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木自然读书会 | 生态心理学
本期海报
分享者简介
李勤芳,全职心理咨询师、沙盘游戏咨询师、少儿游戏咨询师、并专注婴幼儿早期依恋发展及个体生命的完整性。
本次分享的音频:
引言
值日生-程肖帝(小樟):
各位书友好!8月31日20:00,李勤芳老师带来《生态心理学 》的分享[玫瑰]
内容简介:一个人要与自己深层的自我调和,需要的不仅是一趟探索内在的旅程,也需要与外在世界的环境和谐共存。
期待分享[玫瑰]
李勤芳:
我今天晚上要分享的书叫《生态心理学》,这是一本几位在心理学、生态学、环保、荒野保护各方面做出很大贡献的先驱的文章合集,这本书现在只有台版,台湾的荒野保护协会取得了这本书的中文版权,然后组织翻译过来的。
这本书翻译审阅者是陈俊霖,陈是台湾荒野保护协会的监事,也是台湾心理治疗协会的常务理事,精神科医生出身,又同时是很多绿色环保组织的积极参与者,也有在做自然教育,是荒野治疗的一个积极参与者,同时他在医院也会开展相应的用绿色照护方面结合的一些治疗,在这方面会有一些亲身实践。
我们也会看到这本书其实是生态学跟心理学两个学科相互融合的一个产物,在这里它会有一部分在引言、序,再到里面的内容;有一部分是跟心理学相关的,深一点有部分是跟生态、生态疗愈,或者是自然保护环保这块儿会相关多一点。我因为个人的专业关系,会在心理学这块儿,还有生态心理学是怎么样把我们人与自然的一些内在的无意识、或者我们的集体无意识,或者更深层次的无意识,跟地球的或者我们整个生物圈联系起来的背后的原理。在这个合集里面,我会选读五篇比较有代表性的文章,我们来一起看一下,一个是理论建立的背景,还有生态心理学,它是怎么样让我们从另外一个维度来认识我们人的生活,以及我们与自然环境更密不可分的关系。
引言部分是詹姆斯‧希尔曼(James Hillman)写的。希尔曼是荣格分析心理学,是当年荣格最主要的几个弟子之一,后来他自己也开创了原型心理学,所以他是在心理学界也是一个大咖;然后前面写引言的台湾那个王浩威,也是台湾心理学界的说起来的是总舵主的一个角色。所以这本书是等于一方面是对于生态疗愈的补充,还有一方面也是对心理学拓展这100多年来发展的很重要的一篇著作。
缘起
我们来先看一下这本《生态心理学》的缘起。最早先是1990年,原来是研究非主流文化著称的美国历史学者西奧多·罗斯札克(Theodore Roszak(1933-2011)),开始提倡他定名为生态心理学的一个新领域,然后他号召生态学与心理学携手共行,到1992年他个人就做了《倾听地球的声音》,然后95年他出面主编了《生态心理学》,所以这本书等于是一个合集。这本《生态心理学》的出版,也算是生态心理学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先是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他将40年代非常流行的泛物理学、数理和工程的系统做了一个系统性思考,再结合生物学,提出了一个大自然是普遍系统的理论,也就是人心到地表的一切,都是连为一体的。
“大自然是普遍系统的理论,也就是人心到地表一切,都是连为一体的。”
这是原先我们人对自己认知更进一步的拓宽;而且原先我们可能对于人,一开始在整体已经这样工业化发展得非常好的时候,当我们出生到我们已经很熟悉这个环境的时候,其实是已经很难感受到自然环境了;而各个分科发展以后,到后面都是切割式的认知;认知到后面,慢慢地各个学科之间,发展到后来都会发现自己的一个个局限。这促使他们做更深层次的思考,然后到后面生物学的发展,也是在一层层地发现我们地球生物圈,整个大的系统里面有更大的、绵密的、紧紧相依的关联性。
这个关联性让我们可以从另外一个维度去思考,不再以人为中心,就像心理学的发展也是以人自身的想象或内在的思路、思维去看怎么解决,会有进到死胡同的状态。而这个把我们的视野和思考再拓宽,但打破这个局限会变得特别困难一点。
这本书的推荐是詹姆斯·希尔曼写的,希尔曼也是荣格分析师,是荣格当时最重要的几个弟子之一。
他写的题目叫《以地球维度的心灵》,因为最早心理学的发展,像大家普遍都知道弗洛伊德的一个认知,给我们的一个感觉就是对个人的潜意识,好像意识、潜意识还有压抑各方面的认知,都是以个人的维度;然后会讲到很多想象或者幻想这些,都是以个人为维度。那到荣格,拓宽了一点,把人类文化作为一个更大的根基。讲到的是集体潜意识或集体无意识这块,会把我们整体几千年、几百万年的发展作为一个很大的主线;那这个无意识的发现其实就已经在拓宽了我们自己原先划定的领域。
无意识概念的出现,也在让我们对人类自身的认同感、认知方面会拓展得更深,深到我们可能常听说的,你的梦、你的记忆、你的本能、或者你各种情绪是你的情结,这种各方面会让我们关于人格的理论更复杂一点。关于对我们自身的认识,会发现原有的认知,原有的不管从生理学还有各方面的认识,可见的那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局限。
但是即便我们在心理学上做很多的实验、研究、很多的工作,还是会发现它有很大的局限性。随着科技和各方面的进步,现在出现的病名更多了,就是生病的状态,年龄会越来越往前,或者就是说各种各样的症状的名称特别多,然后评定、鉴定的那个维度一直在更新。这就在提醒我们,是不是我们好像在一个密闭的圈子里找病因,不停地去工作,好像是我们认定的这个方式能治疗。
当我们跳开原先密闭认可的好像已经围合成的一个闭合,再来看的时候,像他们不管说从生态心理学,还是从别的维度,其实是就让我们可以跳开我们人这一个单向维度,是可以从自我与自然世界的角度再去看,是不是我们人或者自我是一定需要这样子跟自然世界这么确定的分割?那我们人跟自然世界的分界,既然是人为的,那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将这个分界线再拓宽一点?
