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才是内在动力的源泉——MMCOOL小学五年级语文“建构主义”教学实践(二)
编者荐语:
以下文章来源于青镇的雪fairytalesmake ,作者高原520
前情提要看这里:
带上“地图”和“装备”,探索建构自己的知识系统——MMCOOL小学五年级语文“建构主义”教学实践(一)
“拆个教材热个身”(实战.热身篇)
“为什么教材由单元组成?”
“单元的各个组成部分是什么?”
“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如何由课文来实现?课后的问题和单元能力目标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从小学三年级(此时,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开始产生)开始,我们的语文就以“拆教材”作为学习的“第一步”。五年级,我们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不但要知道教材的结构是什么,更要知道它为什么是这样的结构,这样的结构有什么样的作用(要搭建自己的结构模型,自然第一步要拆解、理解已有的知识结构)。
然后,我们对第一、二单元进行了以小组协作为主的学习。在这部分的学习中,我们开始打量、反思我们已经熟练掌握的“思维导图”、“问题串”等学习工具。它们有什么样的特征?能帮助我们干什么?
同时,综合课上,我们正在评比暑期班级“成都研学”后大家制作的视频。在使用四年级大家制作的“视频量表”时,同学们发现量表的标准需要进一步确定指标,才能更好地评估:
“配音适合?是指什么适合?音量?语速?”
“画面清晰。那这段画面非常清晰,但是和‘三星堆’没关系,是大家在三星堆博物馆外玩跳格子游戏,也需要剪进去吗?”
真实的问题产生了真实的作品,最后,大家制定了有四大类别,10个指标的“MMCOOL2018级视频评估量规”。
经过前四周的学习,同学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加强,从分析教材、目标确立到自我评估都做好了相应的准备,是时候开启第一大主题了!
英雄海力布和他的乡亲们
(思维导图+戏剧表演:体会丰富的人物丰富的情感)
“都?”
“对呀,为什么是‘都’?”
在第一次阅读《猎人海力布》时,一个“都”字引起了同学们的疑惑。村民们谁也不相信“海力布”,海力布变成石头后,他们又“都”很后悔。五年级的学生,自我的独特性非常明显,他们不能接受这种对群体整齐划一的“标签性”描述。
而且,大家也觉得故事对海力布的描述也挺简单的,似乎,就是一个厉害的有超能力的“老好人”?。
于是,我们将“流程图”具体化,完成了“海力布事迹图”和“海力布情绪变化图”。本来平面单一的主角“海力布”慢慢有血有肉起来。
接下来,轮到海力布的“乡亲们”了。我们各自创造了一个个海力布的“乡亲”角色。作为教师,我“居心险恶”地创造了村长“高氏”一家:高村长担心海力布人气太旺,会抢了他村长的位置;另外,高村长还经营着村里唯一一家肉店,海力布的猎物太多,乡亲们都不用买肉了!高村长的儿子也是一名猎人,他当然会嫉妒海力布的“业绩”……
(唉!后来我才发现出来“混”,果真迟早是要还的……)
同学们也创造了一个个独特的人物,有爱钓鱼的“王六”、爱拣东西的“史蒂夫”、胆小的“卢本伟”(嗯,这位同学网络游戏玩得有点多了)……村民们一个个生动起来,有了自己的身份、兴趣、爱好。
接下来,我们分为三个小组,各自撰写了“海力布与乡亲们”的剧本,在班上进行了即兴的表演(这时候,基本所有的坏人都让我来演……5555555……演“丑角”的滋味真是“酸爽”)。他们还融入对“环保”“真实需求”的思考。
在对所有的角色都进行了充分感受后,我们在“复盘”部分讨论了关于“英雄”和“信任”的关系:
SZY:“要看平时对他的印象,如果平时他就不骗人,那自然关键时候他也不会骗人。”
YXN:“我觉得在于你对TA的认知和看法。你不可能对一个很不守信或你压根儿就不认识的人产生信任吧?”
