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面临着三种可能:绞架、自杀,或者连我自己都不敢想象的辉煌」
我们常常能看到,男性礼貌性地奉行着「女士优先」的规则,为女士让座、开车门、干力气活,拼命地装作乐于将自己所拥有的奉献给异性,尽量保持着看起来有点虚伪的「绅士风度」。
但实际上,男性所做的还远远不够。整个世界都充斥着男性的价值观、男性的原则。女性在学校中虽然总是能取得优于男性的成绩,却在后来的日子中不得不用男性的方式,才可能在社会之中获得成绩。就连她们接受的教育,也都是由男性创造并支配的。
男性为女人做的一切,都更像是怜悯而非尊重。这都让女性更深刻地认识到自己仍处于次要,是「第二性」。
可对于当代的男人而言,一切还是变了。
男性看到女性出现在各个领域之中,逐渐占领了曾经只属于男性的领地,女性愈发坚定地团结在一起,或理性或感性地对男性在她们身上施加的不公发起反抗。男性只能私下发表对女性运动的不满,却不敢公开表露自己的看法。道德似乎站在了女性的一边。
▲电影《末路狂花》剧照。电影描述了一位家庭主妇,因在酒吧反抗一个男人的欺凌而失手杀死对方之后,展开的逃亡之路。最后与一起逃亡的女伴开车冲下悬崖,冲向自由。
不可否认,男性和女性在性别之间的战争前所未有地打响了。虽然男性仍然处于极大的优势地位,却被女性的不断「革命」搞得焦头烂额、如坐针毡。
那个男性可以随意鄙薄女性,而女性却无力还嘴的时代不复存在了。男性恐怕只能感叹历史中他们曾经的「自由」时光。
这一切的起源,说起来却令人哭笑不得。女性运动最终在哲学上获得根基,却是因为一个被认为身患「直男癌」的犹太哲学家,奥地利人奥托·魏宁格(Otto Weininger)。
01.
疯子还是天才?
这位哲学家不仅有着传奇的人生,也有着更令人诧异的思想。他21岁就写出了后来被无数人追捧的著作《性与性格》,探讨男性与女性的关系。
在这本书诞生仅仅两年后,年仅23岁的魏宁格开枪自杀,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年轻的哲学天才。
▲魏宁格留下的为数不多的照片之一
魏宁格死后,他唯一著作的《性与性格》遭到两极分化的评价。他深远地影响了弗洛伊德、卡夫卡、D.H.劳伦斯、詹姆斯·乔伊斯、维特根斯坦等公认的大师,也使后来的女权运动得到理论的支持,甚至波伏娃(Simone Beauvoir)那部被奉为「女性主义的圣经」的《第二性》,都逃不开魏宁格的影响。
▲《性与性格》
作者:奥托·魏宁格
译者:肖聿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
不过,更多的人却对魏宁格口诛笔伐,把他当成是疯子和女性的敌人。
应当说,这部《性与性格》是男性和女性都会厌恶的著作。它与另一部饱受争议的作品,斯宾格勒(Oswald Spengler)的《西方的没落》一起,成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对西方影响最大的作品。自《性与性格》问世以来,谁也无法质疑它的天才和卓越,以及它在20世纪的知识界和社会中引起的血雨腥风。
这样矛盾的二重性,就注定使得《性与性格》被严重地误读,也奠定了它常读常新的经典地位。
02.