而现在这么多的神经症性的病因、现象,是不是跟我们现在生活方式,整体的生活方式的偏差,整体的状态偏差,跟自然的失联也有关系?在这个维度上,我们再来看是不是又可以拓展出来一个更大的空间和可能性。因为现在很多疾病和状态,或者我们认为的发展问题其实很多时候是适应不良。这个适应不良是我们本身人的问题,还是这个个体的问题,还是我们需要他适应发展出来的这个要求的问题?就好比说现在这么多的多动注意力缺陷,其实可能有点误会的是,如果是天生的,他大脑结构的原因。他如果真的是生物生理层面的缺陷,或者是大脑神经方面的原因缺陷,其实药物治疗很有必要。但很多时候我们看到很多小孩被定义为多动注意力缺陷是没办法符合学校里现在对孩子的一些要求或家长的要求,那这个情况下,是不是其实我们有时候也可以看看现在对孩子的有些要求,是不是本身就不应该在他现阶段发展出来的?我们现在整个的说内卷也好,鸡娃也好,对孩子的要求已经远远超出了他们这个年龄段的可能性,那就不应该用这个标准再给他安一个名。
那生态心理学可以提供给我们一个思考,就是它的意思是,一个人要与自己深层的自我调和,需要的不仅是一趟探索内在的旅程,也需要和外在世界的环境和谐共存。我们无法将最深层的自我限制在里面,因为它并不确知它是否同时在,甚至完全是在外面。这个我们就可以在想,就是说,为什么家长、老师或我们整个社会对我们现在这个生活方式和大家的要求是这样慢慢形成的。当我们慢慢这样形成的时候,都很难感觉到我们集体的一个偏性;而且我们就完全认同到,好像完全归属到慢慢形成的这个生活方式里面的时候,是不是少了另一种思考方式。
我们的生活方式,让我们以为就可以在现有的生态环境或者生活环境里面,自给自足,自己生产生活。然后跟自然的隔离是越来越大之后,我们没有感觉到我们说起来的那个自然缺失症或者各方面有什么影响。但实际上,很多时候这种类似于神经病性的抑郁或躁狂,或者我们说起来的无力感,其实多少都是这些东西后面的显现的原因。
自我与自然世界的分界,既然是人为的,是我们后面才划定的,认知过程中才划定的。那我们也可以将这个分界线定义成我们人的肉身,就是人跟自然的界限,人跟人之间界限,我们或者人种跟动物自然的分界,或者你也可以顺着你的心定到多远都行,甚至可以远到蔚蓝的大海和遥远的星空。
那在以地球为维度的心灵里面,他们会比较悲观,说我们在跟地球做切割,在跟自然环境做切割的时候,我们丧失了跟它们的亲合,也丧失了与它们的连接。这个连接断裂了,看上去像是没有关系,其实里面会有另一些方式的呈现,需要我们去补偿这个断裂。同时,生态学研究侧重这个连接性。它起始于一项整体性的研究,它探索的是已经在地球生根生命的丰富细节,并且随着对周遭大自然组成的揭露,就是我们对各个元素、各个方面的认知越来越深的时候,也就揭露出其组织的复杂性。我们开始看到自己所处的宇宙其实是一个绵密连接的生态,没有任何一件事物“只不过是”单纯、隔离或独立的存在,也没有任何事物出于偶然。
“生态学研究的则是连结性……起始于一项整体性研究,探索已在地球生根的生命丰富的细节……随着周遭大自然逐层揭露其有组织的复杂性,我们开始看到自己所处的宇宙乃是个绵密连结的生态,没有任何一件事物“只不过是”单纯、隔离或独立的存在。也没有任何事物处于偶然。”
其实就是生态链的关系,我们早就学习了这个知识了。生态链整个关系被影响之后,它重新替代生成的一些看上去已经平衡的微循环,我们知道生态链已经被破坏,但我们有没有感觉到这些跟我们的关系?
