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壹木读书会|第314期分享《洛克线植物记》

壹木读书会 壹木瞭然
2024-09-05





本期海报







推荐语


值日生-云雀:


曾婷,自然名亭立,深圳志愿者自然导赏员,爱好广泛。


曾婷:


各位壹木读书会的老师们,大家晚上好,我是曾婷。今天非常高兴能够在群里有机会给大家分享自己的一点儿读书心得,感谢小丸子老师给我这个机会。去年12月份群里面征集年度推荐书目的时候,我推荐的这本《洛克线植物记》,得到了很多朋友的这个认可。按照群规,推荐的人要在群里做分享,所以今天我就在这里分享这本书。我知道壹木群里大咖云集,好多老师都分享过这本书,包括作者本人——花间老师。今天在此班门弄斧,诚惶诚恐压力山大,不对的地方,希望能得到各位老师的批评指正。


我只是一个去年刚入坑的植物小白,之前喜爱读书、旅行。在旅行前,我习惯找几本关于当地的书或者搜罗一些相关的音乐影视作品。对这本书真是相见恨晚的感觉,那些年去甘青川的时候,如果有花间老师这本书,我会不会更早关注博物呢?这本书第一遍我是一口气读完的,一是根本停不下来,二则担心第二天横生枝节被中断。看了这本书以后,激起了我徒步旅行的冲动,所以当时群里征集年度推荐书目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就推荐了这本书。由于之前对植物的认知仅限于非常少的几种大路货而已,更别说这本书中的高原植物了。今天可能更多的是以一个旅行者而不是植物爱好者的角度来分享我的感受。


下面我将分为五个部分来做分享

一 、作者简介

二、本书的结构

三、关于洛克线徒步

四、关于洛克线植物

五、关于旅行途中的人



本书作者简介


花  间  


诗人,自然博物爱好者,痴迷山野,沉醉寂静;行走户外15年,在秦岭、贡嘎山、亚拉雪山、亚丁三神山、格聂神山、青海湖、祁连山、阿尼玛卿山、黄河源、甘南、横断山、家乡古坡草原等山川留下足迹;近年聚焦于洛克在中国的地理考察研究。



本书结构



装帧:


裸脊装帧不同于胶装,胶装书籍有几毫米翻不开的夹缝,看不全跨页的图片。相比之下,有护脊的装帧、裸脊装帧呈现最舒适的平坦状态,更多了些古朴自然,雅致大方,也更容易翻阅,每一页都可以摊平阅读,很方便拍照。我非常喜欢。


花间老师还给裸脊装帧加了一半护封,这样不会给人一种半成品的感觉。护封可能会给读者看书时带来一点儿不方便,不过这对于我来说不是问题,因为读书时我喜欢给书穿上手工制作的书衣,一来保护书籍,二来读书的体验更有仪式感。


再看一下这本书的目录:


这本书是花间老师2020年和2021年两次徒步贡嘎岭的考察记录,2020年七月下旬七天,2021年六月上旬六天,每天一篇。每篇都由四个部分构成:1、当天的轨迹图2、风景照片3、文字4、植物照片。


地图:


翻开书本,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徒步考察区域图,在我之前的旅行中非常喜欢看地图,一个地名在地图上显示出来,似乎完成了抽象到具象的转化,在脑海里有了一席之地。作者在书中每章都先出示当天的徒步线路图,每看一篇,我都翻到前面的全程线路图查看当天线路在总路程中的长短、方位。这样会让我更加印象深刻。


图片:


虽然书上的风景图片不像电脑上可以放大,但是配合作者优美的文字,足以感受到身临其境的美。人们说 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读这本书就是灵魂在路上的感觉。



关于洛克线徒步


洛克线徒步目录之后就是洛克先生的肖像,说实话,这也是我第一次那么认真的看到洛克先生清晰的肖像。之前在《梦中的香格里拉》那本书里面也注意过,一般都是洛克先生戴着礼帽在山野中考察的照片。在苍茫的天地间,远远的、小小的人作为参照物出现。


约瑟夫·洛克先生是美籍奥地利裔博物学家,此外,还有地理学家、探险家、植物学家、民族学家等等称号。


1933年4月,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James Hilton)以约瑟夫·洛克穿越时的文章和照片为素材,尤其是洛克探险贡嘎岭三座神山(仙乃日、央迈勇、夏诺多吉)的经历,创作了著名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Lost Horizon);人们将小说中所描述的“世外桃源”称之为“香格里拉”。同时也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了寻找香格里拉的热潮,约瑟夫·洛克探险时从木里穿越到贡嘎岭地区的这条线路,就是后人所说的“洛克线”。