「有」与「无」
《性与性格》,顾名思义,探讨两「性」和「性格」两方面的内容。「性」是对男女性别的讨论,而「性格」则是「性」在心理上和社会学意义上的表现。这部书据此分为两部,第一部分讨论「性」,第二部分讨论「性格」。
整部著作,从生物学谈起,一直延伸到哲学、心理学、美学、社会学、性格学等等学科上。如魏宁格所说,其目的是针对日渐兴起的女权运动而做出的一种讨论男女区别的「尝试」,他在书中写道:
「这个尝试既不想尽量收集有关性格的显著资料,也不想系统地整理科学测评和实验的全部结果,而仅仅是阐释能够说明男女间全部差异的一条原则。」
也就是说,他所谈之广,只是为了提供一个视角,而非去证明。这也使得《性与性格》难以分类,能指过多。它所造成的评论的两极分化和矛盾,也就不难理解了。
首先,魏宁格分析了男性和女性在生物界的区别。通过对动植物的分析,他发现任何细胞都具有男性和女性,或者说是阳性和阴性的区分,只有在某种程度上,某一个环节上才最终使一个细胞或生物最终选择了自己的性别。
于是他推理出,「没有绝对意义上的男性,也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女性」。
解剖学确定的男性和女性,在魏宁格看来并没有说服力。因为虽然事实上男人和女人都有着一定的性征,却不足以就此产生一个人就是完全的男人或女人的定论。而即使一个男人最终变为了男人,那也是他作为一个胚胎,在某一个时刻偶然选择的。其选择之后,也不意味着女性的因素就此消失。
因此,他几乎是想当然地认为,人的性格也是如此。没有完全的男性,同样,也不存在完全的女性。每一个人,都是这两种性格的糅合物,只有哪种成分更多的区别。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有男人一样的女人和女人一样的男人。
▲电影《一曲难忘》剧照,电影以音乐家肖邦与作家乔治·桑的爱情故事为主线,他们的爱情是浪漫主义时期的佳话。其中,肖邦具有女性般的敏感性格,而乔治·桑却是常把自己打扮成男性,在《性与性格》中,魏宁格就分析了这一案例。
他由此划分了两个柏拉图式的概念,男性和女性。这两个概念不存在于世界的任何地方,只存在于理念上。他用M表示男性,用W表示女性。前者代表全部的「有」,而后者代表全部的「无」。他将一切已有的制度、文明都归因于男性的「有」,是男性创造了一切,而女性则不创造、不包含任何东西。
在这个生物学的基础之上,他开始了扬男贬女的历程。
03.
女人是男人赋予的
在魏宁格的理论中,女人永远比男人差。「大量有才能的妇女和姑娘」,她们「要么就是双性恋者,要么就是同性恋者」。在思想史上,「即便是成就最接近男人的女人,也没有一个真正堪与第五等第六等的男性天才相提并论」。对于女权主义者,他说:
「极力鼓吹妇女解放的,并不是那些真正的女人,而只是那些男人型的女人,她们以妇女的名义提出其要求的时候,既误解了自己的性格,也误解了促使她们行动的动机。」
男人比女人优秀,而最优秀的男人就是天才,他代表一切的优点。他们有意识有目的地认识世界,能够洞悉世界的规律,能够对崇高的东西感兴趣。男人有逻辑,能够理解同一性,而女人却对逻辑毫不在乎。男人在伦理上具有同情心、同理心,爱只可能是男人的概念。
他还创造了「涵拟」(henid)一词来说明女性的思维状态,他认为,女性「交混着淡去的印象和新生的印象」,永远不可能产生对事物同一性的追问,因为一个念头出现,随即又被另一个念头所取代。
涵拟是天才的反面。由于涵拟这种思维状态,女人不可能渴望不朽,不可能追问任何与自身无关的事。涵拟就是对一切保持一种遗忘的状态,而遗忘产生不了任何文明。他认为:
「全部思想史就是一个不断『澄清』的过程,一个在细节上得到越来越准确的描述、越来越现实化的过程。」