或者就像我们自己感觉到不舒服,或者现在人生病,或者现在很多的癌症或者各方面疾病的情况,跟我们破坏的与生态的连接,其实大家慢慢地都已经知道,只是说这个连接性有多紧密,或者我们现在断裂的程度有多少在影响着我们,我们可以一起读这本书,可以慢慢感受一下。
同时,我们比较乐观地看到,每个生命、每个人都有亲生命性的能力,它是人类天生的对生命体的情感亲近。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感觉到的,对于同类也好,对于动物也好,天生地这种亲合情感的那个接近。生态心理学和心理学也是希望努力使这个亲生命性的假说能得到验证,就是说我们理想中的心灵健康部分,我们去重新用这部分去连接我们的地球、连接我们的自然环境。然后从这里再出发,去获得新的生命能量。而在这里,最后,希尔曼提出一个世界灵魂的概念。
“世界灵魂:心灵实根植于一个更大的心智之中,这个一度被称为世界灵魂的心智,也就是地球的心灵本身,它透过这具高度复杂化的大戏,在宇宙中滋养生命长达亿万年。”
他认为,心灵是根植于一个更大的心智之中,这个一度被称为世界灵魂的心智,也就是地球的心灵本身。它透过高度复杂化的大戏,在宇宙中滋养生命长达亿万年。也是说从另一个更泛灵性化的角度来说,就是人类的出现,我们的出现也好,别的孩子的诞生也好,都不是我们个人意志所能左右的,它是有更大的一个需要。我们的出现、我们的进化,都是偶然,还是另一个维度的事情。
图注:本书目录
1.自然与疯狂
先看第一篇文章《自然与疯狂》。这是保罗·雪帕写的,他是生态心理学先驱,1982年发表的研究著作《自然与疯狂》。他非常早地前瞻性地探讨了人类心理与日渐增加的环境破坏行为之间的交互作用。在他看来,人类这种残杀生态的习惯并不是到现代工业社会才有的偏差行为。他觉得这是在个体发生学上的质疑,就是说可以回溯到农业发明之时,那时人类在文化中产生了一种可以脱离自然栖息地而存活的妄念的起点。从我们可以脱离自然栖息地开始,其实慢慢就觉得好像人定胜天,或者是我们跟自然的隔离时,在农业文明发展的过程中,自然栖息地的产生之后,我们的文化形态发生了很大变化,儿童养育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再到后面文明慢慢地产生和发展,都在让我们很确定:人是可以做到很多。也确实是自然环境在很多时候具有吞噬性,它的破坏性就像现在重庆的大火一样,有非常可怕的一面,然后同时也非常严酷,让我们生存很困难的那一面。这时,人类的智慧想到一些发展的情况来与之对抗。
同时,人类文明的发展切断了自我与生态和谐的内在感受的话,那慢慢地,你自己的贪婪,或者我们人类的贪婪也好,或者我们自己的局限也好,慢慢脱离得越远的时候,我们发展的偏向也就越来越明显。那之后我们说地球的惩罚或者暴怒,到后面也会呈现出来。
书里有个疑问,我也会问:为什么人类社会一直在破坏自己的栖息环境?我曾经以为,答案是人们缺乏资讯,科技尚存有缺陷,或是人类缺乏感受力。但是,显然,众生互相依存的本能是一项古老的智慧,或者说和思考本身一样古老。有偶尔的重新正视,正如我们现代社会重新发现了生态科学一样,就是我们在重新发现生态科学、重新发现环保这么重要的时候,可能会先想到,增加一个这职业,增加环保项目,增加环保投入,好像就是在众多职业里面再增加这一两项,就能让我们跟环境和谐。
目前来看,好像并不是这样,而且在经济发展为主导的情况下,这些东西就会特别地无足轻重,尤其是像他们在最前线做保护环境的时候,会被称为悲情绿人,就是他们需要跟那些进雨林搞开发的做非常艰苦的斗争。在这个斗争里,他们要捍卫雨林,捍卫自然环境,但是做工业开发的人,是要促进经济环境,增加就业,他们会变成势不两立、方向对立,势不两立其实让谁都很痛苦。
换位思考,第三世界国家的人需要工作,他们需要开发,需要解决温饱,需要子女能上学,好像是情非得已,所以到后面那个绿色环卫或者保护行动,是不是变成完全地让人们对立的一个方式?这也是他们的思考,到后面他们发现,如果分析心理学里的集体无意识可以延伸出来我们人共有的这么一个基础,或者是再延伸下去,希尔曼说的我们整体的世界灵魂,整体与地球的感情或者情感连接,或者我们重新认识到这个连接性的话,那你自然而然地内在生发出来就有这个感受力,感受到你做出的破坏的痛苦的代价,或者感受到对自己栖息地的破坏,它可能产生的非常严重的后果的时候,那你自然不会去做一些只看到经济发展的破坏行为。这是早先他们很大的一个初衷,也是我们做自然教育的伙伴、做那个导引或者做科普的伙伴也好,我们在用不同的方式,让我们跟自然有更多连接,在连接里面产生情感,会让我们感受到身边的自然。
“人类为尊的感觉,继而导致非人类生灵的灭绝……这根本是非理性的、无意识的,是人类存在上某个基础层面的毁坏,是一种更甚于误解的不理性,是一种疯狂。”
在保罗·雪帕的文章里,他说“人类为尊的感觉,继而导致非人类生灵的灭绝……这根本是非理性的、无意识的,是人类存在上某个基础层面的毁坏,是一种更甚于误解的不理性,是一种疯狂。”
而正是觉得我们是一个更具灵性或更有自信的物种的时候,我们更聪明,我们战胜了猛犸象、或战胜逃过了很多的自然灾难,我们生存下来了,可以用我们的智慧来驾驭一些自然灾难和自然的生存条件,我们可以活得更好,我们的人口密度非常大范围地增加,也给地球增加了非常大的负担,然后我们的欲望和贪婪,好比说囤积或非理性消费,或者现在特别多的一些浪费,就已经慢慢地变成嵌在我们现有的文化里,已经没那么特别了。但是你不觉得有问题的情况下,可能更需要我们看到,这样我们其实是慢慢地跟自然整体环境断裂,形成整体社会的偏差行为。而这个偏差行为,就像一个集体行为标准线好像都在一齐偏移的时候,大家就感觉不到这里面有什么问题。
