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师心要建言 | 对赤松德赞的忠告
莲师心要建言
第二章
“拥有了悟的见地”
了知心的方法是什么?
“拥有禅修的体验”
“拥有行持的平等味”
“穿越动念的危险狭路”
我们如何“对果生起不变的确信”
什么能让你“斩除偏歧及过失的捆缚”
“净除确信或定见的过失”
“得到确信或定见”
“拥有口传的传承”
国王祈请上师开示了以上的教授
对赤松德赞的忠告
奇异哉!
上师莲花生受赤松德赞国王之邀,去净化一块建筑地,建造“吉祥无尽愿,任运圆满成”的桑耶寺。
之后,在进行开光仪式时,国王邀请身着暗褐色织锦披风的上师,坐在位于上方中央厅堂的丝织软垫宝座上。
赤松德赞用米制的酒敬侍上师,左右手上各放了装满酒的金银高脚杯。
国王供养了种种物品,将一腕尺大小、以松耳石制成的花,以七珍的方式排列在金制的曼达盘上。
国王从自己的颈上,拿下一个名为“闪耀玛卢”的松耳石饰物,置于其上象征太阳;又拿下另一个名为“坎卢无上密意”的松耳石饰物,摆放于上象征月亮。
他在黄金曼达盘上配放了其他珍贵宝物,作为须弥山和四大部洲的象征,并配合着赞颂词,把这个曼达供养给上师:
非依凭父亲和母亲所生,您的化身相自莲花中出现,
此化身以切断生死之流的金刚身,感化着众生。
透过无束缚的无垠体证,您向具器堪配的人们揭示了佛心。
娴熟于种种方便来调化,您将高傲的神灵恶魔系缚于誓言下,
拥有三身圆满的事业之故,您的化身相更胜于其他诸佛的色相示现。
我向金刚顶颅鬓的莲花相顶礼,并以虔敬来赞颂您。
虽然您在受用五根欲乐时,没有任何执着或贪恋,
但是您却以悲心接受五欲之乐,使得一切众生能造作功德。
当我向您祈请赐予无上深奥之义时,请仁慈地眷顾我!
上师回复说:
“国王陛下!您欢喜我现在的色相示现吗?”
国王回答说:“是的,我很喜欢。”
然后继续说道:
无有四大种之疾,超越生也超越死亡,
您具有高洁的悲心,为着众生的利乐而行,
您的心以法性的固有本质恒久安住,
是的,我欢喜您的体相,众生的怙佑主!
然后上师说:
“你应该知道,行者的上师甚至比此劫的千佛更加重要。
为什么呢?因为此劫中的诸佛都是追随上师之后才出现的。
在上师存有之前,“佛”这个名相也未曾存在过。
接下来并说道:
“上师是佛,上师是法,
同样的,上师也是僧;
因此,上师是三宝的根本。
无须再崇拜其他的,尽力地服侍你的上师吧。若能使上师欢喜,你便会领受到所求的一切成就。”
然后,国王向莲花生大师询问:
伟大的上师,当我们想要从因位来成就果位、佛果时,对一位有情众生而言,首先,了悟的见地显得格外重要。
但“拥有了悟的见地”又是什么意思呢?
上师答道:
一切见地的顶峰,即是正觉心的菩提心精髓。广大无边的百万宇宙世界、十方一切善逝和三界所有众生的本质皆是相同的,其中,一切的一切皆被含摄于正觉心的菩提心精髓之中。
“心”,在这里指的是从无生之中生起的种种不同展现。
然后你可能会问:
“佛与有情众生的差别是什么?”
这无非就是了知或不了知自心的差别。觉醒的境界或佛性就存于你内在,然而你却不认识它。
众生因为不认识自己的心,走岔了路,因而进入了存有的六条川流之中。
接着你可能还会问:
“那么,了知心的方法又是什么?”
若要认识自心,经典中教导,你会需要上师的口诀。
关于这点,我们说,
“心”即是思考者与辩识者,的确是有某种经验者。不要在外界寻找此心,要往内观照!让自心来寻找它自己!要对自心本性的实况达到确信!
心最初由何处生起? 现在又驻留何处?看看最后心又去了哪里!
