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木自然读书会 ▏2022年7月值日生分享(三)
亲爱的书友们,早上好呀😊
新的一周又开始了,周末刷完山的书友们一块再来云赏一座奇妙的昆虫博物馆吧- ̗̀(๑ᵔ⌔ᵔ๑)上月6.18上午杨老师在群里给大家分享的这个链接,不知书友们还记得嘛~
《如何成为“网红”博物馆?来看周尧昆虫博物馆的“蝶变”之路》(具体见学习强国的推文。)
这座“周尧昆虫博物馆”坐落在宁波的鄞州公园二期内。馆内设有“昆虫学泰斗”“昆虫大世界”“缤纷昆虫世界”等常设展厅,藏有数千种来自世界各地的昆虫标本,展现了人类行迹之下一个奇妙的自然生态,也记录了一位昆虫学家———周尧的近七十年“雕虫人生”。
周尧先生(1912—2008年)1912年出生在浙江鄞县(现宁波市鄞州区)上周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
他勤学刻苦,1932年9月考入南通大学农学院。南通大学受近代实业家张謇“实业救国”、“科学救国”思想的濡染,校风纯朴,师生也极富实干精神。在这里,周尧对昆虫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也树立了“科学救国”理想。
1939年,周尧先生受聘在四川西部调查采集昆虫,随后到国立西北农学院任教授,从此扎根西北。他毕生致力于昆虫学教学研究,积累了数十万昆虫标本,是我国昆虫分类学的重要奠基人。
在盾蚧总科、蝉科、角蝉总科、蜡蝉总科、木蠹蛾总科等的分类研究上,周尧先生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共发现记述372新种、31新亚种。
除此之外,周尧先生还注重研究和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他完成了小麦吸浆虫害的研究。
在当时的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多个省区的小麦损失严重。
这项工作艰巨而繁重,周尧先生每天15个小时,牺牲了所有的节假日。他亲自对数万蝴蝶标本和照片一一审核筛选、鉴定分类,对5000多篇原始记述逐一整理、修改,并编排了中国蝴蝶分类系统,按照《国际动物命名法规》制订了规范的拉丁学名。经过三年的奋战,1994年《中国蝶类志》终于正式出版。这部巨著不仅在中国而且也是全世界所殷切渴望的,它填补了中国蝴蝶研究的诸多空白,并为蝴蝶的生物学、遗传学研究和资源保护奠定了基础,被称为“科学界壮举”。
周尧先生还曾为中国昆虫学史立传,他在1957年完成的《中国早期昆虫学研究史(初稿)》,是中国昆虫学史研究的奠基之作。
由周尧先生在西北农学院提议建成的昆虫标本室,也在1983年的第六届全国政协会议提案推动后建立了全国第一所昆虫博物馆。它不仅为国际宣传、学术交流和教学科研服务,而且还提高了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服务,成为大、中、小学师生和干部及农民群众参观学习的场所。2003年这座博物馆被评为2A级旅游单位,2005年成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1996年,宁波政府为了表彰他的杰出成就,成立“周尧昆虫博物馆”,也是今天开头和大家介绍的网红打卡圣地。
他九上秦岭太白山,九上华山,六上五台山,两上峨眉山,踏足海南岛,探索原始森林的奥秘,到过蝴蝶泉、玉龙雪山……祖国的山山水水,见证了这位“蝶圣”科研工作的每一步历程。
亲爱的书友们,早上好呀( ˃̶̤́ ꒳ ˂̶̤̀ )
云赏了“蝶圣”周尧的博物人生,今天我向大家介绍一位传神的“兰大人”———中国细胞生物学奠基人郑国锠。
