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3年2月3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现代人必须要懂的五个经济学常识

新少数派 2022-03-18

现代人必须要懂的五个经济学常识
文:网摘  编:李强
 
学习经济学,重要的不是记住某项具体结论,而是学会正确的思维方式。

你有两瓶水,但是没有面包,你饿;他有两个面包,但他没有水,他渴。在交换之前,你和他都是受苦的人。

经济常识对于我们现代人而言,十分重要,古今中外许多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做了祸害社会的事情,就是因为他们的知识结构缺了经济常识这一块板,在“短板效应”之下,他们越卖力,成效就越小,原因就是大方向错了,南辕北辙。

 

为此李强好书伴读为大家整理了五个关于经济学常识的故事,分享给各位:


 

折现

 
折现的意思是,今天得到的一百块钱和下个月得到的一百块钱是不一样的。把未来的收益折合成今天的价值就叫做折现。
 
如果有一个人和你说,你有两种选择,是100天后给你一块糖还是101天后给你两块糖,你很可能会说,101天后给我两块。但如果这个人和你说,是现在马上给你一块糖还是明天给你两块糖,你也许就会犹豫了,可能就选择了现在就先吃一快糖。

人们会仅仅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改变自己的选择,因为快乐是有折现率的。即时愉快是有很大吸引力的,所以人们时常会今朝有酒今朝醉。我明天再开始减肥,我明天再写作业,我明天再工作。
 


还在远古时期原始社会的时候,今朝有酒今朝醉可能是必要的。想象一下,如果一个猿人他每天都在规划着未来,我明天再吃这块肉,我下个月再去冰河的另一边看看,我明年再造一个小猿人…还有另一个猿人,我我现在就吃掉这块肉,我今天就要造一个小猿人。

哪个猿人更可能把自己的基因延续下来呢?但是现代社会不一样了。在《异类》这本书里,马尔科姆提到,任何一个人想在一个领域里成为一个顶尖的人,他都必须花费一万个小时。

无论你是足球运动员,还是创业者,还是小提琴演奏者,这个一万个小时是必非充分条件。不要以为一万个小时很简单,要达到这10000个小时,如果每天能为那一个目标花费3小时的话,必须坚持十年。
 
所以,我在笔记本的第一页写下了自己想要实现的所有大大小小或宏伟或琐碎的梦想:学会弗拉门戈舞蹈,拥有一栋海边可以看日出的木屋,写一本小说,拿到MBTI资格证,成为专栏作家等等等等。
 
之后,我再给我的梦想分类,我发现,虽然列了许多死前想完全的事情,但我最想实现的三个梦想主题是:写作,MBTI,以及创业。于是我开始记录我在我这三个梦想上投入的所有时间。截止到上个月,我的10000小时倒计时分别是:
 

如果有一个人说今天给我一块糖果?我会说不,我要十年之后的那一千块糖果。
 
边际效用递减
 
边际效用递减是什么意思?当你吃第一个包子的时候,你觉得它很美味,当你吃第二个的时候,你已经没有第一口吃的时候那么想要它了,如果你不停的吃下去,多吃一口给你带来的满足感会越来越少,吃第十个的时候,你可能会难受起来。
 
日本大导演北野武在出名之前想,哪天有钱了要买辆跑车!成名之后,他买了保时捷,却发现感觉没那么好,因为“看不见自己开保时捷的样子”,于是他让朋友开,自己打个出租车跟着,还和司机说“看,那是我的车哦。”

我从密歇根大学毕业之后去了硅谷,当时我的第二老板,也就是非直属老板是Jack Smith。他21岁就进入苹果公司担任研发技术人员, 27岁联合创建了第一个网络邮件服务系统Hotmail,后来又再创了其它的创业公司。
 
有一次我就问他, 高富帅先生,你二十多岁的时候就已经在硅谷名利财全收,得到了很多人一辈子为之奋斗的东西。你开第一辆跑车的时候是什么感觉呢?

我的意思是,在什么都得到了的那时候,你有没有想过剩下的六七十年里你还追求和渴望的是什么呢?Jack和我说,我们的幸福的来源不是我们得到了什么,而是我们在期待什么,追逐什么。
 

我们需要多少钱才能幸福?普林斯顿大学的学者为50万美国人进行了调查,答案是,生活水平一旦达到了舒适标准,再多收入也不能带来幸福。这个“舒适标准”在不同国家不一样,美国是7.5万美元。

当一个人他的年收入从2.5万美元提高到5.5万美元的时候,他的幸福感并没有翻了一倍,而仅仅提高了9%。

为什么?因为金钱跑车大豪宅,鲜花掌声镁光灯,所有这一切东西的边际效应都是会递减的。如果你所渴望和追求的是这些东西,到了最后你一定会失望的。

 

沉没成本

 
沉没成本是业已发生的无法收回的成本,它是过去的成本,不应该影响当下和未来的决定。

如果你丢了一张电影票,你会再买一张继续欣赏电影吗?还是你会觉得这样等于你掏了两倍的钱,赌气不看电影了?在北大读了经济学双学位之后,我又在密西根大学继续读了经济学硕士。

