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条街道上的两个国家

明白知识er 明白知识 2021-04-25
打开手机地图,沿着比利时和荷兰的边界线寻找,你会发现一处非常混乱的地方,国界线交织在一起。
找准这个地方,用手指将它放大、再放大,呈现在手机屏幕上的是几十块支离破碎的国界,有的地方标注比利时,有的地方标注荷兰,看上去一片散乱。
在这一地区,比利时与荷兰的地图像是一块块大小不一的拼图,这里一块,那里一块,强迫症患者一定想要亲自动手,将它们一一排队列好,再一片片放置整齐,心里才安生。
▲比利时和荷兰的边界线地区飞地分布


01.
这边归我,那边给你
这个地区总名称为巴勒,位置在荷兰境内,包括两个城镇,一个叫巴勒纳绍(Baarle-Nassau),是荷兰的市镇,一个叫巴勒海托赫(Baarle-Hertog)自治市,是比利时的飞地。
▲巴勒海托赫所在位置

实际上,该地区的行政划分,完全不像前一句介绍得那样清晰明了。比利时飞地并不是一块完整的领土,而是呈现为22块分散的土地,在这些比利时飞地之内,又嵌有七块荷兰领地,它们被称作「飞地中的飞地」。
在网络上,曾经有一组照片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
大门两侧分挂着比利时与荷兰国旗
图片来自Ahvenas

国界线将咖啡馆分在了两个国家
图片来自Flickr

有一张照片中,大门口一侧挂着比利时国旗,一侧挂着荷兰国旗;另一张照片中,一家餐馆的地面被白色十字符号分成了两个部分,一边写着B,表示比利时地界,一边写着NL,表示荷兰地界。
在这一地区,不少房子横跨两个国家的领土,居民在比利时的卧室起床,做早餐便去了荷兰的厨房。为了方便管理,一般规定,前门在哪个国家的地界,房子就归属哪个国家,不过也有居民的房子,连前门都跨了国界,那它归谁管辖呢?
这就是巴勒地区国界混杂的模样,这里的飞地不仅数量繁多,而且每块都面积狭小,星星点点地排布在地图上。
有一点倒是非常幸运,比起很多国家因为飞地归属争议而大动干戈,巴勒地区相对要和平一些:它成了两个国家的旅游景点,许多游客慕名到此,拍一张脚跨两个国家的游客照,看上去十分欢乐。
为什么要把一个面积不到一百平方公里的地方,分得这样鸡零狗碎?两国政府摊摊手表示,不是我们要这么干的,我们也没办法。
说起这块飞地形成的历史,要追溯到西欧的中世纪了。

02.
历史的辗转,巴勒的合分
当荷兰与比利时这两个国家都未建立的时候,这块土地属于布拉班特公国,该公国的领主是布拉班特公爵(Duke of Brabant)。
1388年,布拉班特公爵为了在战争中筹款,打算将土地售卖给纳绍家族(House of Nassau),但是并没有完全兑现。此后两家又经过多次转售与买卖,土地变得十分零散,布拉班特公爵占据了巴勒海托赫,纳绍家族拥有了巴勒绍纳。当下这两个地区凌乱的分界状况都要拜这两家所赐。
1430年,布拉班特公国没有了继承人,该国被勃艮第公国吞并,37年后一齐并入哈布斯堡王朝。
熟悉欧洲历史的读者,一定对哈布斯堡家族不陌生,它曾是欧洲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王室,统治西班牙、奥地利等多个国家,今天的荷兰和比利时都曾是它的领地。
哈布斯堡王朝纹章

但即便有大国统治,天下也不是一片太平。
1578年,为了反抗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的集权统治,北方七省(包括现在的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东北部等地)对抗王室的漫长战争开始了。战争前后长达80年,直到1648年《明斯特和约》签订后,双方战争才告结束,荷兰进入了尼德兰联省共和国时期。
《明斯特和约》签订时的发誓仪式