就像破坏环境的问题,我们砍伐或者滥用土壤、空气和水资源,野生动植物灭绝,还有草原森林的过度砍伐,人口膨胀。以人类为尊的这个思维形式,接下来使得你就觉得它们是为我们服务的,我们暂时先这样,然后再想出一个策略来应对可能产生的问题。那这就变成很奇怪的集体偏差行为,或者是书里说的集体人格崩解。他也会结合心理学的一些概念,有可能跟我们人类最早先、一岁以前的婴儿期的原始幻想和恐惧有关,就像我们的囤积、贪婪,很多的这些行为,其实很像。
人与非人的关系,我们需要重新去整理理清的。在我们的文化里面,像现在会更加狭隘地在文化上面认同,就是说,我们都变得无法感受到个人在远古时代原始而壮丽的环境中所体悟到那个更多元生命的可能性。在所有的文化背景下,都追求那种要我们确认其成员的归属感,就好比说我们中国人、或者外国人、亚洲人、非洲人,我们之间会更多在文化认同上去找一个归属感。很多时候,这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其实也是在剥夺族群成员之间对适应力的追求,也成为我们所有人类仅存的共通点。而这也使得人类在历史上一步步地偏离自然,导致全社会也能接受人与自然关系的匮乏。
“人与非人关系:认同框架的形成源自于自我与非我、生命与非生命、人类与非人类的主观区隔。”
那我们就还是得再回来重新认识人与非人的关系:就是在文化背景下形成的认同框架,源于自我与非我、生命与非生命、人类与非人类的主观区隔。要重新去看看,我们怎么会形成这个区隔,它在限制和破坏着什么东西?比较乐观的是大家都觉得每个人身上都还秘藏着一个完整未损的真人。
“真正的能量,每个人身上都还秘藏这一个完整未损的真人。”
就是说,这个真人他有我们的天赋所在、真正的能量所在,可以通过我们跟自然环境,或者开发我们自己更好的感知觉的发展,就像我们做自然导引、自然观察也好,都提倡你更多地置身其中,去感受,用眼、耳、鼻、舌、身、意,通过各种方式去体会这个,当你跟它即自然环境之间,跟这个看上去无生命状态的外在的另外一个生命体产生连接的时候,那你身体里蕴藏的那个能量就会启动。这启动了以后,你就很难再做出破坏自然、破坏你栖息地、破坏这些生灵的一些行为了
6.荣格心理学与世界无意识
我们再来讲第6篇史帝芬·埃森史塔特写的《荣格心理学和世界无意识》,为什么是荣格心理学会跟生态心理学结合的比较好?集体无意识是什么?世界无意识是什么?他们怎么跟生态学结合的呢?
“集体无意识:即是人类这个物种与生俱来的心灵储存库,超越个人无意识,涵盖更宽广、为人类所共享的心灵可能,是所有心智普遍共有的运作型态。其中充满了我们可以在伟大的文化与灵性瑰宝中发现原型的智慧。”
集体无意识:即是人类这个物种与生俱来的心灵储存库,超越个人无意识,涵盖更宽广、为人类所共享的心灵可能,是所有心智普遍共有的运作形态。其中充满了我们可以在伟大的文化与灵性瑰宝中发现原型的智慧。什么叫普遍共有的运作形态?就是说我们人这个物种,不管会不会被教,他就是会长成这个样子的,到一定年龄段他该有的发育,他就会发育起来;他该有的想法,即便是在被抑制的情况下,他也会在一定时候想要离家、想要去追逐梦想,或者是要干嘛就离开母亲、或者离开家庭,然后去完成他的事情。到一定时候,他就会对异性产生好感,到一定时候他会完成他在人生历程中需要完成的那些事情。
然后到一定时候,可能到中年,他又会进入不同的旅程;到老年他要面对的又是另外一个议题。我们人普遍有的这么一个状态,就像海龟出生就会爬向大海一样,它是会有我们自己普遍存在的,共有的一个发展朝向成熟的这个必然性。然后集体无意识里面,就是像我们集体文化里面所蕴藏的一些东西。它也是不需要你刻意地去教他。在这个状态里面,在这个就会耳濡目染也好,就会感同身受也好,就会有这个认同的出现。而且有些在荣格研究非洲部落的梦境和像西方的一些人的梦境,他都会有一个共同处。
它跟生活环境或跟看上去有联系的别的东西都没有关系。但它们就是人种这个大群体之间,我们整体文化浅层的,几千几百万年的发展都印刻在我们心灵储存库里面。其中充满了我们可以在伟大的文化与灵性瑰宝中发现的一个原型智慧,也就是我们专业里面说到的原型。这个原型是具有疗愈性的,也是让你重新去发现自己内在潜能的宝库;这个发现是让你再去看到自己原先局限的,或者是未被发现的潜能。
“世界无意识:将荣格理论带往更深的层次,以期超越人类文化的范畴。企图将人们疏离的灵魂,重新连结到一个更具包容性的生态心理层次,即世界无意识(world unconscious)。”
世界无意识:将荣格理论带往更深的层次,以期超越人类文化的范畴,企图将人们疏离的灵魂重新连结到一个更具包容性的生态心理层次,即世界无意识(world unconscious)。世界无意识的概念就是说,与荣格分析心理学跟生态心理学相结合所产生的,是说它们为什么可以相结合不违和的很大的一个原因,其实是在我们的身上,连动物性本能、连各方面的情绪、情感状态是可以超越我们的物种,而跟别的物种进行共鸣的。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跟植物或者跟另外一些自然环境共鸣,有可能是我们现在比较迟钝的感知觉感知不到而已,它可能在的。
“关注世上所有生灵与万物间所存在的心灵关联,去促成自然的心灵与人类心灵间的互相交流。只有当人类与天地万物得以沟通时,人类的所有机制才会对大自然的美丽壮景之梦做出回应。”
世界无意识的研究就是关注世上所有生灵与万物间存在的心灵关联,去促成自然的心灵与人类心灵间的互相交流。只有当人类与天地万物得以沟通时,人类的所有机制才会对大自然的美丽壮景之梦做出回应。自己身有感触或有感受的时候,你才能知道它们真的存在,要不然真的会觉得它就是块石头。这个沙漠就是一个沙,无生命的状态,这个峭壁它只是这么几百万年堆积上来的,从海底慢慢升上来。这个交流去促进自然心灵与人类心灵间的交流,即泛灵性的那个状态。我们很多时候被现代科学教育下,是不是还能这么自然地去接受?