这一任务只可能由男人来完成,或者说由「男性」的成分来完成。天才是最高的男性,因此也是「最高的道德」,于是就自然是「每个人的义务」:这一思想强烈地影响了后来的著名哲学家维特根斯坦。
▲奥地利著名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其一生都受到魏宁格的影响,尤其以魏宁格所说的「逻辑和伦理实际上是一回事」和「天才是每个人的义务」为其座右铭。
他继而推而广之地认为,时代也是这样,当天才居于多数的时候,时代就是「有意识」的,当没有天才的时候,时代就是「无意识」的。意识就是道德:
「意识,唯有意识,其本身就是道德。一切无意识都是不道德的,一切不道德也都是无意识的。」
这样,有的时代就是男性的时代,它是道德的;而有的时代就是女性的时代,它不道德。
然后,他区分了男性和女性的诸多本质区别。男人会投入到科学、艺术、宗教、哲学等领域中,而女性却只可能「投入性活动的领域」,他举了一系列历史上的事件证明到:
「绝大多数女人从未特别关心过艺术和科学,而仅仅把它们看做手工劳动的更高级分支。」
性就是女性的全部,「女性总是时时具有性欲」,「女人除了性欲什么也不是,因为女人就是性欲本身」。
他还区分了女人中的两种类型,一种是母亲型,一种是妓女型。妓女型更能激发男人的欲望,以及男人的创造力,她们代表着欲望,永远都只渴望性行为。而母亲型则通过生育和照顾男人来满足她的性欲。他得出看似荒唐的结论:
「男人占有自己的性器官,而女人的性器官却占有女人。」
在他看来,女人没有性格、没有尊严、也没有真正的邪恶。她们与所有的男性社会的价值都无关,因而显得神秘,激起了男人爱她们的冲动。女人的价值只可能由男人赋予,因为「男人不但能给女人价值,而且愿意这么做」,但「男人却不可能从女人那里得到价值」。
他得出的结论就是,女人是男人赋予的,女人是男人创造的。这与波伏娃所说的「女人不是生成的,而是造就的」形成了有趣的映照。魏宁格认为,只有女人了解到男人所说的价值,才可能获得男人真正的认可和平等的对待。不然,所有的女权运动就终究是闹剧。
▲波伏娃,20世纪著名的女性主义者、哲学家、小说家。她是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的终生情人,其著作《第二性》受到《性与性格》的影响。
04.
「一切施加于女人的,全都不公正」
这一系列对女人的贬损,招致了无数对魏宁格的咒骂。
确实,魏宁格的大多数观点,在表面上都是对女性恶毒的攻击。其立论怪异,论据不足,逻辑上也有明显的缺陷。
然而,在《性与性格》中,魏宁格早就预见了后来会对他产生的种种误读。并对这些会对他产生的偏见给予了回答。他说:
「即使考察的最终结果是对女性的贬低,甚至是对女性的否定,那也根本不是想以此去摧毁那些已经存在的事物,或者去贬低那些具有自身价值的东西。」
他并不想因此而鼓励人们真地去贬低和羞辱女性。相反,他说他的观点最终指向对男性的批评:
「男女两性之间既不应当是性的关系,也不应当是爱的关系,因为这两者都是把女人用作达到目的的工具,都只是试图理解女人的尝试。大多数男人都在理论上尊重女人,但实际上却完全看不起女人。在我看来,这种做法应当颠倒过来。」
在书的最后部分,他将矛头转向了犹太人,认为犹太人就是女性在人类文明上的代表。他们对历史的似是而非,对一切价值的漠不关心,还有那种歇斯底里地求人给予怜悯等等,都是魏宁格找到的「铁证」。恐怕世上还从没有一个犹太人像魏宁格这样,贬损过自己的民族。甚至,他的这些观点成为了反犹主义的理论基础,间接造成了犹太人在20世纪遭受的迫害。
▲臭名昭著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图为被杀害的犹太人留下的鞋子。
对于他的犹太人观点,他也解释道:
