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紧信用”,开始了(海通宏观 梁中华)

梁中华 梁中华宏观研究 2022-01-23

重要提示:《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本微信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若您并非海通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我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紧信用”,开始了

(海通宏观 梁中华


概要:

  • 海通宏观思考第3:我们在上周的宏观思考《“偏热”的总量,“偏冷”的结构》中有分析,得益于对疫情的有效防控,当前我国经济的总量增速已回归正常,货币政策逐渐回归中性,信用方面的政策也在慢慢回归常态。但经济结构上的分化依然非常大,房地产投资对经济拉动作用较大,而终端消费需求仍然偏弱。所以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导下,2021年的政策重点将是“调结构”,一方面对房地产领域加强调控,另一方面,通过结构性改革来提振终端需求。
  • 上周央行发布了《关于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这是对房地产领域调控的进一步加强,预计2021年房地产贷款、居民房贷增速会进一步下降。而从我国的融资结构来看,房地产相关的融资是顺周期的,而国企和政府融资是逆周期的。如此一来,逆周期的融资回归常态,顺周期的融资加强管理,意味着我国的紧信用周期已经缓慢开启。
 -----------------------------------------
1.  房地产贷款增速:或有2%下降空间
我国房地产领域融资的高增长开始于08年以后,这和房价的大幅上涨和房地产经济的高增长是一致的。房地产贷款占金融机构各项贷款的比重从09年初的16.2%,上行到了20203季度末的28.8%。占比的大幅抬升,直接的原因是房地产贷款增速要比整体贷款增速高很多,尤其是2013年以后,这种现象非常明显。差距最大的时候发生在2016年底至2017年初,房地产贷款增速比整体贷款增速要高出13个百分点以上。
但从2017年以来,随着房地产调控的收紧,以及对于房企融资政策的收紧,房地产贷款增速逐渐向整体贷款增速收敛,截至20203季度末,二者增速已基本吻合。房地产贷款占比也保持了基本稳定,甚至下降。
往前看,根据央行发布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规定,未来大的方向就是保证房地产贷款占比的基本稳定,如果要保证占比稳定,就意味着房地产贷款增速要和整体贷款增速保持一致。所以2021年的房地产贷款增速,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整体贷款的增长。而整体贷款增速会有多少呢?我们不妨参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的精神,预计2021年整体贷款增速或在10%-11%之间。这就意味着当前接近13%的房地产贷款增速,将有2个百分点的下降空间。
从结构上来看,对于房地产贷款占比偏高的金融机构来说,要设定期限逐步压降房地产贷款的增长,这部分房地产贷款增速的下降幅度,取决于压降的节奏,央行设定了2-4年的期限。对于房地产贷款占比达标的金融机构来说,是否就可以提高房地产贷款占比呢?并非如此。根据央行规定,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符合管理要求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稳健开展房地产贷款相关业务,保持房地产贷款占比、个人住房贷款占比基本稳定。这就意味着房地产贷款占比低于上限的金融机构,其房地产贷款增速也要和各项贷款增速基本匹配。
一部分机构要压降增速,另一部分机构要保证增速稳定,所以房地产贷款增速的下行是大概率的,下行幅度的大小主要还是取决于金融机构的调整节奏。
 2.  居民房贷增速:或有6%下降空间
本次规定对金融机构发放的个人住房贷款占比也提出了要求,大的原则也是基本稳定。最近两年,居民住房贷款增速下降的幅度较小,当前增速仍然维持在15.7%,比整体贷款增速要高出2个百分点以上,所以居民住房贷款占比仍在提升。
而要保证居民住房贷款占比基本稳定,居民住房贷款增速就要逐渐向整体贷款增速收敛。如果2021年整体贷款增速降至10-11%2021年的居民住房贷款增速将有接近6个百分点的下降空间,压降的压力要明显大于房地产整体贷款增速。当然,考虑到2-4年的压降期限,最终2021年居民房贷增速下降多少,还是和金融机构的调整节奏有关。
但居民房贷增速压降的影响不容忽视。过去几年,在融资政策收紧的情况下,房地产企业采取高周转模式,加快推盘进度,居民首付和房贷占到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的接近一半,成为房地产企业融资的重要方式。如果后续居民房贷增长也受到较大限制,那么房地产企业的融资压力会进一步增大。
3.  地产销售也会受冲击
如果居民住房贷款增速下降,也会推动房地产销售的降温。居民贷款最主要的一大用途就是买房,所以从历史上来看,居民贷款增速和商品房销售增速高度相关。2020年房地产销售大幅反弹,与之相伴随的是居民贷款增速出现了明显跳升。预计2020年房地产销售额有望实现7%附近的增长,与2019年水平基本相当。
