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问“双减“政策:作业减负,还不上培训班,有可能学的好吗?
想到写这篇文章,是因为我在解读“双减”政策的文章后面看到一条留言。
留言的大概意思是,像教十进制考八进制这样的数学概念型问题,没几个天才能马上理解并且举一反三,必须得靠不断刷题才能理解透彻。
这真是天大的误解!
孩子没听懂,不能举一反三,说明什么?
说明:没!讲!透!
我们就来说说我在文章里给的那个例子:
8进制下,63+36=?
8进制是什么意思?
8个“1”就变成一个“10”。
最直观的就是用八宫格把它画出来。
一个八宫格,就是一个“10”。
所以8进制里的“10”,画出来,长这样:
好,8进制下的“63”长什么样?
6个填满的八宫格,是60。再加上3个“1”。
同理,“36”,是3个填满的八宫格,再加上6个“1”。
画出来:
现在,把63加上36。
先算算有几个完整的八宫格——9个,也就是有9个“10”。
记住,这是8进制,意味着8个“10”,就是“100”。那9个“10”,就是1个“100”,再多1个“10”。
再算算剩下的“3+6”,又能再凑出来一个八宫格,也就是1个“10”,再多1个“1”。
这样加起来,就是1个“100”,2个“10”,1个“1”。答案是:121。
你真的理解了上面整个过程,能举一反三吗?
能啊!
考16进制,你画十六宫格;考32进制,你画三十二宫格就好了。
如果你还没理解,你要做的是什么?
是刷题吗?
不是!
再刷也还是懵懵懂懂。
有些孩子他刷题,好像得出了正确答案,但其实,天知道他是用什么办法去凑出来的,再换个进制,立马歇菜。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孩子累死,还是学不好的原因。
是送培训班吗?
不是!
注意,90%的培训班,它根本做不到给孩子讲透一个东西。
它在做的是什么?
是把东西提前讲。
也就是说,他们没有把知识讲“好”,只是讲“早”了。这是本质区别。
那些能把知识讲好的培训班,我们绝对支持。(现在对培训班的政策是“一刀切”,希望在试点期能调整,将来能对培训班进行甄选。)
我们帝呱呱一直在做的一件事,就是甄选。为什么绝大多数广告里做的咣咣响、别人都在推的课,我们一个没推?因为我们仗着自己还比较懂,仗着自己身边有一些学霸在,有这个能力去甄选。
那么,不是刷题,不是送培训班,你要做的是什么?
是把上面的解题过程再看两遍,看不懂的地方,找老师问懂。
作业可以有,布置两三道8进制的题目练习一下,再布置两三道16进制、32进制的题目,举一反三一下,就足足够了。
你看,这样累吗?不累。
能学好吗?能学好。
所以,作业减负,不上培训班,还能学好,这个事是存在的!
而且,你的孩子值得拥有!
我们国家现在的教育有2个走偏的地方。
第一个是,升学率好,靠的是学生,学校是“学生本位型”的学校。
把天赋型选手集中在一个学校里,老师再拼了命往前教,往难了教,而差一点的学生放在一起,老师没有动力教,这就是学校与学校之间差距越来越大的原因。
你掐了一群尖子,他们放到哪都是尖子,升学率高,这不是学校的本事。
第二个是,学的早、学的偏,但学的不好。
一年级学三年级,三年级学初中,再学奥数,学难题偏题。
但是,偏偏,书本上应该学的知识,没有学透、没有学好。
现在的“双减”要做的是什么?
就是要“纠偏”,让孩子减负、不上培训班,不用学的早、学的偏,但是,能学的好。
好的教育应该是什么样的?