时光倒流回1951年的4月中旬,学成归国的郑国锠先生一家三口乘火车离开上海,舟车辗转到达西安,然后乘飞机抵达兰州。他坐在当时进城唯一的交通工具———马车上,一路摇摇摆摆、晃晃悠悠,伴随着嘚嘚的马蹄声走进了兰州大学。正是在这里,郑国锠先生成为了中国细胞生物学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他传道授业解惑,桃李满天下。
郑国锠院士1914年出生在江苏常熟县,1943年毕业于重庆国立中央大学博物系。新中国成立时,他正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回国后南开大学、广西师范学院和兰州大学都邀请他与妻子去任教。“如果只是为了优越的条件,完全可以留在美国。既然选择回来,就应该到最需要的地方去。”最后,他与妻子、女儿毅然选择了来到条件艰苦的西北边陲兰州大学。他这一待,就是一生。
当时,兰大动物学系和植物学系尚未合并,郑国锠担任植物学系主任。全系只有6位教师,14名学生,动物系的师生也差不多,两系学生相加不到30人。系里的实验设备只有一台不能切片的切片机,一个不保温的保温箱,几架性能很差的显微镜。郑国锠夫妇,就这样展开了教学研究工作。
那时候兰州市内也还没有像样的马路,交通工具只有马车,黄河里漂流的是羊皮筏子。后来郑国锠先生到西北师院兼课时,上午乘马车到十里店,下午又再乘着羊皮筏子在黄河铁桥边上岸回校。他这样一坚守,又是很多年。
后来,他还利用寒暑假亲自到上海采购仪器和试剂。又将威斯康星大学的同学、植物生理学教授吕忠恕先生请了来,为兰大生物系添砖加瓦,再加上北京大学等校分配来的及自己选留下来的毕业生,这才让生物系初具规模。
在兰大,郑先生春夏季总穿一件米色夹克,走起路来噔噔作响,总是人未到,走路声先到。他常给学生讲三句话:为学先为人;业精于勤,勤能补拙;行成于思,思可创新。“他的开学第一课”传统,一直坚持到了90多岁。
郑先生对待学生严慈相济,每隔一段时间学生都要到他家里去,带着最新的研究进展和实验数据,以及制作好的显微镜照片,挨个向他汇报。
这样一位严谨治学的教授,在当时艰苦的条件下还潜心研究植物花粉母细胞的染色质穿壁现象(细胞融合),这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他在国内率先开展了植物组织培养和原生质体培养等细胞工程研究,首次提出了“细胞生物学”的概念。被国际细胞学公认为“体细胞内出现的染色体减数机理”之一,也是他研究有关植物体细胞染色体减数的成果。
在兰大,郑先生首创了中国的细胞生物学专业。由他编写的第一本《细胞生物学》全国高校统编教材,连续印刷近十万册,在我国许多高校的生物系里均有被应用,成为当时国内生物学科影响最大的教材之一。
郑国锠先生一生认真执着,他90多岁时,还依然坚持每天去办公室工作,对待学生严厉且有爱,生活上却极其简朴。他把自己大量的资金都用于工作和购买文献,每年还会向红十字会等公益组织捐出数额不菲的捐款。2003年,郑先生将20万港元奖金全部捐赠给学校,并在生命科学学院设立了“郑国锠生命科学奖学金”,以鼓励学生成长成才。
光阴似箭,如今的兰大生命科学学院师生数量已是郑国锠先生来兰大时的几十倍,仪器设备也增添许多,还拥有2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2017年,兰州大学的生态学入选教育部一流学科名单,也是众多生物学子向往的求学圣地。
“人生度若飞,所贵志无违。博士留洋得,专家报国归。痴心唯绛帐,笃学尽明矶。淡泊名偏振,山高云自依。”
这首献给郑国锠院士八十华诞暨从教五十周年时的贺词,勾勒出了他这一生的道路与情怀。他以对祖国人民的赤子之心和对科教事业的执著追求,走过了历史的沧桑剧变,在显微镜下写就了绚烂瑰丽的人生华章。他培养的大批生物学领域人才,很多人如今已是知名的专家教授。而当今研究生物学的许多后辈,也受益于他一生的细胞生物学贡献和学人风范的影响。
亲爱的书友们,早上好呀~
上月6.30范老师在群里分享了”2022年联合国海洋大会第四次全体会议”直播,不知大家可有印象呢?