由于这些地方车辆都无法通行,只有徒步才能穿越,那在户外圈子里就成为了一条非常经典的徒步线路,久负盛名,神秘瑰丽充满未知。洛克先生在《梦中的香格里拉》中记述这里不但路程艰险而且匪盗横行。当然,现在的中国村村通公路,在丽江、泸沽湖、香格里拉都是,小轿车都畅行无阻。


我们自驾去到这些地方,也是道路非常平整,但是距离徒步线路就非常遥远了。在我年轻的时候,也曾经参加过深圳磨房的一些轻装徒步。对高原野外探险、重装徒步这种非常的心驰神往,却是望尘莫及的。花间老师在海拔四千米以上的高原缺氧的荒野负重22公斤,重装徒步六七天,非常的艰难,可想而知,更何况还要拍摄记录,需要非常大的毅力。


书中是这样说的,七天有一半时间在雨雾中行走,泥泞流石路,赤脚在冰水中过河,大雨中颤悠悠险走苔藓枯木桥,在沼泽地草上飞--这诸多的细节无法描述的旅程,既不悲情也不矫情。这就是高原的日常。是徒步者的琐碎,仅此而已。写成这本书真不容易,作者还在最后贴心的为读者们附上装备详单。


第一次徒步即将结束那天,五色海湖畔往景区出口,是台阶栈道,七天来,第一次踏入尘世所造的景观……逆向蜂拥而来的游客,他们很难体会到我此刻的﹣﹣恍惚与不适。


其实我曾经就是这游客中的一名,看到迎面而来下山的勇士们,不由得心生羡慕。


让我想起十年前的第一次西藏行,最后一天走出西藏进入繁华都市的心情,感觉从人迹罕至的仙境走入人间烟火,面对满眼的车满眼的人,心底在抗拒,真想回到西藏啊。


书中说到,“像跛行的鸭子。并非双脚如铅,并非背上的重包所减无几,并非如此安全而陡峭的木制栈道﹣﹣拒绝接纳双杖咚咚的撞击……


有人不停地问:还有多远?我问:你要去哪里?


别人去的那里吧!


五色海有一些别人,牛奶海有更多的别人。


仙乃日终于露了脸……我已经在它脚下走过,我呼吸过那非人间的紫蓝青烟,我看到过安放在圣坛上的野花,我仰望过白光与火柱。”


迷路:


徒步过程中有时会迷路,在高原山中探路更加危险,手机没有信号,两步路轨迹导航时常有偏差,地图上几毫米可能是平路几米,但是在山上海拔可能会相差几十米,我曾经在藏区草原迷路,上百平方公里的茫茫草原上没有人烟,这时候如果遇到牛棚,那就是看到了希望。平时听上去凶恶的狗吠这时会觉得异常温暖,因为有藏獒的叫声表示这里有人居住。


作者在书中描述藏獒的叫声是“浑吼”,藏民饲养藏獒可能就是为了听听它的声音,这不再是人身安全方面的,更多的是心理上的依偎。


作者被皮卡车抛在碎石场时被反复叮咛,不要一个人上山。前进两百米,又退回一百米,再前进两百米,正在犹豫是否要退回的时候,突然,一阵藏獒的叫声响起﹣﹣我被解救了!平生第一次,我感受到藏獒的可亲可爱。它的狂吠,伴随着人烟。


透过幽暗的林谷,我终于看到了一处平坦河岸,石板牛棚之上有早晨的袅袅青烟。


有一位藏族阿妈正在撒喂鸡鸭,看见我,神情没有一丝意外。她招手,让我过去……藏獒,还有前面那一对上山去采挖虫草的年轻夫妇,很可能提前告知了我的行踪……


我走过去和她打了招呼。她说了什么,我听不懂。她示意我坐在门前一把旧椅子上。鸡们跟着她,嘎嘎乱叫,藏獒看着我,不吼自威。


我傻傻地坐了十分钟,然后起身,我的语言、表情和手势配合在一起,向她告别。


作者两次徒步都曾经迷路涉险,最后一天在波拥错附近的巨石悬崖迷路尤为惊险。在户外刷山我始终坚持结伴同行原则。


书中写到,“我们与自然的关系,从疏离,到无视,最后到惧怕。虎狼当然要怕,我也怕得要死。但野猪呢?我们是不是因为野猪的泛滥而要闭门不出?这里不鼓动大家冒险于山野,我的意思是:只有亲近、熟悉和尊重,才能降解山野的险恶,涉足山野的我们才不至于踉跄、跌倒、跌撞。我们多数人关于山野的自然知识过于贫乏,以至于踏入山野,一有风吹草动,就手足无措。如果你知道野猪也惧怕人类,它们大多是夜晚才出来觅食,如果你知道虎豹的生存半径是几百上千公里,你是否还会在一座城市周边的小山头前踌躇不前呢?