我们利用房贷和住宅销售的对应关系做了测算:如果2021年居民房贷增速从2020年的16%下降至15%,那么全国住宅销售额增速将从10%下降到8.5%;如果居民房贷增速下降至13%,那住宅销售额增速或下降至-6.9%;如果居民房贷增速直接下降至11%,那么住宅销售额增速将会有20%的负增长。
从数字上来说,房贷余额是历年发放贷款的累计值,而房地产销售额是当年值,累计值增速的微小变化会对当年值增速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房地产销售对于房贷增速的变化是非常敏感的。如果进行房贷占比的考核,房地产销售的下行方向可能性较大,下降的幅度也是决定于房贷增速的压降节奏。而如果房地产销售重新趋于下行,宏观经济的下行压力也会逐步体现出来。
 4.  “紧信用缓慢开启
看完房地产相关的融资后,我们再来分析下整体宏观信用的走势,这就需要先介绍下我国融资结构的特殊性。
从欧美等国家的经验来看,企业和居民部门的融资行为是顺周期的,政府部门融资是逆周期的。道理很简单,当经济处于下降周期的时候,企业和居民对于未来保持谨慎,会放缓融资节奏,而政府出于稳增长的考虑,会增加杠杆;而当经济处于上升周期的时候,企业和居民对未来乐观,会倾向于加杠杆,政府稳增长压力减小,会放缓融资。
而我国的情况来看,居民部门的融资是顺周期的,政府和企业部门的融资都是逆周期的。也就是说,企业部门一定程度上也承担了一部分稳增长的功能。这背后可能的一大原因是,我国企业融资中,国有企业占有较大比例,在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时候,部分国有企业增加投融资,和政府一样起到了稳增长的功能;而在经济上行期,稳增长压力减小,国有企业投融资也会放缓。
例如,在2020年上半年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时候,顺周期的居民融资大幅缩减,逆周期的政府和企业融资大量增加。而下半年经济恢复后,顺周期的居民融资大幅抬升,而企业融资回落到了季节性的增长常态。
展望2021年,我们认为顺周期的居民融资主要体现的是房地产相关的融资,未来会受到房贷集中度监管的影响,增速可能会出现回落;而逆周期的政府融资需要体现财政的更可持续,净融资规模大概率会有一定幅度下降;逆周期的国有企业融资也在逐渐回归常态当中。整体来说,我国紧信用的周期已经缓慢开启。


相关报告(点击链接可查看原文):

“偏热”的总量,“偏冷”的结构——也谈“需求侧管理”(海通宏观 梁中华)

货币“信仰”的挑战——致资产大涨的2020年(海通宏观 梁中华)


法律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梁中华宏观研究)为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行业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使用,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的研究观点交流;普通个人投资者由于缺乏对研究观点或报告的解读能力,使用订阅号相关信息或造成投资损失,请务必取消订阅本订阅号,海通证券不会因任何接收人收到本订阅号内容而视其为客户。

本订阅号不是海通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客户仍需以海通研究所通过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正式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对任何因直接或间接使用本订阅号刊载的信息和内容或者据此进行投资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或损失,海通证券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有可能因发布日后的各种因素变化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海通证券不承担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资料、意见及推测的义务,在对相关信息进行更新时亦不会另行通知。

本订阅号的版权归海通证券研究所拥有,任何订阅人如预引用或转载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务必联络海通证券研究所并获得许可,并必注明出处为海通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内容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和删改。

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行业对本订阅号(微信号:梁中华宏观研究)保留一切法律权利。其它机构或个人在微信平台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行业名义注册的、或含有“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团队或小组”及相关信息的其它订阅号均不是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行业官方订阅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