滚滚波涛蕴宝藏,茫茫大洋潜奇珍。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科学人物正是一位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海洋生物学家,他是中国海洋底栖生物生态学奠基人和甲壳动物学开拓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刘瑞玉(1922—2012)。
出生在河北省乐亭县的刘瑞玉,学习成绩优秀。1941年,考入辅仁大学生物系,毕业后他辗转进入中国科学院北京动物研究所任助理员。1950年,为了发展新中国的海洋科学研究,刘瑞玉等科研人员迁来青岛,成为了青岛海洋生物研究室(童第周教授促进筹建,是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研究所前身,以下简称海洋所)的骨干力量。从此,一头“扎进”浩瀚的海洋世界的刘瑞玉,再也没有离开过……
“舟楫之便”自古就存在,而“耕海种湖”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出现的革命性变化。为了让中国的亿万老百姓能够吃饱吃好,海洋所面向国家需求,在海带、对虾、扇贝养殖方面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当时中国的海水养殖产业从零开始、攻坚克难、一路发展超越。其中,最核心、最关键的中国海水养殖的三次产业浪潮,是科学技术惠及民生的典范。
1988年,在墨西哥举办的SCOR科学大会上,刘瑞玉院士就对虾增殖的成功实践结果作了报告,得到国际同行的热烈赞许和祝贺,该项成果也获得了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
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海洋所自成立以来始终将目光投向世界,刘瑞玉等海洋所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国际合作力度和层次的提升。
刘瑞玉在长期对甲壳动物学系统调查研究基础上,进行了甲壳动物学分类、区系和动物地理学的研究,他出版了《中国动物志》糠虾目(2000)、蔓足目和围胸目(2007),以及长臂虾总科(2007)、口足目(2012)等著作。
自2004年起,刘瑞玉还联合全国40多位专家编著《中国海洋生物名录》。该名录为全世界提供了可靠的中国海洋物种最新的“户口簿”,被国际权威誉为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令人惊叹的专著”。
在海洋底栖生物生态学研究上,刘瑞玉院士也取得突出成绩。1957年,应我国第一艘海洋科学考察船——“金星”号需要,刘瑞玉多次主持参加海洋科学调查,完成了“北黄海和渤海综合海洋调查研究”、“全国海洋综合调查”底栖生态调查研究、“中越北部湾海洋综合调查”等多项国家、国际重要海洋科学调查研究项目,为海洋底栖动物分类区系和生态研究工作取得了大量宝贵的研究材料,填补了我国海洋底栖生物生态学研究空白。
不仅如此,他还十分关注海洋生物生产和资源持续利用研究。
1984年后,刘瑞玉等科研人员对长江三峡工程可行性的论证研究成果———《三峡工程对长江河口区生态和渔业资源影响》获1990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
晚年的刘瑞玉院士还非常关心海洋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工作,并积极倡导生物多样性和濒危物种的保护及自然保护区的建设。
他多年来的积极努力,为提高我国海洋生物学研究水平和国际科学合作与交流中的地位作出了重大贡献。2007年10月22日,国际甲壳动物学会授予他“国际甲壳动物学会杰出研究贡献奖”,成为首个获得该项最高荣誉终生成就奖的亚洲科学家。
碧海丹心,浩瀚人生!刘瑞玉院士的心胸和境界,像大海般宽广辽阔,他留下的宝贵学术和精神财富,不仅促进了我国海洋科学事业的蓬勃发展,也将永远激励着我们这些后人不断砥砺奋进。
亲爱的书友们,早上好呀- ̗̀(๑ᵔ⌔ᵔ๑)
云赏了周尧的昆虫博物馆、郑国锠的兰大和刘瑞玉的海洋所,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位在国家植物标本馆工作的院士———王文采,他一直致力于为中国植物“建档案”。
王文采院士1926年出生在山东掖县,1949年大学毕业,次年调入到中国科学院,此后一直从事植物地理学、植物系统学和植物分类学的研究。