山野的安全教育,除了基本的生存技能教育,更应该放在对自然的亲近上,而不是简单的拦堵禁入。只有亲近熟悉,才会尊重敬畏;人只有谦卑,把自己放在合适的位置,才会理顺与自然的关系。接受自己的渺小,对险境不僭越窥探,尽情享受自然中祥和美丽的那部分。


作者:置身于险境,更能激荡内心的彻悟。



关于洛克线植物


本书除了文学性、艺术性兼备,还是一本高原野花图鉴。书中有200余种高原植物的照片。


我们都知道拍照是辛苦,选照片更辛苦,定种那就不用说了。大量植物都需要准确地定种,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工程。


花间老师描述他定种的过程:


翻遍手头所有高山植物图鉴,检索海量网络图片,好几天茶食不香,魂牵梦萦。万般无奈之后,求助于朋友圈,最后确认--高山野丁香。


花间老师在壹木读书会的一次讲座中,更是详细讲述了定种的不容易,如能确定是哪个属,我要把手边的所有中文书翻遍,才最后浓缩一下,它像哪几个种,再把这几个种仔细地读,这个是很累很累的。


花间老师用深情的笔触写到他深爱的那些植物:


松萝,丝丝悬垂,拂面扣心,仿佛从未沾染过人间罪恶,那么轻盈自洽。仿佛是在暗示我们:在它之上,真的有一个天堂,而它不过是通往天堂之路的飘带。松萝属地衣,是监测空气质量的指标植物,一般只在湿润的原始森林或次生林存活。也就是说,它只在伊甸园生存。


几乎是整天,无休止地爬升,无尽头的虬枝松萝。


记得在丙察察线有一条松萝沟,整条山谷满眼都是松萝。


在六七月份的初夏,曾经也去过甘青川,看到了大片的花。樱草杜鹃灌丛下,本来是被乌鸦果邀请,无意侧目,却看到更惹人的藏象牙参。此参非参,亦无象牙。在此语境下,松下兰,也不是兰,而是鹿蹄草。藏象牙参属姜科,有块茎根,花色红紫,观此颜值,易被盗挖。草木界,红颜也薄命。


舟叶橐吾,黄帚橐吾,那个橐(tuo)字真让人犯难,队友每次问我,这是什么,我说橐吾啊,橐吾,可以叫它脱衣舞。


在流石滩石缝遇到一株足有三米高的掌叶大黄。此大黄,是我遇到的最大株的高山草本植物。叶片有半个平方米那么大。如此大的植株,如此短的生长期,我能够想象它的根系,它的苦涩、无声、幽暗的抽水马达,它的勤奋,它的披星戴月。


对植物的热爱对文字的把控,这样的比喻直达心底:


绿绒蒿和块石叠石相伴,独一味紧贴地表,高河菜、螺距翠雀偶秀于灌从,大家族的马先蒿虽然广布,但不同种有各自固守的海拔位置。丽江马先蒿、石砾唐松草、关节委陵菜,交相呼应,如糖丸,诱我前行。


这坦荡无垠处,钟花报春高高擎举灯盏,映照出西南鸢尾矛盾而和谐的色彩﹣﹣藤黄紫红。迷途知返,算不算一次粗心作业后的撕掉重来……


植物,尤其是高原植物,都有着高超的生存智慧:这里的高山草甸植被,与同海拔其他区域大同小异。隆起的小型草岛分散而又密接,各自内建成看似孤立却又共存共生的微环境。多年生草本宿根,经年往复慢慢形成外实内虚的海绵温室,确保植物不被冬天严寒冻死。这样的小群落,此刻就有矮小普氏马先蒿、垫状点地梅和其他几种,它们照例是叶片平贴地表,花茎短小。这是它们的求生智慧,地表是空气的缓流层,有大气臭氧一样的温室效应,保温而减缓水汽蒸发。


路边乳白花色的峨眉蔷薇,粉红的岷谷木蓝,绿叶蔓生的中华山蓼。山蓼是我初见,银白线镶嵌着波浪形叶边,在静态中蘧然有着水波潋滟的娇羞。


一大片的滇牡丹,花季已过,这可能是最早的春花了。我来得不算迟,但也错过了。我用几分钟时间想象了一下满山谷金黄牡丹盛开的奢华场景,又想象了一下晨光穿过山谷密林,温柔的丘比特箭乱撞牡丹心房的画面……这是乱想呢!