可是毕业之后,我并没有做和经济学相关的工作,就去硅谷的创业型公司里工作了。一年后我又回国,重新开始一切,做了自由职业者,做MBTI性格分析师,做撰稿人写书出书。
 
我妈说,你经济学不是白学了吗?我说,怎么样才算没有白学呢?她说,从事经济学相关的工作啊。我说,经济学相关的工作是什么?她说,金融啊,银行啊,投行啊。

我在做性格分析师的时候也遇到很多客户在选择人生道路的时候有很多困惑。有的人和我说,我学的是CS,可是我真的很不喜欢这个专业,我喜欢广告,可如果我毕业之后不做IT民工,重新开始从事广告行业的话,我以前学的CS不都白学了吗?我没有任何优势。

还有的人和我说,我通过相亲认识了一个女孩,她漂亮而且职业稳定,我当时寂寞就和她在一起了,但是之后我发现我和她真的性格不合,可是房子也装修了,证也准备领了,但我现在越来越痛苦,我真的不想就这样过一辈子,我该怎么样找到自己的出路呢?


很多时候,我们做选择的时候只看见了过去,我过去为了这投入了多少时间,我过去为这个花费了多少金钱,我过去为这个付出了多少努力。虽然过去的选择完全是错误的,你也不甘心放手。

忘掉过去,因为过去的一切都已经是沉没成本了,它不应该影响你对现在和未来的选择;忘掉过去,从今天起真正过你想过的生活。
 

机会成本

 
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为了得到一个你喜欢的东西,你必须放弃其它你喜欢的东西。你们觉得上天最公平的是什么?上天最公平的是让每个人每天都只有24个小时。

回国之后我一直很犹豫,我本来是计划回国创业的。但是我同时也想做MBTI性格分析师,也想写作。我不仅仅想写性格相关的书,我还想写小说。可是我一天只有24个小时。

我喜欢的一句话是,I can do anything, but I couldn’t do everything。你能做任何事情,但是你不能做所有事情。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什么时候该舍呢?雅虎新上任的CEO Marrisa Mayer能每天加班到凌晨,敢在办公桌底下睡觉,周末加班也没有问题。

她说,我们为什么会感到精疲力竭,因为我们为了工作放弃了其它我们心里很珍视的东西,所以我们感到愤怒。比如每周二和朋友聚会,比如儿子的足球比赛,比如和妻子一起渡过周六。


只要这些东西得到了保护,你就不会感到疲惫。什么时候该舍,什么时候该得,什么是我们需要坚持的,什么是我们可以放弃的。每个人都必须给自己划一条线,而且必须让你自己来划这条线。

 外部性
 
外部性的意思是,市场活动里的双方不经意的给没有参加市场活动的第三方造成了影响。蜜蜂盗花,却让花开茂盛。在六年前我是如何知道北大的经济学双学位的这个项目的呢?

当时我天天在北语的图书馆学习,每个人都有固定座位,大家渐渐熟悉而来起来。坐我旁边的一个学长有一天晚上忽然和我闲聊起来,提到北大的经济学这个项目。于是我第二年才报考了经双。

如果没有当时那个学长的不经意的分享,我也不太可能知道CCER的这个项目,也不可能去报考,也不可能拿到经济学学位,也不可能去密歇根大学读经济学硕士,也不会出版一本和经济学相关的书。

毫不夸张的说,我的人生就在那个晚上悄然被改变了轨迹。CCER的经双就是一个跳板,给我带来了很多我本没有预料到的“外部性”。


很多时候,你不可能知道你做一件事情对他人会有什么“外部性”的影响,但是,你必须去坚持做有意义的事情,即便那只是很小的事情。做对的事情,到了最后,它一定会给其他人带来积极的“外部性”。





生活并不会询问我们需要什么。它为我们提供选择。而经济学就是试图教会我们做出这些选择的一种方法。它是一种思维方式。


经济学是现代人必须有所了解的常识,但是,高度抽象的公式、复杂的图表、以及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让很多人对它望而却步。而且,由于对经济运行法则不熟悉,总会有人被“免费的午餐”所诱惑,既损失了财富,又破坏了对经济增长的信心。 

 

同时,经济学也同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经济学能够帮助你思考如何找工作,如何管理你的个人理财,以及如何处理国债、应对通货膨胀、经济衰退,或者飙升的股票市场泡沬等问题。一句话,经济学致力于理解你身边的世界。 

为此诚荐经济学入门好书:张是之《经济学入门50讲》,签名版。本书内容既令人兴奋,又非常重要,教会我们如何促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经济学关心富裕和贫困之间的差距、工作和失业之间的差异,以及幸福和贫穷之间的差别;经济学将增进你对过去、现在及未来的理解。

感兴趣的书友可识别下图二维码,一键收藏,开启经济学之门。


▍延伸阅读

经济学家朱海就的30条经典语录

朱海就:学习经济学有什么用?

经济学学习和教育是个生死攸关的问题

张是之: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

朱海就:经济学的贫困与认识世界的方法

张维迎:为什么要学点经济学?

为什么经济学爱好者都应该阅读这本书?

朱海就:“精致利己”是经济学无知的体现

主流经济学家集体失语时,只有他敢站出来

张维迎:我是如何认识奥地利学派经济学的?

弗里德曼:经济学中的价值判断

托马斯·索维尔:最常见的5大经济学谬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