在共和国时期,巴勒绍纳被规划入北尼德兰,而巴勒海托赫则被收入南尼德兰(今天的比利时)的版图,虽处在不同地区,但尚处在同一国家的统治之下。
1795年,法兰西帝国结束了尼德兰王朝的统治,在这里建立王国。但法国人的统治时间并不算长,拿破仑滑铁卢失败之后,今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的地盘上便建立了荷兰联合王国。这一时期,荷兰与比利时的蜜月持续了15年,巴勒地区的统一也最后持续了15年。
1830年,比利时爆发起义,从荷兰联合王国中独立出来,建立了比利时王国。从此,巴勒绍纳与巴勒海托赫正式劳燕分飞,分裂在两个国家。
但分家之后,荷兰与比利时这两个相邻国的国境线仍有大片模糊的地方。1843年经过多次谈判,两国就很多边界问题达成了统一协议。但是对于巴勒地区,两国意见并不统一,荷兰始终不接受用割让领土的方式交换飞地,于是领土归属问题就被搁置了。
到了1996年,两国政府再次协商,希望巴勒纳绍和巴勒海托赫合并到一起,但是居民的公投结果是:不同意。
于是,两个国家在这一地区分别设立了政府、警察等一系列行政机关。
这就形成了今天巴勒的整体面貌。大街上随处挂着两国国旗,国界家中过,出门便出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03.
「奇特」之下的不便
为了解决生活不便,在这里生活的约万名居民中,大部分都拥有荷兰与比利时双重国籍,避免了复杂的过界问题。
除此之外,居民用荷兰语为交流,没有沟通不畅的问题,人们还可以共享通信设备,邮政也是互通的。奇特的国界还给他们带来了不少商机,这里的咖啡馆和商店林立,可以容纳大批外国游客。
以上这些都是好处,但说到这一地区居民的不便之处,外地人就不能感同身受了。
比如,巴勒海托赫的市政厅被一条白色的国界线划开,两边分属两个国家。当比利时人想要装修自家市政厅时,不好意思,他们首先需要征得荷兰人的同意。
被国界线分割的市政厅,图片来自Great Big Story

令市政厅工作人员头疼不已的不止这一栋建筑的修建,还有整个地区的基建。当他们想要修路的时候,一条笔直的马路可能要跨越好几次国境线,这条路下方铺设的下水管道可能分属两个国家,那么当另一个国家不同意修建的时候,修路工程如何进行呢?
如果两国都同意,好不容易把路修完,要安路灯的时候,如果道路两旁居住的是不同国家的居民,那么照明费用该怎么摊呢?
说起来,这些问题都不算大,但正是这些琐碎的小麻烦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办事效率,继而延缓了整个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还有一些奇葩的问题,可能让外人忍俊不禁。
在上世纪60年代以前,两国的中小学校放学时间一致,而学生们经常在放学后聚众打架,造成了治安问题。市政府想破脑袋,想出的解决方案是「错峰放学」,错开两个国家学校的放学时间。当这群火力旺盛的青少年放学后找不到对方的脸时,拳头没有了发泄处,掐架斗殴问题自然少了。
这是已经协商解决了的问题,但还有一些因两国法律不同而造成的问题亟待解决,比如青少年饮酒。按照荷兰法律,年满18岁的成年人才可以买酒,而在比利时,这条年龄限制为16岁,所以比利时酒吧吸引了大批荷兰小伙子前来买酒畅饮。
混乱的国界线形成了奇特的地理奇观,居民们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生活,他们将不菲的旅游收入纳入囊中时,也将麻烦一齐收下。未来这个地区会继续维持现状,还是另有变革,还要看两国居民的态度。
世界上还有这些神奇的国界哦

/ 明白精选福利 / 
莫斯科市中心的一条街道,名叫阿尔巴特街。
作为俄罗斯名人荟萃之地,阿尔巴特街上不仅有普希金故居,还留下了作家托尔斯泰、航天员加加林等人的痕迹。这条不过几百米长的街道,既汇集着浓郁的俄罗斯传统风情,又在文明的流逝与变迁中染上了现代的气息。
它是俄罗斯历史的一面镜子,见证了一个国家在蒙昧和启蒙中逐渐走向现代的历程,从这条街望去,可以望见整个苏联。
作家、电影制作人陈冠中老师原声解读《阿尔巴特街的儿女》,带你了解20世纪30年代的苏联,快来扫描下方二维码,一起畅听吧~
👇原价9.9元,限时特惠仅需4.9元!快来扫码抢购吧~
👇爱智慧的学友,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进入明白知识店铺学习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