太安静了……


石缝里有一支亭亭玉立的佛焰苞,是一株天南星植物,但明显不是我已见过的一把伞或象南星。它没有叶片,花色在淡红到白到绿之间过渡。有哪个画家可以调配出这种颜色?红绿撞色张力十足,又强烈又矛盾,但经过自然这只大手的拿捏,变得如此祥和。作格爸爸说本地人叫它魔芋花,但我从魔芋种属里面找不到对应模式,暂且就叫它白苞南星吧。


又见到一支,在溪边。还有一支,爬在了苔藓满身的老树杈上,是谁将它播种在这里?是风还是鸟?三支白苞南星,群而不党,彼此守望,让我忽然想到诗人王小妮书写水莲的诗句:"像导师又像书童"……


这条被我日后命名的蝴蝶谷,从山谷低处到高处,串联着超出我预期的很多早开春花。在一处碎石杂草坡,我见到了去年七月底见过的鸡肉参,是个不小的群落,一朵又一朵的邀请,开始让我拍不够,后来拍得有点儿腻烦。


钟花报春和偏花报春,已经熟知。独花报春初见。桃儿七虽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但我已在很多地域见到过。


一出生就抓紧时间开花,这里的惜时如金是看得见的。暗绿紫堇,只是伸出两枚小叶片,却擎举出相对于自身壮硕得多的冷颜紫色小花。云南葶历,一边长个,一边开花,沉着雅致,你看不到慌张。最让人惊叹的是线叶丛菔,垫状草堆呵护她历经一冬酷寒,成就她此刻的夺目。如果细看,从下往上看,页岩石碎片缝隙,到处都是。她是头筹,其他只是陪衬。


临近垭口的碎石坡,分布着很多长鞭红景天,它们的粗壮根系深藏石缝,年龄越长,御寒能力越强。它在地面的枝条呈现草垫模样,蓬勃强悍,给人鼓舞。


拟耧斗菜,蓝紫色的花瓣,梦幻轻盈,它的震颤悸动被风推送,蔓延到我的心湖。我一个人,被杜鹃花树掩映,坐在拟耧斗菜满挂的石壁下,身边的一切渐次暗哑虚无。荒野自然中,总有一些梦幻时刻,让心智的体验全然陌生,如醉饮。


折返。见到西藏杓兰,实属意外。它居然被粗暴地遮挡在栈道旁,有几个花头伸进木条,让人怜恤。看着四下无人,我决定跨越栅栏,向灌丛深处凹槽探寻。不出所料,那里是一簇一簇西藏杓兰的隐秘花园。在雨雾中,唇瓣肚兜俯垂草地,聪明地躲避雨水进入。它的不远处,另一种紫点杓兰,给我带来莫大欢喜,我是初见。纯白和紫点,如蜡染,似刺绣,但显然不是凡人作为。我情愿相信这是上帝设计,天使制作……


这里真是一块宝地。独花黄精,花头小巧。之前见图片,以为花头硕大。今天得以实见,博物旅行确实是实证。


我也曾经在六月七月份初夏的季节去过几次甘青川,也看到了当地大片大片的花海,但是看了花间老师这本书之后,感觉之前好像都白去了,除了某种马先蒿某种小黄花小紫花,书中那么多美丽的花,在我的行程里都没有印象,下次再去一定要好好观察。


蝴蝶石:


读到花间老师第一次徒步时错过了蝴蝶石,第二次只身寻找洛克先生拍照留影的蝴蝶石,心心念念着墨颇多,对此我感同身受。想起自己也曾经在苍山上找寻洛克先生曾经拍照留影的那棵苍山冷杉,也曾经在俄博梁无人区车陷沙丘,历经千辛终于看到魔鬼雅丹,热泪盈眶。面对大自然的壮丽与永恒,面对遗憾错过之后的重新拥有,我们与时空对话,感受是如此深刻。


