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美国炸死那么多日本人,为什么现在日美关系还那么好?这个问题的背后隐含了一个现代化转型和价值观的问题。
如果从狭隘的民族主义价值观出发,那么这个问题的回答无疑是,「你伤害了我,我也要报复你」,日本人肯定要记仇。但这明显经不起追问,二战时的太平洋战争,一开始并不是美国人打日本人,而是日本人先偷袭美国的珍珠港,美国人只不过是正当防御和反击罢了。彼时,一个军国主义的日本,和一个自由主义的美国,到底哪个才是战争的非正义方?因此,从现代文明的自由主义价值观出发,这个问题就不能那么简单地回答了。二战前的日本,经历了19世纪的明治维新,颁布了《明治宪法》,也称《大日本帝国宪法》,并开设国会,建立起君主立宪制。随后,甲午战争中打败中国,又在日俄战争中打败俄国。一切看上去顺风顺水。但是,《大日本帝国宪法》仍然具有强烈的专制主义色彩,天皇权力过大,议会形同虚设,日本国民并没有获得真正的民主权利和个人自由。比如,宪法第1条规定「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的天皇统治之」;第3条规定「天皇神圣不可侵犯」;第4条规定「天皇为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这意味着,天皇是国家政治、军事、法律及精神上的最高权威。 经济方面,明治政府扶植带封建性的财阀和地主,土地兼并严重;军事方面,日本学习德国的军队编制和训练方法;教育方面,政府灌输的是武士道、忠君爱国等思想,强制民众绝对服从天皇。这一切,逐渐演化为极端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可以说,明治维新是很不彻底的改革,日本并未因此真正实现现代化转型。后来,在军部势力的控制下,日本走上了一条对外侵略扩张的不归之路,给亚洲各国和本国民众带来了深重灾难。而美国自1776年建国伊始,就是一个自由、民主、法治的现代国家,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三权分立,美国国民享有实实在在的个人权利。而且,在参加二战前,美国一直奉行的是孤立主义政策,不愿卷入战争。直到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后,美国才被迫宣布对日作战。无论是在欧洲战场还是在太平洋战场, 美国人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尤其是在瓜达卡纳尔岛战役、硫磺岛战役、冲绳岛战役等惨烈的战斗中,美军伤亡惨重。另外,战后日本得以重建,得归功于美国的全新改造。日本投降后,盟军最高统帅道格拉斯·麦克阿瑟(Douglas Mac Arthur)进驻东京,对日本进行了一系列自上而下的改革。麦克阿瑟主持起草了日本宪法的样本,后来成为《和平宪法》,保障了日本国民的基本权利。他主张把天皇拉下神坛,实行三权分立的议会内阁制,以及选举制,使日本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国家。经济方面,整顿垄断财阀,拆毁军国主义的经济支柱,实施土地改革,将土地还给农民;教育方面,实行新式教育,摒弃极端民族主义的理念;社会文化方面,解除报禁,普及自由、平等的观念,帮助日本民众建立起现代文明的价值观,等等。可以说,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占领军做过这样的事情:重建一个战败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结构,并逐步改变其民众的思维方式。只有美国人做到了。由于麦克阿瑟大刀阔斧的改革,日本在二战后终于完成了明治维新时期未能实现的转型,克服了君主专制,向着一个现代化国家的方向迈进。而更具历史意义的是,《和平宪法》第九条规定:
「日本国民出于对正义与秩序为基调的国际和平的诚实希求,永远放弃作为国家权力的战争权与以武力威吓或武力行使作为解决国际纷争的手段。」
这一条款使日本成为第一个公开申明放弃战争权的国家,而且至今仍在日本宪法中不可动摇,可见日本民众对于国际和平的渴望是真实而发自内心的。美国历史学者约翰·W·道尔(John W. Dower)在其著作《拥抱战败》中说,事实上,日本民众对二战前引导日本走向战争的畸形体制是深恶痛绝的。因此,他们果断拥抱了战败,拥抱了美国对战争的终结,使日本不再陷入狂热的军国主义,并生发出对自由新世界的渴望。▲《拥抱战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
作者:约翰·W·道尔
译者:胡博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15年
历史很好地证明,对于追求自由与和平的人来说,他们不会被仇恨所捆绑。麦克阿瑟将军在1951年被解职而离开日本时,30万日本民众自发前来送行,甚至有人掩面痛哭,这就是最好的答案。当时的《朝日新闻》还发表了题为《惜麦克阿瑟将军》的文章,触动了许多日本人的心弦:
「自战争结束至今,我们一直与麦克阿瑟将军生活在一起……当日本人民面临空前的战败困境,而且陷入疲惫绝望的虚脱状态的时候,是麦克阿瑟将军教导我们民主与和平的真谛,并慈爱地指引我们走上这条光明之路。如同为自己孩子的成长感到喜悦一般,他乐于接纳日本人民——昨天的敌人,一步步走向民主,并继续鼓舞我们前进。」总之,二战后的日本不但没有记美国的仇,而且时时处处与美国站在同一阵线。1951年,双方签订《日美安全保障条约》,允许美国在日本几乎无限制地设立、扩大和使用军事基地,形成了所谓的「美日同盟」,直至今日。日本战后的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在1968年后,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强国。根据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的观点,这是一个独立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经历的最关键的时期——「起飞阶段」,其最大的动力因在于国家克服了个人专制。英国人类学家艾伦·麦克法兰则认为,政治、经济、宗教和社会四大领域的彼此分离,是一个国家现代化转型成功的标志。按此标准,日本的的确确已成为一个典范的现代化国家,其曲折的过程既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教训,也值得学习和借鉴。■
欢迎在每期「我有一个问题」留言区提问,我们将精选奇妙的问题,在后续栏目中解答。
世界那么大,总有一个人愿意和你一起探索问题的答案。
与「明白」一起,重新向世界发问。在明白这个世界的道路上,你从不孤单。▽更多精彩文章回顾▽
在全球化的今天,并不是所有人都在享受现代文明带来的成果。尽管飞机、互联网可以连通世界任何角落,但在中南非洲、南美、南亚等地,仍有许多人对现代世界困惑不解。我们该如何理解原始部族人看到飞机时的惊异?为什么这些便利的物件不是由他们的祖先最先发明?世界各地的人类文明发展为什么会如此不平衡?青年人类学者郑少雄老师原声解读,带你一起解答困惑。
👇爱智慧的学友,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进入明白知识店铺学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