LYS:“如果是我的朋友,而且日常他也说真话,我就会信任他。”
没有一位同学认为,因为对方是“英雄”,就要信任他。他们非常清晰地表示,信任与“英雄”身份无关,而是要“听其言观其行”,是看这个人的品质:诚实的人,无论是不是英雄,都值得人信任。
同时,他们认为:英雄,就是正义、有勇气、善良、心胸宽阔、以大局为重,愿意为大家牺牲的人。
后羿:英雄迟暮的悲凉
(PBL项目:制作“好故事”量规;反复对比,仔细打磨、建模)
“射日”、“奔月”,这是中国上古神话故事中最经典的“英雄神话”。这次,我们提供了三个版本:《淮南子》、民间故事,以及鲁迅先生《故事新编》中的《奔月》。
心智发展已经趋于成人的五年级学生们自然能辨析出三个版本的不同特点。他们对鲁迅先生的《奔月》表达了极大的欣赏,也体会到作为“英雄”,和普通人一样,有着无奈(更深的)和悲凉(深入骨髓的)。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深入思考:
1.“神话”与“民间故事”有什么异同?
2.“生动”与“细节描写”之间的关系?
3.为什么要进行“分类”?
4.体系化中的“等级”描述有什么作用?
当以上的真实“问题串”解决之后,我们确定了一个“PBL”任务:制定“好故事”量规。
首先,“好”,需要准确的定义。其次,故事的要素需要分析提取。最后,这个“好故事”的标准需要从这三个版本的“奔月”故事中对比制定出来,还要能运用到别的故事中去。
明确了学习目标,积极地分析和讨论开始了:
文本分析细致、认真:
细致对比,抽取评估关键词,构建出自己的“好故事”量规:
可能这样的量规稍显“简单”。但“建模”是为了更好地理解。
“当当当当当”,重点来了:将自己制定的“好故事”量规与知名专业的“萨米特量规”中的“叙事”量规进行对比,并运用这两种量规对三篇民间故事进行评估:
(对比两种量规)
(使用两种量规进行评估)
带着那么一丝丝的不服气,少年们给出了客观、公正的对比评估。当然,没有受到“冲击”是不可能的。有同学发出了“哀嚎”:“对比萨米特量规,感觉我们自己制作的好‘拉’呀!”
“有对比就有差距了,对不对?”是时候教师出手了!。“但是,你们是不是都读懂了‘萨米特’量规的制定标准和它的进阶了呢?”
“这个很简单啊!制作原理和我们的一样嘛!”
“只是它考虑得更全面,更详细。它的指标更全面具体。”
“是的!”(高能警告!前方进入高原老师吐槽环节)
“能制定出自己的评估量规,还能对比出自己的量规与专业的‘萨米特量规’异同,你们知道这是多么厉害的能力吗?在我给某知名创新教育机构担当教师‘成长教练’时,全国那么多优秀的教师,他们第一个困难居然是读懂和运用‘萨米特量规’!
我当时也和你们一样疑惑,因为在猫果教育体系里这个任务并不困难!后来我才发现,因为这个培训只是给这些教师们工具,并没有让他们自己建模自己创造工具!请看这张‘布鲁姆认知层级金字塔’,最顶端的能力是什么?创造能力!而猫猫果儿从来都不吝于给大家机会创造!
只有你自己动手动脑创造,你才能探索到事物之间的关系,真正发现世界的规律和原理。从而搭建你自己的体系。而正因为有自我的充分的创造,你才能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别人智慧的结晶,尤其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伟大的创造。
我们曾经讨论过,我们不只是为了享受世界,我们更想改变世界。怎么改变,用你的创造!”
(2020级同学制定的“戏剧表演评估量表”)
(四年级时2018级同学制定的“小组协作量规”,一直在使用。)
量规,只是很好的“过程性评估”的工具,“好故事“量规和“萨米特叙述量规”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呢?看看这个由GJY同学创造的小蝴蝶的故事吧:
回到“英雄”主题,每个同学都已有了自己的答案,作为教师,我尊重他们的自我建构。我能做的,就是给他们提供资源,提供学习的“脚手架”,让他们自己去解构和建构,才是他们自我的创造。
最后,送给孩子们的一首《HERO》,同样送给不厌其烦能看到这么长的文章结尾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