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3年2月2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真实世界的3大规则,一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

新少数派 2022-03-19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北游独立评论 Author 我是北游



后浪需要了解真实世界的3大规则
作者 | 我是北游来源 | 北游独立评论(ID:beiyou-talk)


▍前言

 

长辈对孩子们总是宠爱的,节假日给孩子们各种礼物或金钱奖励,是一种习俗,一种传统,同时,也是一种爱的传递。看着孩子和长辈们欢笑的脸庞,有种温馨的暖流在心中,这很好,我不会愚蠢到在这种小事上去扫兴。

 

不过每次孩子们欢笑满足之后,我总会不厌其烦的提醒孩子:


爷爷奶奶的给予代表了长辈对你们的爱,但这不是义务,不是必须,长辈们并没有义务一定要给予你这些物质和金钱,千万不要把别人的给予,当做理所应当。

 

我们不能把孩子关在一个精心编织的理想国里,让他习惯一个并不真实的规则。

 

我们应该尽早让孩子们意识到世界的真实面目可能并非如此,他们才可能在今后面对生活的残酷一面时,应对自如。

 

一个强大的人,一定是从小就掌握了这3条真实世界的规则:

 

1、犯了错,会被惩罚;


2、想要回报,先要付出;


3、即使你付出了,也不一定马上有回报。

 
聪明的父母,也一定是尽早在潜移默化中,教会自己的孩子认识到这3条人生原则。
 
不掌握这3条原则,轻则不容易快乐,缺乏获取幸福感的能力,重则会让自己的人生付出惨痛代价。
 


▍第一条规则:犯了错,会被惩罚
 
2015年,一起美国校园暴力伤害案轰动中美两国,引发舆论强烈关注。
 
以张鑫磊、翟芸瑶和杨玉菡为首的12名中国留学生在法庭上承认了,对同样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刘某的恶性伤害事实。仅仅因为男女之间争风吃醋的一些小事,被告就用烟头烫、烧头发、逼吃沙子、拍裸照等令人发指的手段疯狂折磨受害人长达5个小时。
 
更加让人难以理解的是,这12名被告在实施了这么严重的暴行后,即使在法庭上,依然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策划整个案件的主犯翟芸瑶甚至在法庭上嬉皮笑脸,被美国法官严厉警告。
 
也许,她可能以为她做的这些不过是以前在国内小打小闹惯了的恶作剧,以为就跟以前一样,被学校、老师批评教育几句就好了。殊不知,在美国,她们被指控的绑架、殴打、虐待、折磨,无论哪一项都是重罪,都足以让他们牢底坐穿。
 
之前嬉皮笑脸、满不在乎的翟芸瑶,在第一次庭审后,面对可能的终身监禁的结果,彻底傻眼,见到自己的母亲,痛哭到崩溃。
 
只可惜,一切都已经晚了。

 

终身监禁和创造美国历史记录的600万美元的保释金,告诉了她们一个残酷的事实:
 
犯了错,会被惩罚。
 
如果世界上有后悔药,我想,她和她的母亲花多大代价都会去买。
 
不是所有的地方都会放过你的罪行,你也不会在所有的时间里都拥有好运气。当你心存侥幸,以为随意的作恶无所谓,总有一天,这个世界会在你不经意时,让你加倍偿还。
 
圣经云:
 
“凡动刀者,必死于刀下。”
 
如果你从小就教育孩子用暴力解决问题,那么他长大后大概率会被暴力解决,因为总有比他更强壮的人告诉他,这一套行不通。
 
当一个人心中没有是非观念,只有丛林规则,那么他一辈子也不会走出丛林。当他面对真实的世界时,他会付出惨痛的代价。
 
如同这12个中国留学生一样,需要付上几乎一生的代价,才明白这个道理,这个代价实在太大。
 
▍第二条规则:想要回报,先要付出
 
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我们的孩子已经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好日子,平日里只需要关心学习就好。而实际上,我们这几十年所享受的安逸富足的生存环境,在整个人类历史长河中,是非常难得的。
 
很大一部分人类,甚至在上个世纪都还饱受残酷生存环境的折磨,随时面临被战争、疾病和饥荒夺去生命的危险之中。
 
生存本身多么不容易,我们这个年代的人,已经很少有人能够真正体会。
 
想要活下去,需要非常努力的工作,这样朴素的人生规律,正在被很多人淡忘。
 
很多人总是很容易就从父母、从长辈、从别人的施舍中,轻松获得生存资源,而父母在不断满足孩子一系列不合理的要求后,也在身体力行得扭曲孩子的认知:你不需要付出,也能获得回报。
 
早就没有衣食之忧的现代人,只有“矫情攀比”的烦恼:同学有iphone,我也应该有;别人住别墅、开豪车,我不应该比他差;别人去欧洲,我为什么只能去泰国......
 
生存是相对容易的,欲望则是永无止境的。当你没有能力对孩子的要求一一满足时,实际上就是在把孩子往崩溃的路上引导。
 
聪明的父母,一定会尽早用各种方式教会孩子:想要回报,必须要先付出。
 
孩子予求予取,无原则的宠溺孩子,会扭曲孩子对世界的认知,会毁了孩子的一生。
 
我之前说过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位事业有成的单亲妈妈因为早年离异,对儿子的心态出现了严重的偏差,总觉得自己婚姻不幸,对儿子有深深的负罪感。
 
于是,跟孩子奶奶一起,对儿子开始无微不至、无条件满足的关怀。
 
儿子学习不好,没关系,花200万送出国留学;
 
留学不好好上学,打了两年游戏,都没拿到毕业证,没关系,接回国接着打;
 
不想上班,没关系,就宅在家里;
 
打游戏不想吃饭,没关系,奶奶喂......
 