在即将临近蝴蝶石的那一刻,作者停下脚步,只因近乡情怯,近美情怯,近爱情怯。爱之迟缓,说的是浓烈,说的是黏稠,说的是内心激荡而只轻轻一声叹息。


来到它的正对面,也就是洛克先生拍照的视角。我翻开手机里保留的蝴蝶石旧照,并根据照片里的山形和相互之间的叠加位置,调整我的落脚点。这不是个轻松活。


你不能重新站在同一条河流,也不能站在同一位置拍出同一张图片,看似不动的身子,其实心在动,呼吸在动,手中的相机也在动。往日无法重现,照片无法还原。


这一刻我就是洛克,我眼前的蝴蝶石前,13 个人,或人声鼎沸,或鸦雀无声。


蝴蝶石右翅膀下,已经有一堆被塑料布包裹叠放的水泥。石屋地基完成,墙体砌上一米,梁木散落四周……这是我极不情愿看到的画面。但我只是一个外人,我无可奈何,也只能无可奈何。


这是我们旅行途中常常遇到的无可奈何,也只能无可奈何。


逗留一个多小时,离开石头时,我记得我说了句:再见了洛克先生。我一步三回头,用目光和相机记录下这块越远越小、越小越无奇的石头,直到它融没在呷(ga)独牛场。


太多留恋与不舍。



关于旅行途中的人


相比第一次徒步考察,我更喜欢作者第二次的考察方式。2021年6月,作者第二次踏上洛克线,以牧民作格家为基地,在周边进行考察,和原住民同吃同住。这种方式最能深入体会当地风土人情。在旅行时我们常常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这是旅行途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美丽的风景往往因为人而有了情感有了温度,因为人而更加美好更让人动容。第二次的考察作者为我们展现了一幅高原牧家日常生活的风情画卷。


当然不管哪个地方的人,都有善良的也有邪恶的,但善良的终究还是多一些。


第一次徒步时在一个山野露营,不是真正的草场,也不是牛棚,来了两兄弟,索要草地保护费。队友们据理力争,说要拍照留下证据时,那哥哥一挥手:不要了,不要了!你们明天别从我的牛场过了……尽管大家心里不舒服,“脚下的圣地已经被糟蹋为一个扭曲丑恶之地”。作者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仍然追上去给了钱。


由于迷路耽误了行程,不能在和亲友预定时间内到达,需要向家人告知情况,但是山里没有信号,于是托付达瓦。第二天憨厚信实的达瓦践行承诺,爬到有信号的山头,给作者及队友们的亲友打电话报平安告知行程有变。


作者是个善良的人,由于两天的连续迷路,让大家对队长的路线“判断”产生了信任危机,过河时大家都没有跟随队长的脚步,作者心生歉意,通过文字向队长传递。


上山的过程中,每过一段时间,作格爸爸就会问作者要不要骑马?因为山路陡峭,怕累着马,每次都在一丝犹豫之后拒绝……但到了平缓地带,作者很爽快地骑了马。因为“马儿上山,骑它就是成就它一天的做工”,不可推挡主人的茶水!主客之间,只有施了受了,关系才会确立,才会融洽……


作者的空杯心态展现出极高的个人修养,准备去看洛克拍照留影的蝴蝶石的时候,尽管经过卫星地图无数次的走读,对蝴蝶石的位置已了然于心,但在作格爸爸为作者指点路线的时候,依然是一副虚心并无知的表情。“在给你掏心掏肺指点迷津的人面前,让自己成为一只空杯子。不仅是礼仪,而是:你会得到未知部分,同时或颠覆或矫正或更新你之前的已知部分。”


2021年6月花间老师独自来到了作格家,跟随作格爸爸一起去了海拔4400多米的呷独农场,重走洛克线,遇到与作格一样挖虫草的人,让读者有机会了解当地牧民的生活。


“一年一度的虫草和松茸,是他们最重要的经济来源。正在读高职院的四郎作格和在广元读幼师专科的甲格卓玛,两姐妹的学费一年就要四万五。”


面对虫草主人的慷慨大方,在八根虫草里挑选一根时,作者没有犹豫,没有权衡,选择其中中等的一根。不仅是基于买卖契约,更是回应虫草主人的善意。


临别时,作者还准备回去买两件户外轻便雨衣寄给作格家,防潮垫、饭盒、创可贴都留下。又让他准备二十根虫草。作者的说法是带回去和朋友亲人分享,内心其实是再次感激他们一家对作者的接待和照顾。


