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一开学,同学们问我假期做的“星星收集者”作业的星星可以用来干什么?
我们班的星星商店里卖什么呢?
每位同学回家用气泡图完成,充分表达个体的不同需求。
大家想要的不一样,怎么办呢?
我先把每个人的气泡图一一呈现,学生分享自己想要这个商品的理由。全部呈现后,有将近50种不同商品。“不对,10人比剩下的7人多好几人,应该是9人。”用磁铁教具摆出17个人,摆一摆,看一看,大多数是9人。每个同学根据自己和班级的需求,有条不紊地对每种商品进行投票,当投出自己想要的商品时,大家会欢呼:“耶!~”当只有8票遗憾错过商品时,也会叹气表示遗憾。最后,21种商品通过投票大多数人想要,成为星星商店的一员。
真场景中解决真问题
按耐住同学们的兴奋劲儿,我跟同学们讲解等会儿要抽签的商品卡上的“什么叫预算”。
乘车前往超市,到达超市门口,滑冰老师用数学游戏分组,3个组分别抽取7张采购任务卡。
3个组拿到采购任务,开始分组行动,限时1小时,完成记录表。
各组根据任务卡片上商品和预算,讨论购买的商品价格和数量(单价不超过20元,总价不超过商品预算),商品价格多次出现2.9/9.9/12.9等数字,有同学提议计算估算为3/10/13,既简便,又不会超预算。同学们还会比较同个商品的不同款式和价格,款式要大家喜欢,价格比较实惠优先(因为他们觉得这样可以多买一点),当然还有组合套餐(同个商品有挑选好看款式,也有普通款式但价格实惠,用来平衡支出)。选定以后小组记录员记录购买商品名称,单价及数量。
采购完成,课堂上一起验算每样商品有没有超预算,且是否在预算内买到了最多的数量。
下课,几位同学就开始去四处推销商品,先去了一年级教室,一年级同学没有钱,后来遇到三年级的同学,顺利卖出,还赚了1.1元。
二年级开始,会创造更多小组合作的机会,让同学们在合作任务中,感受个体与团体的相互作用影响,尝试慢慢走出自我中心,看见他人。
这次外出采购,对自己对队友做个评分反馈。(打分中发现同学们对小数的兴趣)
顶出新需求
商品采购回来了,堆在教室角落里,乱七八糟,根本不像一家商店啊!
第二天分享每个人的不同的观察,用气泡图呈现,统计,讨论,达成共识“我们的商店里需要什么?”
达成共识后如何行动?把大家的需求用流程图排序,确定解决顺序。“我觉得应该先安排工作人员,这样工作人员就能布置商店了!”“我觉得先有货架,商店没有货架就是空的呀!东西搬过来也是乱哄哄的,应该先装货架,再安排工作。”
全班师生分为“货架组”“标签组”“工作人员组”三个组工作,用流程图记录工作,最后总结汇报。
“工作人员”组负责讨论制定星星商店的工作人员安排,并呈现给全班。
“货架”组负责选购组装星星商店的货架
选货架 —选颜色—选长度—购买—搬货架—组装货架。
有哪些标签—讨论—分任务—做标签—写标签纸字—帮商品分类—贴标签
一个早晨的突发状况
就在星星商店开业前的一个早上,“抢劫啦!”“有人抢劫商店!”一位同学拿着商店的零食满教室跑,引来其他同学的哄笑,也有同学出来制止“不能随便拿商店的东西!” 四十分钟讨论出了4条规则。
介绍我们的星星商店
二年级的星星商店顺利开业,是结束也是开始。
至此,星星商店已经运行一周多了,同学们用自己每次作业换得的星星在商店里换取自己喜欢的商品。每天都会引发出各种新鲜的问题。
“收银员什么时间可以帮大家兑换商品?”
“补货员如何分工和执行补货工作?”
“有人认错了收银员换购了巧克力,且已经吃掉了怎么办?”
“能不能几个人的星星合体,换购更贵的商品?”
“星星商店的工作人员能不能得星星?”
“老师是怎么定价的?为什么可乐比铅笔贵那么多?”
“我们班开个星星银行吧!”
……
发现问题,寻找路径,反思迭代,享受创造。成长就发生了。猫猫果儿的探究式课程真真实实为学生们的这些成长提供着土壤。每个人自定义的知识才是真正的知识,而学会自我教育才是受益终身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