还有,要通过一些练习才能真切地感受到。后面会讲到这本书里有一篇关于知觉的练习五个步骤的建议。可以慢慢地提高自己的感受力,同时,这也确实是偏向禅修一样的,其实跟正念差不多,就是它会需要一个比较大的努力和练习的过程。
在我们中国文化里面,这个东西的理解还蛮容易接受的,因为我们一直从小学一年级的课文就先是学天地人。人体是个小宇宙,外面是个大宇宙,小宇宙与大宇宙相应相合,当我们的内在循环与外在大宇宙的环境不相应的时候,我们就会生病。我们的中医、我们的哲学观都是在讲究天道,或者是我们自身跟外界沟通的顺畅。但到后面是不是能在整个感受里面去感受到,还是说靠我们已经俗成的一些知识,去知道有这么一个东西。
“要想和世界建立一个互敬而永续的关系,我们必须先回复自然之心赋予我们的感受力,察觉到我们心理所具有的自发特性乃是深深植根于自然世界的心灵中。我们从自然心灵的律动中诞生,所以,破坏自然之心,终亦将摧毁我们自己。”
最后,作者还说到,要想和世界建立一个互敬而永续的关系,我们必须先恢复自然之心赋予我们的感受力,察觉到我们心里所具有的自发特性乃是深深植根于自然世界的心灵中。我们从自然心灵的律动中诞生,所以,破坏自然之心,终亦将摧毁我们自己。
我们必须先要生发出感受自然的感受力,觉察到自己是植根于自然世界的心灵中。同时这个感受性,我们现在迟钝,可能需要练习,需要我们更多地去到自然环境里,现在太多的就是山、公园都变成比较人工的状态,这和自然其实差别蛮大的。
练太极拳或者各方面的会知道,就是在真的很沉入的那个状态,或者练到一定程度,是会感受到天地与自己的响应。可能在我们的文化里,这个观念接受起来不难。但是在做感受力练习的话,会有一个需要坚持的过程。
7.儿童发展之生态心理学
我们再看第7篇,关于《儿童发展之生态心理学》。从生态心理学角度来看儿童发展,或者,我们对于婴儿的出生、对生命的态度,会是怎么样不同的理解。
“他们相信新生儿是从地球的中央,透过地球的肚脐而诞生……霍皮族人代代传递着人与自然循环、昼夜节律的连结,婴儿不只加入人类的群体,也加入整个地球的社群。”
在美国西南部霍皮族印第安人那里,孩子与自然界的关系是相当受重视的。他们相信新生儿是从地球的中央,透过地球的肚脐而诞生……并以仪式来体现这种信仰。婴儿出生后20天的过渡期中,始终被放在黑暗的房间里。在接着到来的黎明时分,母亲会将婴儿迎向东方,展现给新升起的太阳,同时说道,这是您的孩子。如此一来,霍皮族人代代传递着人与自然循环、昼夜节律的连结,婴儿不只加入人类的群体,也加入整个地球的社群。
我们现在很多时候会说去念那首诗,说“这不是你的孩子,是生命的一个依托”的,类似于借了你的孩子的存在。但是实际上在养育孩子的时候,还是会更多地觉得这是我的孩子,我为他负责,他也要类似于做一些什么东西,因而他就不只生长在社会中这个概念,他也生长在自然生态的脉络中,他必须体验到从生命最初的一刻开始,因而不止觉察到人类的付出,一样也觉察到微风轻触它的肌肤。如果我们可以在比较早的时候有体会的话,可能对待新生命的状态和我们自己对待一些事情的状态会有一些不同。
他一样觉察到微风轻触他的肌肤,和光线、色彩、温度、触觉、声音等的变化,任何一个花过时间观察婴儿的人都知道这件事情。然而许多当代理论家并没有考虑到这些事的重要性。因为我们早先更多地会发展他内在的状态,或者跟母亲、跟人之间的,那我们也知道其实在婴儿好像到四五个月的时候,或者再到五六个月他能表达的时候,他其实更愿意往外走,会更倾向于去想要往家以外的地方、去看外面的世界;而且只要养过孩子的人,只要抱着他出去,他就会很安静,很完全沉浸在观看这些看上去不会动的植物。
在西方建构的理论体系下的心理概念中,会往往是由皮肤包裹的自我为内部或者我们人的一个构建;然后我们自体充盈、自我,会讲的比较多。但我们也是通过这个过渡性之后,慢慢地跟外界产生关联,在这个关联里面,最早是弗洛伊德和克莱因,其实连跟父母、跟外界生活环境都做一个隔绝后。后来,到温尼科特慢慢的跟外在发展。到鲍尔比,他会更强调客观环境。然后慢慢地拓展,那这种交互存在,从我们的养育环境到自然环境都是一样的。