当你的心往内观看心自身时,心发现,心自身并不从任何一处生起,不驻留在任何一处,也不去向任何一方。
要解释“心就是如此这般”是不可能的。我们会发现,无论是内在或是外界,心都是毫无实质存在的。
心没有某个观照者,心也不是观看或观照的行为。体验这心时,它是广大的、没有中央或边际的本觉;心从本初以来,便是空性与解脱自在的无垠遍处。
此本初觉性是本来具有(俱生)且本自存在(自生)的,它并非此时所造,而是从本初以来就存于你自身之中了;而见地就是去认证这点,对此要有坚定的决断。
对此“具有确信”意指,我们了知到从本初以来,心就如同虚空一般任运显现;
心就像是太阳,没有任何无明黑暗的基础;
心就像是莲花,不受任何过失所垢染;
心就像是黄金,自身的本质是不会转变的;
心就像是大海,是不移动的;
心就像是一条河,永不停息;
心就像是须弥山,是完全不变的。
一旦你了悟了心的状态就是如此,并稳固这种了悟,那就称为“拥有了悟的见地”。
国王问道:“拥有禅修的体验”又是什么意思呢?
上师答道:
仔细听啊,国王陛下!
“拥有禅修的体验”意指让自心处在无有戏论造作、不陈腐、且鲜活崭新的状态中。
让自心安住在其自然、不受羁束且自由解脱的状态中。不要把自心置缘于外在事物上,也不要专注集中向内,要保持无所缘的状态。
在你俱生本性的大平等性中,让自心保持如如不动,犹如一盏无风吹动的酥油灯焰一般。
在这样的状态中,种种体验便能生起:你的心识可能会变得强烈满溢、鲜明或全部中止;或是喜乐、明亮光耀、离念;心也可能会感觉到浑浊、无参照点、或是超出这个世界惯常的模式。
如果这些体验生起了,不要认为它们有任何特别的重要性,因为它们只是暂时的经验罢了。
切莫攀执或是固着在这些体验上!
若能如此,这就称为“拥有禅修的体验”。
国王问道:“拥有行持的平等味”是什么意思呢?
上师回复说:
“行持”在这里指的是,不间断地处于禅修之中;尽管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正在禅修的对境,我们也不要分心散乱。
无论是行走、移动、躺卧或是坐下时,你都要像溪河川流不息一般,在一切情境中将此牢记于心。
“平等味”意指去接纳你所看见的、或是任何五根欲乐所展现出的一切,同时认出你的固有本性,远离任何贪着或攀执;你对任何事物既不取受、也不排拒,就好比到了珍贵黄金岛上一般,这就称为“拥有行持的平等味”。
国王又问:什么能让我们“穿越动念的危险狭路”呢?
上师回答说:
禅修安住时,若是有概念想法浮现,无论生起了什么,这些都是从你自心中生起的。
既然心并非由任何实体所构成,因此这些心念本身也没有真实的实体。
举例来说,就像是出现在虚空中的云霭,又消失到虚空一般;心念在心中生起,又消融于心中。概念想法的本性,即是本然的法性。
“穿越危险的狭路”,意思是说,
当自心驿动到种种念想之中时,你应该把注意力导向此心自身。
就好比小偷进入空屋一样,空性的念头无法以任何方式伤害空性的心,这就称为“穿越动念的危险狭路”。
国王问上师说:我们如何“对果生起不变的确信”呢?
上师答道:
注意聆听啊,国王陛下!
菩提正觉心并非是由“因”所创造的,也不会因为环境而被毁坏。
觉醒心并非由足智多谋的诸佛所造,也非由灵巧的有情众生所生产。它从本初以来就存于你内在,是你的自然资产。既然心即是诸佛的源头先祖,因此当你透过上师的口诀认出它时,就好比认出一个你本来就熟识的人一样。
三世诸佛都是在得到稳固的禅定力之后,相续不断地实悟上述道理,终而觉醒证悟的,就好比王子登基王位一般。醒觉而悟到这本初以来就自然任运而存的境界,这远离一切恐惧与胁迫的境界,就称为“拥有对果的确信”。
国王问上师说:什么能让你“斩除偏歧及过失的捆缚”呢?
上师回复:
国王陛下,无论是怀有希望或是感到恐惧,都是因为“不了悟见地”的过失所致。
觉性的正觉菩提心既不会希冀成觉证悟,也不恐惧会落入有情众生的存在状态中。
执着于“有修行者和禅修”的种种概念,是因为“没有斩除二元心的投射”的过失所致,你的法性的固有本性实是离于戏论造作的,其中没有所谓的禅修对境、没有禅修者、也没有需要锻炼培养的禅修。
取受或是排拒的心态则是因为“没有斩除贪着或执着”的过失所致,自心原本自由解脱且空性本质,既没有能让你执着的事物需要完成,也没有能让你怀有敌意的事物需要排拒。自心本然的状态中,并没有必须取受的美德或是必须排拒的罪恶。.