中国近代植物分类学研究自20世纪20年代开始后的百年时间里,经过四代人共同努力完成的80卷巨著《中国植物志》,以及具有科普和研究价值的工具书《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均有王文采院士参与编著,且两次荣获了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93年,他被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49年初冬,王文采院士与胡先骕先生第一次见面时就答应了帮他编一本《中国植物图鉴》,从此,他真正走向了植物分类学研究之路。
说起王文采院士与植物分类学结缘,还得提到另外一个人林镕。林老师曾在北平师范大学(现今的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开设了植物分类学课程。1948年5月初,林镕第一次带全班学生到北京西郊的玉泉山采集标本,他随手采起植物,就能立即讲出其所代表的科属特性和花的构造。这让王文采心生欢喜,他发自内心的敬佩林镕老师。此后他便常常在假期跑到郊外去,采集完标本回来后,自己动手解剖花并绘图。
这样的大三生活,王文采享受其中,可以说是林镕老师将他领进了植物分类学的大门。毕业后,他留在了系里担任助教,恰逢静生生物调查所所长胡先骕先生开始在北平师范大学生物系兼任教授。经胡先骕先生的极力引荐,王文采这便又从北平师范大学调到了中国科学院,从此他便在这里,开始了植物分类学的研究生涯。
从事植物分类学研究后,王文采一直致力于野外考察工作。70个春夏秋冬,王文采院士走遍了大江南北,哪怕是在最危险的时候,他也从未放弃。
他先后深入广西、云南、四川、湖南等地,还到过许多人迹罕至的地方采集标本。
1958年11月,在云南勐腊热带雨林考察时,患上了恶性疟疾的王文采不得不停下考察工作,忍痛返回昆明,住进了医院。后来病势越发严重,危急时刻昆明植物所的研究人员为他献血1600毫升,这才将他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从事植物分类保护工作、采集标本常常会面临很多危险,但王文采却认为他感受到更多的是收获和快乐。
从1950年春开始野外调查,多年来,王文采和同事们采集到的大量植物标本获得了第一手研究资料,极大地扩充了国家植物标本馆的标本数量,为我国植物学和生物学的其他领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还是一位非常有爱的伯乐,在他的帮助下,自学成才的李振宇得以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当年王文采院士将其编写的《中国植物志》中苦苣苔科的半蒴苣苔这一小属,交给了李振宇作为硕士论文,他以两年多时间认真完成,得到了许多实践的机会,最终也成为了中科院植物所的中坚力量。
此外,由王文采院士主持编纂的《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和《中国高等植物科属检索表》,共收录了我国高等植物15000多种,占全国植物总数的二分之一,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植物图鉴类著作,也是植物学科研和教学不可缺少的参考书。
老年时的王文采院士还借助放大镜继续工作,力求把中国翠雀植物的文稿写完。
如今,已过鲐背之年的他依然在坚持工作,每周两次乘班车去上班。在他晚年右眼失明的10多年间,仍出版多本著作、完成了几十篇研究论文。
王文采院士倾注毕生心血,为中国植物“建档立户”。他严谨治学、从事所爱、看遍天下花果草木,这实乃中国植物分类学研究的幸运。江山代有才人出,我辈学人,更应发愤图强,坚持所爱~我们可以像昨夜肖翠老师倡导践行的那样,在陪伴孩子的博物旅行中,积极地将前辈的草木精神融入到先进的自然教育理念中,努力发扬传承下去。
{今天分享的最后,还想推荐几本有意思的书给大家}
1.《台纸上的植物世界》:这本书由王文采院士作序,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国家植物标本馆为依托,全书介绍了该馆的历史和重要代表类群的标本,还有背后鲜为人知的科学人文故事。有兴趣的书友可以浏览丸子老师写过的这篇阅读总结链接
每一个标本都有一个故事
2.《草木葱茏》,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全书详尽阐释了中国植物分类学的发展历程,以及像王文采院士一样献身于此的植物学家们的人生;
3.《山川纪行:第三极发现之旅——臧穆科学考察手记》———一位博物学家的山川情怀。王文采院士评价这部书“堪称当代植物学界乃至生物学界的《徐霞客游记》”;
4.《笺草释木六十年——王文采传》———本书可更为全面地了解王文采院士倾情植物的一生。
亲爱的书友们,早上好呀- ̗̀(๑ᵔ⌔ᵔ๑)
