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迈向全球卓越城市的上海,终于公开向通航表白:“阿拉上海凝还是需要侬通航的”!

通航圈 通航圈 2021-05-30

日前,上海市政府正式发布了酝酿多年并最终获得国务院批复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以下简称“上海2035规划”或“规划”),根据规划,上海的城市性质定为长江三角洲世界级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和文化大都市,未来,上海将努力建设成为卓越的全球城市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

厚厚的规划报告书,一共180页。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下载。

规划同时要求,要严格控制上海市常住人口规模,至2035年常住人口控制在2500万人左右(根据2017年公布的统计数据,2016年上海常住人口为2419.70万人,也就是说,基本上维持现有常住人口的规模);锁定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在3200平方公里以内(上海总规划面积为 8368 平方公里,其中陆域规划面积为6833 平方公里

来源:上海发布

上海的未来无疑是美好的,尤其是人口和建设用地的严控,给现在所有的上海市民带来了巨大的福音——更加优质的资源和将继续上涨的房价,以及不会再扩大的人口规模。同时,毗邻上海的江苏苏州和浙江嘉兴,也将成为承接大量上海迁出人口的上海卫星城市,这必将进一步拉动两地的房价,同时,“接轨上海”,也成了两地市民的期盼之一(甚至紧邻崇明的南通也喊出了“接轨上海”的口号,可谓“众望所归”)。

*环上海的苏州、嘉兴、南通、无锡、常州、湖州、绍兴甚至杭州,都将受益于此而地价上涨吧。

当然,通航圈不是楼市圈或者环沪市民圈,在通航方面,这两日华东通航企业都表现得比较兴奋,因为在上海2035规划的第46页下端最后一段和第111页整页(占据了整个报告页面约0.8%)中传递了一个重要信号,那就是对通航冷淡多年的上海政府终于在规划中体现了对通航的重视积极开发低空空域、加强通用机场规划和预留用地保障,适度鼓励公务航空服务开放应急保障和城市管理为主的低空通航,这些内容虽然不多,但却是一种鲜明的态度:阿拉上海凝还是需要侬通航的

在第46页“国土资源利用”的第三节中,明确要积极开发低空空域,同时也充分考虑到通航噪音扰民的问题,提出要“合理布局通用航空基础设施”


3、积极开发低空空域:围绕低空空域开放,科学安排低空空域通道,使之逐步应用于城市应急救援、商务旅游、海洋开发等领域,发展工农业作业、医疗卫生、抢险救灾、教育训练、文化体育、海洋开发等功能,建立多层次通用航空体系合理选址布局通用航空基础设施,减少对城市居民的噪音干扰。【通航圈:“噪音扰民”,是上海市区通航空中游览被否决的重要原因。】

在第111页“建设更开放的国际枢纽”的第一节中,明确要强化上海作为亚太地区航空门户的地位,并明确了多项鼓励通航业发展的措施:

1、提升航空枢纽能级:优化航空空域使用结构,提升空中交通管理能力,提高航空设施吞吐能力和运输效率。持续改进航空网络通达性,大力发展国际运输,构建全球性航空运输网络,网络覆盖度达到国际大型枢纽机场水平。至2035年,上海航空枢纽设计年客运吞吐能力1.8亿人次左右,旅客中转率、出入境客流比例提高至19%左右和38%,货邮运量650万吨左右。拓展浦东国际机场的设施规模,着力提升浦东、虹桥国际机场保障能力。


2、完善机场服务体系:完善浦东国际机场和虹桥国际机场的公共航空运输功能,适度发展公务航空服务功能合理利用低空空域资源在青浦规划预留大型通用机场,以公务机起降服务为主要功能,兼顾城市管理、应急保障需求,缓解两场公务机运输保障压力杭州湾、长江口等地区规划布局若干小型通用机场,以城市管理、应急保障需求为主要功能。


3、积极引导航空产业与城市的协调发展:充分依托空港资源,发展临空产业。浦东机场地区加强高端航空航运要素资源的集聚,打造以航空制造及研发、综合物流、要素交易等为主导功能的航空城。虹桥主城片区完善总部经济、金融商务、公务机产业、保税免税、航空物流等功能。结合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发展应急救援、商务旅游、海洋开发等功能,在杭州湾、长江口等地区预留发展水上飞机等多元化功能的岸线和配套条件。

此前,上海由于双民航机场和军用机场和军事基地的因素(毕竟,上海是一座非常重要的城市),低空空域资源比较紧张;此外,上海地价可谓寸土寸金,面对金融、IT等税收回报较高的高科技,还在起步阶段、需要扶持的早期通航业对上海政府来说吸引力也相对欠佳。就这样,由于种种原因,公务机以外的通航业在上海一直没有大力发展起来(公务机的例外,则是为了满足一部分上海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上海总部经济发展的需求)。


但在2017年,这种情况开始产生了变化(这里,可能离不开中国商飞国产大飞机项目的带动,ARJ21飞机不是都有了第一个公务机客户了吗,C919将来也可以被海航金鹿选作公务机嘛)。金汇通航牵头布局的通航应急救援服务产品成功打入了上海市应急办政府采购的怀抱,而下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也让通航产品中的无人机技术受到上海市的重视,还在青浦设立了国内首个民用无人机试飞运行基地(为什么公务机通用机场的规划地会选择在青浦,这也是背景之一,详情请见通航前文从国内首张全省空域批文到国内首个试飞基地,无人机,正在撕开空域的口子),最后在2017年12月,还恢复了百年历史的龙华机场作为通用机场,华东局还决定以龙华通用机场为依托进行低空空域改革试点,将龙华通用机场打造为华东通航服务中心一步一步,上海,开始向通航业示好。

而如今,伴随上海2035规划的发布,上海乃至整个华东通航界都似乎看到了希望。全球卓越城市,在通航上也必须得有卓越的表现,虽然,这种表现要称得上“卓越”,也可能还要等上18年,但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点击下方进入延伸阅读


⊙本平台综合编辑文章,欢迎联系后台获取白名单进行转载,转载本文须在作者处注明为通航圈,并在文首醒目位置注明“来源:通航圈(微信ID:tonghangquan)”,文末放通航圈二维码,侵权必究。

⊙部分图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投稿合作及商务合作:publicvoice@qq.com(欢迎您原创投稿)


通航圈:一个行业的跌宕起伏

欢迎通航圈内企业约稿、圈内人士投稿

邮箱:publicvoice@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