我们得先打破这个,就是完全对立的二元的思维之后,才能去看到,对于婴儿、对于新生命、一个生命体来说,他是需要怎么样从一开始接触自然环境,我们怎么样去接受、促成他那个感受力还没有被很大抑制和破坏的时候,不要太多阻拦,或者是一个看上去像很现代的养育方式,干扰到这感受力。因为我们小时候或者是在早先,我们可以很清晰地回忆,外面再热,其实是不会阻挡孩子出去玩的那个冲动的,就是再热的天,也是天天在外面晒得乌黑,晒得火热也阻挡不了跑到自然环境里面的那个舒畅;然后再冷的天,其实就是说即便是结冰下雪,在自然环境里所能给予你的反馈,和那个自在的状态,是完全不会让你觉得这是在受苦。但我们现在可能更多的小孩养育方式是在那个商场里面,很干净的、消毒过的、软质的、很好的保护,你不会磕伤、又不会有危险;但是在这里有很大的一个音响,然后空气隔绝,人家是新风做过的,说起来也是很现代化、很卫生,但这个里面就是等于是越来越多的是人造环境。
更多时候,我们对自然事物、对环境的知觉是越来越弱的。从小他手触到的、感受到的,没有很自然的那个状态,那身体五感里面感受到匮乏,怎么能产生对这个东西的情感?或者是到以后,他对于产生垃圾或者是对自然的破坏,当然是没什么感觉的,因为从小到大他可以完全孤立开来生活的话,那就是我们前面说的集体性偏差了。我们从养育环境,最早先的过分卫生、过分保护,或者我们整个这么大商场里进去到出来的时候,外面是什么气候都完全不知道,你可以在里面待一天。但这个待一天,如果继续去感受,其实是非常消耗的,那这个消耗是什么?那我们真正需要的又是什么?
15.生态式知觉的技巧
接下来讲第15篇罗拉·希沃写的《生态式知觉的技巧》。它有五个步骤,通过练习可以加强我们的生态性知觉,然后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自然而然地建立更好的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的感受力,然后就会产生很好的修复疗愈自身的能力。对我们以后来说,在推行环保过程中可以行之有效的长久之计。
“生态危机或许是我们这个物种在近代的集体知觉障碍所造成,这是一种很特别的近视,迫使我们现在不得不予以矫治。”——大卫。亚伯兰
大卫·亚伯兰说:“生态危机或许是我们这个物种在近代的集体知觉障碍所造成。这是一个很特别的近视,迫使我们现在不得不予以矫治。”这里提到的集体近视症与环境危机的因果关系,就是说如果我们现在都是1.0,都变成0.5话,那你可视或能知觉分辨的范围其实是更小的,就是不知不觉地,我们的感知觉在萎缩,萎缩到一定程度,大家都是一起的这个范围内,我们会变成正常。统计学数据里面那个上下5%是不记在内的,越多人跟你一样,你就越正常,这就是集体近视症。集体都看不见了、都不知道,都跟这个知觉已经失联了,那就是它死活好像真的也就跟我们关系不大了。
生态性自我的建立,就是需要发展这个知觉,可以修复我们对美的感受力。但是修复对美的感受力,文章里说是当世的精神急务,这么做的同时,我们便能开始具有更深的感受力,并消除造成阻隔的边界。因为爱能改变行为,推崇感官与感性神经对保护地球而言可能极重要。知觉的转变会改变意识,意识会带动行动力,甚至连无意识的倾向也会发生改变。
“生态性知觉:技巧性的知觉即是要练习敞开我们的双眼、每一个毛孔,以及我们的心,去专心一意地感受。”
技巧性知觉的练习,一是要敞开双眼、包括每个毛孔以及我们的心,专心一意地去感受,那在这里面其实就是我们的正念。
五个练习步骤:
1)学习专注
“学习专注:聚精会神能使色彩更丰富,带来更深刻的感官经验,通常也代表着真的有看见与视而不见的差别……需要用心而自觉地练习。”
聚精会神能使色彩更丰富,带来更深刻的感官经验,通常也代表着真的有看见与视而不见的差别……需要用心而自觉地练习。
“先培养个人的美学欲望,得花点时间观察映衬在广阔蓝天下闪耀着碧绿光泽得山丘得质理、弧度、形状、色彩,或其柔美得坡地……一开始时必须要有意识地参与和辩察,还需要专注于所见之物,选择具有吸引力和诱惑力得事物加以细视,而后个人得身体和灵魂就更容易感受。"
所以说需要比较自觉的练习,需要先培养个人的美学欲望,就得花点时间观察广阔的蓝天,映衬在其下闪耀着碧绿光泽的山丘的质理、弧度、形状、色彩,或其柔美的坡地……一开始时必须要有意识地参与和辩察,还需要专注于所见之物,选择具有吸引力和诱惑力的事物加以细视,而后个人得身体和灵魂就更容易感受。先有一个美的触动,在这个触动里,你可以专心致志地去感受它,然后细究它,那这个里面其实就跟我们正念练习一样,你必须保持专心,就是你的心的投入。如果想入非非地胡思乱想,顺便在这里看看的话,可能会有所差别。
这个视觉注意力的练习,能引起一个结构性的神经元突触的连接改变,那神经元突触连接强度得到改变以后,它也会影响到那个结构性的改变。就是说你对一个东西你越专注、越细化了之后,你对它的敏感度就会越大。这大概就是这个原理,敏感度大了之后,就是说它引起你的那个阈值就会越小,你就越能发现它们很细微的差别。