贪着所拥有的事物,是因为“不了解如何修持”的过失所致。无论是作什么样的修持,就是要远离所缘和执取,并且要了解,贪着与执着其实没有所依基础与根本。
若将以上所说浓缩为单一句话:
见地即是远离确信或定见①,禅修即是不要把心置缘于任何事物上,体验是要离于回味,而果则是要超越获取。
三世诸佛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教导,都不可能有别于这些内容,这就称为“斩除歧路及过失的捆缚”。
(编译注:①其他版本来源说的是“散乱”,而非“确信”。)
国王问上师说:“净除确信或定见的过失”是什意思呢?
上师答复说:
即使你已了悟自心是佛,也不要离弃你的上师!
即使你已经了悟显相即是心,也不要中断缘起有漏的善根!
即使你并不希求佛果,还是要崇敬殊胜的三宝!
即使你并不恐惧轮回,但是连最细微的罪行都要避免!
即使你已经对自心本性有了不变的确信,也不要轻视任何心灵教示!
即使你体验到了三摩地的功德特质、较高深的境界等等体验,也要戒绝自满与自负!
即使你已经证悟了轮回与涅柴是无二无别的,也不要停止对有情众生持有悲心!
国王又再提问:“得到确信或定见”指的是什么呢?
上师答复道:
要确信从本初以来,你的自心就是觉醒的佛果。
要确信一切现象都是自心的幻变展现。要确信“果”就在你内心,不会在他处寻获。
要确信你的上师就是佛自身。
要确信见地与禅修的本质就是诸佛的了悟。
为了得到如此的确信,你必须修持!②
(②《上师密意集》这个版本说:要借由如此的确信来修行!)
国王又再问道:“拥有口传的传承”是什么意思呢?
上师回复道:
透过加持的善巧方便,普贤王如来将这些秘密言教传释至金刚萨埵耳中,金刚萨埵将这些密语倾注到嘎惹多杰(胜喜金刚)耳中的小盒里,嘎惹多杰又将这些密语托嘱于师利星哈的心间,而师利星哈则将这些密语赐予给我——莲花生。赤松德赞,把这些密语保存在你的心灵深处吧!③
(③《上师密意集》这个版本在此处不只是少数用字上的差异:“普贤如来的这些秘密言教对大家来说,并非是普通常见的知识。拥有强烈虔诚之渴望的人们,自然而然会了悟本初智慧心的广袤无边,因此这些人不需计算串线上的念珠(传承上师),就会领受到传授的指令。既没有信心也没有虔诚心的人,以及不修持的人,就算追随九种传承,却不曾拥有过任何传承。国王陛下啊,要在你心灵的广袤无边之中,稳固那含摄着修行体验的强烈虔诚渴望!”)
上师指示国王:
国王陛下,
除非你证悟了法性的无生本质,否则,即便生为君王之身,生命的流逝也如同水中泡沫一般。
除非你体验了超越念头之法性的固有本质,否则,当你那如彩虹般毫无实质的王国和世间权力褪微和消逝时,你将会受苦。
除非你与自生本觉长相为伴,否则当你离开此生时,你将无法斩断自己对后妃、仆从以及臣民们的执着,而这些人只不过是一趟旅程中被留诸身后的熟识者罢了。
除非你已娴熟于见地和禅修的本然境界,否则你将会从一世轮转到下一世,就像在水车的轮圈上一样,于出生时进入,在死亡时离去。
除非你以寂静和平的真理治理你的王国,否则严苛的律法就如同一棵有毒的树,将会摧毁自身。
伟大的国王,我恳求你以符合佛法的方式来统治王国!
上师还教导国王:
国王陛下!
在这个时代的终末,人们渴求殊胜的教法,却不会了解这些法教。许多人并不遵循佛法言教,却自称是修行者。
那时将会出现许多说大话的人,但成就者却非常稀少。
当佛法在中国、西藏和蒙古消失,如同铠甲碎裂一般,那时的人们将是难以调伏的。
在那个时候,我们必须以这些教法来守护佛法,所以你现在必须以伏藏的方式封存这些教法。
国王陛下,在你最后一生,你将会值遇这些教法以及那些保护佛法的人,那时你将会止息再生之流,并进展到持明者的位阶,因此现在先不要弘传这些教法!
国王十分欢喜,供养了一个黄金曼达坛城,并做了无数次的顶礼和绕行。
宝藏印。
埋藏印。
嘱咐印。
出处:
《对赤松德赞的忠告》
取自《大宝伏藏》。
三昧耶
《莲师七句祈请文》
开示和诵集
开示领诵上师:
第十七世大宝法王噶玛巴
◀︎ 扫玛播放
往期精选
30 Aug 2018
因为你,我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