听进去并做出积极的修改完善,那就是修养和造化了。开会至少有以下好处:第一,通过宣讲的方式,面对同行和专家,看看自己的勇气和胆量。“讲”能体现自己对所研究的问题、自己的成果是否充分掌握,是否有信心。做研究的,尤其是在写博士论文的过程中,信心很重要,来自同行的认可尤为重要。第二,开会,就自己提交的论文,可以和更多的人尤其是同一领域的人展开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听到不同的声音,可以更好地改善自己的论文,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第三,开会,还能收获到平常听不到的一些评价和建议,或许有些点评让人难以接受、没有面子,但自己应有甄别的眼睛,把有价值的意见吸收进来,同时也要具备大度的胸怀,能包容不同的声音。总之,开会不同于呆在自己办公室或一个封闭小圈子里的“自娱自乐”,是交换看法。多开会,多听听不同的声音,这些都是大有裨益的。

 

8.至少要有一次与审稿人过招的投稿经历。不发表论文,不能称作研究。目前好点的期刊都实行匿名审稿制。审稿专家会对编辑部初审筛选的论文给出专业的审稿意见。一般要求两名审稿专家针对同一篇投稿论文进行审稿,这个比较常见。审稿意见有四个:录用、小修改、大修改和退稿。比较常见的是小修改和大修改。在这两种意见中,审稿专家都会提出“质疑”和“具体修改意见”。对此,作者既需要针对“质疑”给出回应,同时还要根据“具体修改意见”做出相应的补充、修改与完善。作者不仅要提供修改稿,还要提供修改说明,阐述自己对审稿人提出意见的判断和认识,是接受还是不接受,都需要给出相应的理由和证据。这个过程,就是通常所讲的“过招”。顺利的话,投稿-审稿-回复经历一轮,就可以进入下一个环节“定稿会”。不顺利的话,还要经历好几轮。对评审意见,要认真、虚心对待。做研究,做出来的科研成果,需要得到同行专家的评审和认可。审稿和回复,如同打擂台,是实力说了算,是一种较量。投稿论文,必须要得到审稿专家的“同意”,方能过关。从这个角度来讲,做研究,不仅有“辛苦耕耘”苦的一面,还有打擂台、搏斗这种激烈斗争的一面。和审稿人对垒就是这种感觉,想顺利发表出来,必须使出浑身解数来说服审稿人。

 

     最后,对上述内容做一个简要的总结。那就是,在博士生开题之前,至少能做到:1.翻译过英文文献资料;2.扎实地做过有价值的文献综述工作;3.从“用”的角度全面深入地学习掌握一种方法;4.围绕某个研究主题,参与过一次实地调研;5.参与过一次课题申报;6.完整地写过一篇实证论文;7.出去开过一次学术会议;8.有过和审稿人过招的投稿经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