又快到周末了,我们先来欣赏一首诗吧~“无山不绿,有水皆清。替河山装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作这样一首小诗的人,他常常憧憬一个人虎共生、绿色共享的美丽图景,他就是我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科学人物,被称为“老虎院士”的马建章———我国野生动物学科和野生动物管理高等教育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他用一辈子时间和野生动物打交道,开创了我国野生动物保护事业的先河。
1937年7月,马建章出生在辽宁省一户普通的农民家庭,一家人后来搬迁到了内蒙古通辽市的农村定居。童年生活尽管艰辛,但科尔沁草原的广阔天地激发了马建章热爱大自然的天性,他开始对动植物感兴趣。
带着这份好奇,1953年15岁的马建章自作主张报考了内蒙古扎兰屯林业学校。三年后,从林校毕业的马建章面临第一次人生选择。当时可供他选择的大学有两个:北京林学院(现在的北京林业大学)和东北林学院(现在的东北林业大学)。马建章遵从自己的喜好选择了靠近大小兴安岭的东北林业大学,那里长白山林区的野生动物很丰富。
自此,马建章就一直坚守在东北林业大学到现在,几十年时间里,他创建了中国野生动物管理学科、中国第一个野生动物资源学院、中国野生动物保护与管理人才培训中心,并编著了中国第一部《野生动物管理学》和《自然保护区学》。
1960年,马建章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东北林学院并留校任教。
不久,他就迎来了一个艰巨的任务———着手创办森林动物繁殖与利用专业。这面临着许多的困难,无教师、无教材、无经费。但马建章却和同事迎难而上,一边授课,一边组织人员翻译苏联资料,并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日夜兼程地编写教学大纲和讲义教材。课堂内外,学生都亲切地称他为马先生。
当年的野生动物专业,如今已发展成我国唯一一所野生动物资源学院(1992年成立)。
当时的马建章绝没有想到,正是这匆匆一面,开启了此后半个多世纪他与老虎的不解之缘。
正是马先生的积极支持并亲自主持论证,才有了中国第一个猫科动物繁育中心———横道河子猫科动物饲养繁育中心。这里拥有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老虎种群基地———东北虎林园,野生东北虎的基因也因此得以保留。
“冬天爬冰卧雪,夏季忍受蚊虫叮咬,只有身临其境,才能对自己研究的动物有更深刻的理解。”因为这样的坚守,1995年,马建章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中国第一个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学科的院士。
在研究时马建章院士还发现,由于人类经济活动频繁,东北虎的栖息地有村屯、农田、公路、铁路等“人工隔离带”,使得它们的分布呈“孤岛状”。
中俄边境东北虎跨境活动频繁,曾有一只从俄罗斯入境完达山东部的成年雄性东北虎,试图向完达山西部迁移,却始终没有找到能够穿越高速公路的通道,沿着高速围栏徘徊几天后,无功而返。马建章就此提出了“跨境生态廊道建设———打造一条专属于大型野生动物自由迁徙的专属高速公路”的想法,得到了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的认可。
2019年7月29日“世界老虎日”,首届东北虎豹跨境保护国际论坛召开,来自中俄两国及世界有虎分布国家的专家交流保护东北虎的经验。中俄两国合作的一项研究发现,第一代雌虎在俄罗斯边境生活,第二代雌虎进入中国边境地带,第三代雌虎继续向中国内陆进发。
可见,中国生态环境好转了,食物多了,老虎也愿意迁居了。
他着手创办的扎龙自然保护区,如今成了野生丹顶鹤的栖息天堂。
“别人看我走得很累,我却从中找到了乐趣。”马建章院士这辈子在野生资源保护与管理的路上默默付出,用自己的言行感化、温暖、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如今已退休的他,依然为推动野生动物保护事业奔走。每天早上8点,他都会准时来到办公室,与学生们探讨问题,分析材料……他的孙子以及数千弟子也正战斗在野生动物保护的第一线,为我们忠实地守望着这片美丽的家园。
南北之师,各有千秋。从雕虫人生的“蝶圣”周尧到显微镜前的“兰大人”郑国锠,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精妙绝伦;从“蓝色丰碑”刘瑞玉到“建档”专业户王文采,我们穿越了海陆交接的惊奇足迹;从“老虎院士”马建章为虎谋生的征途中,我们看见了中华文明的生态家园正大阔步地走进世界人民的眼中……
祖国的大好河山、千秋万物,离不开这些“生灵匠师”们的初心和坚守,也愿我辈戮力同心,守望这一方乐园。
下周就是我本月的压轴分享了,我们将共同走近当代中国生命科学的至高“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