儿子发展到最后,和家长唯一的交流方式,就是要钱。
 
不得不说,这位单亲妈妈的悲剧,是她自己一手造成的。
 
金钱和物质上的无原则给予,不但不会弥补孩子缺失的父爱,恰恰相反,这种无原则给予,给孩子发出了一个错误的信号,让他以为真实的世界也是如此,自己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
 
一旦他开始独自面对真实的世界,他会突然发现,自己完全无法适应,只能再次退回到母亲和奶奶营造的假象中,躲避“伤害”。
 
缺乏父爱并不是世界的末日,从小不懂“想要回报,先要付出”的道理,才是压垮一个人的稻草。
 
▍第三条规则:即使你付出了,也不一定马上有回报
 
有研究显示,一个人的成就,他能获取幸福感的能力,都和一个指标密切相关,这个指标就是“延迟享受”的能力。
 
也就是说,一个越能“延迟享受”的人,他可能越能获得成功,拥有幸福的人生。
 
上个世纪的60年代,有一个著名的棉花糖实验。
 
研究者给幼儿园小朋友一颗棉花糖,并且说你可以现在就吃掉它,但如果你等上15分钟都不吃,就会得到第二颗棉花糖。
 
在对这些小朋友持续追踪几十年后,科学家们于1990年发表了研究结果。
 
他们发现,那些获得第二颗棉花糖,坚持忍耐更长时间的小孩要比那些缺乏耐心的孩子成绩更优异,他们相比而言,有更清晰的人生规划,与朋友相处也更融洽。

 

直到2010年,结果还是像之前一样令人惊讶,那些得到第二颗棉花糖的孩子仍旧具有更好的人生表现并且获得了成功。
 
由此,心理学家们提出了“延迟满足(delayed gratification)”的概念,他们认为,“自控力”越强的孩子,“延迟满足”的能力相应越强,今后取得成就的希望就越大。
 
虽然,之后也有其他研究者做了类似实验,认为这些孩子取得较好成就,与他们的家庭环境也关系密切,并非是“延迟满足”这个单一因素的影响。
 
但是,我们至少可以肯定一点的是,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一个正确的教育观念,懂得延迟满足,所有这些因素,在促进孩子迈向成功的道路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结语
 
我们生活中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这个时代和之前所有时代不同的是,所有的诱惑和生活方式,都能够在同一时间摆在所有人面前,让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
 
但是,不管世界的表象如何多变,人性却是恒定的,也不管眼前的诱惑多么动人,相信我,它带给你的快乐,不会超过3天。
 
当你快乐的阈值已经被一些扭曲的认知抬到很高的地步,那么一旦残酷的现实击破这个幻象,带给你的,只有挥之不去的痛苦。
 
当你天天在微博看着明星们光鲜亮丽的生活羡慕不已的时候,可能已经自动忽略了这些明星成名之前的艰辛,我们所看到的,大多数都是我们自己本来相信的。
 
所谓“境由心生”,一个有着正确认知的人,会洞穿这些遮蔽真相的表象,不会被一些眼前的小恩小惠所迷惑,困住前进的步伐。
 
一个真正强大的人,不管面对任何人生际遇,无论成功与否,无论贫穷富贵,他们都能从容应对,因为超人的认知,让他们拥有超越他人的资本。
 
我们不能去信赖一些鸡汤故事,稍微懂点逻辑的人都知道,马云的成功不可复制,所谓时势造英雄,一个人的成功往往是非常多不可复制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我们能够吸取的,仅仅是这些成功案例背后的一些共同的认知,让我再重复下这3条重要的规则:
 

1、犯了错,会被惩罚;


2、想要回报,先要付出;


3、即使你付出了,也不一定马上有回报。

 
掌握这3条规则,不一定会让你马上成功,但绝对会让你拥有比别人更加成功的可能性,也一定会让你拥有强大的心灵与快乐的生活。
 
当我们站在足够高的位置俯视整个人生,你会发现,强大的心灵与快乐的生活,或许比世俗的成功更为重要。

来源 | 北游独立评论(ID:beiyou-talk)
作者 | 我是北游
用哲学解构历史与政治,北游给你不一样的解读。





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为此,先知书店在寒假之际推出一份给孩子的“寒假书单”,适合3—18岁的孩子及父母阅读:

⒈【英】露易丝·格雷格 《给孩子的大师绘本精选》(17册):适合3~6岁孩子的大师绘本,国际安徒生奖插画奖、凯迪克银奖……21种国际绘本和文学奖项得主领衔创作

⒉【法】碧姬·拉贝《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8册):自由思考的能力,是给孩子一生最好的礼物

⒊赵洪云 《爸爸与小孩》三部曲(含签名版)爸爸给孩子的成年礼,科学启蒙 x 道德修养 x 哲学思考

这三套书不讲空洞的大道理,旨在从现实和经典哲思中激发孩子对于爱和责任、公平与不公平、幸福与痛苦、对与错等问题的独立思考潜能,在潜移默化中锻造完善的人格。
 
您可识别下图二维码,一键收藏或加入先知书店会员,即可获赠“寒假书单”中的独家书《爸爸与小孩》,让阅读陪伴孩子度过这个寒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