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度亡经》 中阴救度密法序(三)
中阴救度密法序
(序三)
西藏度亡经上卷
原夫一真法界,二仪未彰。
清淨本然,固无生佛之别;
光明藏海,何有依正之分。
此心不觉,三细之见相以立;
能所对待,六粗之境界斯成。
由是因果连绵,善恶昭揭,
致阴阳有数,生灭无停。
为万象之元造,作四生之先机,
三界杂还,七趣纷纭。
从此是非憎爱,人我冤亲。
既失平等之念,焉知清淨之心,业海茫茫,相续流转不息,幽关隐隐,究竟解脱何依?
唯我释伽世尊、能仁正觉,大慈大悲,救世救人,为此大事因缘以出现于世。权示相好严身而设化允宜,观众生根有利纯,示大教义有顿渐。普令有情,同归正觉,初中后善,方便无碍多门。有显有密,归元总是一路。
然而返妄归真,转识成智,究竟了脱生死,离苦得乐,求免隔阴之迷,不失本来之面,则藏密中、中阴救度一法,洵径中径又径欤?!
梵言补特伽罗,此云数取诸趣;中阴者,由趣之趣于其中间,某一期之意生幻执有情,亦有列之六趣外者。
依密法言,成就菩提,有其三等:
上焉者,克期取证;
中焉者, 命终升登;
下焉者,中阴成就。
因器利使,各由上师之得悉地者,察知根 器,付以相当之修持对治法门。谨依师教如理思修,唯有成功,决无退缩, 此之谓即身成佛。浅显言之,即一生成就之义也。
夫在迷有情,轮转六道者,无非从缘进退,随业升沉,有感斯应。
三弥底部论中所引佛所说偈有云:
“生世乐欢喜、异世乐欣然;
作福二处欢,自见其业淨。
此世业报尽, 来世複应受;
阴坏随业往,更受异阴身”
又有云:
“善恶二种业,是业人世造;
是业是其物,自捉自随去。
粗阴是恶业,细阴是善行;
善恶二俱造,随捉逐业往。”
又有云:
“护根往善道,不护堕恶道。
弃舍此人形,受天身具足。”
凡此皆勉人于生世舍恶修善,俾获异生福乐之果道而言。
又有云:
“如是正解脱,渡欲淤泥流,
智者莫能测,得至无动乐。”
此则教人,超凡入圣之道。
正解脱者,菩提般若也;
无动乐者,摩诃涅槃也。
凡夫久滞生死,惟以背觉合尘,所以背觉合尘者,舍离菩提般若,有以致之。
而菩提般若,亦岂他人物哉?
怀宝行贫,自失自耳。
一旦识心达本,当体知归,转识神为妙智,化灵性成光明,则又生死即涅槃,烦恼即菩提,固亦何有待于中阴境者乎?!
孔子云:“朝闻道夕死可矣!”味哉言也。
如其不然,本性未明,业识无主, 自不免积月累年,起惑造业,死王骤至,临终颠倒惊惶,随妄境以牵流,依罪福而受报。
一落中阴,昏迷冥暗,恐怖宾士,如斯苦境,莫可言状。念念不忘,数定七七,形形相续,质比小儿。
震旦度亡,有如繫念幽戒等法,然尚未若此法,可互七七勿辍行之。种种导示,步步提撕,理擅般若,事尽业 果,法良意美,利益存亡之能事毕矣。
张莲菩提居士者,好学深思,尤喜探求秘藏。其能得此藏密法宝流入西洋之英文佳译,固非彼个人庆倖,实为国中一般佛徒共同之福缘也。
惟赖其谙习英文且娴佛学,由是乃得重译公佈,法流普及,居士之功,懿欤伟矣!
虽然,得是篇者,须当精勤体认,深刻研究其第一义谛之容有言下未尽者,
必如是,方可豁然贯通,打破牢关,不特当下跳出中阴,即圣谛亦不为矣!
圆觉经云:
“幻身灭故,幻心亦灭;
幻心灭故,幻尘亦灭;
幻尘灭故,幻灭亦灭;
幻灭灭故,非幻不灭。”
于此不灭之道,离四句,绝百非,亡能所, 无对待,正好安身立命。
传云: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
其然,岂其然乎?合掌偈颂云:
中阴之道,显密要关,
凝冰溶水,体无两般。
澈悟本源,此心而安;
随缘自在,前三后三。
章华本一幻谈 丙子晚秋
《佛子行三十七颂》共修
DharmaInterconnected
系统|次第|清净|全面|解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