「我对犹太人的评价虽然很低,但如果由此认为我赞成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去对犹太人进行哪怕一丁点迫害,那就大错特错了。我讨论的是犹太教的纯精神意义,即将它作为一种观念。世上没有绝对意义上的犹太人,也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基督徒。」
他再三强调,他的理论基础中的「男性」和「女性」概念并不存在于世界上。他说的「犹太人」,也不是指犹太人,而是每个民族身上都可能有的性格,只是或多或少罢了。
书中,魏宁格也列举了中国人和英国人的例子来论证这一点,他说中国人的皮肤细腻、体毛稀少就是女性化的标志。英国人则从来没有产生过足够伟大的艺术家、文学家和哲学家,唯一伟大的哲学家休谟还是苏格兰人。并且,英国人的宗教也总是有种功利的、不虔诚的成分。
不过,即使魏宁格真的像人们误解的那样,是一个敌视女人和犹太人的哲学家,他也依旧有着光辉的贡献。
他在书中也说过与他的那些「谬论」同样激起当时人们非议的「真理」。这些话在现在看来却是对同性恋解放、女性解放大有裨益的。
通过没有绝对男性和女性的根基,魏宁格导出了「男女的中间状态」的概念,认为所有人都是男人和女人的杂糅物,认为所有人都根本上是双性恋。这就实际上结束了几千年来人们对于同性恋的敌视。他说「不能把同性恋视为一种变态」,「性倒错也可能是完全健康的表现」。
对于女权运动,他极力要求人们关注「作为单数的女人」,而不是把女人作为一个不知其所是的整体。他说,「『女人全都一模一样』是一种很普遍的错误认识」。
魏宁格把女性当成「无」,实际上解放了以往对于女人在道德上、精神上的一切指控。他站在了女权解放的对立面,却站在了女人的一边。他痛斥「普通心理学已经完全变成了男性心理学」,认为男人们不但拒绝关注真正鲜活的女人,而且在所有领域上为女人竖起了高墙。而身处这种情况的女人,却试图用男人的方式来获得男人认可,这种女性的解放不过只是「妓女的解放」。
他说,「一切施加于女人的性欲和色情行为,无论是什么形式,全都是不公正的」。他又说,「除了女性以外,谁都没有资格对女人作出精确的陈述」。
▲1909年3月8日美国芝加哥女工的游行,这一天后来促成了国际劳动妇女节。
在他看来,女性唯有真正认识到自己和男人一样,都一部分是「男性」(阳性)的,一部分是「女性」(阴性)的,并努力去理解价值,追求不朽,才可能真正获得解放。他于是便说出了那句名言:
「妇女解放最大的和唯一的敌人,就是女人自己。」
05.
「我面临着三种可能」
魏宁格的结论并不完美,在后来的女权主义哲学家们看来,也并不正确。但他的贡献却不可磨灭。
更深层次地去看魏宁格,这个20岁出头的思想者,这部《性与性格》也远远不只是讨论男性与女性的书。它更像是魏宁格一生对所有事物的思考,有着自传的意味。
他最后选择在他的偶像贝多芬曾住过的房子里自杀,也是有着某种仪式感。他曾经就说:
「我面临着三种可能:绞架、自杀,或者连我自己都不敢想象的辉煌。」
这体现出他早就对自身问题有着难以解决的焦虑。弗洛伊德将魏宁格的这种焦虑解释为对于阉割的焦虑,也有其道理。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魏宁格明确地知道自己的观点未来会招致严厉的批判,却绝不肯把「女性」的概念换成较为温和的「阴性」。他必须使用「女性」一词,必须探讨「犹太人」,这两个事物是他自己的问题。
正是出于解决自己困境的原因,魏宁格才去写作《性与性格》这样怪异的著作。他抛弃了一切严谨的论证和实例,然后直奔主题,就是出于这样的理由。他对自己内心女性的成分,那种敏感、脆弱和怜悯的「涵拟」状态不能忍受。