2)觉知关系
第一步是专注,第二步是觉知关系。
"在美感与感官享受的推动下,我们与视觉世界的关系可能会感动我们的心灵。当视觉世界变得意义非凡又栩栩如生,我们便可以在自己的身体里感觉到它。感官的世界因而直接体现在我们之中;这个关系能化入脏腑,主观的经验乃成为感官的感受,我们会陷入爱中。"
就是当你对物体已经比较好地开始产生连接和美感;之后你再觉知关系、觉知事物的脉络,就是叠加出复杂性的深度;然后觉知脉络、觉知关系的练习,可以观察水和地面的交界。这个可以就很细地去观察水怎么涌上来的、再怎么退下去的,它跟石头、跟缝隙、跟沙石之间的--就非常非常投入地看它们之间的关系和相互重叠;在这个后面,慢慢地你会发现自己是某某的一部分、与某某是相关联的。在美感与感官享受的推动下,我们与视觉世界的关系可能会感动我们的心灵。当视觉世界变得意义非凡又栩栩如生,便可以在自己的身体里感觉到它。感官世界因而直接体现在我们之中;这个关系能化入脏腑,主观经验乃成为感官感受,我们会陷入爱中。这也要一再地感受,生态心理学特别提倡只要投入其中,你会感受到它与你的响应;在响应你的情感、你的感受发生的时候,生态保护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3)知觉的弹性
第三步就是知觉的弹性。
让心流动起来,降低个人成见,有点利用视错觉的效果。这个训练有点类似打破你的固有成见,在一些没有规律的事物上面去寻找它像什么或是什么,然后用不同方式、不同角度去看,就内克立方体的那个视错觉,你可以用不同的方式看,这也是它第三步的练习方式。
图注:内克立方体
4)重新觉知深度
第四步叫重新觉知深度。就是世界观和相应的本体感觉反应的改变。容许自己应变,查出自身在地球与大气之中,受其拥抚、受其触动所产生的种种感官反应都要能流露出来。我们身在生物圈之中,而非住在行星之上,是用自我中心的方式来定义视深,或将之视为我们身外的正前方,即你是在其中还是你置身于外在看它们的一个很大的区别。如果仅仅关注视野中两眼传入讯号,它叠加的那个很窄小范围的话;那深度概念就是要强调,它会让我们有存在其中的感觉,然后重新觉知影响到我们重新觉知事物的方式,就是你需要有意识的去选择一种观看方式,然后能够深刻地体察出我们有机体的生命根基。在书里,作者会举自己在那个大峡谷看非常纵深的那个峡谷的震撼的状态,然后置身其中反复的去体会。会这个深度,然后跟自己的一个状态,他会写着说,“大峡谷垂直,火红映照在湛蓝天空形成的背景中,这是一个让人感动的地景,难以言明,却很容易感受。身在大峡谷中,我感受到整个身体与地球息息相连,它敞开着邀请我,当我历经千辛万苦走进更深处,我内心的防卫也逐一消失,既而变得更易于感动,也随时愿意接受一切。”这个转换,就变成是我在看,还是我身在其中。他也建议说,可以扎根在生物圈中去想象自己正被树木、沙石、河川和各种动物所观看,这个就要细细地去练习和体会。
5)想象性的自我
就是想象视觉意象的练习,学习运用视觉意象时,了解自己世界观的力量能影响知觉,最终会影响实相。就是把你看的东西加以想象加工,在这个方法里面,你可能对它产生更多的连接。
最后,作者提到他自己在知觉练习过程中的一个体会。他说最知觉的一个体验,就像自然力穿入身体里一般,像光穿过了我的身体,连接着天地万物,它们的签名就是各种雪花样式、各种叽喳鸟语,抑或各种在图案和象征中变化的抽象形态,以及一种神圣的感觉。在那个片刻,那感觉就像地球在召唤我醒来,很美。
22.魔法之生态学
最后分享第22篇大卫·亚伯兰的《魔法之生态学》。他早年在原住民地方生活一段时间,跟那边的萨满巫师还有各方面,学习和感受原住民的神灵,他自己的经验和感受,然后自己体会到这种觉知力、觉察力的提升,又回过来之后自己感受到的,包括后来回到西方的生活环境,又慢慢地丧失了,这种看上去蛮灵性的一个能力。
这里面他讲到蛮有趣的一个故事,就是那边类似于巫医的一个角色,在类似于他们家族居住的一块地方,会有一个很神圣的仪式感,每天早上会供奉一些白米饭,在一个屋角,说是给神明吃的。后来作为西方人的作者,他可能会有一个用自己肉眼实验、实践去看发生了什么?因为每天确实供奉在那里的米饭不见了,难道真的神明来吃了吗?后来发现是蚂蚁搬走的,他起身回去,哈哈大笑就叫,“哎呀,你们都被蚂蚁愚弄。”
但是他回头一想,就说为什么蚂蚁就不能是神明?后来发现就是他们那片聚居地,一个家族可能有好几个独立的小房子围合成一个小的聚居地,就是建立在两个非常大型的蚁巢上面。为什么我们说的神明就一定是我们固有的那个,一定不能是蚂蚁?因为他们一直比较敬畏蚂蚁,或者供奉着蚂蚁,所以他们才能跟蚁巢一直比较和平相处的一个方式。