是学校本位,是学校的教学质量好,我不管你好的学生差一点的学生,到我这我都有本事把你教好,让你学透,让你一样很牛。
所以双减,切掉培训班的乱象之后,最重要的,是能不能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让孩子“学好”。
这里有几个关键点。
一是教学帮扶。
拿上海的三门中学来举个例。
上海有个“强校工程”,派了一个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博士去三门中学帮助老师做教研,研究怎么把课讲好。
三门中学里的学生,本来都是择校失败之后不得不进来的对口学生,但是,他们能做到“低进高出”,有一届学生入校的时候,成绩排名是全区第25名,毕业的时候排到了第2名。
这说明,只要课能讲好,学校和学生都“有救”。
但是真正要做到全国范围内尽可能去均衡,不能只是一个区帮扶一个区,比如北京海淀区帮扶海淀区,也不能一个市只帮扶一个市,上海我只帮扶上海的。
这个需要中央、需要教委,成立专门的帮扶小组。这些帮扶小组,也别整什么虚头巴脑的东西,就是深入到各个地区的学校,特别是贫困落后地区的学校,给他们的老师讲课,就讲怎么把书本上的知识理解透。先把老师讲懂讲透了,再让老师给学生讲。
至于各种特级教师,他们不应该被培训机构高薪挖走,应该被这些帮扶小组高薪挖走。他们是社会的财富,但是这些社会财富,不应该为资本服务,而是为更多的孩子服务。
第二就是教师轮岗,不多讲了。
第三是校长轮岗。
这个也很重要。
一个学校好不好,就几个因素:财源、师源、生源,和管理。
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好的校长,像李希贵那样,到哪都能把不同的学校管好了。
当然这里可能涉及到很多利益问题。
据说有些教育部门的领导为什么支持民办学校,因为得给自己退下来之后留个后路,去民办学校当管理者;校长也是,我为了我自己学校的业绩,怎么舍得去帮扶其他学校。这就是整个架构设计的问题。
所以,我们要问的,不是管住培训班了好不好,而是管住培训班之后,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国家能做到吗,怎么做?细则有没有?
好,最后来说说,在学校质量还没有完全上来之前,家长干点啥来帮助孩子“学好”呢?
我觉得是“3+3+3”。
第一,3个问题。
每天问孩子3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你来给爸爸妈妈当老师,讲讲课,把今天学校讲的内容讲一遍吧。(家长事先掌握一下关键内容)
第二个问题:这道题为什么这么做?(挑选几道有代表性的家庭作业)
第三个问题:这道题还有其它方法能做出来吗?
你要是不懂的,让孩子把你讲懂,就说明他真懂了。
要是孩子没法讲清楚,说明没真懂,那么你要去查网络也好、问老师也好,看咱们的文章也好,和孩子一起把它弄懂。
第二,每个知识点,3道巩固型练习题+3道举一反三型练习题。
这就够了。
有很多家长担心,自己只上得起培训班,上不起私教,把培训班给掐了,就吃大亏了。
说实话,90%的培训班,作用都在“超前学”上,如果大家都不用超前学了,那它真帮不到什么,我们放大它的作用了。至于请私教的,如果家长能做到上面说的这些,他请任他请,明月照大江。
当然,这种高质量的练习题,本应该是由学校来做的。
但在学校能做到之前,还得靠咱们家长去下功夫,回头我也会给大家再推荐几本好的参考书,也会持续分享这方面的文章。
在我们解读双减政策的文章后面,一位妈妈的态度是这样的。
我特别想给她点赞。
双减,减了一定比不减好,竞争还会有,也还会有不公平,但是全民到一个变态的高水平面去恶性竞争,真的不如把水平面降下来,理性竞争,把你死我活的拼命往后移。
而且,不管你乐不乐意,反正是要改的,这时候,我们能控制的变量,就是自己的态度了。
跟着大家一起抱怨,当然最得人心,阅读量会很高,但这不是我们的风格。
我们不想只是做大家的“垃圾桶”,我们更想做的,是弥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弥合教育现状和“学的好”之间裂缝的那一道桥梁。
我们坚持的,是高质量的分享,希望你每一次看我们的文章,都真的有收获,希望我们给出的观点、方法、分析,都是建设性的。
尽管有一点难度,我还是希望,咱们帝呱呱聚集的读者,是一个积极的、乐于学习的、给孩子建设性帮助的高质量家长圈。
这样一个圈子,你愿意加入吗?
*快速了解帝呱呱星球,可以点击下方专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