同样,他也不能容忍自己的犹太人的身份,不能忍受在自己民族的历史上却找不到偶像,不能忍受犹太人对于宗教、艺术、哲学的态度。
▲魏宁格的照片,仅仅20多岁的他,有着过于成熟而忧郁的外貌。
在这些内心的挣扎以外,魏宁格更不能忍受的是他所处的变革的时代。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科学一往无前的发展,以往的价值被无情地摧毁,而这些价值正是魏宁格所珍视的,正是他认为能够解决自己内心问题的价值。他冠之以「男性」、「天才」、「意识」的时代,是他向往的时代。他说:
「历史上有许多个时代都曾呼唤过伟人,那些时代是那么迫切地急需伟人,却都没能够得到伟人。」
他把自己的时代,就当成是「无意识的时代」、「女性」的时代。一个科学家泛滥的时代,而他坚信:
「科学家只把现象看作它们表现出来的东西,而伟人和天才则能看到现象中蕴含的意义。」
他欣赏的那些伟人,都是和他相似又具备他所不具备的天赋的人。他向往米开朗琪罗、康德、歌德、贝多芬和尼采,那些具备强大的男性创造力的人。
他贬损犹太人的遭遇,认为:
「外部环境不能造就一个种族的某种特性,除非这个种族本身就具备顺应某种塑造力的天生性向。」
这就是他对自己所说的话,他为他自己所具有的特性而痛苦。他评价尼采说:
「尼采本人完全懂得什么是禁欲主义,而他高度评价纵欲,则可能完全是出于对自己禁欲之罪的强烈反感。」
这话完全也可以用在他自己身上,他完全懂得女性和犹太人,却偏偏高度地评价男性,这也完全是出于对自己身上女性和犹太人成分的反感。
他虽然间接地给予女性解放以理论根基和视角,却终究没有使自己的问题得以解决。希特勒后来就曾嘲笑魏宁格说:
「迪特里希·艾克哈特告诉我,他一生只知道一个好犹太人:奥托·魏宁格,此人认识到犹太人以人的腐烂为生后就自杀了。」
这话意外地成了魏宁格一生的宿命。作为一个备受争议的天才,他的矛盾甚至大于他作品所呈现的矛盾。他的《性与性格》在他死后就引起无数的争执,而这种争执所引起的诸多的误读,和这些误读对魏宁格及其著作的伤害恐怕永远都不可能停止。
▲阿道夫·希特勒,他为德国带来了灾难,造成了对犹太人惨绝人寰的屠杀,他也代表了对尼采与魏宁格的典型误读。
《性与性格》是一部让人惊讶的作品,不仅仅是因为他是一个少年所写。更在于它对以往人们世界观的颠覆。哪怕再挑剔、再刻薄的批评家,也不得不承认它不失真知灼见。
现在看来,魏宁格的那些对于人性、文明和天才的呼唤,似乎成了一曲19世纪的挽歌。当魏宁格用手枪对准自己过于早熟的大脑扣动扳机之后不久,那个养育他的哈布斯堡王朝也走向了崩塌。
▲画家伊斯多尔·考夫曼(Isidor Kaufmann)笔下的魏宁格。
他的一生就像希腊神话中的悲剧英雄,他也以这样的人生为19世纪画上了句号。
时至今日,魏宁格的时代早已成历史,他的自我挣扎和矛盾却使《性与性格》依旧熠熠生辉。也许,这才是他的幸福所在。■
▽更多精彩文章回顾▽
错过的人生只能变成回忆,错过的直播却可以在「直播回放」中找回。
由高全喜、陈嘉映、徐庆全、周濂、曹则贤等超百位学界大咖共同打造,从金庸小说到美国秩序,从量子力学到现代民主,横跨多个领域。我们将「明白知识圈」全年50场直播讲座,整理集结成回顾专栏。
目前已上线40场讲座,后续将以每周一场的频率更新。原价99元,现价只需49元。
总有一场讲座能为你打开理解世界的另一扇门。与「明白」一起,重新向世界发问,在「理解世界」的道路上,你从不孤单。
▽▽▽快来扫描下方图片二维码,订阅「直播回放」专栏吧!
👇爱智慧的学友,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进入明白知识店铺学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