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让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成为我国航空产业发展的助推器!8部委发布《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

通航圈观察 通航圈 2023-12-25

6月13日,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工信部、财政部、人社部、自然资源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国资委8部门联合发布《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提出5方面19条政策措施,要求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储能、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养老、托育、家政等生活服务业等行业,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启动遴选第二批30 个左右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打造以产业园区为基础的市域产教融合联合体,在重点行业和领域打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一批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高职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每所支持额度不超过8000 万元中职院校每所支持额度不超过3000 万元,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纲 要》提出的“建设100个高水平、专业化、开放型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的重大任务。引导各地加快培训地方产教融合型企业,按时完成全国1万家以上的总体任 务。

此外,支持有条件的产业园区和职业院校、普通高校合作举办混合所有制分校或产业学院。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通过企业资本投入、社会资本投入等多种方式推进职业院校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改革允许企业以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依法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健全“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组合式激励,支持地方出台符合本地实际的落地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社会领域产业专项债券,重点用于实训基地建设。值得一提的是,在土地政策上,企业投资或与政府合作建设职业院校、高等学校的建设用地,按教育用地管理,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可通过划拨方式供地,鼓励企业自愿以出让、租赁方式取得土地。探索采取长期租赁、租让结合、弹性年期出让方式供地。

据国家发改委介绍,通用航空产业是国家重点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通用航空产业对于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促进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具有重大意义。而据通航圈了解,各地也纷纷将通用航空、无人机、低空经济等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推动。例如,《2023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就明确提出做大做强优势制造业,发展航空装备、通用航空、氢能、轨道交通、生物医药、核技术应用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见前文《四川省政府:发展航空装备、通用航空、氢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成都、自贡等打造千亿级无人机产业集群!》。希望各地产业园区和企业能够抓住机遇,结合自身优势,做好航空产业产教融合的文章。

为帮助大家深刻领会文件精神,6月13日上午,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司长刘明、副司长孙志诚,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林宇,财政部科教和文化司副司长马宏兵,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副司长王晓君共同出席发布会,介绍《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有关情况,并就出台《实施方案》的考虑、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提高职业教育适应性、推行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开展产教融合试点、资金支持政策等方面问题回答记者提问。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主持发布会。

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司长刘明专门介绍道,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是建立现代产业体系、赢得大国竞争主动的迫切需要。前不久召开的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把握人工智能等新科技革命浪潮!习近平主持召开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既需要问鼎学术巅峰的一流科学家,也需要扎根生产一线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比如,在航空发动机这样一个尖端领域,因为结构复杂,零件非常多,大到组装发动机叶片,小到拧螺丝,都需要大量熟练技术工人。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能够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推动创新变为现实、设计变成产品、技术转变为生产力,为我国产业链、供应链保持强大韧性、行稳致远提供坚强保障。

5月13日,京津冀航空职业教育产教联盟成立大会在天津举行

去年12月,河南省航空职业教育集团揭牌成立

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有何重大意义?方案有哪些针对性政策?下面是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和有关专家的解读。
统筹解决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两张皮”问题
产教融合是衡量职业教育改革成效的重要标志,是实现教育链、产业链、供应链、人才链与价值链有机衔接的重要举措。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所研究员王明姬分析,从实践层面来看,产教“合而不融”的问题仍然存在。职业院校容易“剃头挑子一头热”,部分校企合作停留在协议层面或劳务用工的表层,企业未能深入参与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方案的出台回应了教育呼声和产业需求,体现了国家推动构建产教深度融合发展格局、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决心。
当前,我国有1万多所职业院校、3000多万名在校生,蕴含着巨大的人才红利。
“出台实施方案,是持续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内在要求,是统筹解决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两张皮’问题的重要举措,对于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教育强国、人才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司长刘明在当天举行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说。
启动遴选第二批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
202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遴选了首批21个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和63个国家产教融合型企业。
方案提出,梳理总结首批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经验做法,启动遴选第二批30个左右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到2025年,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达到50个左右,在全国建设培育1万家以上产教融合型企业。
刘明介绍,第二批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工作将于今年下半年启动。试点的目的是推动各地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探索,真正拿出一批真金白银的支持政策,让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真正成为产业发展的“助推器”。
学科跟着产业走、专业围着需求转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必须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现实中,有的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匹配度不高。
为了完善职业教育专业设置,方案鼓励引导职教院校,优先发展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等产业需要的一批新兴专业,加快建设护理、康养、托育、家政等一批人才紧缺的专业,改造升级冶金、医药、建材、轻纺等领域的一批传统专业,撤并淘汰供给过剩、就业率低、职业岗位消失的专业。
“主要目的就是推动形成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切实做到学科跟着产业走、专业围着需求转。”刘明说。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林宇表示,将持续优化职业教育专业布局结构,提高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针对“校热企冷”的情况,方案提出,支持有条件的产业园区和职业院校、普通高校合作举办混合所有制分校或产业学院,推进职业院校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改革,允许企业以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依法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
刘明说,要通过这些措施,打消企业顾虑,变“一头热”为“两头甜”。
“金融+财政+土地+信用”打出政策组合拳
方案针对产教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创新激励扶持举措,进一步健全组合式激励。
金融政策方面,鼓励银行机构按照“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性”原则支持产教融合项目和产教融合型企业发展。
财税政策方面,产教融合型企业兴办职业教育的投资符合规定的,可按投资额30%的比例抵免当年应缴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
土地政策方面,企业投资或与政府合作建设职业院校、高等学校的建设用地,按教育用地管理,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可通过划拨方式供地,鼓励企业自愿以出让、租赁方式取得土地。
信用政策方面,开展行业信用评价,对评价结果好的企业,在例行检查、专项抽查中减少检查频次,在上市融资、政府资金支持、产业扶持政策、评优表彰、政务事项办理等方面予以优先或便利。
刘明说,要让“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支持政策看得见、摸得着,让产教融合型企业真正尝到甜头、得到实惠。
资金支持政策备受关注。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副司长孙志诚介绍,方案重点梳理了三类资金渠道,分别是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长期贷款。此外,还有各级财政资金、商业贷款、开发性贷款、社会领域产业专项债券等。近年来对职业教育投入偏少的局面,已经得到一定程度改善。各地要弄清吃透各种资金的支持范围、方式和申报要求,多渠道筹措资金,形成支持合力。

方案全文



来源:中国政府网、国家发改委网站、新华网及网络。通航圈综合编辑。


PS:最近微信平台推荐机制调整了,可能有些朋友会收不到我们的推送,大家伙儿别忘了给(通航圈)加上星标,以免错过更多精彩!



延伸阅读
需要进入通航圈交流群的朋友,关注本公众号后,在公众号对话框回复关键词:入群。
免责声明:本文及本公众号任何文章之观点,皆为交流探讨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公众号作者也不负有更新以往文章观点之责任,一切以最新文章为准。用户根据本文及本公众号任何其他观点进行投资,须风险自担,责任自负。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众号不承担任何责任。
⊙本平台综合编辑文章,转载本文请在作者处注明为通航圈,并在文首醒目位置注明“来源:通航圈(微信ID:tonghangquan)”,文末放通航圈二维码,侵权必究。部分图文源于网络,仅用于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投稿合作及商务合作:publicvoice@qq.com(欢迎您原创投稿)
通航圈:一个行业的跌宕起伏欢迎通航圈内企业约稿、圈内人士投稿邮箱:publicvoice@qq.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