这里他也会反省到,说原住民文化中的“神灵”主要是指不具人形的智能或觉知形态,这样子说起来它的范围就非常广,就是万物皆有灵的状态。那么,我们的所在、我们包绕的环境里、我们感知的范围里面,那我们就会有更大的一个感受力了。而不像我们原先可能会觉得,好像神灵就是出在天上的那些才叫神。
在文章里他也提到,对于人类来说,这些神灵、这些他者都是奥秘的承载者。它已经不光光是一个生命体了,它也可以是一块岩石,是一阵风,它禀赋着我们所缺乏的智能。也正是这些它们告知我们天气不合时节的变化,或警告我们即将发生的火山爆发与地震。而在这个更宽泛的神灵范围里面,就是原住民文化形成的跟它们和谐相处的方式,其实也正是作者在当地学会的一个听上去像通灵,或者是可以跟非人的动物或者另外一个物种有感应或交流的一个方面。
"原民文化中的“神灵”主要是指不具人形的智能或觉知型态。"
文章里面还提到,这种部落文化对死亡的另外一种态度,觉得死亡是另一种形态变化的开始。在此中人的存在并不是死了的人、并不是说从这个客观感知的世界消失的,而是在广大地域中以一具生命力的能量存在。它可能存在于无影无形的风中,或存在于具象可见的鸟兽中,或在火山那需要无尽安抚的爆发性怒火之中,就是像西藏的天葬或者印度那边水葬,又或者是像有些地方的火葬,或者我们土葬,其实都是在用另外一种形式,让这个生命体进入更大范围内中的存在,更大的范围内生命流转的一个形式。而不是说他的死亡就是消失了,那就完全沉浸在消失的恐惧里--从这个维度来看,死亡也没有那么可怕,就是说,从更大的生态学角度来说,对待出生、死亡都是一个重新开始,重新的不同视角的话去看待。那在中间我们保持跟自然环境的连接和接触,它又给我们提供了不同的生死观、不同的世界观之后。是不是从这个维度来说,心理学,对人的心理学来说,那也不必于这么狭隘,偏执于我们一定要怎么怎么样才是好的。
结语
好的,我今天就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今天有点卡顿,所以时间拖了一会儿,那就先这样,我们下次有机会再聊。
我的分享结束了,谢谢大家[玫瑰][玫瑰][玫瑰]
群友互动环节
赵亚:
李老师,请问您讲的这些内容都是这本书上的吗?我又想买书了[破涕为笑]虽然昨天已经被自己限制购书[汗] 感觉也有点玄学的概念
郑志燕:
谢谢李老师的分享,新生儿的那段描述让我非常感动,想像那个画面会让自己有被强烈震憾的感觉。这段话,在我做一平方草地观察时有同样的感受,被一平米小小的世界打动。
李元胜:
推文链接(点击可看):生态文学 | 辽西之思
练丹丹:
感谢李老师的分享,非常赞同“我们开始看到自己所处的宇宙乃是个绵密连结的生态,没用任何一件事物“只不过是”单纯、隔离或独立的存在。也没用任何事物处于偶然。”
感知到个体和自然的联系就是一种治愈[呲牙]
郑国颜:
[强][强][强]
郑志燕:
蚂蚁的神明太可爱了,我们会对自己未知的世界认定为神明,有着害怕的敬畏;一旦知道真相后,反而变得愚蠢的无畏了。所以我希望我们可以多一点“蚂蚁神明”,这样我们就能对自然有多一点的敬畏,这敬畏不是来自害怕,而是来自对自然的爱。
李勤芳:
说得真好[强]
郑志燕:
谢谢李老师的分享,准备的非常认真,内容也非常丰富,第一次知道生态学和心理学已经融合并发展,长知识了[抱拳][抱拳]
李勤芳:
我们的中医其实是非常好的认识到天人合一,我们与自然环境密切关联的状态,“象”的理解也是非常博大深厚,对我们现有科学化的认知会有很大拓宽。
郑国颜: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符合道家思想
小丸子:
有一个森林疗养师的职业
小樟:
谢谢李老师丰盛的晚餐。[玫瑰]
打开五感,打破成见,身在生物圈中,连接天地万物,地球在召唤我心,万物皆有灵。如庄子说: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学以致用,站在阳台上听分享,八月最后一天,天凉快了。[破涕为笑]
霁苏:
谢谢李老师的分享~我们与自然环境的联系可能是刻在潜意识里的🌌
彭灵:
想到小燕子那首歌:欢迎你长期地住在这里。简直太讽刺了,人类何其自负
END
图文整理 | 汪远方
校对 | 彭灵 李勤芳
图文排版 | 花叶青木
音频合成与上传、图文发送 | 郑文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