在贫困山区旅行时我们也常常会多买一些其实并不需要的土特产,就当为当地经济做一点儿贡献。


曾经在藏区专门去到藏民家里买虫草,当时是夏季,挖虫草的季节已经过了,虽然没有亲眼目睹挖虫草的场面。但是看到藏民手机里的照片和视频,已然非常震撼,一群人皮肤黝黑的藏民趴在泥地上,脸几乎贴着地面,和大地融为一体。如果不是视频里的人在挪动,都不知道地面上有人,之前也知道虫草生长在草地上,不容易找,但是看到这种场面仍然有被深深触动。


作者是这样写的,“我忽然被眼前的一幅画面深深触动:七个人,垂首一座无名山峰,像是在做虔诚地祷告,又像是恭敬地聆听--我想起米勒的《晚祷》。可他们不是祷告,是在寻找虫草啊----这一幕画面定格在我的脑海里,久挥不去。他们不会带着朝圣的心境去求得一枚虫草,但他们跪拜的姿势,无声地将这庸常的生活和神圣的信仰融为一体。”


“虫草是一种被毛孢菌寄生在蝙蝠蛾幼虫的结合体,它无法繁殖,即使不挖,也会在七月烂掉枯死。”


如今野生虫草越来越少,虫草的价格也越来越高,而真正获益的人却不是和作格爸爸一样辛苦找虫草的藏民们,虫草贩子-批发商-代理商-零售商层层加码,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


至于虫草的功效,我并没有研究,身边有个曾经被医生判了死刑的朋友,服用过几公斤虫草,目前已经痊愈,也不知道是不是虫草起了一点儿作用?


但是由于野生虫草价格高昂,人工虫草假冒野生虫草充斥市场,希望乡村振兴政策能早日惠及藏区的百姓,能让野生冬虫夏草生态与产业健康发展,促进当地牧区经济和环境的持续发展。


好,我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因为花间老师的文字太美了,忍不住读了许多。我平时喜欢边做手工边听书,《夏日走过山间》《优山美地》呀,这些书都是听了一遍又一遍,希望有一天也能听到花间老师这本中国的《夏日走过山间》,这么美的书应该让更多的人读到听到。



书友互动


彭灵:听过作者自己讲这本书,现在听是又一个角度,,但是对那一片高原的深情是一样的[强][强][强]


云雀:娓娓道来,感谢曾老师富有感情的分享,动听动心


花间:谢谢@曾婷 深圳 的解读[抱拳]一本书,能遇到几个知音也就知足了!文字是作者密码,只有读者的解码才算完成创作……[抱拳][玫瑰][咖啡]


中敏:书里的文字美,分享的声音好听,感谢作者和分享者[玫瑰][玫瑰][玫瑰]


小吱:声音真好听啊


张阳华:@曾婷 深圳 谢谢曾老师的分享,朗读好有感情,好听!不枉我今晚紧赶慢赶的赶回家。一听是洛克线植物心就动了,高原、徒步、植物,身体和心灵总有一个在路上。多少人的向往,洗涤灵魂的高地。谢谢曾老师![玫瑰][玫瑰][玫瑰]谢谢花间老师,还有什么比亲身经历的更美好?更能体会?


朱苏权:爬楼听完。美书,美分享!确实让人沉迷,确实是中国的《夏日走过山间》!


张扬:好棒啊!!!种草这本书了 


舜华:感谢@曾婷 深圳 书友的分享,刚才爬楼听完了,娓娓道来,很美的意境[爱心][玫瑰]


蒲公英:@深圳+花间 极具智慧的空杯心态[抱拳][抱拳][抱拳]


王红梅:@曾婷 深圳 非常棒👍


何慧中:感谢曾老师的分享(曾老师声音真好听)


邓静:这本书我本来买了,想去博物大会请花间老师签名,结果最后时间冲突没去成读的时候也是一气呵成的感觉,不光是美丽的植物景物记录,还记录了一路的艰险和遇到的人和事,谢谢曾老师的分享和花间老师的好书


顽铁生輝:声音好听,娓娓道来


小丸子:曾老师分享的可真好呀。起初的时候就一直往后推,往后推,幸亏我抓的紧,不然的话,这么好的分享就要漏过了


 The  End

海报设计 |  桔梗

图文整理 |  曾婷

校对 |  曾婷

图文排版 | 田楠楠

音频合成与上传、图文发送 | 郑文慧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壹木瞭然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